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资企业优劣势分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企业优劣势分析报告”。
港商在珠三角地区面临的四项挑战
------------------
2006-09-14 09:17:
53香港民建联研究部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经济转型与技术升级乏力
经济转型是广东以及大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其发展的必然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港资企业的规模小、劳力密集程度高、技术水准相对低以及耗费资源大的特点,必然成为珠三角地区经济转型压力最大的企业。
其次,港资企业在过去市场竞争之中,港资企业并没有形成技术升级,优化结构的路径和经验。在历史上,港资往往采取企业出走的方式,进入成本更为低廉的地区来维持其市场竞争力。
港资企业缺乏升级的动力,已经成为珠三角地方政府的共识。由于对港商转型不再寄以希望,不少地方政府在整体经济转型的发展战略中,出现了放弃港商企业的倾向。例如,2005年广东省经贸委已经在这些地区设立了3个“产业转移区”,鼓励珠三角地区的劳力密集企业向这些地区转移。不少地方政府已经把港商作为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对象。如果港商再次采取大规模的产业迁移,从珠三角地区连根拔起,则多年形成的大珠三角地区的合作就会真正破局。
为了推进港商企业的技术升级,广东省政府在2004年会同香港政府,共同出资组成“粤港科技合作资助计划”。2004年共同投入3.4亿元,2005年投入了5.6亿元,2006年计划投入逾7亿元,进行汽车配件制造关键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研究开发。这个计划直接针对企业,尤其是在珠三角地区的企业。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合作资助计划的数额过低,无法从根本上起到激励港商技术升级,提供其转型的积极性与动力。
劳工短缺与经营环境变化
港商的投资经营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产业。过去20多年工资成本的节约,构成了港商主要的利润空间。工资成本的拉起,土地租金的上升,以及能源价格的攀高,都在挤压其经营的利润空间。而劳工短缺,则成为港商经营中最需迫切解决的问题。以最近在东莞的调查看,2006年以来,东莞地区主要的劳工短缺发生在港商最为集中的制鞋、纺织制衣等部门,由此可以看到港商所承受的压力大于其它外商。而最近由广东的美国商会发表的一篇关于珠三角经营的报告指出:劳工短缺对于在珠三角经营与投资的美国厂商,并没有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土地租金的上升与环境保护政策的推行,也对港商的经营产生极大的影响。港商虽然是最早也是最大量进入珠三角地区的外资,但是与台商以及其它外商不同,大部分港商是以租用土地,而非自己购买土地进行经营。土地租金的上升必然形成成本的压力。更何况由于政府产业政策的改变,在土地租用期满之后,很可能会出现难以续约的情况。2006年年初,东莞、深圳市政府已经发布通知,制革、电镀、漂染、洗水、印花和造纸6大行业属于国家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中的限制类产业。因此,今年期约满后将不再签约。这6大行业的期约大部分为港商,其今后的出路只能有两条:一是大量投资排污设备,达到环境保护的标准;二是搬迁。目前这两条
道路对于港商都有相当的难度。排污设备的投资数额巨大,较难以承受;而搬迁在目前中国各地均十分重视与强调环境保护的情况下,其地区选择也实为不易。
“内销准入”与市场障碍
自1999年起,中国政府为了促进加工贸易的内销开始转变政策。从1999年6月的《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件内销审批暂行办法》(315号文)到2003年海关总署关于加工贸易联网企业内销可集中补税的公告、2004年商务部、国家发改委、海关总署14号文,以及2005年海关总署的33号公告,等等,均为开放加工贸易企业的内销起了推进作用。但是,目前在珠三角地区的加工贸易企业(大部分为港商)要取得内销的资格,不仅手续繁杂(据香港贸易发展局的调查显示,加工贸易产品内销除了补税之外,申请要经过超过13个部门审批),而且各个地方政府执行的准入条件存在很大的差异,造成港商内销的严重困扰。
内销市场的拓展除了存在准入障碍外,也存在着市场的障碍,比如内地市场侵权事件屡禁不止,对外资内销形成压力;销售过程中容易产生付款拖欠问题,不利于港商进入内销市场; 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产品、技术等标准不统一,造成企业无所适从等。
高质素经济因素的进入与流动不畅
以开放服务市场、促进服务贸易为主要核心内容的CEPA协议,为粤港之间的高端经济资源,尤其是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流动,提供了制度性的保障。但是,目前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内地市场发育程度的差异,以及内地市场内部商业及专业规则未能规范化,导致了CEPA的效应未能充分显示。由此也就造成了港商及香港专业人士,无法延伸其价值链,提高经济效益。
国家与港澳地区签订CEPA协议的初衷,实际上是依据区域合作的发展,以及香港服务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事实,力图通过把服务市场首先开放给港澳地区的制度性安排,保证港澳能够提前享受中国开放市场的利益。但是,随着中国入世已经进入后过渡期,港商在珠三角地区面临跨国公司的竞争将日益激化。
港商在珠三角地区面临的四项挑战------------------2006-09-14 09:17:53香港民建联研究部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转型与技术升级乏力经济转型是广东以及大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
优劣势分析4.1公司潜在的内部优势先购自运经营业态节约成本主要在公司中的仓储式会员制商场采用,“先购自运”配销制的实现与公司仓储合一和会员的大宗消费是密不可分的,互相......
贴心服务港资企业按照“不分内外资、不论投资大小”在今年8月,我局了解到港商蔡某在仙女山镇度假区内试营业餐饮(酒水、甜品)服务项目。立足工商职能,按照“依法、优质、高效”......
优势与劣势分析其实真正全面地了解一个人是需要时间的,况且人与其他事务一样,也是在不断变化之中。但对于一名人力资源顾问或是机构来说,所谓对人的了解,是指相对独立的一个时间......
多层优势:公摊面积小。高层住宅由于有电梯、电梯候梯间、地下室等公建部分,需分摊的公用面积比多层更多,实际得房率相对较低。按常规比例,多层住宅的公摊面积一般为总面积的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