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重组_企业财务重组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4:35:1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财务重组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企业财务重组”。

财务重组

财务重组主要包括外汇注资、资产处置和发行次级债等步骤

外汇注资:接受汇金公司注入的450亿美元外汇资金,同时对外汇注资进行封闭式、专业化管理 资产处置:用准备金、未分配利润、当年净收入以及原有资本金等财务资源核销损失类贷款 可以贷款拍卖:将可疑类贷款向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招标拍卖,信达资产管理公司负责处理。发行次级债:启动次级债的发行。

同时,国家也为中行财务重组进行注资。

2005年1月6日,中国银行新闻发言人王兆文向媒体证实,日前国家已向该行新注资225亿美元,以进一步增强中国银行的资本金实力,为其实施股份制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

另外,国家出台政策,要求商业银行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建设。具体措施包括:正式取消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管理,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强化统一法人管理,改革内部稽核体制,建立权责明确、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内部管理体制;引入国际先进的贷款风险识别和管理理念,推行贷款五级分类试点。

股改成果:(中行建行对比)中、建两行分别发行260亿元和233亿元。截至2004年末,中、建两行不良贷款比率分别为5.09%和3.70%,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分别为71.70%和69.90%,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62%和11.95%。上述指标均已接近国际先进银行的平均水平。

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剥离历史与启示

10-05-07 23:02 作者:自我求道 相关股票: 中国银行 原文地址: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剥离历史与启示作者:半闲堂

近来各界对银行不良资产的担心与日俱增,这种气氛下跟随舆论与情绪波动没有意义,重要的是探究和发现事实与真相。

这几天看到《银行家》09年10期上有一篇前建行信贷风险部总经理关于1999年银行第一次不良资产剥离的文章,觉得有参考价值。搜集了一些关于银行不良资产剥离的资料,主要数据如下(单位:亿元):

建行 中行 工行 农行 合计 1999年 2762 2674 3500 3458 12394 2004年 1859 2898 7050 8156 19963 合计 4521 5572 10550 11614 32257 结合各行的资产规模与贷款规模,从表中可以看出,建行资产质量最好,中行次之,工行第三,农行居后。

据作者数据,99年建行按五级分类的不良资产为4500多亿,不良率36.41%。其中可疑与损失类有3000多亿,占65%。建行资产质量在四大行中是最好的。

99年建行剥离2760亿不良资产,不良率降为20.27%。2004年第二次剥离1859亿,不良率降为3.92%。建行两次剥离总额为4620亿,与99年不良资产4500多亿相当接近,说明99年后新增不良资产有限,年化信贷成本在1%之内。

2000-2004年中国经济不是很好,与05年后的情况相当不同,建行2000-04年的事实说明,只要银行内部治理结构风险控制等制度完善起来,即使经济状况一般,银行的资产质量仍然可以有效地得以控制。2000-04年股份行的财务数据也同样说明这一点,这五年间股份行不良资产率基本在6%以内。印象中工行行长杨凯生也说过工行99年之后新增贷款不良率在1%以内。

央行研究局曾调研过02年之前不良资产的成因,其中30%为政府干预,30%为支援国企改革,10%为产业结构调整,10%为司法不公,20%为银行内部经营不善。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对1100多个不良资产案例成因研究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上述不良资产成因在05年银行改制后已得到极大改善,之后银行蒸蒸日上的经营状况说明了这一点。中国银行业曾因各种原因产生巨大的不良资产,人会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吗?

同时,中行的个人消费贷款占总贷款比例的23.4%,这也是国有商业银行中最高的比例。肖钢还透露,未来三年中行的零售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增速将达到18%~20%。

在四大银行中,中行的信贷投放最为谨慎:2005年新增贷款876亿元,没有完成年度信贷投放目标。中行预计今年新增信贷投放2100亿元,今年一季度新增贷款739亿元,在四大行中最低。

这却能够让肖钢给投资者带来一个良好的增长预期,“许一个美好的未来”。

肖钢称,过去几年,尤其是2003年到2005年,中行的发展重点一直是改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内控机制,并没有像国内其他银行那样,盲目扩大贷款。在这一理念指引下,中行每年的贷款增速都在两位数以下,相对其他银行来说发展较慢。“通过前三年风险管理体制的调整和重组,加上中行的客户基础已经做了很好的改善,我们将重点发展优质客户,因此在未来几年,中行的贷款业务增速会比前三年明显加快,要达到10%~12%的增长速度,这对公司业绩表现来说,会是比较稳健的。”肖钢说。

而针对房地产贷款,肖钢认为,中行的房地产贷款仅占全国境内公司贷款总额的6.8%,相对来说非常低,而全国内地银行在该领域的贷款总额平均达到14.8%。“我们还有很大余地来扩大优质房地产商的贷款,从这个意义上说,宏观调控对中行业绩不会有影响。”

但高盛就在报告中指出,中行新增不良贷款率仍然偏高,2005年中行新增不良贷款率为1.92%,国内业务新增不良贷款率为2.29%,中行控制风险的力度仍然需要加大。

1月6日,中国银行新闻发言人王兆文向媒体证实,日前国家已向该行新注资225亿美元,以进一步增强中国银行的资本金实力,为其实施股份制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发言人指出,此次国家注资可大大增强中国银行的资本实力,缩短中国银行与国际先进银行的差距,加快其股份制改造的进程。中国银行一定要把国家注入的资本金安排好、摆布好,尽快调整所有者权益,合理调整资金头寸,确保资本金保值增值。

发言人还表示,中国银行将充分利用此次国家注资的机遇,加快处置不良资产的力度,严肃追究银行内部有关人员的责任,严格防范逃废银行债务的不法行为;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行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商业银行。

一、财务重组,政策支持不遗力余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暴发,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金融风险严重性的认识达到空前一致:金融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经济稳定的基础。当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随后推出了一系列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措施:

一是补充资本金。1998年,财政部定向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所筹资金专门用于补充四家银行资本金。

二是剥离不良资产。1999年,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将1.4万亿元资产剥离给新成立的华融、东方、信达、长城四家资产管理公司。

三是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建设。正式取消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管理,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强化统一法人管理,改革内部稽核体制,建立权责明确、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内部管理体制;引入国际先进的贷款风险识别和管理理念,推行贷款五级分类试点。

而在建行、中行两家试点银行财务重组上,主要包括外汇注资、资产处置和发行次级债等步骤。目前,财务重组工作已基本结束,成效明显。此次改革的财务重组措施,一是两家试点银行接受汇金公司注入的450亿美元外汇资金,同时对外汇注资进行封闭式、专业化管理;二是两家试点银行用准备金、未分配利润、当年净收入以及原有资本金等财务资源核销损失类贷款,累计核销1993亿元;三是将可疑类贷款向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招标拍卖,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中标,累计划转2787亿元;四是启动次级债的发行,中、建两行分别发行260亿元和233亿元。截至2004年末,中、建两行不良贷款比率分别为5.09%和3.70%,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分别为71.70%和69.90%,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62%和11.95%。上述指标均已接近国际先进银行的平均水平。

C14025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审核重点

C14025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审核重点90分一、单项选择题1.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报告书中引用的经审计的最近一期财务资料在财务报告截止日后( )个月内有效;特别情况下可申请适......

交通银行重组上市的财务解析及其启示解析

交通银行重组上市的财务解析及其启示“财务重组-引进外资-公开上市”是中央政府对商业银行改革的基本思路。2004年6月30日,交通银行顺利完成前期财务重组工作;2004年8月6日,交......

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的财务效应分析

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的财务效应分析第一部分企业并购概述并购是兼并和收购的统称。兼并通常是指一家企业以现金证券或其他形式购买取得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他企业丧失法人资格......

企业重组

2009年4月30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出台了《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以下简称59号文),明确了企业重组所得税政策。在当前经济危机......

业务流程重组

业务流程重组(BPR)介绍BPR(Busine Proce Reengineering)即业务流程重组是90年代由美国MIT教授哈默(Michael Hammer)和CSC管理顾问公司董事长钱皮(James Champy)提出的。1993年,在他......

下载财务重组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财务重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