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卫士个人事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安全卫士事迹材料”。
在洛阳石化油品质量升级改造二期工程——台六改造、260万吨/年柴油加氢精制装置建设和增上八台一万立方米汽柴油储罐工程的施工现场每天都可以看到一位头戴一顶安全帽,身穿工作服的年轻人。那红色的安全帽像黑夜里一盏游动的灯,时而在东边亮一下,时而在西边亮一下。时而划过塔顶,时而游落在施工人员身边。他就是隆惠公司施工项目部的HSE工程师——赵举。也是所有施工人员在安全生产中的守护神,被职工们亲切的称之为工地安全的“管家婆”。
今年只有28岁的赵举是个年轻的HSE工程师。从事安全管理工作仅有三年时间,在安全监督和管理措施上虽然有些欠缺经验,但是凭借他对安全工作的高度专注和对职工生命的强烈责任心,三年来他所管理的施工项目没有发生一起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事故。
小赵他既懂安全又会管安全,之所以叫他“管家婆”是因为他管得太多、太宽、太细、太严。从大到大型吊装,小到打扫卫生,只要是在施工场地内不管是哪个单位的职工,不管是领导还是工人,凡是和安全有关的事,他都要插手管一管,动嘴说一说。
在施工现场,以往发生安全事故最频繁的危险因素就是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和触电。在新建的260万吨/年柴油加氢精制装置施工现场,因为场地狭小,施工人员众多,各种工、机具、设备、车辆也很多,再加上工期紧、任务重,各单位,各工种之间交叉作业非常频繁,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的巨大的挑战,时时刻刻都存在不安全的隐患。而事故是不长眼睛的,任何麻痹和疏忽都有可能遭遇它的猛然“撞击”。然而事故也是可以预防的,关键在于能否及时发现事故隐患。作为HSE工程师的“管家婆”,赵举就像是“督察”和“巡警”一样监管着违章违纪行为,在施工现场发挥他特殊的作用。
管安全,小赵靠的是两个字——细和严。早晨上班后忙碌的一天就开始了,他先是有目标性的巡查工地,看看有哪些物的不安全状态,然后及时纠正或当场提出整改要求。然后再到每一个施工人员作业点,提醒职工注意安全,特别是重点区域始终跟班作业。每一台设备,每一个危险区域,统统都在这位“管家婆”式的HSE工程师心里装着,眼里盯着,嘴上挂着,腿上跟着。
抓安全工作是一项得罪人的差事,有些职工不理解他,一看到他来了就是要挑毛病,要罚款了。可“管家婆”小赵不怕,因为他懂得严与安全相得益彰的道理。抓得准确,管的在行,罚的在理,遇到矛盾冲突时,他总会深入浅出地向对方阐述违章行为所产生的严重后果,让人听了心服口服。每次安全检查他都会指出施工中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严格按照安全制度进行处罚。他嘴上经常挂着的口头禅就是——宁听骂声,不听哭声。
从2009年初走上安全管理岗位以后一直到现在的三年时间里他基本上告别的所有假期。别人上班时他在上班,别人休息时他还在上班,他始终心系工地,跟班作业。工地哪怕只有一个人在干活他也要在一旁看着。三年里他只休息了两次,一次是结婚,一次是孩子出世,每次他都是在工地坚持到最后一刻才离开。结婚的前一天他还在上班,婚礼筹备等一系列事情都是由父母和爱人操办的。孩子降生的前一天他也在工地。正是有了他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目标三个为“零”的顺利实现。
三年来,他共组织员工现场安全教育18次,闭卷安全知识考试7次,观看安全警示电教片3次,临时用工安全教育覆盖率达100%。凭借着他那强烈的责任心和高度的敬业精神,筑牢了一道道安全“防火墙“,为实现洛阳石化安全生产“三连冠”的奋斗目标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主要事迹杨之增同志1976年2月参加工作,长期在水面舰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于1989年5月转业到海兴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从1990年开始曾任海兴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所长,1995年1月......
1.电脑开机,等待少许时间。先完成一下操作。2.寻找到桌面上的“360安全卫士”,鼠标移至此处,双击左键,打开。3.屏幕显示“立即体检”,鼠标移至此处,单击左键,等待。4.上述操作结束......
安全卫士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足迹书写着自己的历史。在矿井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他正在以无私的工作态度和忘我的敬业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他没有感......
十佳安全卫士个人事迹材料作为一名**高速建设者,我们深深地热爱我们的工作,作为一名安全工作人员,我们真切懂得我们的责任,作为一名年轻人,我们用更多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安全工作。......
十佳安全卫士个人事迹材料作为一名**高速建设者,我们深深地热爱我们的工作,作为一名安全工作人员,我们真切懂得我们的责任,作为一名年轻人,我们用更多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