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拓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如何让语文课堂更有效”。
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拓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为了能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抓住“大语文”的特点,充分挖掘、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课外拓展,在教学中不再把教材作为“圣经”进行解读。本学期我和刘春艳老师共同研究了“如何进行语文课堂中的拓展延伸”这样的小课题。
什么是“课堂教学拓展”?我认为,课堂教学拓展是教师为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打破教材、课堂的束缚,积极引进更丰富、鲜活的课程资源为文本(教材)教学服务。我们研究达到的目标就是,叶老所说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将活的语文资源引进课堂,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得法于课内,增加拓展阅读兴趣并学会拓展阅读,再从课外阅读中有所收获。虽然暂时还达不到山东课改中韩兴娥提出的“海量阅读”,但我们一直都在努力的路上。接下来谈一下我的研究方法及成果。
一、课前拓展性阅读。
拓展性阅读作为教材的补充、延伸,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类型及教学的需要,把它安排在不同的时段。课前拓展性阅读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储备能量。如教学《七律长征》一课,上课伊始,老师可请学生谈谈课前通过查资料(包括上网)所了解的毛泽东。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认识了毛泽东。也了解长征途中的一些故事,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下文学习埋下伏笔。
还有很多写景、纪实类的文章都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补充阅读,例如《圆明园的毁灭》、《长城》等课文。如果仅仅是课堂中干巴巴的读,是很难把历史的厚重和景色的美丽及毁灭的惨景都让学生体会出来的。只有让学生通过课外的阅读,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地体会那份历史的沉重和责任,才会激起民族的复兴感勿忘国耻。
二、课中拓展性阅读。
1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疑难,适时地利用拓展性阅读材料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释疑解惑。如学习《泊船瓜洲》一课,为了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思乡情怀,我设计了补充阅读余光中的《乡愁》。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我又适时给学生加了《奇迹的名字叫父亲》、《地震中的撑起》的阅读。这样的补充不仅不会拖慢教学进度,反而会调动学生的情绪,对课文的阅读是一个不小的助力。
三、课后拓展性阅读。语文的外延是社会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体验,自觉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把语文的触角延伸到课外。拓展的本质是学生的课外语文实践。什么是教学拓展?教学拓展就是指导学生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或在生活中印证课堂的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字词句的练习,进行课外读写。恰倒好处的拓展延伸能让语文课堂更开放!比如说在教学第一单元“我爱阅读”的主题时,课后我安排了一个关于读书的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收集有关读书的名言或者是故事,也可谈一谈自己的读书感受,了解图书的种类等等。在此基础上我又组织学生进行了读书汇报。给了他们展示的平台,结果令我很是欣慰,有诗歌朗诵的、有谈读书感受、读后感的、有表演课本剧的也有讲名人读书故事的。形式多样,出乎我的意料。
当我们遇到了应用文,说明文时不是在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课后的拓展延伸也要稳步进行吗?
五年级上册第三组《鲸》《松鼠》等这类的说明性文章,在课堂上的学习多少有些不够尽兴,所以应该让学生根据课文的路途继续下去,去寻找科学的路径。适时推介课外读物法布尔的《昆虫记》布封的《自然史》。一篇课文教好后,学生应当感到意犹未尽,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使学生的学习向课外、课后延伸,并及时地进行反馈、交流,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去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并不断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
四、从文本空白、悬念处拓展延伸
些文章结尾戛然而止,耐人寻味,留给了学生极大的想象空间,这给学生顺着课文思索带来了机会,可以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作合情合理的推想发展,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学习《小木偶的故事》一文后,要求学生根据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充分发挥想象,续写一个片段:小木偶在赋予了人世间所有的表情后又会遇到什么人,发生什么事。
五、方式多元的拓展延伸
随着信息技术逐步与学科教学相整合,各种新颖的阅读方式也随之出现,如音像阅读,这种阅读方式更多借助于现代音像技术,如电影、电视、广播、录像等,比较直观,它通过画面、声音来展示内容,能强烈地刺激人的感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教学《开国大典》和《最后一分钟》时我组织学生观看了1949年的阅兵仪式及1997年的香港回归时的交接仪式。再如网络阅读,这种阅读方式主要借助于网络技术,通过上网浏览或在线阅读来达到目的,它的大信息量和快捷的查阅速度是其它阅读方式无法比拟的,也是现在学生较感兴趣、极易接受的阅读方式。因此拓展阅读开展过程中同样可以既有文本的拓展,也有音像资料的拓展、图片资料的拓展,通过“屏幕阅读”来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其体验感悟能力。
同时,拓展阅读一定要注意要适度,要适合文本,适合学生,适合的时机,适当的数量,合适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在纷繁复杂的语文的学科资料中,找到更多更好的学习资料给学生。
以上是我研究的一些心得体会,我申请结题。
语文课堂如何有效进行读写结合新界埠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吴小梅“语文”课程要让学生习“语”学“文”。“语”指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学习积累语言文字,“文”是指让他们学会......
如何有效的进行拓展训练在组织趋于扁平化的今天,团队是组织提高运行效率的可行方式。拓展训练作为一种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团队战斗力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受到组织的青睐。承诺......
语文课堂要有效,教学目标须明确坑沿小学卢春花 课程专家崔允郭教授说过,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由此可......
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笨。”有效的课堂提问,往往能把学生带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使学生积极思考......
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五山镇小学马骁在进行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做到有效教学,首先得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用新的眼光去审视学生,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