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手机的校园安全卫士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校园手机风险管控方案”。
做好手机的校园安全卫士
——关于中学生手机使用管理问题研究 〔摘要〕21世纪信息化的今天,手机日益成为人们交流工具,且在社会上基本普及,手机也已成为当今社会最为广泛的信息传播和人际沟通方式之一,伴随着手机在全社会中的普及,它也悄然走进当代中学生日常生活中,在给中学生带来方便快捷的服务之余,同时也给中学阶段教育管理工作带来新的课题。本文将从当前中学生手机使用问题着手,通过研究并解决其引发的校园管理问题。〔关键词〕手机中学生管理
手机作为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后的“第五媒体”,现已走进千家万户,它对人类社会的现代文明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伴随社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手机价格的持续走低,中学生使用手机泛滥现象已经是逐渐凸显。根据一些教育机构的调查报告,没有手机的中学生的比例越来越低。手机已成为中学校园里一个具有较大覆盖面的传播媒体,它让中学生们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张扬了个性,抓住了自己渴求的信息,拓宽了与社会交流的通道,打破了传统的生活模式加速了中学生社会化发展的进程,对中学生的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手机的使用也给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严峻的挑战和诸多负面影响。妥当处理好校园手机问题,成为当前摆在学校面前的迫切任务。
一、关于中学学生带手机的问题现状
随着4G网络时代到来,手机也早已走到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中学生携带手机现已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并且成为了校园的一道风景线。笔者曾在我校做过手机调查(住宿学校),210名学生中拥有手机的学生168名,超过80%。曾带到过学校的154人,占73%,能够上3G网88名学生,占57%,打过游戏的102人,占45%用于短信朋友聊天76,课堂上曾玩过手机38人,占28%熄灯后在宿舍玩过的47人,占35%主要用于闹铃和家人联系的60人。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手机的使用一方面给学生与家人,老师,同学的联系提供了方便,但手机短信、上网、玩游戏和闲聊等给学生带来的危害却是巨大的,足以引起我们相关教育人员关切。
二、中学生带手机的原因
中学生早已习惯使用手机成为一个必备的工具,那么产生中学生使用手机普遍现象原因何在呢?
经过走访学生及工作中研究发现,当代中学生佩带手机究其根本原因无外乎有以下几种:
(一)是某种程度上为了方便家长和学生之间的联系;
(二)是中学生虚荣心强,由于手机更新换代快,中学生看到谁换新手机了,心里也会痒,一股校园攀比风气也在暗暗滋生。
(三)是个别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把兴趣转移到利用手机来玩游戏,上网、聊天中。
三、使用手机给中学生带来的影响
1.手机使用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
(1)手机使用为中学生提供提供了全新的互动交流形式
手机作为高科技产物,确实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生活上的方便,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也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等;与同学们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在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手机不断丰富的共全新的相对独立交互信息传播器,手机上网交友、短信、通话功能,鉴于手机与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的单向、定时的信息传播方式不同,具有即时、互动、自由的传播特点,满足中学生对信息的渴求。当前,手机已经成为中学生与朋友交流信息、沟通情感、表达自我的重要方式和便捷渠道。另外手机的本身小巧玲珑,占很小的面积可以随身携带,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
(2)手机使用为中学生追求时尚自由的个性特点提供了广阔的渲染空间 现实社会的诱惑,让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常常觉得困惑和疑虑,他们需要一个不受外来势力干预和束缚的自由平等空间。手机就为他们建构了这样的一个自己作为主人的真实而又个性化的王国。在这个空间里,中学生自己掌握信息的发送和反馈,可以利用各种软件传递思想、理念和自己感兴趣的事项,中学生的自主、时尚的个性化需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肯定和满足。诸如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手机里面的闹钟装置,可以随时使用,在早上起床时可以进行提醒;通话记录功能,手机不像家里的电话一样不在家的时候别人打电话来不知道,在手机里是有记录的,方便查阅;
2.手机使用对中学生的消极影响 极高私密性的联系渠道
(1)手机使用阻碍学生积极主动适应环境
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是能够主动积极的适应环境。一般而言,学生入学后,对环境的新鲜感和不确定感会促使学生主动与人交往,了解周边环境,构建自己生活的平台。但手机的存在,比网络更加颠覆学生的主动性,以往朋友的一条条短信,减轻学生在新的环境中的陌生感和疏离感,这样的交流能够满足情感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适应新环境的主动性。同时,使用手机后,信息的传递非常方便,表达自由而宽松,个体能够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用文字的方式传递出去,不仅可以回避真实交往而带来的羞怯感,而且交往的间接性可缓冲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给自己带来的压力。这种比网络更加环绕个体的虚拟性,会给个体带来一系列的人际交往问题。影响身心健康。据调查约有79%的学生说他们用来进行“文字调情”.有74%的学生每周发送10多条信息,44%的学生发送20多条信息.北京海淀区法院法官尚秀云指出,由于手机短信隐蔽性强,不易被察觉,青少年学生长期接触黄色的不良信息,(2)手机使用影响教学秩序的正常开展
学校的正常教学与管理秩序是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来保证的,随着手机的普及,学生在上课或自习时常常让手机处于开机状态 这一情形让制度对学生的约束力变得越来越小。中学是一种刻苦努力和教师辛苦指导相结合的学习,它的教学内容有一定难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排除有较难理解和枯燥的内容,而手机易于操作的信息浏览 “走神”变得更加有处可去。课堂上此起彼伏的短信声,不停低头浏览网页的状况,给学校的教学秩序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汲取,也助长了学生对自我管理的松懈。过度手机上网影响学业。学生有时会无心上课,一直在玩手机游戏或发信息,有些学生在午休或在晚上睡觉时发短信、看小说、打游戏、上网等,吸引周围学生围观、议论,不但自己得不到休息,还影响周围同学的休息,导致学生在上课时没精神,甚至打瞌睡。甚至拥有手机的学生有可能在考试中作弊,传送答案。手机娇小灵活,2004年高考在湖北潜江,石首,南漳都发生了利用手机舞弊的事,再如电白高考舞弊案等
随着手机的普及与功能的增强,利用手机作弊现象日益增多.而且做得越来越巧妙,如将耳机绑在袖子里,考试时将手靠近耳机佯装思考,实质在听通过手机传来的答案.(3)手机使用带来新的交往方式,使得学生问题更加复杂化
有同学将手机比喻成“钥匙”,它是一个具有极高私密性的联系渠道。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当前很多学生将手机作为他们与人交往首要工具,手机 QQ、手机短信、飞信等一系列聊天工具,各种各样的套餐都成为他们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的有效途径,手机虽然是联系工具,但已经成为最好的伴侣和朋友。这种便捷的信息传递方式彻底改变了当前青年人的人际交往方式,并引发以下的新问题。同时学生带手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早恋风险。学生情侣们即使不在同一个班,也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联系。在晚上情侣的学生带手机可随时联系,发短息,聊天!
四、中学生校园手机问题的现状。
虽然手机进入中学生日常生活中后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也同时暴露了一些负面影响,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规则意识缺乏、学校德育工作有待完善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不光看到手机积极的一面也应该正视其弊端,寻求方法让其更好的为校园日常管理服务。
1、社会要保护学生的正常健康发展
作为学生的第三课堂,社会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建议电视,电台,报章杂志等媒体多作一些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公益广告;手机的生产商应该在电话卡上印上有关手机的温馨提示,如“上课时请关上手机”等。另外,有关部门应该对有损学生的正常身心发展的不法之徒加以惩罚,防止他们利用短信向学生宣传不良信息。
2、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
学校是一个公共场所,因此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是对学生非常重要。学校应该加大管理力度,对那些违反纪律的同学要进行适当的处理,防止不良行为和思想的侵入;另外,学校要对外界的事物要有选择性吸收,并且针对正确使用手机向学生进行宣传教育,防止学校出现攀比风气;学校应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远离手机的负面影响,并把精力放在学习上。
3、学生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工作
家庭是子女的第一课堂,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面对子女的健康成长问题,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学校的有关工作,多与子女做思想教育工作,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手机的利与弊;另外,家长不能盲目的溺爱孩子,当孩子要求使用手机时,要正确给孩子做教育,增强孩子的判断能力,有意识地培育子女的理财能力,为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4、学生个人需提高各方面的认识
作为学生本人,对各个方面起着决定性因素。学生应该培养自身的一种正确消费观念和勤俭节约的良好行为习惯,特别是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应该要有明确的态度去对待问题,在物质上不能够有一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思想。况且,目前我们的任务是认真学习,对于其他一切影响我们学习的东西,我们都要有一种排斥性,并努力为我们的将来打下基础。
五、校园手机管理问题相关策略
1、国家方面尽快完善校园手机方面法律法规。国家和相关研究人员借鉴和学习其他国家在校园手机方面的完善国家措施,广泛征求学生、家长、学校以及社会关于处理校园手机问题方面的意见,尽快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条文。济南、杭州等地方人大代表曾经提出过关于手机校园管理问题。
2、社会和新闻媒体应该关注和报道手机问题,并广泛引起社会关注,特别是对校园手机弊端的宣传。近年来社会对校园手机问题的关注力度不够大,有的并不是为了解决手机问题的,而是处处指责学校的种种做法。没有已解决问题的心态进行关注。
3、学校方面针对校园手机应在合法的范围内,制定相关校规、校纪。其实大部分学校都有对学生带手机方面的规定,或着班主任也有自己的一套做法,但有些做法并没有得到家长或者社会上的认同,如有的开除学生、没收手机、或暂时保管等,都在社会上有很大争议。所以在学校方面也有许多的工作要做:首先学校应完善校园应有的通许设施,特别是寄宿制学校,在学校教学楼各楼层、食堂、大门口等处统一安装公用电话,保证学生的正常通讯需要。万一有急事,学生可用磁卡电话打。其次,学校应对学生带手机的危害进行教育,并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健康使用手机。如上课、休息时怎么做的问题。最后学校和老师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和家长进行教育宣传和沟通,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4、手机和网络运营商,从硬软件技术上限制学生手机的部分功能。诸如:家长为了限制孩子过度迷恋网络,在电脑上安装了“网络爸爸”。所以我们应该鼓励手机制造商生产学生适用性的仅支持通话和短信功能学生专用手机,从手机硬件上加以限制利用手机进行不法行为现象的发生;网络运营商应从软件方面采取相关的技术措施,限制学生手机的上网功能,学生手机入户时,在家长的带领下用学生实名进行登记,并填写学校的相关信息。从而形成网络运营商、家长、学校和社会联动的管理体系。
5.重视手机成瘾现象,对相关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因为手机的过度使用,在出现“网络成瘾者”之后也出现了一些“手机成瘾者”。北京安定医院 精神科郑毅主任说,手机依赖综合症主要表现为对手机过分依赖,手机使用多不一定就是手机依赖,关键要看是不是在健康地使用手机。学生手机使用者中,存在一些手机成瘾的现象,手机一段时间没有响,不自觉的翻看一下;手机一旦忘 记在寝室,心里有空落落的感觉;习惯时而翻看手机;手机从不离身等等,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严重。有学生这样戏言:不知道是我在使用手机,还是手机控制着我的生活。需要重视手机成瘾现象,找对手机依赖的目标群体,给予必要的心理援助,寻找他们依赖手机的根源,减轻心理压力、调整好心能力。让我们中学生去除手机依赖行为,更好投入精力到学习中。
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说:“在一个人还没有学会生存时,片面地、花费太多精力去学习沟通技能,这是不是太超前了呢?”教师不仅是传道解惑者也是指导者,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处在青春期中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手机,使手机更好为师生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服务,让我们教育战线上的同仁携起手筑起一道手机安全网,使得校园中每一个莘莘学子更好学习!
电脑论坛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把手机安全卫士的代码写完了,虽然界面很丑,但是核心代码都是对的,而且都是源代码,特此共享下载链接是http://download.csdn.net/detail/jinlong_......
校园安全卫士亚洲教育网是致力于用现代化科技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企业,开发了一系列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软件,同时为广大的师生及家长提供了一个开放共享的“三网合一智......
最可爱的护校民警一个平凡的人,一个熟悉的人,一个„„他是谁?他就是民警叔叔。不论任何时候他都冒着风雨站岗,即使是寒冷的冬天。以前,在我眼里民警叔叔不只是只是穿着警服的工作......
校园安全卫士演讲稿演讲稿的格式由称谓、开场白、主干、结尾等几部分组成。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演讲稿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演讲稿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校园安全卫士演讲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