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优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就任北京大学之演说”。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蔡元培先生的生平、“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
2、掌握这次演讲的背景以及蔡元培先生与北京大学的故事。
3、掌握演讲稿的特点:针对性、说服力、鼓动性、语言通俗易懂、思路清晰。
(二)、情感目标:
1、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感受蔡元培先生对北京大学学生的殷切希望和谆谆教诲。
2、对比自己现在的高中生活,确立明确的正确的学习目标。
二、教学方法:
讲解分析、提问探讨
三、教学课时:两课时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这是哪儿吗?(北大未名湖、博雅塔)对就是北京大学的未名湖和博雅塔。北大作为中国第一所正规大学令无数学生心向往之。但是今天的北京大学和1917年的北大有着天壤之别,它的改变与这个人有关。(蔡元培图片)他就是蔡元培先生。那蔡先生和北大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我们先了解蔡先生的生平。
(二)作者介绍
蔡元培,浙江绍兴人,1868年1月11日出生,1940年3月5日病故于香港九龙。字鹤卿,又字仲申、民支、孑民。近代革命家、教育家和科学家。
17岁考秀才,博览群书,18岁设管教书,后中进士,两度游学欧洲。
1917年在北大弊端重重的情况下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京大学气象一新,声名赫赫。他是现代中国知识界的卓越先驱,也是近代、现代历史上探索救国之路和振兴中华民族的先驱之一,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奋斗了40余年,为发展中国教育文化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蔡元培先生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三)听朗诵
作为一篇演讲稿,我们自然是先要去听,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完成以下几个要求:
1、关上课本
2、记下你觉得先生讲述的要点,老师提醒一下主要包括三个要求两个计划(草稿纸)
3、思考演讲稿该有怎样的特点
4、你认为蔡元培先生的状态是怎样的?(两三个词)
(四)文章背景
同学们记下的先放一边,待会儿再用,现在打开课本,我们一起去看看这次一次演讲的背景。
1916年底,在法国游学的蔡元培接教育部电,请他回国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这时期的中国袁世凯刚刚倒下,帝王思想和官僚习气笼罩下着北京,北大作为升官发财之终南捷径,北大学生以做官为求学目的成日无心治学,整个北大学风败坏、腐败盛行。所以这时北大校长并非美差,当蔡元培一到上海,多数友人劝其不可就职,说北大太腐败,恐整顿不了,反把自己名誉毁掉了;也有少数劝他,说腐败总要有人整顿。蔡元培最终听从的是这少数人的意见,走上了北大校长的职位。
(五)蔡元培先生的北大生涯
1、勇敢上任: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正式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1917年1月4日,到北大就
职视事,1917年1月9日,发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
2、锐意改革:
整顿了教师队伍:聘请陈独秀、刘半农、鲁迅等;对不称职的教师坚决辞退,不予任用。
树立了良好校风:要求学生“以研究学术为天职”鼓励学生多方学习,形成自己富于个性的独特思想,形成了独立进行专业研究的能力。
开放性办学的方式:接收女学生
3、深远影响: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在“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北大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一种新局面。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和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
(六)文本分析
1、初步感知文章结构内容:
(1)、蔡元培对青年学子提出了哪些殷切希望?初为北大校长,他计划做哪些事情? 三点希望: a、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b、砥砺德行,以矫颓俗c、敬爱师友,以正校风
两点计划:a、改良讲义,能裨实用b、添购书籍,旁稽博采
(2)、文章结构
①、第一部分(1段):回顾与北大渊源
②、第二部分(2-4段):三点希望
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砥砺德行,以矫颓俗
敬爱师友,以正校风
③第三部分(5段):
a、改良讲义,能裨实用
b、添购书籍,旁稽博采
2、具体研读
① a、蔡元培初任北大校长时,北大的校风和学风怎样?(2段)
(做官发财思想,不问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专任教授甚少,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平时放荡冶游,考试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敷衍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
b、这样不正的宗旨危害有哪些?蔡元培希望学生抱定什么样的宗旨?
误己误人
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 c、蔡元培的“砥砺德行”的要求是针对当时社会的什么状况提出的?(3段)
(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
d、为什么蔡元培先生认为“敬爱师友”很重要?(4段)
(敬师:“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理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
爱友:“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己虽规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
②这些语句的背后
a、“五年前······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拉近与北大距离,让学生信任他,有亲切感。
b、“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正本溯源,给“大学”定位。这是根本点,一切改革,皆源于此。
C、“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不勤学不但是误己,还会误人,甚至误国家,层层深入,让学生不得不思考问题的严重,从思想上有所改变。
d、“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庶于道德无亏,而于身体有益。”——“莫如以正当之娱乐”“而于身体有益”为学生着想,立足人之常情,劝学生不要整日埋头苦读,要做对身体有益的正当娱乐活动,处处为学生着想,感情真挚,以情动人。
e、“本校图书馆书籍虽多······必不足供学生之参考。”——从细节出发,关注学生长远发展。
当然文中还有很多值得深究的地方,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不再多谈。同学们下去后可以仔细品味一下这篇讲稿的一些具其他句子。
3、讨论
①、蔡元培先生演讲时的状态是怎样的?(热切的期盼、改革的信心、)
②、从文本中感受蔡元培身上有哪些亮点?(赤诚、卓识、美德)
③、联系实际,你觉得蔡元培先生的三点希望对我们现阶段的学习有何现实意义?(现在学校的现状与当时学校存在的一些弊端有无异同?我们自己的学习态度、目标?)
4、本具有哪些演讲稿的文本特点:(看看你们刚才思考记下的要点)
①.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内容)
②.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结构)
③.浅易的文言文与口语柔和而成, 古朴典雅,明快易懂。(语言)
5、演讲稿的特点:
①、语言的口语化,多用短句
②、具有针对性、思想性和鼓动性
③、观点鲜明、逻辑性强
④、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七)课外拓展
1、写一篇竞选学生会成员的演讲稿,500字左右。
2、最后我们来欣赏一下北京大学的相关图片。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设计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叫袁华玲,我申请的学科是高中语文,我今天试讲的考题是《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下面是我的试讲内容。《就任北京大学校......
【学法指导】《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写于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之时,那时的北大,虽说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但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彭晓辉教学目的 :1.结合注解,疏通文意;2.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3.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导学案设计(主备人):审核人:授课时间:学生姓名:学号:课前批改:课后批改: 导学目标:1结合注解,疏通字句,读懂文章大意。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2.理清局部思路,弄明白一段文字,一句接一句,后一句接前一句的道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