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铁牛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捞铁牛上册”。
《捞铁牛》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捞铁牛》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智慧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宋朝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时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赞扬了我国古代出色的工程家------怀丙和尚的聪明才智明才智。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怀丙和尚捞铁牛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先讲铁牛被大水冲走,陷在淤泥里,一个和尚主动提出捞铁牛;再讲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以及怎样捞起一只只铁牛,其中捞第一只铁牛的过程是文章的重点,捞其余七只,只用了一句话,这样写,既抓住重点又避免了重复;最后才点出和尚的姓名和身份。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综合运用所学的识字方法,掌握本课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怀丙是利用水的浮力捞起铁牛的,学习课文按一定的顺序写的方法。
(3)会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会用“熟悉”“出色”造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自读、交流、讨论,读懂课文内容,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明白捞起铁牛的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和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学习归纳段落大意。
突破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充分了解课文内容,在弄懂课文的叙述顺序的基础上归纳段落大意。
难点:弄懂怀丙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的。
突破方法:通过读课文与课件演示等方法突破难点。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点拨法、课件演示法。学法:读中想象法、集体交流法。教学准备 课件、录像 教学流程
一、教师提问,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我们现在想打捞沉在海底中的重物,有什么方法呢?(学生纷纷提出各种解决方法)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没有专门的打捞船,没有先进的机械设备,是如何把陷在河底淤泥中的八只笨重的大铁牛打捞上来的呢?学习了今天的课文大家就会知道。(出示课题:捞铁牛)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用“—”画出生字词,并多读几遍;读通句子。
2、在文中找出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时间是宋朝,地点是河中府城外)
3、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的是宋朝怀丙和尚把陷在河底淤泥中的八只大铁牛捞上来的事)
三、检查反馈,抽读生字词卡片(课件出示)
捞铁牛 拴住 洪水 和尚 停稳 绑在 怀丙 水性 木料 搭架子 工程家 笨重 铲完 跨在 陷在四、再读课文,质解难疑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全班齐读课文第1、2自然段,利用课件说一说捞铁牛的原因。(1)黄河发大水,拴浮桥用的八只大铁牛陷在河底淤泥里。(2)洪水退了,浮桥得重修。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了解准备工作
(1)通读第3自然段,利用课件展示和尚叫人做的准备工作,使学生得到更直观的感受。
(2)想想和尚叫人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边读边划出相关的词语。
(3)划出相关的词语后,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用概括的语言说说所做的准备工作包括哪些,最后老师在黑板上板书: 潜水摸牛→备船装沙→并船搭架→粗绳拴牛
(4)小结过渡:同学们,和尚做了这么细致的准备工作有什么用呢?现在我们来学习第4、5自然段。
2、学习打捞过程
(1)利用课件展示打捞铁牛的过程,使学生得到更直观的感受。(2)小组合作学习第4自然段(出示导学提纲)
①这一自然段涉及到哪些事物?(泥沙、船身、绳子、铁牛)②这些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泥沙减少→船身上浮→绳子绷紧→铁牛被往上拔)
(3)请各小组代表汇报自学成果,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
(4)指导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要把反映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的那些词语突现出来。
(5)全班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①铁牛离开河底后,能不能立刻把它捞上船呢?为什么?
②“同样的方法”是指怎样的方法呢?(指导学生用概括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学习第三部分
1、齐读课文,思考:这段写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写和尚是谁,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和尚的赞颂之情。)
2、为什么说怀丙和尚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呢?
(在一千多年前,怀丙和尚就能发现水的浮力并把它利用到生活、生产中去解决实际的问题,真是了不起!他不愧是当时出色的工程方面的专家!)
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认识,总结全文
1、看录像,让学生再次完整地了解打捞铁牛的全过程。
2、怀丙是宋朝人,宋朝距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当时他就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说明了什么?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说明古代人们的聪明才智。我们的前人对世界科学文化做出的贡献。我们这一代更应该爱科学,用科学。)
六、作业
1.查资料,说说其他利用水的浮力的事?
2.回家做一个捞铁牛的小实验,并按一定顺序把实验过程写成一段 话。板书设计
准备:潜水摸牛→备船装沙→拴船搭架→粗绳拴牛 怀丙和尚 利用水的浮力
打捞:泥沙减少→船身上浮→绳子绷紧→铁牛上拔 出色的工程家
|
捞铁牛教学目标1.掌握“宋、府、拴、笨、尚、潜、绳、绑、铲、拔、丙、程”等12个字的音、形、义,并会写。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宋朝、笨重、熟悉、出色、浮桥、议论纷......
《捞铁牛》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的是宋朝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大铁牛打捞上来的事,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课文按事情的起因、经......
《捞 铁 牛》教学设计五常市特殊教育学校樊照彬一、教材分析《捞铁牛》是全日制聋校试验教材第十三册一篇经典的叙事记叙文。这篇课文在语言形式方面最明显的就是段落层次清......
《捞铁牛》教学设计吉化实验学校周春荣《捞铁牛》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知识方面: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怀丙是利用水的浮力捞起铁牛的;学会生字新词;学习课文按一定的顺序写的方法。2......
《捞铁牛》教学设计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麒麟小学 吕奉苍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提宋朝时发生的故事。有一次,黄河发大水了,河两岸拴住浮桥的八只大铁牛,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