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凝土预防措施及缺陷处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混凝土缺陷处理记录”。
浅谈混凝土预防措施及缺陷处理
1.序论
(1)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因素及处理措施
(2)说明造成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技术。2.本论
(1)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分类及产生原因: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足、蜂窝、麻面、孔洞、漏筋、缺棱掉角、构件断面尺寸及轴线尺寸偏差、裂缝等。
(2)混凝土质量缺陷防治措施: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足防治措施,蜂窝、麻面、露筋、孔洞防治措施,结构表面缺棱掉角及发生裂缝等防治措施及构件断面尺寸及轴线尺寸偏差防治措施。
(3)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处理技术:表面覆盖法修补、细石混凝土填补、低压注浆法修补、拆除返工或结构验算并提出处理方案。
3.结论
虽然引发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只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从根源上抓起,在实施中精雕细琢、多方位思考,做到有的放矢,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施工, 混凝土工程质量缺陷这一通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摘要】本文主要从施工方面剖析造成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原因、防治措施及其处理技术,以提高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质量缺陷原因防治措施处理技术 前言
众所周知,混凝土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结构的安全和
I 使用寿命,也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提高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消除质量通病,对杜绝工程质量事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造成混凝土工程质量缺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材料、设计、施工等方面。本文主要从施工方面剖析造成混凝土质量缺陷的主要原因,在施工中应采取的防治措施,对缺陷进行必要的处理技术等,以提高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1、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分类及产生原因 1.1 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分类
混凝土质量缺陷主要有: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足、蜂窝、麻面、孔洞、漏筋、缺棱掉角、构件断面尺寸及轴线尺寸偏差、裂缝等。
1.2 产生原因
(1)模板原因。施工中用模板及其支架没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造成模板变形,接缝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浇水湿润不够或积水,模板清洁不够,模板内有杂物,未涂刷脱模剂或脱模剂失效,用于作模板的地坪、胎模不平整,梁板起拱高度不够,预埋件、预留孔洞安装不牢固,模板固定不牢固,模板拆除时间未把握好等都会产生质量缺陷。
(2)钢筋铺设。钢筋质量不符合要求,表面不清洁,生锈,制作形状、尺寸偏差, 安装时固定不牢固, 未按施工图要求布置钢筋等。
(3)混凝土质量。对水泥、碎石、砂、外加剂等原材料的品种、级别、规格把握不严,杂物过多。未及时测定水泥的实际活性,粉煤灰的细度,沙子的含泥量及细度模数。影响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正确性,或套用混凝土配合比选用不当,同时对外加剂掺量控制不准确等。未严格按配合比,搅拌时颠倒加料顺序,搅拌时间
II 过短或过长, 造成搅拌不均匀和离析现象。施工振捣不实, 发生离析、捣空现象。混凝土未能连续施工,振捣时间超过初凝时间,表面处理不当。未按规定的时间、方法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放线误差过大,环境温度过低, 混凝土养护不当,都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原因。
2、混凝土质量缺陷防治措施 2.1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足防治措施
(1)拌制混凝土所使用的粗、细骨料、外加剂和胶凝材料等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使用前必须查验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并在施工监理的见证下,按规定取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严禁混用,粗细骨料的选用严格控制含泥量在规定范围内并有良好的级配。(2)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经法定检测单位试验出具,以满足保证结构设计或施工进度对其强度的要求,保证施工时对其和易性的要求, 保证其具有良好耐久性能。(3)配制混凝土必须严格按重量计量投料,加强对混凝土水灰比的控制,控制混凝土机械搅拌时间,在施工过程中要适时加强配料精度的检查,使其胶结材料、外加剂、粗细骨料等的计量误差控制在误差范围内,必要的时候增加信息化管理系统。(4)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混凝土浇筑时的自由落差不应超过2m,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宜采用串筒、溜槽等措施,正常情况下混凝土浇筑宜连续进行,当出现施工间歇时,应控制好间歇时间,并严格控制施工缝的留置位置。混凝土的振捣必须密实,一般以表面泛浆并不再沉落为准。混凝土浇筑完毕12h内加以覆盖塑料薄膜(土工膜、草帘子也可),并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一般为7 天, 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III 2.2 蜂窝、麻面、露筋、孔洞防治措施
(1)混凝土配制时计量准确,严格控制水灰比,搅拌均匀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混凝土入模后,振捣要严格操作程序,振捣密实,不能有超振漏振现象。
(2)模板表面要洁净,其上的水泥浮灰或混凝土块必须要清理干净,钢模板要满涂脱模剂,木模板在混凝土入模前要保持充分湿润,模板拼缝必须严密,拼缝处可加设密封条或双面胶,以防混凝土漏浆。
(3)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时的自由落差,当浇筑高度超过3m 时, 增设串筒、溜槽, 以防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
(4)钢筋绑扎要加设垫块,一般采用混凝土垫块,垫块绑扎要牢固可靠,特别是梁、柱底模及侧模垫块更要认真仔细,以防混凝土浇筑时垫块脱落、钢筋移位,保证钢筋混凝土的保护层。
(5)在框架梁柱节点等钢筋密集处,首先要按规范及设计要求正确处理好钢筋的下料和绑扎,留有混凝土中石子通过间隙,也可采用与混凝土同强度的细石混凝土分层浇筑,有必要时可提高细石混凝土一个强度等级,浇筑时应精心操作,认真振捣。
2.3 结构表面缺棱掉角及发生裂缝等防治措施
(1)做好模板及支撑系统的设计, 使其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以满足上部荷载的需要。
(2)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使其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控制混凝土的使用时间,不合格的混凝土严禁入仓。
(3)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在规定时间内要覆盖塑料薄膜(土工膜、草帘子也可),并洒水养护,保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升温阶段的温度应力与降温
IV 阶段收缩应力的共同作用,将产生较多的水化热,使其内外温差较大,易造成裂缝,所以浇筑后的养护工作更为重要。
(4)严格控制施工荷载,适当放慢施工速度。
(5)严格控制拆模时间,防止拆模过早,拆模时按拆模方案进行,严禁强撬硬别,用力过猛,损坏结构棱角。
(6)加强成品保护,防止结构构件被碰撞倒致损坏。2.4 构件断面尺寸及轴线尺寸偏差防治措施
(1)施工前工程技术人员组织现场技术员认真完成施工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 严格执行施工测量放线的程序,做到放线与复核相结合,确保放线无误。
(2)模板支撑要充分考虑其刚度、强度和稳定性,对高支模构件必须要编制模板拼装施工专项方案并进行验算论证。
(3)混凝土浇筑前拟定浇筑方案,混凝土浇筑时严格控制一次性布料量及一次性浇筑高度,混凝土在振捣时不宜过多振动模板,以防模板位移、变形或倾斜而改变构件几何尺寸。
3、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处理技术 3.1 表面覆盖法修补
(1)对数量不多的小蜂窝、麻面、露筋、露石等的混凝土表面,可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基层,再用1:2的水泥砂浆填满抹平,抹浆初凝后要加强养护。
(2)当表面裂缝较细,数量不多时,可将裂缝用水冲并用水泥浆抹补;对宽度和深度较大的裂缝应将裂缝附近的混凝土表面凿毛或沿裂缝方向凿成深为15~20mm,宽为100~200mm的V形凹槽,扫净并洒水润湿,先用水泥浆刷第一层,然后用1:2的水泥砂浆涂抹2~3层,总厚控制在10~20mm左右,并压实抹光。
V(3)这是一种在微细裂缝(一般宽度小于0.2mm)的表面上涂膜,以达到修补混凝土微细裂缝的目的。分涂覆裂缝部分及全部涂覆两种方法,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修补工作无法深入到裂缝内部,对延伸裂缝难以追踪其变化。表面覆盖法所用材料视修补目的及建筑物所处环境不同而异,通常采用弹性涂膜防水材料,聚合物水泥膏、聚合物薄膜(粘贴)等。施工时,首先用钢丝刷子将混凝土表面打毛,清除表面附着物,用水冲洗干净后充分干燥,然后用树脂充填混凝土表面的气孔,再用修补材料涂覆表面。
3.2 细石混凝土填补
(1)当蜂窝比较严重或露筋较深时, 应按其全部深度凿去薄弱的混凝土和个别突出的骨料颗粒,然后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表面,再用比原混凝土等级提高一级的细骨料混凝土填补并仔细捣实。
(2)对于孔洞,可在旧混凝土表面采用处理施工缝的方法处理:将孔洞处不密实的混凝土突出的石子剔除,并凿成斜面避免死角;然后用水冲洗或用钢丝刷子清刷,充分润湿后,浇筑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细石混凝土的水灰比宜在0.5以内,并可掺入适量混凝土膨胀剂, 分层捣实并认真做好养护工作。
3.3 低压注浆法修补
低压注浆法适用于裂缝宽度为0.2mm~0.3mm的混凝土裂缝修补。修补工序如下:裂缝清理—试漏—配制注浆液—压力注浆—二次注浆—清理表面。当裂缝数量较多时,先要在裂缝位置上贴医用白胶布,再用窄毛刷沾浆沿裂缝来回涂刷封缝,使裂缝封闭,大约10分钟后,揭去胶布条,露出小缝,粘贴注浆嘴用键包严。固化后周边可能有裂口,必须反复用浆补上,以避免注浆漏浆。
VI 注浆操作一般在粘嘴的第二天进行,若气温高的话,半天就可注浆。操作时先用补缝器吸取注浆液,插入注浆嘴,用手推动补缝器活塞,使浆液通过注浆嘴压入裂缝,当相邻的嘴中流出浆液时,就可拔出补缝器,堵上铝铆钉。一般由上往下注浆,水平缝一般从一端到另一端逐个注浆。为了保证浆液充满,在注浆后约半小时可以对每个注浆嘴再次补浆。
3.4 拆除返工或结构验算并提出处理方案
对混凝土强度严重不足的承重构件应拆除返工,尤其对结构要害部位更应如此。对强度降低不大的混凝土可不拆除,但应与设计单位协商,通过结构验算,根据混凝土实际强度提出处理方案。
4、结束语
虽然引发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只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从源头上抓起,在实施中精雕细琢,做到有的放矢,严格规范要求, 混凝土工程质量缺陷这一通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VII
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篇混凝土工程质量缺陷有:麻面、蜂窝、露筋、裂缝、孔洞、烂边、烂根、气泡、爆模、胀模、错台、挂帘、夹渣、疏松、外形缺陷、外表缺陷、连接部......
2014.10.07混凝土缺陷及处理办法1、麻面 麻面是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缺浆粗糙或有小凹坑、麻点、气泡等,形成粗糙面,但混凝土表面无钢筋外露现象。原因:(1)范本表面粗糙或粘附硬水......
混凝土结构外观缺陷处理参考国家标准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混凝土结构外观缺陷及处理:(1)露筋露筋是指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
沁阳市总干河城区段改造(一期)工程施工1标混凝土缺陷处理方案编 制:审 核: 批 准: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沁阳市总干河城区改造(一期)工程施工1标项目部年 月 日目 录一、......
混凝土缺陷预防及处理措施一、主要缺陷混凝土表面缺陷主要有:蜂窝、麻面、缺棱掉角、错台等。二、产生缺陷原因及施工过程预防措施1、蜂窝蜂窝产生原因:①混凝土拌和料用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