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测量案例分析试题aa(推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大地测量案例”。
大地测量案例分析试题
1.我国现阶段采用什么大地基准?它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背景
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为主的现代空间定位技术快速发展,国际上获得位置的测量技术和方法迅速变革。
不同行业和部门的应用逐渐提出了直接采用地心坐标系的需求。
国家测绘局会同有关部门,在充分调研十几个国务院部委的基础上,对中国采用地心坐标系必要性、科学性、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2008年3月,由国土资源部正式上报国务院《关于中国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请示》,并于2008年4月获得国务院批准。自2008年7月1日起,中国全面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国家测绘局受权组织实施。
大地(平面)基准主要包括国家坐标系统和坐标框架大地坐标系根据其原点的位置不同,分为地心坐标系和参心坐标系。我国先后于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建设了基于参考地球质心的国家大地坐标系统—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即参心坐标系)2.我国的高程系统和高程基准是什么?如何保持高程控制网的现势性?
高程系统:正常高系统、正高系统、大地高系统
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1956年黄海平均海水面
保持的做法:它应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国家高精度水准网,即 mm 级一等水准网的更新;二是具有 cm 级精度的(似)大地水准面的确定。建议切实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基础测绘成果应当定期更新 ,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 急需的基础测绘成果应当及时更新”的规定 ,尽快组织施测国家三期一等水准网 ,以保证国家高程控制网 mm 级高精度的可靠性和现势性。另一方面,应结合 GPS 水准和重力测量精化我国大陆的(似)大地水准面至cm量级 ,以利用 GPS +(似)大地水准面的技术求解相当于二、三等水准测量精度的正常高 ,这不仅可以改变传 统高程测量的作业模式 ,节约人财物和时间 ,而且获得的点位高程的精度比较一致。在海岛、山区等困难或无法传递水准测量高程的地区 ,采用这一技术可以快捷地测得高程 ,其成果与国家高程基准、高程系统是统一的和协调的。
目前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的高程基准是1985年黄海高程基准,其正式名称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又称1985年黄海高程,系以设在青岛的大港验潮站1952—1979年间的验潮资料求得设于青岛的国家水准原点的高程为72.260米,从而确定了国家高程基准。
此前,在1956年同样是通过青岛在1950-1956年的验潮资料确定青岛的国家水准原点高程为72.289米,该高程系称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
为了长期、牢固地表示出高程基准面的位置,作为传递高程的起算点,必须建立稳固的水准原点,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将它与验潮站的水准标尺进行联测,以高程基准面为零推求水准原点的高程,以此高程作为全国各地推算高程的依
据。在“1985国家高程基准”系统中,我国水准原点的高程为72.260m。
“1985国家高程基准”已经国家批准,并从1988年1月1日开始启用,以后凡涉及高程基准时,一律由原来的“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改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由于新布测的国家一等水准网点是以“1985国家高程基准”起算的,因此,以后凡进行各等级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以及各种工程测量,尽可能与新布测的国家一等水准网点联测,也即使用国家一等水准测量成果作为传算高程的起算值,如不便于联测时,可在“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的高程值上改正一固定数值,而得到以“1985国家高程基准”为准的高程值。3.重力测量基准有哪两种?我国重力控制网建设情况是怎样的?
重力基准是指绝对重力值已知的重力点,作为相对重力测量(两点间重力差的重力测量)的起始点。
世界公认的起始重力点称为国际重力基准。各国进行重力测量时都尽量与国际重力基准相联系,以检验其重力测量的精度并保证测量成果的统一。国际通用的重力基准有1909年波茨坦重力测量基准和1971年的国际重力基准网(IGSN--71)。
中国于1956~1957年建立了全国范围的第一个国家重力基准,称为1957年国家重力基本网,该网由21个基本点和82个一等点组成。1985年,中国重新建立了国家重力基准。它由6个基准重力点,46个基本重力点和5个因点组成,称为1985年国家重力基本网。
李崇贵分析矿测GIS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并进行系统架构设计。
基本功能:矿山数据的采集与输入、空间数据管理功能、空间数据分析与处理、矿山图的制图与数据输出、应用模型和应用系统开发。
系统设计:数字矿山基础GIS系统是数字矿山各专业子系统,即井下人员定位与考勤系统、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通风信息管理系统、井下设备设施管理系统和给排水监测与管理系统等可视化应用的基础,其以地测数据为基础,生成矿区的各类地物(地球表面固有或无形物体的总称)分布,以二维、三维方式展现给用户,并提供基础的GIS 功能服务。该系统以ArcGIS系列软件为支持,采用C/S模式,在局域网内通过空间数据引擎ArcSDE访问关系型数据库Oracle,在.NET平台中调用ArcEngine组件。
1、矿山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类型分析
2、矿山基础GIS数据共享
3、数据应用(数据转换。拓扑检查。数据编辑。属性编码。符号库制作。专题图制作。数据入库。数据更新。)
4、功能设计(地测数据管理。数据输入与编辑。图和属性交互式查询。成果输出。空间分析。部门应用。)分析我国煤矿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数字矿山建设的必要性。
存在问题 :1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2管理水平低, 信息化建设意识不强 3技术支持力量薄弱 4急于求成, 重建轻用
必要性:数字矿山是国家战略资源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矿山建设是当前国际矿产资源开发研究的热点;
数字矿山建设是当前资源开发的需要,是落实资源开发方针的重要内容;数字矿山建设是提升我国矿山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措施;
数字矿山建设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数字矿山建设是化解高危行业风险的根本途径;
数字矿山是评价矿山资源生态环境的重要数据基础;
数字矿山是数字地球、数字中国在矿山的具体应用.3 分析遥感图像频率域增强的实现过程,并介绍频率域低通和高通滤波的种类和作用。10分
频率域滤波的一般过程为:首先对原图像f(x,y)进行傅里叶变换,将图像从空域变换到频域,获得频率域图像F(u,v),然后用滤波器H(u,v)和F(u,v)相乘,以改变原图像的频谱成分,对改变后的频谱图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将图像从频域变换回空域,获得滤波后的图像。
频率域低通滤波器种类:理想低通滤波器、Butterworth低通滤波器、指数低通滤波器、梯形低通滤波器
频率域高通滤波器种类:理想高通滤波器、Butterworth高通滤波器、指数高通滤波器、梯形高通滤波器
刘长星
1、矿山地面GPS网的恢复测量中,点位的确定应考虑什么因素?采用什么措施能保证点位的稳定性?
①便于GPS接收机安置和操作,视野开阔。②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其距离不小于400m;远离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小于200m。③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并尽量避开大面积水域。④交通方便,有利于其他测量手段进行扩展和联测。⑤地面基础稳定,利于控制点的保存。
2、井下导线测量按《煤矿测量规范》观测,其观测值是否一定能满足规范精度要求?要采取什么措施防止粗差影响?
(1)仪器误差方面。由于当前我们所使用的仪器公差和稳定性对井下测角而言影响较小,因此可不予考虑。而因仪器校正不完善而造成的井下测角误差则必须加以纠正,该方面主要包括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及竖轴误差等。视准轴误差及横轴误差的消除办法可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同一目标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实现,而竖轴误差除认真操作、仔细整平外,可在横轴上安装跨水准管使横轴水平或者测出横轴的倾斜值,加入观测方向的改正数来消除。
(2)观测者误差方面。要解决因观测者观察方法不当而引起的误差,一是要选择坚实的地面安置仪器,踩固脚架,使仪器处于稳定状态;二是要以人眼的临界视角为依据来确定放大率,同时尽量选择适宜的觇标、有利的观测条件,以减弱瞄准误差的影响。
(3)对中误差方面。观测时尽量对中仪器,巷道风大采取挡风措施,瞄准觇标时,尽量瞄准线绳根部,增强目标照明的清晰度。尽量避免前后视出现短边,如果出现,通过增加对中次数来提高精度。边长50米以上时,对中误差影响较小,布设导线点时边长大于50米最好。要消除及减小仪器对中误差,关键是要加强测量工作者的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在整平对中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提高仪器对中的精度。
(4)外界环境误差方面。由地面到达井下观测地点后切忌立即打开仪器箱,而是要稍等片刻,待仪器的温度与周围巷道内的温度接近时再打开,取出仪器;巷道湿度过大时,仪器本身及望远镜、目镜、度盘孔镜都会出现雾气或水珠,此时应当用专用的擦镜纸将雾气及水珠轻轻擦去,而不能用手或毛巾直接擦拭;测量时风力过大,可采用风筒、大孔径的塑料管等挡风措施。
3、井下导线测量水平角的精度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和模型计算?
(一)根据实际测角资料求测角中误差mβ及其要素的方法
(1)根据多个闭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fβ求测角中误差
(2)根据多个双次观测值(双次观测列)求测角中误差
(二)用试验法求测角中误差mβ及其要素的方法
(1)经纬仪和前后视点的觇标(垂球线)均不动,重复观测此角n次,按下式求测角中误差
(2)每测角一次后将一个觇标重新对中,另一觇标及经纬仪均不动,如此重复观测n次,用白塞尔公式求测角中误差
胡荣明
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应满足其工程建设中的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对测量工作的需要,其内容主要包括:地面测量、地面和地下的联系测量、地下测量等方面的工作。再设计阶段,为设计工作的各个阶段提供所需地形图等基础,或专利测绘资料;在施工阶段:为实现设计意图进行施工放样和设备安装,为施工安全进行控制测量,为完工的工程进行竣工测量等;在运营阶段,为线路维护和改造,结构变形监测等需要进行测量工作。
2、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采用的施工方法不同,变形监测内容也存在差异。施工阶段变形监测基本内容有哪些: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采用的施工方法不同,变形监测内容也存在差异。根据我国各大城市轨道交通变形监测现状,几种常用施工方法所进行的监测项目:
{1)建(构)筑物的沉降、倾斜、裂缝观测及成因分析;
2)地下水位监测;
3)沿线重要设施,如桥梁、立交桥、人行天桥、铁路、高压铁塔、电视塔等沉降和倾斜监测;
4)道路及地表沉降观测;
5)地下管线沉降监测;
6)车站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监测;
7)矿山法施工隧道拱顶下沉和收敛监测;
8)地裂缝监测。}
3、3、地铁区间在整个施工期间,都伴随着测量控制工作。如图所示,D0、D1、D2„„Di、Dm、Dn均为地面导线点(或GPS点);T1、T2、T3、T4、T5、T6、Ti、Ti+
1、Tm、Tn均为隧道内精密导线点;
13、24为投点钢丝,用来进行联系测量,Δ12D0为地面连接三角形,Δ34T1为井下连接三角形。
试叙述控制盾构贯通的测量的主要内容?盾构贯通加测陀螺方位的最佳位置?应包括地面控制测量、联系测量、地下控制测量、掘进施工测量、贯通测量和竣工测量。主要内容有:建立地面上平面控制网和高架控制网;将地面上的坐标、方位和高程实时地传递地下合适的位置;在地下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根据地下控制点进行施工放样,标定隧道的推进方向与高程,测定盾构和衬砌环在三维空间的实际位置
加测陀螺定向边可大大提高支导线精度,加测一条陀螺定向边时,提高精度最显著;加测两条陀螺定向边,提高精度尚有不少空间;加测三条陀螺定向边,提高精度已不明显。因此大型贯通测量导线加测陀螺定向边一至二条即可,不必多测而浪费人力物力。
史经检
1、测绘界的院士:李德仁、王之卓、王任享、陈永龄、方俊、陈述彭、许厚泽、许其凤、杨元喜、陈俊勇、刘先林、宁津生、魏子卿、高俊、刘经南、王家耀、张祖勋2、12年注册题
1.下列市场失灵中因为现实市场中不符合完全竞争假设条件而存在的有:( ABCD)A.外部效应B.公共产品C.信息不对称D.垄断E.失业和通货膨胀2.瓦格纳的税收原则包括:(ACDE )A.财政原则B.税率......
“2009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大纲”(第三科目 测绘案例分析:第一篇大地测量及第十篇海洋测绘) 注册测绘师资格考前培训辅导(讲稿)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孔 祥 元电话:*** E-e......
济宁市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大赛案例分析试题说明:①案例分析共六题,每人须答两题。计划生育专业人员答计划生育专业和法制稽查专业两题;其他专业人员本专业题为必答题,另外在计划生......
409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一、简答题(100分)1.何谓大地水准面、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大地水准面在测量工作中有何作用?2.测量工作中常用哪几种坐标系?测量工作中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事故案例分析》 试题一 案例1、某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有北区、中区和南区等三个生产厂区,北区有库房等,在南区通过氧化反应生产脂溶性剧毒危险化学品A,中区为办公区。为扩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