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期末复习_新闻传播职业道德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6:46:5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期末复习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闻传播职业道德”。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

1、新闻传播法制的定义:就是掌握着国家政权的社会集团将本集团的意志以国家意志的形

式出现,通过国家机关制定的调节新闻传播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法律与制度的总和。

2、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1)宪法原则

(2)社会效益第一原则

(3)依法行使言论出版自由原则

3、新闻法制的核心问题是:言论、出版自由

4、新闻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或组织。主要包括:新闻媒体主管机关、新闻媒体、新闻记者或新闻从业人员、受众

5、新闻泄密的含义:指在新闻媒介中公开国家秘密,以致使国家安全或者国家利益遭到破坏的行为。

6、新闻保密制度包括:①新闻出版保密审查制度

②通过内部途径反映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的制度

③采访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由主管机关批准制度

④新闻发布制度

7、散布谣言的含义:是指行为人以制造社会混乱、扰乱社会秩序为目的,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包括互联网的制作、下载、复制、发布、传播或者以其他方式)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8、传媒监督司法的必要性:①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需要②监督公共权力的需要③传媒的职责所在④司法实践的需要

9、“媒介审判”的含义:指新闻传播媒体在报道消息、进行评论时,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涉案人员做出定性、定罪、定刑以及胜诉或者败诉等结论,造成破坏原则的后果。

10、著作权

A含义:著作权也称版权,它是指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基于创作某种作品而享有的署名、发表、出版、获取报酬等权利。

B内容: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

C保护期限:单独的作品,终身及死亡后50年;

合著的作品,终身及最后一位享有权利的作者死亡后50年;

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只有50年,从作品首次发表之日起算。

D著作权中邻接权的含义:又叫“传播者权”,是指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是作品传播者对其传播作品过程中所创造的成果所享有的权利。

11、传媒侵害名誉权的方式:侮辱和诽谤

12、传媒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①行为人实施了侵害名誉权的行为

②行为人传播的内容直接指向受害人

③行为人传播的内容确有造成受害人精神损害的事实④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13、名誉权的抗辩事由:①内容真实②公正评论③特许权

14、隐私主要包括四部分:①个人信息②私人领域③个人私事④私人活动

15、肖像权的含义:是公民个人形象通过绘画、照相、雕刻、录像、电影等艺术形式,使公

民外貌在物质载体上再现的视觉现象。

16、传媒合理使用肖像权的情形:①使用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的肖像

②使用在特定场合出席特定活动的人物的肖 ③国家机关为了执行公务而使用公民的肖像④为了公民本人的利益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⑤为了行使正当舆论减速而使用他人的肖像⑥为了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公益事业的需要而有限地使用公民的肖像

⑦基于肖像作品著作权的使用

17、姓名权的含义:是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其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排

除他人干涉和非法使用的一项人格权利。

18、侵害姓名权的主要形式:①干涉②盗用③假冒

19、批准登记制是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实行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

20、隐性采访的含义:又称“暗访”、“秘密采访”等,指记者不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也不

告知对方采访的目的,在对方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其形象和声音用暗藏的摄像机或录音机记录下来,并在媒体上发表的采访形式。

21、新闻传播职业道德的含义:是从事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得到总和。

22、我国新闻工作者应遵循的五条原则: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③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

④维护新闻真实性⑤保持清政廉洁的作风

23、新闻职业道德评价的特点:①社会性②阶级性③行业性④自律性

24、新闻职业道德评价的形式:①受众调查②新闻评议会

③聘请社会监督员④内部自查、自评

25、新闻腐败的表现形式中版面节目的腐败最主要的特征是有偿新闻,包括①收费新闻

②新闻软文③虚假新闻

26、治理新闻腐败的对策:①加速法制建设,颁布治理新闻腐败的相关条例

②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强有力的新闻监察机构③完善体制和机制

④长期坚持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⑤整顿新闻从业队伍

27、新闻敲诈的含义:是指某些记者或者是一些假记者甚至是个别媒体以舆论监督和新闻批评的名义,对一些违背国家政策和社会道德的行为主体,进行敲诈勒索,从中获利的行为和现象。

28、新闻歧视的含义:又称为新闻偏见,它是记者在新闻写作中有意无意对报道客体给予不公正不真实的主观评价。

29、如何进行艾滋病报道:⑴认真重视,把艾滋病新闻报道提上议事日程

⑵培养职业责任和职业道德

⑶改进和创新艾滋病报道:

① 在选题报道中,要摒弃猎奇心理,不应紧盯负面事件,要多角度看待艾滋病和艾滋 病患者

②在采访中,要出于善意,把自己的采访意图告诉他们,不能欺骗他们,要注意对艾滋病患者予以适当的形象上的保护

③在写作中,要避免使用歧视性语言,要尽量避免让人产生任何偏见,要通俗易懂,既要亲切,更要有人情味

④在报道形式上,不能只是报动态,要抓大事,抓重点,不仅可以利用消息、言论、通讯、深度报道、、连续报道、文艺作品等不同的新闻报道形式,而且还可以采取专家讲解、记者访谈、记者见闻、社会调查等来增强新闻传播的有效性。

⑷要以“艾滋病患者为中心”,尊重其合法权益

① 不披露其家庭隐私②避免新闻歧视③注意保护其名誉权④具有人文关怀精神

30、如何报道灾难新闻:①充分尊重受众的知情权,及时准确地报道灾难新闻

②体现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

③理性、冷静地处理当事人及其亲属的隐私信息

④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奉行生命至上原则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考试内容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考试内容一、不定项选择题1、新闻法律关系的主体是(ACD)A、新闻记者或新闻从业人员B、物C、新闻媒体D、政府、公民、法人、社会团体、群众团体......

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

1(为什么说新闻自由是新闻法制之本?为什么新闻自由权力不得滥用?)在社会本义社会,法制就其本质而言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因此,新闻法制,作为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组成部分,......

新闻传播法规与政策

新传法1.法:一种具有强制性的社会控制手段,即人类社会用来指导约束社会上各种个体与群体的一套行为规范2.法与政策:政策是指政党或国家为实现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和任......

新闻职业道德与法规作业

早立《新闻法》,利于监督准贪官央视《焦点访谈》为何监督减少,归根到底是中国没有《新闻法》。还是吁请尽快制定《新闻法》,用国法指定媒体职责范围,哪些东西可报,哪些不能报,哪些......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作业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作业课程名称: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任课老师:李锋老师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号:129012004023姓名:张彩利年级:04(一)假新闻的背后是什么假新闻,顾名思义就是不符合事......

下载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期末复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期末复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