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党性修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党性党性修养”。
加强党性修养 树立良好作风
2011-3-29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加强党性修养是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的内在要求。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路线和纲领、党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等在党员思想和言行上的综合反映。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党性,就有什么样的党风。党性是作风的内在根据,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行为主体,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作为一名党员应该时刻注意加强党性锻炼,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就更应该在党性锻炼上发挥带头和表率作用,时时处处体现先进性。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地加强党的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一个突出特点。因此,必须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推进党的作风建设。
一、加强党性修养是新时期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同志强调,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是历史的具体的,又是与时俱进的。这就决定了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
加强党性修养是党与时俱进性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也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会伴随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地充实和完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都会根据每一个时期的具体实际有所调整。这些正是共产党员进行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共产党员要随着党所处的时代条件、党的任务和路线政策的变化不断加强学习、加强修养。
加强党性修养是时代的强烈召唤。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球化与社会转型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社会制度和价值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当下我国价值观念领域的总的特征是“多元并存,新旧交替”,由于社会意识多样化、社会文化多元化以及西方文化的入侵,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并出现了认同危机。当前,深刻理解和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1自励,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增强党性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从当前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观念和综合素质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二是政治意识弱化,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把握不准正确的政治方向,缺乏政治敏锐性。三是理想信念淡漠,只讲“金钱”,不讲“信仰”,只要“实惠”不要理想。四是群众路线“抽象化”,口头上承认群众路线,行动上不执行群众路线。五是“急功近利”公开化。六是享乐主义“时尚化”,欣赏“潇洒走一回”,崇尚“及时行乐”。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削弱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事实胜于雄辩:越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是要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激励全党同志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是当今时代的强烈召唤。
二、加强党性修养的主要内涵
具体而言,加强党性修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理论修养,坚定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党性修养是我们党员终生的必修课。深入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不断地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是提高党性修养,提高政治思想素质的根本途径。世界观、党性、党风这三者中,世界观是本源,世界观决定党性,党性在行动中的表现就是党风。一个党员的世界观是否正确,决定了这个党员的党性纯不纯,党风好不好。党员只有不断加强理论修养,才能深刻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不动摇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加强思想品德修养,牢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性党风问题实质上是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党的作风建设的基本目的之一是巩固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员党性修养的裁判员。党员要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就是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
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加强科学文化素质修养,树立与时俱进的党性修养观。在新形势下,党员只是有为人民服务的满腔热血,有献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是不够的,还必须树立与时俱进的党性修养观。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特别是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的加速期,我们的党员必须具备强烈的时代意识,将继承光荣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本领,做一名学习型的人才。
三、加强党性修养的基本途径
党性修养是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这是一个长期磨练的过程,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的问题。从方法上来讲,加强党性修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发挥党员的主体性作用。党员主体性地位的保证与主体意识的养成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发挥创造活力必不可少的条件。党性修养应当尊重和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在实践中挖掘和提升党员的主体意识,不断充实和拓展党员的主人翁意识。发挥党员在党性修养中的主体性作用,发挥党员的能动性、自主性。
注意发挥主体间性的能动作用。发挥主体间性的能动作用,主要是指党员同志之间和党群之间的相互督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每一个党员同志都必须在具体实践中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指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就是说,我们的党员同志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积极听取群众意见。在我们进行党性修养过程中必须坚持和贯彻这两点,如果我们既敢于批评,又善于批评,又能虚心地接受批评,就一定能很好地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克服不正之风,增强党的团结,提高党的战斗力。
调查研究是党性修养科学性的有力保障。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明确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重视调查研究,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实践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我们党员同志进行党性修养也要积极践行这一方法。只有多进行调查研究,才能更加了解
我国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地达到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进而才能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
加强党性修养重在实践。从实践出发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伟大哲学变革的实质和关键。所以,我们共产党人加强党性修养,一定要树立明确的实践观,坚持以实践为本的党性修养观。
在修养党性的过程中,理论学习与思想意识层面的修养都是十分必要的,但我们可以看到,任何高尚的情操,优秀的品质,伟大的精神都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脱离了实践都将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十二五”是新挑战、新机遇、新考验,人们对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充满着新的期待。因为“十二五”时期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入改革开放的关键阶段。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对党员干部来说,需要更高的党性修养推动党的事业发展,要求全党必须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影响和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形成万众一心、共同奋斗的良好局面。
《新世训》读后感这学期我选修了“伦理学”,老师向我们推荐了《新世训》这本书,我认真地读过之后,感慨万千、思绪纷飞。《新世训》的作者是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它的各章都在《......
“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促进科学发展”的主题教育的整改措施。 首先在每个党员领导干部中,逐条进行自查,剖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而后,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了切合......
党性分析材料共产党员的党性锻炼,说到底是树立和坚持正确的立场、世界观的问题。要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需要经过长期的磨练,要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在建设有......
加强党性修养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今天老师给我上了一课关于如何加强大学生党性修养的党课,让我受益匪浅,不仅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党性修养,更让我明白了加强党性休养的途径和方法。党......
1、党性:政党所固有的本质属性,是政党特性的集中体现,是阶级性最高、最集中的体现。2、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是以工人阶级的阶级特性为基础,是工人阶级的阶级利益最高、最集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