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学的体验_教与学的秘密心得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4:22:5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教与学的体验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与学的秘密心得”。

教与学的体验

年级:2010级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姓名:刘诗泉

学号:1021410017

教与学的体验

世纪之初,人们热心地描绘着新的时代,众说纷纭。但无论怎样去述说,人们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知识更新的速度在不断加快,信息传播的能力在不断提高。虽然这个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我们在情感上却很难去欣赏,并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情。因为这个事实意味着时代变化的节奏要加快,意味着一个不甘寂寞的人要付出更多的艰辛。这个事实也毫不留情地冲击着教育,要求教育必须改革,要求教育必须培养出能够适应这种高速发展的人才。也正因为如此,在全球范围内,教育被置于从来未有过的重要地位,教育已经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石。与此同时,许多教育学家和教育管理人员开始意识到,在未来的社会分工中,教师这个行业应当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必须经过专门的培养和训练,就像医生和建筑师那样。即便是美国那样教育管理相当松散的国家,也开始重新考虑教师的培养以及教师资格认定的问题,开始考虑教育管理的一些问题。

大学两年已经过去了,我看过一些教育学的有关知识,其中朱永新教授《新教育之梦》这本书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未来的教师,应该激发心灵深处最美好的憧憬。在这样一个高呼素质教育然而应试教育仍然牵绊着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教师的时代,虽然是一个刚刚投入教育事业的新人,应该是有激情有梦想的时候,却不敢把教育想的很美好,教育是一个富有艺术性的工程,却更是辛苦的。我还拜读了布鲁纳的《教育过程》一书,收获很大。知道了课程改革的四个中心思想:

1、学习任何学科,主要是使学生掌握这一学科的基本结构,同时也要掌握研究这一学科的基本态度或方法;

2、任何学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

3、过去在教学中只注意发展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今后应重视发展直觉思维能力;

4、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学习材料本身发生兴趣,不宜过分重视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这些对我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自从上了《教师学很教学论》这门课程我才发现我读的有关教育学书还不是很经典。我在此门课程中学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我知道本门课程学习的重大“意义”。

一、本门课程学习的“意义”

1.学习本门课程让我品读了老师介绍的教育学经典书籍,让我有机会和世界一流教育专家交流,是我收获到很多很多知识。

2.学习本门课程我学会的自我认识,我更加了解自己,我对自己进行了分析,我知道自己很多不足,这对于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来说是很有用处的,因为我是个免费师范生,这对与我自身的发展是又很大的作用的,有利于我自身素质的提高。

3.学习本门课程让我了解到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让让我了解到“教学”与“发展”的关联性;让我了解了“教学'相关基本问题;让我了解到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研究方法;让我明白了知识为本的标准话考试的功能与必要性,让我明白了教师角色应该个、如何转变,让我明白了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中人的使命,社会人的使命和学者的使命的学说;让我学习了奥苏贝尔的“认知观点的学习类型与有意义学习论”;让我学习了人本观点的有意义学习论——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使我品读了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之人际关系只能和自我认识智能。

4.学习本门课程同样让我对我的未来充满信心,同时我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5.学习本门课程我知道了小组式学习的意义,我知道了合作和团结的力量。学习本门课程让我清楚了认识到了作为一个优秀和合格的教师的困难,这将对于我的未来发展有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学习本门课程我知道了如何运用文献法和观察法,对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让我明白了教育的教学的理想与现实。

二、参与课程学习的事实

其一,所读文献的知识概述

(1)美国的教育学家L迪·芬克在他的《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一书中提出了教育的理想即“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要有意义”,他强调,在一种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学习经历中,学生会投入到自己的学习中去,随之而来的是高度的活力,整个学习过程将带来重要成果。学生不仅会在整个课程里面学得认真,而且在课程结束还会产生某种重大变化——他们将会学到一些有意义的东西,这一经历还将以一种重要方式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变化。他指出,在高等教育中,各院校需要制定出色的课程设置、提供优秀的教学以及能很好的与学生进行很好沟通的教师。如果其中一样不够好,教育经历的质量将大受影响,尽管其中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是人之所以上大学的根本原因,如果教学不够好,无论课程题目多么令人振奋,或者教师多么和蔼可亲,整个学习经历都将是有缺陷的,如果我们要实现有意义的教学过程,那么作为教育的参与者:教师,机构,以及教育的管理者和领导者都要为这场有意义的学习做好准备,教师在教育的过程要提供一场新的教学范式,并且不断地去思考怎样使教学逐渐从教的范式转向学的范式。使教学机构不只是“产出学习”而且是“产出有意义的学习”

另外芬克还提出了六种有意义学习的分类法,即“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记忆),应用(学生学会进行各种思维活动,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综合(将各个学科综合起来思考问题,反对学科教条化单一化),人文维度(学会与他人进行互动交往学习),关心(对学习产生兴趣,有学习的动力),学会学习(学生了解学习过程本身,并且在未来能够继续地,更有效的学习)”只有这样所产出的教学活动才是有意义的。

(2)前苏联列.符.赞科夫《教学与发展》

对教学与发展问题进行了将近二十年的实验研究的总结性著作。全书阐述了赞科夫在实验过程中创建的小学教学新教学论体系,指出其指导思想是教学要在学生的一般发展上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书中论述了安排教学过程的五项教学论原则:即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还研究学生发展进程的具体途径等。本书的一大写作特点在于用理论解释实验中学校教学现象,分析教学中的案例,这给教师把握教什么、如何教、怎样有效教学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3)奥苏贝尔的“认知观点的学习类型与有意义学习论”

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在对教育心理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提出了认知观点的学习类型以及有意义学习论。在他看来,学生的学习要有价值的话,应该尽可能的有意义的学习。奥苏贝尔指出“有意义的学习过程的实质在于,符号表示的观念以非任意的方式和实质上(不是字面上)同学习者已经知道的东西联系起来。”

文本指出有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非任意的)和实质性的(非字面的)联系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符号或符号组合获得心理意义的过程。这一论断既给有意义学习下了明确的定义,也指出了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两条标准。

(4).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

本书汇集了埃德加·莫兰的两篇教育学论著《未来教育所必需的七种知识》和《构造得宜的头脑》。在第一篇论著中莫兰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邀,联系他对于“思想改革”的建议,全面陈述了他对于未来教育的理念,涉及他认为在当肖教育中被忽视或遗忘的中心的或根本的问题,以期引起各国教育界人士的思考和讨论。第二篇论著的中心思想是:改革思想和改革教育密不可分、相互促进。它们要求超越简化的片段性的认识,这种认识看不见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把复杂性化解为简单性和遮蔽根本性的问题,还导致科学思想和人文思想的可悲的分裂。改革思想关系到改善我们组织知识的能力和连接两个分离的文化。教育的目标与其说是造就充满知识的头脑,不如说是造就构造得宜的头脑。

(3)罗杰斯:《当事人中心疗法:实践、运用和理论》:

当事人中心疗法创始人罗杰斯对临床心理学界最具影响力的著作,在近50年中改变了临床心理学界的面貌。作为心理学业用书,它详细介绍了当事人中心疗法的产生、发展和前景,并通过案例记录的重现向读者展示了该理论运用的特点及原则,直观易懂。同时,书中对该疗法在社会生活如教育、公司管理中的运用的实例分析也颇具现实意义。除了配有大量丰富的案例以外,专业水准高也是《当事人中心治疗:实践、运用和理论》的特色之一。主要作者罗杰斯可说是心理学界泰斗人物,学术主张非常权威,对心理治疗领域影响巨大。其中对教育最有价值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6)以知识为本的标准化考试的功能与局限——卡西尔:《人伦》

文本上篇前五章集中回答“人是什么”这一问题。首章“人类自我认识的危机”在概述了二千多年来西方思想史上关于人的问题的各种哲学理论之后,提出当代社会虽然科学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人的自我认识的问题不但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反倒是处于深刻的危机之中。在随后几章中,卡西尔提出了他自己关于人的定义。在他看来,人与其说是“理性的动物”,不如说是“符号的动物”,亦即能利用符号去创造文化的动物。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动物只能对“信号”作出条件反射,而只有人才能够把这些“信号”改造成为有意义的“符号”。人与动物虽然生活在同一个物理世界之中,但人的生活世界却是完全不同于动物的自然世界的。造成这种区别的秘密在于:人能发明、运用各种“符号”,所以能创造出他自己的“理想世界”;而动物始终只能对物理世界给予它的各种“信号”作出反射,无法摆脱“现实世界”的桎桔。人类世界与自然世界的区别构成了《人论》上篇的基本内容。

下篇后七章“人与文化”全面考察了人类世界本身,研究了人是怎样运用各种不同的符号来创造文化的。在卡西尔看来,对人的研究必然只能是对人类文化的研究。下篇各章依次研究了人类文化的各种现象,如神话、宗教、艺术、科学等,力图论证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人自身的创造和使用符号的活动的产物。

(7)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之人际关系只能和自我认识智能

加德纳教授将智能定义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或是在各个文化背景中创作该文化所重视的作品的能力。加德纳教授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我们应该更宽泛的看待“智力”这一概念,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着聪明之处,也都具有在某些领域成才的能力。没有人是全能,也没有人是全无能。

文本中主要谈了人类智能的定义,八中智能讲介,以及智能的作用等等,告诉了我们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能以其独特的方式对人类文化作出有价值的贡献。

其二,完成作业题目过程的描述

我完成作业一的过程主要有三个,一是我读完老师介绍的文献,通过对文献主要内容的把握和理解,得出自己对教学的理想;二是采用观察法,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通过对理论的学习,联系中国教学现实;三是和小组讨论学习,通过大家的交流是我的作业有更有深度很广度。

我们小组讨论中我负责材料的整理和收集,尽管有些繁琐,但是对我来说用处很多,我可以提高我的概括能力,我掌握了信息筛选能力。

其三,参与讲学论坛的证据

在我们小组的讲学论坛中,我们小组用第一个任务是讲埃德加·莫兰中《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第六章教授相互理解,我们小组我负责了材料的收集和整理,我和我们小组的同学进行,而我负责小组本章中前两个小节讲解,以下是我的课件;

教与学

7月4日“教”与“学”在课堂中的把握讲座反思星河幼儿园郑小燕 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教师如何去针对教育教学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反思,进而在反思的基础上在改进教学呢?经过陈园长......

教与学

□教与学一、教学效率角度的研究:促进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落实 教学目标 [具体目标] ××学科培养××素养(知识、技能、思维、意识、习惯等)的实践研究例:小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培......

教与学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学习动机指的是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又称"学习的动力"。它并不是某种单一的结构。学生......

快乐教与学

快乐教与学——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新课标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转变到主动的求知上来,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做”合一,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

《教与学》简介

《教与学》简介《教与学》由河北工程大学教务处主办,教学同心社编辑出版,由校党委副书记马计斌教授、副校长张永强教授担任顾问,教务处杨纪伟处长、赵林明副处长担任指导,高教研......

下载教与学的体验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与学的体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