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有效教学?_什么是有效教学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4:57:3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什么是有效教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什么是有效教学”。

兴凯湖中学校本培训讲稿 主讲 姚宝昌

什么是有效教学?

【背景】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

【核心思想】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这具体进步或发展其实包括三层意思:第一层含意是它在同样多的时间投入和精力投入下完成了更多的学习任务。第二层含意是它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情感和态度得到了更多提高,充分享受了学习过程提高了学习能力。第三层含意是它很好达成了教育的完整目标,学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在追求有效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追求第一层次的有效,而忽略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的有效。结果往往把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给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得不到提升和改善,这给了鱼而没给渔,不能算真正的有效。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教学理念】

●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脚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教师要有整合、整体、系统的眼光来教学,融入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多元化教育等。

● 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关注可测性和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检测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因此,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

兴凯湖中学校本培训讲稿 主讲 姚宝昌

●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要求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并不要求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

【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

(一)研究学生起点

研究学生的起点,包括了解学生的学习和保持儿童视角。

1、了解学生的学习

“认识学生”与“认识学生的学习”是教师首先要完成的任务。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包括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可以说这段话语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这样一个教学理念。

2、保持儿童视角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小时候住在一间杂货铺附近,每天都能看到大人们将一种东西交给杂货铺老板,然后换回自己需要的物品。于是有一天,他将一把小石头递给老板“买”糖,杂货铺老板迟疑片刻之后收下了这一把小石头,把糖“卖”给了他。回忆起这件事,苏霍姆林斯基感慨地说:“这个老板的善良和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我的一生。”

苏霍姆林斯基小时候的行为看似幼稚,但为什么能被老板容忍呢?美国教育家杜威的一席话能对我们有所启发:“给孩子一个幼稚的环境,要从儿童现实的角度,而不是从儿童未来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的生活。童年是一个特殊的生命阶段,生活就是成长,所以一个人在一个阶段的生活,和他在另一个阶段的生活都是同样真实、同样积极的,内容同样丰富,地位同样重要。”小学的课堂,应该是属于儿童的课堂,因此保持一颗童心,保持儿童视角,是研究学生起点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

(二)研究教学目标

我们对教学目标的思考可以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兴凯湖中学校本培训讲稿 主讲 姚宝昌

①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②知识技能的目标是否清晰?

③思维与情感的目标是否突出重点?

④上课的过程中是否体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⑤上课过程中有没有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

理论上讲,新课程提倡的三维目标是统一的,学生的能力增强了、兴趣浓厚了、自信心提高了,自然能促进知识技能的学习;反过来,知识技能达到较高水平当然也有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但对一般的教师而言,要求日常每一节课都达到这一要求应该说是十分困难的。特别是当前,在课堂提倡生成性的教学过程中,有时学生一两个问题的提出,都需要花费不少时间来解决。因此,对每一节具体的课来说,我们不应要求做到三维目标面面俱到,而应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教师教学的特点,突出三维目标中某一方面目标的实现情况来评判一节课的优劣。

(三)研究教学内容

研究教学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研究教材,用教材教;第二是拓展教学资源。研究教材,首先看教师能否恰当地处理教材,确定适当的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大瀑布的葬礼》

一位教师将课后思考题中“如果你在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改造为“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在为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举行的葬礼上,如果你是到会的联合国官员,如果你是主持葬礼的巴西总统,如果你是环保主义者,如果你是参加葬礼的国民,如果你是闻讯赶来的记者,如果你是这里的伐木工人,如果你是森林里的动物植物,如果你是河流中的小鱼小虾„„你会怎样?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再全班交流。”

以上这个例子是一个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增值的例子,除了恰当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之外,在教学内容的研究中,我们还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积极地拓展教学资源。

在学生学完“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后,老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探究性练习题:有一家生产牙膏的公司,产品优良,包装精美,很受消费者喜爱,营业额连续十年递增。可是到了第十一年,企业的业绩停滞下来,第十二年、第十三年也如此。公司总裁召开高级会议,商讨对策。会上公司总裁许诺说:谁能想出办法让业绩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就给10万元重奖。有位年轻经理站出来,递给总裁一张纸条,总裁打开纸条,看完后马上签了一张10万元的支票给这位年轻的经理。那张纸条上只写了一句话:“将牙膏管开口扩大1毫米”。公司立即开始更换包装。第十四年,公司的营业额竟真的增长了32%。问:(1)公司总裁是怎么知道年轻经理的建议会给公司带来营业额的较大增长的,你能用计算的方法给予说明吗?(2)牙膏公司在第十四年的营业额增长了32%,你认为是真的吗?为什么?(3)在解答本题过程中,你有什么体会,能写出l-2条感受在班内交流吗?学生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展开了探究。尤其是班内的几个优秀学生经过讨论,得出了这样一些结论:

公司总裁经过数学计算才知道年轻经理的建议会给公司带来营业额的较大增长。具体计算过程是:

① 测得现售牙膏管直径为6毫米,扩大1毫米后的管口直径为7毫米。

兴凯湖中学校本培训讲稿 主讲 姚宝昌

② 消费者使用习惯不变,每次挤出的牙膏长度不变,则牙膏的使用量增加:(V大一V小)÷V小×100%=(πR2h-πr2h)÷πr2h×100%=(R2-r2)÷r2×100%=(12.25-9)÷9×100%=36.1%;当然营业额也必然增加36.1%。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学生在讨论并完成练习后,有很多体会:①将牙膏管口扩大1毫米,是一种创新思维;②年轻经理获得高额奖励,能够改变生活条件,奠定发展事业的物质基础。这体现了知识的价值;③公司采纳这条建议后迅速发展,取得了更多的利润,说明了知识就是生产力;④教学与经济生活联系密切。

(四)研究教学方法

小学教育面对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教师要注重处理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

比如在教学“面积单位”的知识时,为了让学生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积概念,就可以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大小约为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学生基本上知道了一张饭桌面的大小约为1平方米,一个小学生的手掌面的大小约1平方分米,一个小学生大拇指的指甲面大约为1平方厘米。将面积单位与学生比较熟悉的物体进行比较,使学生对这三种面积单位有了深刻的认识。

这样的教学方式,就是新课改过程中被积极提倡的“创设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实物、图像、操作、表演、活动、语言来创设教学情境。教学中的实物主要指实物、模型、标本以及实验、参观等。

一位教师教学《守株待兔》,很快就教完,可学生并不理解其寓意。这时教师灵机一动,扮成守株待兔者,倚在黑板下,闭目打坐,让学生“劝”自己。学生兴致倍增,纷纷劝起老师来:“老师,你等不到兔子啦”„„“老师,再等下去你会饿死的!”老师还模仿守株待兔者的口气和学生争辩。学生越劝说,兴致越高,就越深刻地理解这篇寓言的意思。教学中除教师表演外,还可让学生表演,学生表演有独特的教学意义。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从本质上,儿童个个都是天生的艺术家。”

关于教学情境,有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积极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心态

在教学中保持良好的心态,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要心理支持,也是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体验工作愉悦的必要条件。这里我们主要交流两个方面:悦纳生成和善待错误。

1、悦纳生成课堂动态生成包括:有预设的生成,也有非预设的生成;有问题的生成,也有答案的生成;有教师的生成,也有学生的生成;有积极的生成,也有消极的、干扰性的生成。“在教学预设时,我们必须明确地知道出发点和目标,对于过程,我们无法预测,但是我们可以做到:”备课要精心,但不要精细,要为课堂的动态生成留足空间。下面我们看一个案例: 《梯形面积的计算》

先复习近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

兴凯湖中学校本培训讲稿 主讲 姚宝昌

师:梯形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

生:老师,我知道梯形面积用“(上底+下底)×高÷2”来计算。

师:(愣了一下)你已经知道了,很好,请坐下。师:(继续着下面的教学程序)„„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面对突然杀出的程咬金,表现出不知所措,他的处理方式很显然会挫伤那个进行了提前预习或学习的学生的积极性,整节课的课堂氛围大概也会变得沉默冷清,而教师自己的教学情绪也受到了影响。这位老师没有做好接纳生成的准备。

如果这样调整教学程序: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从书上看来的。”

师:“那么大家知道书上的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的吗?” 生:“不知道”。

师:“大家说的结论是正确的,你们能提前预习,非常好!可是大家却不知道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想不想自己动手设计几个方案,来验证结论?” 想!”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大声回答。

师:“接下来,可以几个人组成学习小组合作验证,看哪个小组能最先证明梯形面积用“(上底+下底)×高÷2”来计算。”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面对学生的动态生成,欣然改变了自己预设的教学思路,把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活动,拓展为验证公式的探究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护和张扬,很好地达成了三维教学目标。

2、善待错误

千万不要认为教师已经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了,学生就一定应该掌握这些知识;也不要以为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知识,他就是真的掌握了。学生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一样,他们所理解的知识也会不一样,其中难免就会有错误的认识。

有一位中国小姑娘,随父母在日本上学,因课堂发言积极,频受老师表扬。有一天,妈妈问:“你日语基础那么差,不怕说错吗?”小女孩答:“不怕,老师说了,教室是出错的地方。”

教室是出错的地方。”说得太好了!细想起来,出错是正常的,不出错才是不正常的。都正确,不出错,教室乃至学校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老师要善待学生的错误,因为错误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六)教学反思

一个教师教十年书未必能成名师,但如果能坚持写十年的教学反思,则必成名师无疑。” 如果我们愿意把教育教学当成自己的终身事业,如果我们想要在这个工作中获取幸福和满足,就必须把我们的日常教学改造成“反思性教学”。

老师们:有效教学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如何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境界,这其中还有无数个“结”等待着我们去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今天我只是零零碎碎的罗列一部分,可能还不够全面,或者有些不够恰当,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什么是有效教学

什么是有效教学一、什么是有效教学●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

什么是有效教学

什么是“有效教学”一、什么是“有效教学”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师生双方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什么是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 一.基本介绍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

什么是有效教学

什么是有效教学?【背景】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20......

什么是有效教学

什么是有效教学【核心思想】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

下载什么是有效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什么是有效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什么是有效教学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