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请政治史讲义:研究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研究生政治讲义”。
晚清政治史研究
授课对象:硕士生 学
时:54
一、上课方式
每周三课时中,教师讲授一课时,研究生讨论二课时。教师提前布置下周的讨论问题。
二、考核方式
课堂讨论:30%,三篇读书报告:30%,期末论文:40%
三、授课大纲
1、导言:中国近代史研究概况及相关学人
2、鸦片战争与“天朝”的崩溃
3、太平天国与咸同年间的大“叛乱”
4、团练兴起与晚清绅权的扩张
5、湘淮军的诞生与晚清督抚权力的上升
6、修约问题与第二次鸦片战争
7、辛酉政变与清朝对外政策的变化
8、改良思潮与洋务运动
9、宗藩关系与中法战争
10、中日甲午战争
11、维新思潮与戊戌变法
12、帝后党争与戊戌政变
13、晚清教案与义和团的“扶清灭洋”
14、“一决雌雄”与八国侵华
15、清末新政
16、立宪运动
117、清末新知识界的形成18、革命党与辛亥革命
四、阅读书目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三联,1995年。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三联,2005年。黑尼斯三世:《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三联,2005年。魏斐德:《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中国社科,1988年。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年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中国社科,1990年。
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1999年。福尔索姆:《朋友 客人 同事:晚清的幕府制度》,中国社科,2002年。戚其章:《甲午战争史》,人民,1990年。戚其章:《甲午战争国际关系史》,人民,1994年。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0年。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2003年。芮玛丽:《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中国社科,2002年。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三联,1997年。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政法大学,1996年。汤志钧:《戊戌变法史》(修订本),上海社会科学院,2003年。费孝通:《中国绅士》,中国社科,2006年。张仲礼:《中国绅士》,上海社会科学院,1991年。张仲礼:《中国绅士的收入》,上海社会科学院,2001年。尚小明:《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江西教育,2003年。朱东安:《曾国藩传》,百花文艺,2001 朱东安:《曾国藩集团与晚清政局》,华文,2003年。朱东安:《曾国藩幕府研究》,四川人民,1994年。萧公权:《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江苏人民,1997年。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江苏人民,1996年。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1989年。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江苏人民,2000年。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革命》,江苏人民,1998年。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江苏人民,1998年。周锡瑞:《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中华书局,1982年。桑兵:《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北京大学,2004年。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三联,1995年。桑兵:《孙中山的活动与思想》,中山大学,2001年。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学林大学,1995年。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浙江人民,1999年。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上海书店,2000年。罗尔纲:《湘军兵志》,中华书局,1984年。罗尔纲:《绿营兵志》,中华书局,1984年。罗尔纲:《太平天国史》,中华书局,1991年。王尔敏:《淮军志》,中华书局,1987年。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1983年。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三联,1997年。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与社会结构》,中国社科,1998年。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中国社科,1999年。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黄宗智:《民事审判与民间调解:清代的表达与实践》,中国社科,1998年。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巨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人民,1995年。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84年。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1994年。彭泽益;《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人民,1983年。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2000年。朱维铮:《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上海古籍,1996年。杨国强:《百年嬗蜕——中国近代的士与社会》,上海三联,1997年。丁伟志、朱崧:《中西体用之间——晚清中西文化观述论》,中国社科,1995年。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岳麓书社,1999年。
判断: 第一章1 人类的社会活动可以分为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成。√ 2 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和政权问题。√3 政治思想的阶级性首先表现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是每个社会......
一、选择题1.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A.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彻底完成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D.中国开始朝着社会主义道路向前迈进2.1......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读后感(一)长河一烁作者简介陈寅恪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得一见的人物,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
09年各地高考历史真题汇编:中国古代政治史1.(2009年全国Ⅰ卷文综12)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
历史学业基础会考必修一复习纲要(最简) (根据2018年福建省学业水平考试考纲编写)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了解(识记)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一)西周的分封制(考试注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