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题(24)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三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试题(19)
王者归来的姿态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马克思重新受到重视,是因为他 A.创立了阶级斗争理论
题
C.可以拯救金融危机
B.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及社会不公问 D.提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7.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个“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8. 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这主要是因为
A.中苏两国制度性质相同
B.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C.中国坚持独立自主方针
D.二战后亚非国家的支持 9.《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①私田开始出现
③“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
A.①②③
B.①②④
② 农业产量的提高 ④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载:“近年士大夫享太平之乐,以其聪明寄之剩技,吴中缙绅,则留意声律。又如案头清玩、几案、床榻,近皆以紫檀、花梨为尚,尚古朴不尚雕镂,寄物有雕镂,亦皆商、周、秦、汉之式,海内僻远皆效之。”这一现象反映出
A.江南地区休闲文化盛行
C.文化复古主义潮流泛滥
B.江南地区贫富差距明显 D.士大夫兴起研究西学之风
11.“他们是竭泽而渔”(罗斯·特里尔著《毛泽东传》),毛泽东曾经这样谈论苏联斯大林时期经济建设的教训。此处毛泽东所说的“渔”指的是 A.环境保护
B.农业生产
C.人民生活
D.工业生产
12.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评论到,20世纪“最矛盾和讽刺的真相之一,就是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的十月革命,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下面说法能证明其结论的是 A.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
B.二战后,美国主导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C.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等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D.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减少福利开支
13.1953年,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的比例仅有2.3%。20世纪50年代,中国采取哪些重大措施来改变制造业的落后状态。
①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实施五年计划;③大跃进;④人民公社化运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历史漫画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右边漫画所描绘的历史现象体现了
A.
比是后来全体法国人心目中的英国和美国。”这体现了当时的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之一是实行
A.中央集权制度
B.以德治国
C.君主专制政体
D.开明君主制
19. “我考虑我自己”是法国思想家蒙田(1533~1592)说过的一句名言。它之所以能在欧洲广泛流传,主要是因为它
A.是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表现
C.表现了对意志和个性的向往
B.体现了自我意识和极端个人主义 D.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20.有一幅画把事物从日常的伦理中分离出来,创造了一种恍如梦境的画面:本来喧闹非凡的广场上空无一人,广场的醒目位置横卧着一个石膏人,标志着19世纪新技术的大钟与火车,却与久远的古典建筑物连在一起。这是一种形而上的整体性意念关系的生动描绘,表现的是奇怪、忧伤、恐惧、隔绝之感,并暗示画家思念故乡之情。该画的风格应该属于哪一流派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画派
D.现代主义
21.有人认为: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不是在原有母体中孕育启动的,而是在列强的威胁和侵略下,中断自身历史进程,移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近代化转变的。说明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特点是
A.深受外部的影响
C.艰巨曲折地发展
B.有继承地发展
D.在沉沦中上升
22. “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以上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出自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谭嗣同
23. 梁实秋在《过年》一文中曾回忆道,早在民国建立前一两年,家中除岁方式已然做了“维新”。“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促使春节习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民国政府移风易俗,废除陋习
B.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D.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4.近代一篇文章写道:“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文章作者应该是
A.洋务派
B.维新派
C.革命派
D.新文化运动代表 25. 1978-2007年间,中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从94%提高到99.5%;初中毛入学率从20%达到9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10%提高到6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1%提高到23%;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从很低水平起步,达到44.6%。该时期我国
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①“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②“三个面向”方针的推动 ③统一高考招生制度开始确立 ④《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李新宽《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消费社会的出现》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消费社会出现的原因。(6分)材料三
苏联没能发明与传播彩色电视机或微波炉,这或许可以被原谅。但是,并不是所有消费社会的产品都具有复杂的技术。实际上,最为简单的莫过于发明于美国西海岸的一种工装裤。整个“冷战”时期最为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或许就是为什么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
——尼尔·弗格森《文明》
(3)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三中“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的原因。(4分)材料四
1978-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增加近5番,增长了30.5倍,年均增长12.2%,扣除价格因素后年均实际增长6.4%,比1949-1978年的年均增速高2.7个百分点。
——2009国家统计局报告
(4)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采取的哪些重大举措有利于促进农民消费支出的迅速增加?(4分)
28.(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便是英国法制所达到的地步:给予每个人以天赋的权利,差不多在所有的君主政府里,他们这些权利是被剥夺的。这些权利乃是:人身和财产的全部自由;用笔向国家提意见的自由……
——伏尔泰《哲学通信》
材料二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
——卢梭《社会契约论》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伏尔泰和卢梭的思想主张的不同点。(4分)二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3分)
材料三
当时一般人都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理想的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尚,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
——王文泉《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
(2)材料三反映了当时中国人的社会心态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4分)
(3)材料三中所说的“民国初形成的这样一种社会心理”是否符合事实?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分)
参考答案(19)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历史试题命题人:李新军12.6-7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6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4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
2018年高三摸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集中反映了当时秦朝官吏......
2014高三文综历史试题第Ⅰ卷(非选择题,共140分)24.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明清的科举制度,就其制度的严密性、规范性来说,堪称完备。八股取士,实际上是古代科举向标准......
六年级上期中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40分)1、现在一般认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河姆渡人 2、下列原始居民中,生活于北京周口店地区的有()......
初中历史第四单元测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题后括号中。) 1.官渡之战前,曹操占据()A.河南一带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