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自制乐器进行艺术课外活动的探索与实践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艺术课外活动制度”。
利用自制乐器进行艺术课外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侯马二中 赵小军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校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素质的轨道上来”。这一战略目标对于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转轨性的改革,更好地强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跨世纪人才,无疑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音乐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也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有效手段。从培养人的高度来审视音乐教育,思考并探讨音乐教育的本质,将有助于我们从理论上获得启示,从实践中发现问题,以进一步深化音乐教学的改革,实现以音乐教育为手段,达到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音乐对人素质的影响是全方位和多侧面的,我们将这丰富的艺术功能资源,投放到教育领域来提高教育者的各方面素质,无疑会收到更为理想的效果,是人才培养工程中自觉、明知的选择。
音乐教育就是以音乐为媒体,以审美为特征,进行有目标、有计划、有设施的育人实践活动。它起源久远,从孔子时开始,历经两千多年沧桑延续到今天。从它既没有消亡,也没有中断这一事实本身就证实了音乐教育是人类寻求自身持续发展的— 1 —
一种有价值的活动。音乐教育在培养人方面具有其它任何一种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在我国的国民基础教育中,音乐属长期连续开设的必修课。它不以培养音乐家为主要目的,但它通过音乐精品的演唱、演奏、欣赏等教学活动,把学生带进一个真、善、美的艺术天地,使学生们接受审美教育的熏陶,完善学生人格的构建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和一般的音乐活动相比,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周密地构建其育人的系统工程,即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四项硬指标:
1、在教育思想上,有教学大纲作指导;
2、在教学内容上,有教材为依托;
3、在教学活动上,有教师为主导;
4、在教育设施上,有相庆的设备做保证。
这些硬件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既是有利的因素,也是必要的条件。素质教育在音乐课外活动教学上的实施效果,主要取决于上述诸方面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其中教学设施的保证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很难设想一个没有教具,没有乐器,甚至没有任何教学设施的音乐教师怎样进行音乐课外活动教学!怎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但这种情况在我国还普遍存在,广大的农村学校实际情况不但不能达到所有教学设施的完备,有些学校甚至连一件最基础的教学乐器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怎样进行有效的音乐
— 2 —
教育以选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昵?为了解决这种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本人通过在农村教学的一些经验,设计制做了一套中小学音乐教学设施,并摸素出了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这就是自制民族乐器。使学生在自制乐器的教学中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通过自制、自编、自演的过程,通过这种创作、创造性教学,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想象思维、创造性恩维,以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造就开拓型人才。
整套乐器主要由以下几类组成: 旋律打击乐器:
编 瓶(酒瓶制)铝板琴(铝条制)缶 碗(碗 制)节奏打击乐器:
磬 锣(铁锹制)竹 鼓(竹筒制)三角铁(钢材制)碰 铃(废车铃制)竹 板(竹 制)沙 锤(健力宝筒制)自制陶乐;
陶 埙(土制吹奏)陶 庸(土制击奏)陶 镜(土制击奏)陶 鼓(土制击奏)陶 铎(土制击奏)自制、自编、自演这些民族乐器,在教学过程中不但活跃了音乐教学气氛,又与乐理、欣赏、音乐创作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
— 3 —
学质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节约了学校音乐设施的投资,实在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例如在编瓶的设计制做上,我采用了古代湖北随县曾侯乙编钟的结构形式,以及夏代编磬的制做思维方式,在空酒瓶中加入水或者其它物体,使酒瓶的音高发生变化而调制出我们所需的音阶。这样学生在制做的过程中不但了解了我国古代的音乐发展过程,而且对物体的发音原理有了进一步认识,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动脑、动手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更加促进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再例如在设计制做陶埙时,我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发音原理,制做了一孔陶埙。由于陶埙除了有一个自然泛音外,5再有的音孔各自只能发出一个固定的、对应于本孔的音,因此音域偏窄。在开出一个音孔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开动胞子想想如何解决音域窄、音量小的问题,同学订1通过反复实践,找出了解决这些同题的根本,并通过增加音孔解决了音域窄的问题,使陶埙的音域增加到了近两个八度;通过放大吹孔和内膛,不但增加了陶埙的音量,而且音质也有所改善。这样,在整个制做陶埙的过程中,不但培养了学生们善于思考,敢于实践,勇于创新探索的好习惯,而且使学生在极有兴趣的情况下,轻松地学会了原本学起来枯燥无喏的一些乐理知识,无形中提高了教学质量。
— 4 —
音乐教师是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力量,能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音乐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做为一名音乐教师,在学校资金短缺,教学设施不完备的情况下,我是这样利用自制乐器来进行音乐课外活动教学的。
一、初一阶段,废物利用,自制节奏打击乐器进行音乐课外活动教学。
节奏打击乐器在初一年级教学中,对提高学生兴趣,掌握节奏、节拍作用很大。由于初一年级刚刚升入初中阶段,还处于好动阶段,而且模仿能力强,但注意不集中,如果课堂巧妙运用打击乐,以教材中的旋律及节奏相配合,这样不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解决了,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节奏感。
二、初二阶段,就地取材,自制旋律打击乐器进行音乐课外活动教学。
旋律打击器的进入,使得音乐教学更加直观化,也是使学生亲自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感受美的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首先让学生们视奏歌曲的旋律部分,使学生们对旋律音准达到初步掌握。然后再让学生边演奏边视唱乐谱,最后填入歌词,使整个歌曲教唱,变成了学生视奏、视唱,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了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在活动教学结束时,— 5 —
学生们已经可以一边演唱歌曲,一边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为自己伴奏了。同学们分组表演,对抗表演,形式多样,活动气氛十分活跃。
三、初三阶段,古为今用,利用自制陶乐进行音乐教学。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让学生了解陶乐、制做陶乐,可以让学生们体验一下七八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他们是怎样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的。这些乐器都是用土制做,通过高温烧制而成的。学生们在制做的同时已经把历史、地理、几何和物理等学科渗入到课堂教学中去。而在烧制的过程中由于土中的铁、碳、硅、铜等元素发生变化,与烧制时给氧的多少及温度的高低有密切的关系,这样又很有机地把初三刚刚加进的化学课渗入到音乐课堂中来了。
四、通过自编、自演这些乐器,把课堂教学与课外话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学生已掌握的音乐知识,让学生大胆尝试进行音乐创作,然后由教师修改,再由自制乐器组成的乐队进行练捧奏。这一系列的过程,即丰富了课外活动的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创作能力,训练了学生的旋律、节奏、台作、审美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一个时期以来,普通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很抓文化课让学生死记硬背,使学生的学习负担沉重,结栗是虽促成了几
— 6 —
门文化课分数的表面上升,但却导致了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通过自制、自编、自演民族乐器的实施,不但活跃了音乐课外活动气氛,提高了教学质量,节约了设施投资,更加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抹去了学生“创作神秘”的阴影,让学生放开去动脑、动手自己创作;自己演奏,真正把音乐教育作为提高素质的一个手段。
音乐是全方位反映生活的一门艺术,隶属于人文学科,对它的表现、理解、鉴赏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和修养。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要面对现实,面对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使自己特有的本体职能,参与跨世纪人才培养的工程中来,以音乐与素质教育的密切关系为契机,以音乐教育实践为出发点,通过科学有序地工作,使全民族的整体能有一个大的飞跃与突破。通过自制乐器艺术课外活动的全过程正好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各方面各学科知识,这样才使得音乐有可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附:《陶乐的制做方法》一份 《自制乐器说明》一份
— 7 —
自制陶乐
一、陶乐的构成及性能
1、陶埙:
陶埙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吹奏乐器,距今已有六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从最初只有一个吹孔和一个音孔到殷代的五音孔,一直延续到解放初。解放后,经诸多专家对埙的研制与探讨,研制出了八孔陶埙、九孔陶埙,甚至十二孔陶埙。
陶埙是我国古代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音”中“土”的代表性乐器。曾一度成为统治阶级的“堂上乐”。在战国时期还专门把陶埙用作祭祀的乐器。陶埙在东汉时期在非常盛行。专门用来演奏雅乐。
陶埙在自制陶器中主要是演奏中、慢速度的旋律部分,或作为乐队中的特色乐器来使用。
2、陶鼓:
陶鼓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打击乐器。在原始时期就已经有了陶鼓,陶鼓的鼓框由陶土制成(又有“土鼓”之称),鼓皮一般用鳄鱼皮制成(可用生鱼代替)。是一种音色低沉、柔和的节奏打击乐器。在乐队中主要敲节奏重音,或是特殊音色的模仿。
3、陶庸、陶铙:
陶铙因其形体的大小不同而有大铙、小铙分。其中,单个大铙称为庸。陶庸的音色浑厚、柔和,有很强的穿 透力。小
— 8 —
铙一般由三至五枚组成一套,称为编铙。编铙的音色清脆、明亮,声音悦耳,五个音依次由低向高顺序排列,也可构成五声音阶序列。陶庸和编铙在乐队中一般配合使用,用来敲击乐曲的节奏型。或者用来“加花”以增加乐曲的色彩。
4、陶铎:
陶铎最早是原始社会末期象征氏族贵族权力的礼乐器,用陶土制成。音色圆润,结实有力,在乐队中与陶庸或陶鼓相配合,演奏乐曲的强、弱节奏。
二、陶乐的制作:
1、原料
陶乐在制作时所用原料一般为陶土,也可用高岭土或其它粘土,旧河道里的沉泥也可用来制作。总之,陶乐的制作在原料上没有很高要求。但要求胎质阴干后没有裂缝。
2、成型
陶乐在制作时成型有一定难度,一般有以下几种办法: ①如批量制作,可用快、慢轮(专门制作陶瓷器的工具),这样制作起来即快,成型又好,而且外观漂亮。
②用制模手捏的办法,这种办法主要用来制作陶鼓等一些外形较大、结构复杂的乐器。具体步骤如下:
A、用草绳扎结,然后一圈一圈把它缠成陶鼓开头。B把和好的泥搓泥条,再一圈圈把泥条盘到鼓模上。这是原始社会常用的“盘塑法”。
C、把盘上去的泥条修饰整型。
— 9 —
D阴干后,由内而外抽出草绳。或不用抽出草绳而直接烧制,草绳会烧成草灰而去。
3、调音
陶鼓、陶庸、陶铎、陶铙一般不用调音。调音主要是陶埙,一般在坯胎还未阴干时就要调音。步骤如下:
①定调:
主要解决吹孔的大小与内堂大小的比例,一般定为C调或F调。基础音一般为A音,也可以为C音,但要求所有的埙都要统一定调。
②调音:
开设按音孔,第一个音孔与基础音形成小三度,(如基础音为6时,那么第一按音孔章应为1),然后用不同大小的按音孔调出所需的音阶,一般为七声音阶。由于每个音孔各自只能发出一个固定的、对应于本音孔的音,所以一般的埙只可能调出一个半八度左右的音阶,最多也只能调出两个半八度音阶。
4、烧制:
由于陶器的烧成温度只有700℃—800℃,所以烧制并不困难。有条件的可在砖窑里烧,也可以在家中自己烧。我采用的办法就是在家中自垒一个一立左右的小窑烧制。无论用什么办法烧制,都必须达到两个条件,是烧成温度必须达到800℃左右。二是氧气的供给一定要充足,以达到所需颜色要求为度。
— 10 —
编 瓶
编瓶,曾侯乙编钟,编磬以及缶琴等乐器结合而产生的结晶,属旋律打击乐器。
人类最初的乐器都是从劳动工具,以及日常用品中分离出来,单独作为乐器来演奏的。编瓶正好利用这一原理。把废弃的酒瓶再回收利用把它调制悦耳动听的乐器。
编瓶的设计制做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编瓶分旋律组和色彩组两组,上方为旋律组,主要演奏乐曲旋律部分,下方为色彩组,主要起到乐曲的修饰作用。
编瓶的音准靠水等溶剂调节,在一定范围内,瓶中水愈多则音愈低,瓶中水愈少则音愈高。
编瓶一般由一人执两只木棰演奏。可为歌舞伴舞,也可独奏、合奏等。
— 11 —
磬 锣
磬锣,是一种由犁铧和铁锹组成的节奏打击乐器,根据我国复代石磬和民族打击乐器十面锣的结构形式综合制做而成。
磬,指的是古代的石制打击乐器。起源于一种片状的石制劳动工具,相当于现代的犁铧。磬除有石制以外,后又发现玉制、铜制等。
十面锣,是流行于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节奏打击乐器。由大小不等、音色、音高不同的锣组合起来。现在可用铁锹等代替。
磬锣做为一种自制打击乐器,共由十二件组成,分为磬、锣两组,磬为五件,锣为七件。均无固定音高、但音有高低之分。
磬锣由一人演奏,用两支铁锤敲击。
磬锣属色彩性乐器,由于音高和音色的不同以及演奏时力度和节奏的变化,造成丰富热烈的音响效果。一般在器乐合奏或伴奏时使用。
— 12 —
铝 板 琴
我们设想把每一个铝片都当做一根根琴弦。再模仿击弦古钢琴的发音原理。把一些宽厚相同,而长短不同的铝片,调制出高低不同的音阶排列。制做出一种旋律打击乐器,这就是铝板琴。
铝板琴在初中课本的合奏练习中经常用到。这也是我们自制铝板琴的一个动因。
铝板琴从低音5到高音3共包涵近三个八度的音。其中包括有#
4、#l,可以转两个调,也可任意增加其它变化音级,而达到转调目的。
铝板琴的音准主要靠长短来调制。铝板长音则低,铝板短音则高。
铝板琴由一人执两棰演奏,一般用于歌舞伴奏,独奏或合奏。伴奏时也可填补一些分解和弦等。
— 13 —
悬 竹
“悬竹”是一种用不同长短,不同粗细的竹筒,按音的高低顺序排列悬挂起来的节奏打击乐器。
悬竹与古代的建鼓、悬鼓等有些相似(但也有很大区别)。它们都是打击乐器,在乐队中起着控制节奏和指挥的作用。
柴勒在《音乐四万年》中说:“对原始人来说,音乐并不是一种艺术,而是一种力量。”这主要是针对原始人的音乐主要由节奏组成而论的。这种论述,充分说明了节奏在音乐中的地位。悬竹便是最原始的一种节奏打击乐器。
通过悬竹的制作和演奏,可以了解到更多的古代音乐的发展形式。
悬竹分高低三组,每四只为一组,中间为低音组,两侧为高音组,无固定音高。
悬竹的击法多种多样,由一人持两只木棰击奏。可击奏一般的节拍,也可奏出复杂多变的节奏型。
悬竹一般用于节奏型伴奏,有时也可独奏。
— 14 —
缶 碗
缶碗,古称水盏,又有击瓯,缶琴等名。是一种按音阶编列组成的碗状旋律打击乐器,根据我国古代乐器“缶炒的原理制做而成。
缶,本是用于汲水或盛浆的一种大腹而敛口的瓦器,古代曾用来敲击节歌,故而成为古人常提到的一种乐器。
中国人用缶作为乐器使用的历史比较久远。《诗经》(陈风·宛丘)中有“坎其击缶力之句,《易.离》也有“不鼓缶而歌”的记载,说明至少在周代或更早时期就已经有击缶伴歌之俗了。“秦赵会于渑池,秦王击缶而歌八缶”的典故,说明缶作为乐器,在春秋战国时期已非常普及。古代缶碗的件数,以十二只、十只的组合为多见,备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十音者为最常见。
缶碗的音准靠水调节,水愈多则音愈低,水愈少则音愈高。缶碗的击奏法因入而异,以木制棒,一人击奏时,可用一棒,也可用二棒,二人击奏时,可用四棒。
缶碗一般用于歌舞伴奏,独奏或合奏。现在的缶碗在演奏时还可奏出和声效果。
— 15 —
§22.3实践与探索(1)说课教案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宗树信教学目标:1.学生在已有的一元二次议程的学习基础上,能将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体会方程是......
“自制乐器”进课堂的音乐教学实践研究 皋兰县三川口学校 王克秀打击乐活动不仅能发展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感受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但是打击乐活动在我们的音乐教学......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利用心理剧治疗心理创伤探索与实践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利用心理剧治疗心理创伤探索与实践论文关健词:创伤 替身 心理剧在过去超过半个世纪以来,心理剧一直被认为是治疗受创伤人们最有威力的方法之一,理由很简单,因为对于面对日常困难......
实践与探索——应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实践与探索》,取自华东师大版教材《数学》八年级(下)第十七章《函数及其图象》,第五节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