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血型正反鉴定结果不符的原因分析_abo血型正反定不一致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3:45:0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ABO血型正反鉴定结果不符的原因分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abo血型正反定不一致”。

大连医科大学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

ABO血型系统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血型系统,也是最重要的血型系统,对临床输血意义重大。ABO血型系统上有A、B、O、AB四种表型,也存在A亚型、B亚型、AB亚型。ABO系统抗原则有A、B、AB、A1抗原,在胎儿的第9周就可以检测出来,这些抗原随着个体基因变异或疾病的影响而改变。ABO血型系统有两个特点:

一、人红细胞上缺少某个抗原,血清中就存在针对该抗原的抗体,而且是高效价的;

二、不仅红细胞上有ABO抗原,分泌型者得分泌液中也存在某抗原[1]。根据这一特性来判断ABO血型。

临床上,当输入ABO血型不相合的血液时,会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2],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为了保障临床输血的安全,对ABO血型定型规定做正反定型。当正反定型一致时,方可准确确定ABO血型。但实验中,往往会出现ABO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情况。导致ABO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有很多,有试剂、方法、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血液免疫因素的影响。本文就血液免疫因素方面对ABO正反定型的影响进行研究。现将武汉血液中心2011年1~4月份健康献血者ABO正反定型不一致及1~4月份医院送检的正反定型不符的患者标本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一. 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

武汉血液中心1~4月份健康献血者ABO正反定型不符标本及1~4月份各医院送检的正反定型不符而进行疑难血型鉴定的标本。其中健康献血者80例,患者标本35例。

1.2主要试剂与器材

试剂:抗-A、抗-B标准血清、抗-A1、抗-AB、谱细胞、O型试剂红细胞均为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人源性抗-A、抗-B,A、B型试剂红细胞为本输血研究室自制。

器材:离心机(日本久保田KA2200);恒温水浴箱(HH60);显微镜(CKTV-2)。

1.3实验方法 1.3.1 ABO正定型实验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两滴抗-A、抗-B试剂,在各加一滴3-5%受检者红细胞悬液,混匀,3500r/min离心15秒,观察结果。怀疑为亚型时,再加做抗-AB、抗-H试验。

1.3.2 ABO反定型实验

取四支试管,先各加入两滴受检者血清,再分别加入一滴A、B、O型试剂红细胞和受检者红细胞悬液,混匀,3500r/min离心15秒,观察结果。

1.3.3 吸收放散及唾液血型物质检测

吸收放散:用生理盐水将3ml受检者压积红细胞洗涤三次,取洗后的压积红细胞2ml,加入对应的人源性抗血清,4℃下吸收1小时,吸收后用4℃生理盐水洗涤5次,再放于56℃放散10min,数次振荡,3500r/min离心1min,取2滴放散液,加入对应的1滴A、B、O试剂红细胞,混匀,3500r/min离心15秒,观察结果。

唾液血型物质检测:受检者唾液离心去杂质后,煮沸10min,3500r/min离心5min,以2+凝集强度为标准将抗-A、抗-B标准血清和抗-H标化,取1滴上清液与标化后的1滴抗-A、抗-B标准血清和抗-H中和,然后加入1滴对应的A、B、O试剂红细胞,混匀,大连医科大学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

AB O AB 1 抗-JKb B AB AB 1 AmB亚型:A3B AB B AB 1 A2B有抗-A1 O A A 1 A亚型:Ael O B B 1 B亚型:Bel AB A AB 2 缗钱状凝集 A AB AB 3 缗钱状凝集 A O A 1 缗钱状凝集 B O B 2 缗钱状凝集 O A O 1 缗钱状凝集 A O A 2 ABO以外抗体

阳性,谱细胞无法确定其特异性

B O B 1 同上 AB O AB 2 同上 AB A AB 3 同上 A AB A 1 同上 AB B AB 1 同上

O B O 1 同上

表-2健康献血者ABO正反定型不符原因在血型分布情况

血型 例数 冷抗体 抗原减弱或缺乏 抗体减弱或缺乏 不规则抗体 缗钱状凝集

A 26 12 1 1 11 1 B 23 7 1 0 13 2 O 8 2 0 0 5 1 AB 23 5 2 0 11 5

表-1表-2中,献血者标本中引起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冷抗体占32.5%(26/80),抗原减弱或缺乏占5%(4/80),抗体减弱或缺乏占1.25%(1/80),不规则抗体占50%(40/80),缗钱状凝集占11.25%(9/80)。

大连医科大学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

三、讨 论

本文研究排除技术因素及试剂因素对ABO正反定型不符的影响。笔者对80例ABO正反定型不符的健康献血者及35例定型不符的疾病患者进行ABO定型、吸收放散、抗体鉴定等实验,对结果分析如下: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健康献血者中,引起ABO正反定型不符的主要原因是冷抗体32.5%(26/80)及不规则抗体50%(40/80)的产生。对于冷抗体,实验中将反应试管分别放在37℃水浴箱及4℃冰箱,改变反应温度来确认冷抗体[3],当冷抗体存在时,可以将试管放于37℃下孵育,去除冷抗体后再准确定型。在不规则抗体引起的正反定型不符中,最多的是由于抗-M引起不符,占16.25%(13/80),其次是抗-Leb占12.5%(10/80),b这些献血者无输血史及妊娠史,这些抗体属于天然抗体。抗-M及抗-Le都是不规则抗体,都会引起配血的不合,这类抗体如果在37℃盐水介质和抗人球蛋白反应是阳性,输血时则会产生输血反应[4]。对于此类献血者建议今后不宜献血,已献的血液适合做洗涤红细胞。表-1中还有一例是由于A2B产生抗-A1抗体而引起正反定型不符。A型抗原有两种,A、A1,A1型人红细胞上两种抗原都有,A2型人红细胞上只有A抗原[5],在通常输血前检测试验中,患者与献血者的A1、A2型不必加以区分,除非当A2型或A2B型人血清中有抗-A1抗体存在时[6]。22%--26%的A2B个体血清中可以检出抗-Al[7],抗-A1抗体在临床上意义不大,多数在25℃以上无活性,也有几例是由于抗-A1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8]。对于A2B患者血清中存在抗-A1抗体的输血,应选择A2B亚型血,若无可以选择O型洗涤红细胞。本文还有11例正反定型标本,ABO以外抗体阳性,但上海谱细胞无法确定其特异性,此种情况可以增加谱细胞数,若仍不能确定特异性,可以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来确定抗体的特异性。此外还有9例是由于缗钱状凝集导致正反定型不符,可能与标本使用的抗凝剂有关,EDTA抗凝剂能阻止补体的活化,补体存在时使反定型出现凝集[9],导致正反定型的不符。4例亚型导致正反定型不符,减弱的抗原可以用吸收放散实验检测出来,它可以将抗原浓缩和粗纯化,灵活运用吸收放散实验可以准确定型[10]。出现亚型时,正定型加做抗-H、抗-AB,亚型红细胞与抗-AB反应是增强的[11],检测H抗原的量对亚型鉴定是有帮助的。

从表-2可以看出,本文研究的80例健康献血者中,A型中出现ABO定型不符的例数最多,占32.5%(26/80),其次是B型、AB型,出现定型不符最少的血型是O型。可能是由于O血型的人体内无A、B抗原,在抗原方面出现的变异情况少[12]。

在35例患者标本中,从表-

3、4得出,抗原因素引起ABO正反定型不符的主要是白血病导致的抗原减弱。是因为白血病患者体内N-乙酰半乳糖转移酶受抑制,引起抗原的减弱[13]。而在抗体因素中,较多是由于患者体内产生较多的不规则抗体导致定型不符,最多的是抗-M,这些患者多数都有输血史及妊娠史,体内发生同种免疫反应产生的同种抗体,多为IgG类。还有1例肿瘤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导致抗体合成受抑制,抗体缺乏导致定型不符。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自身抗体与红细胞结合,在高蛋白质溶液中可自发凝集,包被严重的在低蛋白ABO定型试剂中也可以凝集,使定型不符,可以用45℃生理盐水洗去自身抗体后就能准确定型。

综上,排除试剂和技术因素的影响,导致ABO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有:(1)抗原减弱 此原因引起的定型不符,对健康献血者是由于亚型,而患者则是疾病引起抗原减弱,最多的是白血病引起的减弱。(2)抗体减弱或缺乏 抗体水平与年龄有关。新生儿在出生后才产生IgM的ABO抗体,到3个月时才能检测出来,5~10岁时抗体数目最多,随后就渐渐下降,老年人在65~70岁以后,抗体水平最低。白血病、免疫缺乏性疾病及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及骨髓移植的病人,由于血浆蛋白质中的丙种球蛋白减少从而导致抗体减

大连医科大学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1、5.安万新,于卫建.输血技术学.第2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45.2.Sazama K Reports of 355 transfusion-aociated deaths,1976 through 1985.Transfusion 1990,30(7):583-590.3.张永海,李晓阳.ABO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及克服办法.卫生职业教育,2006,16(24):126-127.4.李雪英,王文莉,李志平,IgM+IgG抗-M引起ABO血型正反定不符1例.当代医学,2010,16(19):120-120.6.朱自严,郭忠慧,张雄民,ABO血型系统.免疫血液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3-50.7.杰夫·丹尼尔.人类血型.朱自严.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7—28.8.江建峰,林正明,A2B亚型伴有抗A11例.中国输血杂志,2008,21(1):47-47.9.王晓颖,张坤莲.抗凝剂影响补体活化致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1例.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4):981-982.10.Engelfriet CP What is the best techniques for the detection of red cell alloantibodies.Vox.Sang.1995,69(3):292-300.11.舒群峰,田方,曾付芳,Ax亚型及家系调查1例.中国输血杂志,2007,20(3):237-238.12.杨珊,健康献血者与疾病患者ABO正反定型不符比较研究.临床血液学杂志,2009,22(5):550-552.13.Akria Y,Takashik,Vibha D et al.Suppreed expreion of blood group B antigen andblood group galactosyltransferase in a preleukemic subject.Blood.1985,66(4):990-992.14.王明元,周晓华,狄文英,等.ABO疑难血型基因分型研究.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4):393-394.15.赵桐茂,人类血型分型的新纪元.中国输血杂志,2007,20(1):1221.16.郭如华,邢培清,张伯伟,PCR-SSP方法用于ABO疑难血型检定.中国输血杂志,2003,16(3):187-188.大连医科大学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

4、血液免疫因素

4.1、抗原减弱或封闭导致ABO正反定型不符。遗传基因可以决定红细胞表面抗原减弱或缺乏,这些减弱或缺乏的抗原也可以是获得性的。对于健康献血者来说,亚型最可能导致抗原的减弱,而患者则是由于所患疾病。最多的是白血病患者引起的抗原减弱或消失。白血病患者在疾病活动期抗原减弱,通常情况下抗原减弱是暂时的,但是患者在疾病缓解期又会恢复回原来的血型[5]。为了将抗原减弱与亚型区别,可以通过延长反应时间,在4℃放置后再试验,同时加做吸收放散,有条件的可以进行过唾液血型物质检测。怀疑亚型时,因为亚型红细胞上H抗原数目是增多的,正定型可以加做红细胞与抗-H、抗-AB抗体反应,多数反应比正常同型要强[6],反定型加做血清与A1c、A2c细胞反应,用吸收放散试验来检测红细胞上是否有弱血型抗原及确定其亚型型别,检测唾液血型物质有助于ABO血型的准确定型。此外,卵巢囊肿、胃癌或肠道阻塞的患者,本身血清中会有大量血型特异性的可溶物质产生,能与抗-A抗-B试剂中和,使抗原被封闭,导致定型困难。这时可以将待检测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三次后重新试验。自免贫、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及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患者,红细胞由于被抗体致敏,使抗原被封闭,造成ABO正定型的困难,这时用吸收放散法去除致敏的抗体,然后再重复试验来准确定型。

4.2、未知的抗原反应导致正反定型不符

(1)获得性A或B抗原 患者红细胞与抗-A试剂反应,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混合视野凝集,Tn抗原活化的红细胞,证明有获得性A抗原。获得性B抗原的红细胞反应像AB型,血清内有抗B抗体,多为患肠道阻塞和消化道疾病的患者,病情好转时,获得性B抗原也随即消失。献血者的获得性B抗原,可能是原患疾病产生的,提倡对献血者进行健康调查时注意胃肠道患病史,避免此类献血者[7]。

(2)改变的抗原 多凝集细胞是指红细胞能被多数正常人血清所凝集,这种凝集反应叫多凝集反应,产生的原因有:T抗原活化(一般是红细胞受到细菌等污染)、Tn抗原活化(与血液学方面异常有关如溶血性贫血)、Cad多凝集。相对应的解决办法是:对于是由于Tn活化导致的多凝集反应,可用1%无花果酶或木瓜酶处理红细胞,而T活化的多凝集反应,由于其再室温下反应较强,在37℃下反应则较弱,故实验需在37℃下进行。

(3)低频率的抗原抗体反应 抗血清试剂抗-A、抗-B中可能存在低频率抗体,通常情况下,献血者或患者红细胞很少与抗血清试剂内的低频率抗体反应,但在有料想不到的极弱抗原存在时应该考虑低频率的抗原抗体反应。

4.3、抗体减弱或缺乏导致ABO正反定型不符

抗体的降低或缺乏,可以引起同族凝集素的减弱或缺乏。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嵌合现象 此原因导致的抗体缺乏不是很常见。非同卵双胎的个体,双受精引起体内都认为是自己的两种种群的红细胞终生存在,这些人不会产生抗-A或抗-B抗体,从而导致正反定型不符。如骨髓移植后或换血治疗的患者。(2)丙种球蛋白过低血症、丙种球蛋白缺乏血症 白血病、免疫缺乏性疾病及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及骨髓移植的病人,由于血浆蛋白质中的丙种球蛋白减少从而导致抗体减少,使正反定型不符。通过在反定型时,增加反应时间,加大血清量,在4℃温度下放置5~10min后再进行试验来准确定型。(3)年龄 正反定型不符情况在新生儿中出现最多。新生儿在出生后才产生IgM的ABO抗体,到3个月时才能检测出来,5~10岁时抗体数目最多,随后就渐渐下降,老年人在65~70岁以后,抗体水平最低。所以一般新生儿不做反定型,如果做反定型,可以加大血清量或实验中使用低离子强度溶液。(4)从正在输液患者一侧静脉采集血液标本,采集血液的部位不规范,导致血液被稀释而抗体反应假性减弱[8]。当非AB型病人大量输

大连医科大学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

ABO定型,可以用基因分型来避免假阴性结果。笔者建议研究中国人的ABO基因特点及分子遗传背景,研制出适合我国人群的ABO血型鉴定试剂盒,提高血型鉴定的准确性。

大连医科大学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

致 谢

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沈钢和石小玲老师。在整个实验中,从选题、查资料、写综述,到试验,以及最后统计、分析、攥写论文,他们都倾注了很多心血,给予了我很大的指导和帮助。他们不仅教给了我科研工作的基本的流程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他们教给我科研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感谢输血研究室的各位老师对我的关怀,感谢武汉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的领导对我的关爱。

abo血型鉴定

生理盐水凝集法①玻片法:操作简单,适于大量标本检查,但反应时间长;被检查者如血清抗体效价低,则不易引起红细胞凝集,因此,不适于反向定型。②试管法:由于离心作用可加速凝集反应,故反......

ABO正反定型不符的问题分析及解决办法

ABO正反定型不符的问题分析及解决办法ABO正定型是用已知的标准血清检测红细胞上未知的抗原ABO反定型是用已知的标准红细胞检测血清中未知的抗体一.引起ABO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

试管法ABO血型鉴定

试管法ABO血型鉴定1.检验目的鉴定供受血者ABO血型,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2.检验方法 试管法 2.1.试管法 2.1.1.实验原理ABO血型鉴定,是根据IgM类特异性血型抗体与红细胞膜上特异......

ABO血型鉴定假阳性的原因浅析

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浅析 【摘 要】目的:探讨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样的原因。 方法:ABO血型玻片法正定型和试管法反定型。结果:血型鉴定的过程中会有某些干扰因素引......

ABO血型操作

长春博迅ABO、RhD血型定型检测卡操作流程 【检验原理】本试验采用排阻层析原理,即在微柱凝胶介质中,红细胞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形成红细胞免疫复合物,在一定离心力下,该复合物不......

下载ABO血型正反鉴定结果不符的原因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ABO血型正反鉴定结果不符的原因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