如何提高大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提高职业素养能力”。
大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高
学号:姓名:
【摘要】: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之所以要进行修养,就是为了把自己培养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人,就是为了能担负起重任。大学生,肩负培养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人才的重担,因而加强自身的修养更显得重要。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是大学生胜任职业岗位、取得职场成功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需要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加以重视和培养。
【关键词】:大学生 提高 职业能力 职业素质
当我们踏进大学校园的时候,我们每个大学生都应该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都应该把握好所愿与所能的关系。所愿是我们想做的工作,想获得的职位。所能是我们现在拥有的技术、能力、素质、实践经验等等。大学生的就业理想往往是美好的,但依靠现在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却可能暂时实现不了美好的愿望,因此,大学生很有必要在校学习期间了解职业生涯所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有针对性地加强培养,日积月累,以便将来更好更快适应职业的需要,最终获取职场成功。
一、拥有良好的职业技能是站稳职场的保证
每个职业都需要一定特殊的能力,如行政人员要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销售人员要有优秀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对教材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外科医生要有突出的眼手运动协调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如果说职业兴趣或许能决定一个人的择业方向,以及在该方面所乐于付出努力的程度,那么职业能力则能决定一个人在既定的职业方面是否能够胜任,也能说明一个人在该职业中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大小。
职业能力主要是指认知能力、文字语言表达能力、空间形知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等。此外,任何职业岗位的工作都需要与人打交道,因此,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遇到挫折时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是我们在职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能力。面对全球化、信息化的竞争,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交流能力也逐渐会成为一般职业所需要的能力,决定着一个人将来职业选择的空间和灵活性。一般职业能力是每位职场人士都需要具备和不断提高的能
力,是职场成功的基础,故需要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断积累提高。专业职业能力主要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专业能力。就工作与专业的关系而言,有专业对口型、专业相关型和专业无关型。专业对口型是从事与专业紧密相关的工作,故工作对专业能力要求非常高,一般以工科居多;专业相关型从事与专业有一定关系的工作,以文、史、哲、语言类居多;专业无关型指从事的工作与专业几乎毫无联系,以经济、管理类居多。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如果立志从事与专业密切相关的技术性岗位,则在校学习期间就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培养将来胜任岗位的专业能力。
二、正确认识自我,提高实践能力
人的一生之中,要从事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活动,必须具备多种能力与之相适应。如果我们对某项职业有兴趣,但缺乏从事这项职业的能力,将来即使做这方面的工作,完成工作任务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达到优秀绩效的可能性就更小。例如一位学习广告设计专业的大学生,对广告比较感兴趣,也进入了一家广告公司,但他缺乏设计的创新能力,虽然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专业的理论知识也学习得不错,工作也很努力,但总是设计不出有创意的作品,得不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因此,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对自我职业能力进行测试和分析,作出恰当的评价,这样就可以结合自己的职业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并在选定的职业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和优势
需要强调的是,职业能力虽然会受到先天遗传、大学前教育的固有影响,但职业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大学期间的学习以及将来长期从事某一专业劳动,能促使人的职业能力向高度专业化发展。例如:计算机文字录入人员,随着工作的熟练和经验的积累,手眼协调能力会越来越强,录入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准确性会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向大学生说明,大学的教育培训、知识积累就是促进职业能力提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是职业能力形成的理论基础,学到的技能是职业能力形成的实践基础,在校期间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环境适应也都对以后更好地胜任工作会有极大的帮助。同时,大学生还必须明白,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即便毕业以后,也要时刻“充电”,保持高昂的学习激情,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并取得成功。
三、职业素养的高低决定职场位置的高低
职业素质是指职业人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简单地说,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态度、职业个性等方面。
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一般说来,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与此同时,一个单位(部门)取得成绩关键也在劳动者的职业素质。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海尔集团老总张瑞敏说过“制度制定得再完美,没有优秀职业素质的队伍去贯彻执行无异于一堆废纸。企业要靠无形资产来盘活有形资产,只有先盘活人,才能盘活资产,而盘活人的关键在于铸造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职业素质是个人素质的一种,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审美素质、专业素质、社会交往和适应素质、学习和创新方面的素质。
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有着天然、内在的必然联系,二者不是并列、平行的关系。职业素质是上位概念,职业能力则是下位概念,是职业素质中的具体内容之
一。职业素质的特点是“内化”,是人在其活动过程中非对象化的结晶,而职业能力是“外显”,是人在其活动过程中对象化的呈现。因此,职业素质是根本,职业能力的大小是由职业素质的高低决定的。同时,职业能力又是构成职业素质的核心,离开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就无从表现、观察、确证和把握。
职场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多方面的因素,但职业素质的高低绝对是职场成功的重要基础。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成功因素中的85%取决于积极的职业态度,15%才是本人的职业技能。因此,在大学期间,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和拓展将是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重要课题。
自2002 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下发以来,全国各高校都纷纷制定了详细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规划,积极构建教育的平台,促进大学生真正实现全面素质的提升,也切实帮助大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取得一席
之地。针对前面所述的十项职业素质,高校需要逐一进行目标分解和落实:推行健身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加强心理辅导,提高心理素质;坚持党的领导,提高政治素质;强化思想疏导,提高思想素质;弘扬仁爱精神,提高道德素质;倡导求真务实,提高科技文化素质;进行人文熏陶,提高审美素质;加强学风建设,提高专业素质;搭建交流平台,提高沟通适应能力;培育钻研精神,提高学习和创新素质。总之,围绕着“求真、求实、求善、求美、求特、求强”的原则,帮助大学生挖掘个人潜力,培养在社会主义道德框架下和现代社会人才竞争条件下所需要具备的综合职业素质,帮助大学生成长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优秀职业人才。世纪对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中国将进入一个崭新的“职业化时代”,职业化是一个国家、一个组织乃至个人的第一竞争力。大学生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先进文化的旗手,是改革发展的排头兵,理应成为高素质职业人才的表率。加强对大学生职业化的核心竞争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重视培养,不仅是大学生求职择业的现实需要,也是大学生将来职场成功的基础,更是我国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肖云,杜毅,刘昕.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研究Ⅲ .高教探索,2007(6).
[2]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R1.新华网,2006—07一l7.
[3]陆刚兰.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fJ1.中国成人教育,2008(12).
[4]潘雪义.徐喜波.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探讨⋯ .经济师,2009(3).
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 摘要:随着目前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针对目前大学生职业素质的现状,结合有关研究取得的经验,提出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
面对就业压力巨大的今天,我们这一代的大学生肩负着很重的担子,而这就使我们每一位大学生在面对压力的同时也在深刻的学习着以后所需的能力和素养。而我们所要做的不仅仅是对现......
第四章提高职业能力教学目标: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大学生意识到提高职业能力的重要性,职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习惯、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等多个方面,从大......
一、上课期间经常迟到,影响上课纪律;二、晚上不按时休息,经常熬夜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早上不能按时起床,做早操期间没有人参与;三、在学习生活中不顾及个人形象及影响,经常穿拖鞋、......
提高职业素养计划书职业素养是个很大的概念,专业是第一位的,但是除了专业,敬业和道德是必备的,体现到职场上的就是职业素养。下面公文站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提高职业素养计划书,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