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我市设施蔬菜和反季节蔬菜的建议_设施蔬菜生产经营答案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6 19:12:3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加快发展我市设施蔬菜和反季节蔬菜的建议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设施蔬菜生产经营答案”。

加快发展我市设施蔬菜和反季节蔬菜的建议

随着我市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全市各级政府也积极采取各项措施,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笔者在全面分析我市各乡镇生产资源现状的同时,结合上半年全市农业经济运行情况以及乃依木•亚森市长对下半年农业工作的要求,特结合我市农业种植结构特点,提出以下建议,供领导参考。

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十一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目标任务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为突破口,全面加快农村建设发展步伐。到“十一五”末,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11.7亿元,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000元,年均增长10%以上。但据市统计局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农业增加值同比仅增长4.1%,远低于目标任务,因此不论是今年还是“十一五”时期,进一步调整我市农业种植业结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各级政府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应该把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资金安排、政策导向、各部门扶持等方面给予倾斜。凡有农业的区县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依托城市大市场,围绕城市做文章,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特色农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精品农业、观光农业和高效农业的转化,种植业调整的重点是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特色林果、花卉和优质饲草。

设施农业既是现代化农业的标志,又是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获得农业高效的重要途径。山东、陕西、河北等省区的经验已充分证明这是一条增加农民收入,获取农业高效的成功之路。

一、发展设施农业和反季节蔬菜种植的必要性

1、国内设施蔬菜面积发展迅猛。据统计,全世界塑膜温室大棚面积近60万公顷,主要集中在亚洲和地中海国家,如中国、日本、朝鲜和西班牙等。我国设施蔬菜面积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0.72万公顷发展到2000年的30万公顷。其中节能型日光温室从300公顷发展到20万公顷。设施蔬菜种植已成为蔬菜种植的主要方式,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换的重要途径。

2、市场需求从大宗蔬菜转向多样化、特需化、反季节、超时令蔬菜。人民的消费需求转向多元化、高档化、营养化和无公害化。这些蔬菜的生产仅靠露地和自然气候条件是无法进行的,必须采用设施栽培。据统计,我国人均反季节、超时令蔬菜消费量从1980年0.2公斤,1997年33公斤发展到2001年40公斤,近几年达到50公斤。总需求量6500万吨,需要设施种植面积130万公顷(1950万亩),目前我国设施蔬菜面积仅40多万公顷,同比市场前景是广阔的。

3、人民消费水平提高,对高档、反季节蔬菜需求增加。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收入不断增加,对蔬菜需求发生变化,全国人均蔬菜消费量在1997年就达到260公斤,已近饱和。大宗蔬菜的种植面积已不能再增加。而反季节、超时令、高档稀特菜的需求却不断增加。要满足广大群众消费需求,必须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和反季节蔬菜。

4、我市周边地州露地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在劳动力、土地、气候等方面占有优势,并且从零星种植转向集中化、规模化连片种植,对市场冲击很大,因此常规露地蔬菜数量过大,价格急剧下降。我市郊区生产必须充分利用距市场近,信息灵、技术水平高的优势发展设施蔬菜和反季节蔬菜,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我市设施蔬菜和反季节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乌鲁木齐县2005年底共有保护地蔬菜面积2.16万亩,其中温室、大棚仅6170亩,北郊秋延晚蔬菜面积1万亩,南郊夏秋反季节蔬菜1万亩。全县蔬菜总产量24.4万吨,商品菜21.7万吨,设施蔬菜面积占蔬菜总面积22.7%,其中温室大棚面积仅占6.5%。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 :

1、设施结构不合理。节能日光温室是我国独创的,其栽培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并且日光温室结构不断优化,采光保温性能日益提高。但我市目前有70%的蔬菜温室处于第一代,未进行改造,存在结构不规范,高度低,跨度小,采光保温性不好等问题,冬季低温阴雨天易发生低温冷害。秋延晚不长,春提前干旱,未能充分发挥温室的效益。

2、温室蔬菜种植模式单一,品种种类少。60%-70%的温室以黄瓜、西葫芦、番茄、辣椒为主,根菜、叶菜种植少,稀特菜、野菜更少。上市期集中,价格低,也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3、日光温室利用率低。不少地区一年仅冬春季种植一季,半年空闲,土地利用率低,亩产仅5-7吨,效益不高。

4、经济效益有所下滑。一是由于种植结构单一,上市期集中,销售价格下降,一般下降20%,有些品种下降50%,二是农资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近一倍,临时工工资从每天15元上升到30元。使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三是市场需求增长缓慢。城市居民收入增长慢,消费水平不高,导致价格难以上升;四是生产者信息不灵。在品种上市期,质量上未能适应市场需求,价格难以提高。

5、夏秋反季节蔬菜面积小,种类少。未形成规模。夏秋反季节蔬菜近几年虽有所发展,但目前尚未形成规模,在规划布局上未形成按种类分区集中种植的基地,而以农户分散零星种植为主。在基地建设,基础设施、水利工程配套等方面明显滞后。

6、蔬菜产品安全性有待加强。消费者对蔬菜营养安全性更加关注。在设施蔬菜和反季节蔬菜生产中,对无公害生产技术要求更高,要进一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减少农药、化肥用量,降低残留量,提高蔬菜产品质量。

三、发展设施蔬菜和反季节蔬菜的建议

1、加快南山地区原有温室的改造和建设。

南郊温室绝大部分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由于当时技术条件和经济实力限制,所建温室结构不合理,高度低,仰角小,采光保温性差,耗煤量大,蔬菜的产量、质量受到很大限制。南郊地区宜发展冬用型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冬季不加温或仅需少量加温就可生长黄瓜、西葫芦等喜温蔬菜。各乡镇可采用统一规划、集中改造的形式,由农民自愿出资和政府财政补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改造。在改造前由农业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设计、论证,尽可能优化结构,降低造价。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改造完现有温室,并新建2000座新型节能型日光温室。

2、加快北郊地区春(秋)用型日光温室建设。

应逐步淘汰现有竹竿塑料中小棚,由各乡村统一规划,集中建设一批春(秋)用型日光温室,提高经济效益。准用性日光温室主要用于春提前、秋延晚,两季蔬菜生产,温室结构可以简化,造价可适当降低。减少北郊地区夏季正常季节露地蔬菜面积,扩大春提前,秋延晚蔬菜种植面积,适应市场淡季的需求,利用季节差价提高经济效益。

3、加大农技示范推广力度,增加温室大棚蔬菜的多样性。

(1)大力引进蔬菜新品种,增加稀特蔬菜如荷兰豆、西芹、茼蒿、空心菜、苋菜、菜心、水果黄瓜、香椿、黄芽菜、芥兰、芦笋等品种。适当增加面积,调整播种期,周年供应市场,满足中高收入人群的特需。(2)提倡温室野菜人工栽培。引进并推广大叶荠菜、鱼腥草、菊花脑、马兰头、香椿、苣荬菜等野菜,在温室常年种植,供应宾馆、酒店及高收入人群。(3)在温室内推广新技术提高温室效能。引进推广蔬菜幼苗嫁接、平衡施肥、二氧化碳施肥、膜下灌、沼气综合利用、太阳能综合利用等新技术。

4、搞好日光温室周年生产,进行一年多茬种植,提高温室利用率。一是通过示范总结

出适合南北郊地区周年生产的多个栽培模式(5-6个),供菜农选用,提高温室利用率,实现一年多茬生产,提高温室全年的蔬菜总产量,并且使各茬的蔬菜上市期处于市场断档、缺菜、价高期;二是在温室内实施果菜和速生叶菜间套作,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发展立体种植。如温室后沿靠近走道处间作菜豆、荷兰豆,温室前沿低温区间作油菜、生菜等耐低温蔬菜等。

5、积极探索中国式蔬菜无公害生产模式。蔬菜产品的无公害化是市场的需求,也是人们对身体健康关心的必然,在温室生产中必须达到无公害的要求。在保证大气、水源、土壤无污染的环境下,重点要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和农技推广站在加强宣传、严格检测的同时,要加强与蔬菜生产基地所在乡政府和村委会的协调,通过行政措施确保无公害蔬菜基地内菜农遵守化肥、农药使用的有关规定,保证基地内蔬菜产品达到无公害产品的标准,以保护好基地产品的品牌信誉。

6、充分利用南北郊气候特点,扩大反季节蔬菜基地。用3-5年时间在南郊水西沟镇、板房沟乡、永丰乡建立2万亩夏秋反季节蔬菜基地,以露地为主,适当发展塑料大棚,以延长反季节蔬菜上市时间。各乡镇应选择土地条件好,水源有保证的地块,统一规划,集中连片种植,形成基地,保证每种蔬菜有一定的商品量。同时三乡镇应适当分工,在种植的品种上应有差异,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夏秋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农技部门要与当地政府充分协调合作,分别规划出当地适宜发展的蔬菜种类和面积,制定出主要蔬菜品种的规范化种植模式和规程,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种植技术,保证产量和质量,在基地中培育和发展收购、加工龙头企业,组织农民行业协会,发展经纪人队伍,确保产品销售有市场,有合理价格,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和种植的积极性。

北郊地区原有的传统露地蔬菜种植面临周边地区和兵团农场蔬菜面积扩大的竞争,价格下降,效益减少,因此必须调整种植结构,压缩露地蔬菜面积,发展反季节蔬菜生产。可采用多种形式错开市场集中上市期进行反季节蔬菜生产,包括春提前,秋延后的温室生产;朔料大棚的果菜、叶菜秋延后生产;露地晚播黄瓜、菜豆、叶菜生产及毛豆水生蔬菜、四季香葱、甜玉米等种植。在3-5年内发展各种形式反季节蔬菜1.5-2万亩,发展稀特菜花色品种20-30个,形成北郊反季节蔬菜基地3-4个。

反季节蔬菜栽培技术总结

《反季节蔬菜栽培技术》培训总结为适应市场需求,加快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培养不离乡不离土的农民知识分子,达到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我......

加快发展设施蔬菜 大力促进农民增收

加快发展设施蔬菜 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加入时间:2011/2/22点击次数:402------------------○ 省农委副巡视员陈文浩根据张宝顺书记来省农委调研时的要求,近期,省农委组成调研组,先后......

加快安康“十二五”蔬菜产业发展的建议

加快安康“十二五”蔬菜产业发展的建议为切实加快我市蔬菜生产发展,努力实现把蔬菜产业打造为安康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目标,确保蔬菜生产稳步增长和稳定市场供应,促进农民持续增......

设施蔬菜基本情况

池河现代农业示范园石泉县嘉晟农业高科有限公司下属秦禾苑无公害蔬菜基地位于石泉县池河镇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 2011年园区已建大棚382亩,其中已建日光温室8个8000平方米,全......

对我市蔬菜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为加快我市蔬菜产业化步伐,最近,我们专门深入到新洲、白衣等乡镇街道进行调查,并就如何推进蔬菜产业化建设进行了认真思考。一、发展的优势1、有成熟的种植技术。我市阳由垸历......

下载加快发展我市设施蔬菜和反季节蔬菜的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快发展我市设施蔬菜和反季节蔬菜的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