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七中 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高三语文试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三上学期语文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 2018 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高三语文试题
种有着既爱他人又爱万物的“民胞物与”思想,可以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世界之间充满温情。儒家思想还有利于文明养成。儒家不仅提出“仁爱”思想,更是通过“礼”和“仪”把它落实于人的行为之中。儒家文化的“礼”,既是一种修养,又是一种规范与秩序。作为修养,它要求人们待人接物要至诚至敬;作为规范,它要求人们对不同人与物要有不同礼数;作为秩序,它要求人们在不同领域遵守不同规则。儒家也很重视丧礼和祭礼,孔子的学生曾子就说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当然,儒家思想也不是万能的,也存在着明显的重义轻利、重私德轻公德等弊端,我们不能因今天精神匮乏就盲目推崇儒家思想。毕竟我们在解决精神文明问题的同时也需要强大的物质文明,可这些单靠儒家思想是无法根本实现的,董仲舒“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观念明显不合时宜。因此,对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有一个去粗取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
B.将对人之为人的正确认识付诸实践,做到知行合一,这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而付出的劳作。C.儒家思想之所以能改善人际关系,优化社会风气,利于人际和谐,是因为儒家精神重私德轻公德。D.儒家思想无法帮助我们在解决精神文明问题的同时发展物质文明,因此我们不能盲目推崇儒家思想。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从人的精神充盈、人际和谐、文明养成三个维度论证了儒家思想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作用。B.引用孟子“无恻隐之心,非人也……”的句子,证明了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人有精神。C.孟子提出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也是“仁”由近到远的实施方法。D.作者引用“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为了证明儒家思想已不具备现实价值的观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B.构建和谐社会,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这与文中“民胞物与”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C.待人接物至诚至敬、对不同人与物有不同礼数、遵守不同领域的不同规则,这些都是“仁爱”在人的行为中的体现。
D.孔子的弟子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重视丧礼和祭礼等中国传统礼仪,社会成员就能够养成文明的言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 题。
落葵 简媜
⑹去夏台风季节,菜价翻了好几次筋斗。我们决定自力救济,到那块六十多坪的荒地上找去年种的地瓜叶。空地挨着屋舍,平常多余的花籽、树苗随手乱种,长得最好的当然是五节芒、杂草。还好,地瓜命硬,勉勉强强夺了一方土地,叶子又瘦又小,摘不到几回,束手无策了。
⑺后花园鱼池畔,搭着的一面网墙上,落葵任劳任怨爬出半壁江山,由于阳光不足,倒像一队老兵残将,仗还没打完,个个病恹恹地躺在路旁呻吟。我打量了半天,该下山买菜认输呢,还是再撑几天尊严?落葵是民间常见的草药之一,据说有利肠胃亦能降火,抬眼一看,它又像背医箱行吟江湖的大夫,顺着墙根网壁爬,一路悬壶济世。春日结紫珠果时,曾摘了一碗,捏破珠果,滤出紫液用来染素棉纸,倒也淡雅。早知落葵的叶可食,平日太平盛世没机会吃它,不知味道如何?想必比王宝钏苦守寒窑摘食的马齿苋要好吧。
⑻果然香嫩滑口,也可能心理因素,愈是缺菜愈渴望食蔬,吃起来添了珍贵之感。菜荒解除前,那棵落葵早秃了。恢复菠菜、小白菜、水蕹的日子后,偶尔食箸之际,还想起落葵的救命之恩,它的香嫩是真的滑入记忆了。
⑼没想到还有一次缘。某日上山,原想找一棵去年发现的薏苡,却意外在杂树间看到丰饶的落葵丛,赶紧跑回家叫人手,⑴在最荒废的角落,也可能照见小小的美好,那丛野落葵就是如此。
拿个大篓子去摘落葵。那条路是荒径,虽人迹来往,恐怕认得落葵的人不多,就算看到,也不晓得它是鲜美的野菜。
⑵人总是企求圆满,寻常人情如此,平凡的生活事物也用心营造,期待在众物皆备的情境下,开始释放情感,使人与
⑽我们摘到日暮黄昏才歇手,欢愉地像诗经时代的女人背一大篓野菜回家,连续几天,餐餐有一盘快炒蒜爆的葵叶,它特物相互交融而享有美好。
有的嫩液也成为舌瘾了。
⑶所以好花需配以好瓶,置于厅堂中最好的位置,又讲究地铺设娟秀的桌巾作为底衬,如此,才放心赏花。这固然是
⑾吃光最后一把落葵,相约再采。才几天不见,那条荒径已被全部清除,想必是附近那位勤劳的老妇,她常常开垦废地,人的本性,精心去实践一份美,但牵涉的细节有些非人能控制。小处瓶花如此,扩及人情世故亦是如此,往往可得者
撒菜籽、搭瓜棚,用红塑胶绳围出一畦畦菜圃。诗经时代人人可采的野菜一下子变成现代老妇的私人田园。她并不知道镰十分不及三,美无法圆满地被实现,人也在缺憾中惊心度日了。
刀扫倒的,除了落葵还有很多可以用来烹茶祛暑的青草。至少,她不知道落葵有多好。
⑷或许行年渐晚,深知在劳碌的世间,能完整实践理想中的美,愈来愈不可得,触目所见多是无法拼凑完全的碎片。
⑿我仍记得那丛丰饶的落葵,野外 C.盖勋秉公执法。他不听贵戚说情,将长安令杨党倚仗权势、胡作非为、贪赃枉法的犯罪事实全部上报,奉诏追查到底,声名震于首都。
D.盖勋刚直不阿。他为国选材,唯贤是举,坚守标准,不畏皇权,不顾三怨成府,拒绝了宠臣蹇硕想让尚药监高望15.本诗尾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之子成为孝廉的要求。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访之于勋,勋素与正和有仇,或劝勋可因此报隙。(5 分)(2)勋曰:“选贤所以报国也。非贤不举,死亦何恨!”(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 题。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首联写诗人在旅途中的孤苦之状。诗人用“细草”“微风”“独舟”等意象营造了旅夜幽寂凄清的氛围。B.颔联描写了野阔星垂、江流月涌的景象,明丽的景象,浑雄的境界,正好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阔大胸襟。C.颈联上句既是自谦之词,又有自豪之意,下句表面上自我解嘲,实质上抒发了羁旅漂泊中的孤苦凄凉之情。D.诗人将“细草”“孤舟”等景象,放置于阔大的星空平野之间,在对比中增强了诗人自己凝重的孤独感。E.本诗既写旅途风貌,又抒发内心情感。前两联点明“旅夜”,后两联紧扣“书怀”,语言清丽,结构谨严。(1)在《琵琶行》中,从侧面反映琵琶女技艺高超,容貌美丽的句子是:。
(2)《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源中的人,无论老少都其乐融融的句子是:______,_____。(3)《师说》中,作者以孔子师法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的事例,证明的观点是“ ”。
A.我校高中学生发行原创音乐专辑的消息自从在朋友圈传播后,《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这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
B.影片《缝纫机乐队》票房失利,评分也不尽人意,导演强烈指责个别影评人在未观赏作品就对电影进行差评的行为是极不负责的。
C.为减少细颗粒物PM2.5 的浓度,成都将进一步淘汰废气排放不达标的企业,以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来治理成都市的工业污染。
D.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最近通过了测产验收,平均亩产1149.02 公斤,这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
19.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 分)
A.好友从千里之外捎来家乡土特产,却之不恭,最终只好笑纳。B.家父大人是否安康?多年不见,甚为牵挂,改日定登门看望。C.拙作《易经补正》初成,惶恐投稿,望付梓,以就正于读者。D.大作已拜读,收获颇多,唯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望赐教!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 个字。(6 分)
从文献记载来看,“史”字最早出现是在甲骨文中。在甲骨文中,①,还刻有“大史” “卸(御)史” “公史” “西史”等词语,它们代表着各不相同的某种身份,或某种职位。由于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记录极为不便,用字必定非常俭约,能少一个字就少一个字。所以,甲骨文中出现不同类型的“史”字,正说明了 ②。这种分工的事实正是人们在用甲骨文进行记录时不辞繁复的根本原因。这种分工的事实又可以使我们的历史学家确信: ③。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的问题。(5 分)
很多父母在发现孩子的错误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忍不住打骂孩子。其实,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必定使孩子疏远父母。父母如果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孩子一起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认识错误,就能让他们改正错误,从而确保孩子一生不走弯路。
①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并不一定会使孩子疏远父母。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 分)
“只要选得好,吃苦就能少”“成功是道选择题”之类的话,成了现在很多人的人生信条和行动指南。汪勤金因家境不好,无奈选择了送快递,得知公司要招募飞行员后,他每天在工作之余,用十多个小时做相应准备,最终通过了严格的选拔,成为了公司的飞行员。比选择更重要的是你的努力到了哪种程度。即使选了不好的路,也能努力成就自我。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立意自定,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三上期语文半期考试参考答案
1.(3 分)B(A.“自上世纪60 年代起”,是他们经济崛起的时间,而非信奉或推行儒家文化的时间;
C.“儒家精神重私德轻公德”归因错误;D.“儒家思想无法帮助我们在解决精神文明问题的同时发展物质文明”有误,原文“毕竟我们在解决精神文明问题的同时也需要强大的物质文明,可这些单靠儒家思想是无法根本实现的。”)2.(3 分)D(作者通过对“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否定,来说明儒家思想中重义轻利的观念不能满足我们发展强大物质文明的需求,但无法证明“儒家思想已不具备现实价值”。)
3.(3 分)D(“重视丧礼和祭礼等中国传统礼仪,社会成员就能够养成文明的言行。”错误,根据原文,无法推断出“重视传统礼仪”是“社会成员养成文明的言行”的充分条件)
4.(3 分)A(A.“再到落葵被除后的伤感”错,“我”与落葵相别,更多是一种淡然随兴)
5.(5 分)①再不圆满的地方,仍然有美存在。在菜荒时,落葵让“我们”感到生活的美好滋味。(2 分)
成都七中2015-2016学年度上期半期考试高三年级英语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人:刘亚东 谢朝富 审题人:刘钰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考生作答时,须将答......
成都七中2016-2017学年度下期高2018届半期考试成都七中2016-2017学年度下期高2018届半期考试 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4届高三语文乌有先生历险记课文①乌有先生者,中山布衣也。年且七十,艺桑麻五谷以为生,不欲与俗人齿,毁誉不存乎心,人以达士目之。海阳亡是公,高士也,年七十有三矣......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4届高三语文审题立意题【例1】上海春季高考作文题: 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
成都七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 高2015届半期考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高2015届语文备课组审题:游俊松王正可请用2B铅笔将1—10题、第15题的答案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