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与社会参与_我的大学生活参与感想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6:45:3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大学生活与社会参与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我的大学生活参与感想”。

文/林万亿教授(台大社工系)http://ctld.ntu.edu.tw/_epaper/?post_type=epaper&p=710 台大教学发展中心「乐在学习系列演讲」

时间:2010/12/15(三)

地点:总图书馆 B1 国际会议厅

整理:陈盈瑜(台大外文系毕)影片连结

今天这个讲题与考试无关,但跟每位大学生的未来有密切关系。好好理解与实践能让各位将来一踏入社会,就拥有丰富的能力。

社会参与(Social Participation)

各位现在的社会角色是学生,当然也有其它多重的角色要扮演,因此也要履行不同角色须完成的任务。例如,身为兄姊就要在家中扮演好弟妹的表率的角色;身为学生要上课、听演讲、或劳动服务。此外,还有社会性的活动,例如身为社团干部要协助社团的领导事宜,从事社会服务,或是参加跨校性的组织,这就叫做社会参与,也就是人们扮演社会角色、从事社会活动,以及和他人互动。当志工、捐献、参加体育活动、休闲活动、政治活动、和小区服务等,都算是社会参与。

WHO 曾对社会参与的形式下定义,常见的形式是期待人们提供信息和咨询。不要怀疑,大学生也可以提供 consultation,例如辅导育幼院、孤儿院的孩童、或国高中生的学业等。另一种形式是直接参与活动,与他人协力促成决策或解决问题,让你所协助的他人与小区更有力量,这就是所谓的充权或培力(empowering)。

在此我也整理出一些社会参与可获得的价值,包括:增进健康、培养独立自主、产生归属感、学习与经验的累积(这对于国际性的公司或组织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credit。他们认为员工应该要有一段时间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性活动)、实现影响力、与社会资本累积(也就是网络关系,让你有更多的能量与人力资源去完成想做的事业)。

大学与社会

大学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有三种功能:第一,大学是社会化的场所。大学传承优势阶级的价值与意义,有助稳定社会,但另一方面大学也将被社会所孤立,因为大学内的人不知道其它人的价值与生存意义,仅一味保有优势阶级的理想,所以大学成员所心仪的稳定社会,不一定是大家愿意接受并有共识的社会。第二,大学是选择人才之处,根据社会结构分配人力资源。例如一个台大图资系的学生毕业之后从事图书馆的相关工作,若跟其它学校的图书馆系的学生在一起,常会觉得自己比别人强一些。但这样的阶层和职位的给予与分配是绝对的吗?这是值得挑战的。最后,大学也是一种社会变迁的机制,让人们研究知识、创新科技、引领社会变迁。这不只是由 SSCI 的论文发表数,或是著书的数量来发挥影响力;有时大学需要直接介入、甚至参与决策,让众人之事得以完成。

但是大家也别忘了,大学生只是阶段性的角色扮演,不是职业,也不是一辈子的名分。但是,社会给大学生另眼相看。假若一个台大的女学生在公交车上被人性骚扰,上了新闻,人家会说的是台大女学生被性骚扰;但如果两年后女学生毕业,同样在公交车上被人性骚扰,这时候别人顶多会认为她是社会人士,而非台大学生,通常也不会因此而上新闻了。大学这四年的时间很重要,除非你将这四年所学延展到未来、丰富未来的生活、以及实践台大给予的使命,不然将来也乏善可陈。

大学生也是家庭成员、小区居民、市民、国民。台湾的学生从国中考高中,到高中考大学,都被家里捧得高高的,比妈祖婆还要重要。但别忘了,你也是家里的一份子,也有必要去体谅别人。大学教育只是终生学习的一个阶段,是承先启后,不可能从中间切断。大学不可能脱离社会(小区)而孤立,也不可能不受社会(小区)影响,我们台大二、三万个学生都在附近的小区饮食、交通、生活;而社会事件,例如立法院质询我们的李校长等,也常常影响我们的校园生活。反过来说,大学也在影响社会(小区),因此校长在我们的毕业典礼上说了什么总是会上报。另外,大学所学最终是要到拿到社会上去实践,虽然不一定足以因应社会所需。此外,由于大学生活仅限于有限的时间与空间,所学的事常常是因应今天,不一定足以因应未来。因此,大学生活除了专门知识的学习之外,必须加上社会参与的学习。以下我从源头来谈台湾学生的社会参与。

保钓运动–大学生与社会运动的滥觞

早在白色恐怖时期,台大学生就曾和台师大的学生一起发起游行活动,但那个时代的活动跟现在的社会运动连结较弱。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应属之后的保钓运动。1968 年 10 月联合国亚洲经济开发委员会指出,钓鱼台列屿的海底大陆棚为一大油田,引起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日本的注意,钓鱼台土主权也从此争议不断。

1970 年 9 月 10 日,美日两国达成协议,准备在 1974 年把美军二战时所占领的琉球交予日本,当中尚包括钓鱼台岛。过程中,虽然美国没有明文提及钓鱼台的法定地位,但是由于美国驻日使馆表示「钓鱼台(日称尖阁诸岛)为琉球群岛一部份」,日本开始对钓鱼台进行管辖,而日本也开始驱逐来自台湾的渔民,引发全球各地华人抗议。当时中华民国政府主张对钓鱼台岛有管辖权(属宜兰县头城镇),美方的举动令中华民国政府极其尴尬。列屿有中国渔民早年建的码头,后被日本毁去。中国大陆在过去一直允许(默认)琉球渔民前往附近捕渔。1970 年 11 月 17 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台湾留学生开始组成「保卫钓鱼台行动委员会」,表示「反对美日私相受授」、「外抗强权,内争主权」,一方面抨击美国与日本,另一方面也要求中华民国政府应该力争主权。

1971 年 1 月 29 日,二千多位中国大陆及台湾留美学生在联合国总部外面示威,高呼「保卫钓鱼台」。两周后,香港教师、学生组成「香港保卫钓鱼台行动委员会」,发动学生上街示威,指控美日勾结。该年 7 月 7 日,香港专上学生联会在维园发起的 77 大示威,更演变成严重冲突。威利警司率领上千名警察,以近乎一比一比例,武力驱散示威者,由此为香港 70 年代的学运潮揭开了序幕。但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学生力争保卫的钓鱼台,与台湾留学生所谓的钓鱼台不完全一样,因为香港所声称的钓鱼台是「中国」领土,而台湾留学生所声称的是「中华民国」领土,因此之后也引发一些争议。

1971 年布朗大学的「保钓运动」国是讨论会以及密执安州安娜堡国是大会,两场会议辩论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这是保钓运动中,首次有左派台湾留学生公开支持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才能代表中国,并决议 1971 年 9 月 21 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前举行九二一联合国大游行,争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当天留美的左派台湾学生以五星红旗开道,后面跟着的是 10 个人挂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牌子,再后面是 10 面毛泽东画像招牌。此后,海外华人保钓运动由左倾的统一派主导。保钓运动也因此到现在仍是个很难处理的事件。1971 年 6 月 17 日,保钓运动也蔓延台湾,台大、政大等校学生在台北举行保钓示威游行。此项运动为期不到一年就烟消云散。

参与美国保钓运动的不少右派台湾留学生之后都成为「反共爱国联盟」等团体的重要成员,例如马英九;而许多参加保钓运动的左派台湾留学生则倒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如李我焱、陈恒次、陈治利、王正方和王春生,并于 1971 年 9 月访问北京,受到周恩来接见。但周恩来以当时环境不佳为由,不赞成他们回归中国大陆。不少左派台湾留学生如林孝信、郭松

棻等人,被列入黑名单而长期无法返台,后因政治受难者人权运动(1987)而解除海外黑名单。但也有少数例外,如林盛中于 1971 年获美国布朗大学地质系博士学位,1972 年回大陆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是少数左派在当时回大陆的例子。而许多中国统一运动参与者如陈鼓应、王晓波等人,也将保钓运动视为重要的中华民族主义号召基础。基于国际关系与领土归属不明,保钓运动在台湾、香港及中国大陆三地亦未得到官方支持,三地政府更曾被指控打压保钓运动。但保钓运动在台湾也产生了未预期的效果。当时台湾社会正值农业、工业转型初期,衍生诸多社会问题,如贫穷、城乡差距、稻米换肥、农产品价格等,这些社会问题让大学生找到了着力点:既然不能光明正大保卫钓鱼台,就转个弯保卫社会,从此激起台湾大学生的社会服务热潮。

台大学生社会服务运动史

台大社团的社会服务运动启蒙开始于台大慈幼会。1970 年 10 月 16 日由台大几个学生社团共同发起创立,成为台湾第一个大专学生服务性社团。台大代联会,也就是学生会,于 1971 年发起「社会服务团」,以发掘社会问题、向社会弊病进军为首要目标。教会社团也开始着手类似的工作,如台大天主教光启社的「社会工作股」,服务于医院的病房。1972 年,台大代联会发起「百万小时奉献」。假设每一位台大学生每周贡献 2 小时,则全台大学生一年就可提供百万小时给社会。当时各大报大幅报导,也让许多团体争相向台大要求服务时数。在社会渲染下,台大代联会只好积极筹办一连串的社会服务。1973 年台大代联会组成 10 个暑期服务队出队,1974 年分别由各社团出队服务,如慈幼会分义光、广慈、山服等工作团。

1974 年之后,各大媒体开始刊登大学生的活动,并进行一系列讨论与反思:究竟是大学生走出象牙塔,还是披头、迷你裙下乡?是为观光服务,还是向社会弊病进军?的确,当时的大学生没有完善的准备,也还不能理解究竟社会需要的是什么。但辩论一两年之后,经过实际的服务与事后的反省,1975 年起几乎所有与社会服务有关的社团都单独或联合成立服务队,包括:农服、渔服、山服、国中激励营、育幼、残障。其它大学也投入社服,如成大台西服务队、政大爱爱会、辅仁同舟社等。

台大学生参与社会运动

随着政治民主化的萌芽,以及因经济挂帅的国家发展模式,台湾出现轻环境、轻劳工、轻人权、轻社会福利等失衡发展,引发一连串的社会抗争运动,是为台湾第一波的社会运动。台湾的大学生经过前述社会服务的熏陶,也对这些社会改造运动投以关注。这也就是所谓的自力救济运动,例如消费者运动(1980)、彰化花坛乡民控告该乡八家窑业砖瓦工厂排放有毒烟害造成稻作歉收运动(1981)、屏东恒春地方人士发起保护伯劳鸟运动(1981)、自然生态保育运动(1982)、妇女运动(1982)、关渡保护淡水河口红树林运动(1983)、高雄县林园乡「阿米诺酸事件」抗争(1983)、原住民人权运动(1983)、新竹县新丰乡倍克事件抗争(1985)、台中县大里乡三晃农药厂事件抗争(1985)、彰化县鹿港反杜邦行动(1985)、学生选举运动(1986)、救援雏妓运动(1986)等。其中有部分是由台大学生所主导,例如鹿港反杜邦行动(1985)、学生选举运动(1986)等。这一波的社会运动得利于先前的中坜事件(1977)、美丽岛事件(1979)等政治抗争。1970 年代的社会运动让大学生们渐渐发现他们不只做社会服务,也要做社会的改革者。这些社会运动加速了民主进步党(1986)的成立,并促成解严(1987),让台湾成为真正的政党政治国家。

解严前后出现的第二波社会运动,加速了台湾政治控制的松绑,弱势者的权益也相对受到重视。如劳工运动(1987)、农民运动(1987)、教师运动(1987)、外省老兵返乡运动(1987)、政治受难者人权运动(1987)、退伍老兵福利自救运动(1987)、残障者与其它弱势者争取权益运动(1987)等。大学生们也随着开始关注弱势者权益的倡导。

解严后的第三波社会运动使台湾更加民主化,对体制改造的要求更加清楚。例如台湾人

返乡运动(1988)、客家人运动(1988)、反核运动(1988)、无住屋者运动(1989)、司法改革运动(1990)、国会全面改选运动(1988)、反老国代退职条例(1989)、野百合中正纪念堂静坐(1990)等。其中无住屋者运动、野百合中正纪念堂静坐都是学生高度参与的社会运动。以野百合为例,其中决策委员会有许多是台大的学生,而事件也都是学生自治参与规划。九O 年代之后,第四波的台湾社会运动已是国民大会代表(1991)、立法委员(1992)全面改选以后的事了,总统也直选(1996)了。因此学生的社会政治运动也包含发传单、当义工,学习如何成为国会助理或立法委员,推动如老年年金(1993)、教育改革运动(1994)、台北市公娼自救运动(1997)、国际劳(移)工运动(1999)、税改运动(2003)、反乐生疗养院迁建运动(2007)、野草莓运动(2008)等。这些曾经参与当年社会服务或社会改造的大学生们成为当代台湾推动政治民主、社会改革的尖兵。

许多社会改革性的大学社团也在以上的社会活动中因应产生,如农村运动之后成立的浊水溪社、原住民运动之后的原声带、山青等。到 1980 年代中期以后台湾进入后工业社会:饮食、消费、娱乐性社团增加。接着因房地产、股票市场活络,投资、房地产、股票、风险研究社团也增加。1990 年代以来网络发达,信息、虚拟社群增加。1990 年代末以来知识经济发达:创新、网络营销、美感社团增加,大学社团越来越多元化。

结语

以上分析了台湾近四十年来,以台大为主的社团活动与发生的事件,以及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读大学不只为学习知识,还应结交朋友、增广见闻、承担责任、以及学习做人处事。苏贞昌先生在担任台北县县长时,三度来台大找我接受借调到台北县政府担任副县长,他说最担心的就是台大的师生手无缚鸡之力,只会坐在象牙塔里空谈阔论,不能实际为社会贡献。如果没有参与社会性社团、经过社会参与的历练,大学四年下来,你真的有可能成为只会死读书而不知变通的大学生。不仅读课程毫无乐趣,还可能变成缺乏信心的宅男宅女,私心重且只求名利。

最后我勉励大家,如果还没有社会参与经验,建议可以参加一个服务性或改革性的社团,至少参加一期社会服务活动。如此,你将能从别人身上看到自己,得知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或是知道自己拥有比别人更多而谦卑。你可以策划一次公共服务活动(如社团、系学会、教会)、观察一次选举造势活动或参与选举志工(从旁观的角度观察群众心理与判断政治角色的扮演)、或做一次国内深度旅游与城乡观察、参加一次小区(或管委会)活动、阅读或加入网络上的社会议题讨论。你也可以请一位长辈谈他们的社会史、探访违章建筑区、平价住宅或落后地区,深度见识不同的文化与生活方式。这些都是很好的社会参与,同学可以多多尝试。

感悟大学生活,参与社会实践

感悟大学生活,参与社会实践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11届康复(2)班梅兰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迈入大学,我们跨进了社会的门槛。从第一步起,我们便每天......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与服务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与服务一、我国社会组织的定义、分类。社会组织,泛指那些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各个不同社会阶层的公民自发成立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和......

工会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的思考

理论征文工会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的思考汝城县总工会肖勋雄5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会议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

大学生活与收获

大学生活与收获大学四年匆匆而逝,我们即将要走出大学的校门。我想说,时间飞逝,我的大学,四年的时光,就这样快结束了。最近走在校园里,我能感受到几分离别的味道。让人忍不住感慨一......

大学生活与学习

两年前的我与现在的你一样,作为一名02级的新生,伴着激情,怀着理想,兴奋地走进了广西工学院。在这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校园环境中,走过了两年大学生活,经历了人生的另一关卡,在属于......

下载大学生活与社会参与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活与社会参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