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乙肝疫苗_中国乙肝疫苗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2:59:4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关于乙肝疫苗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乙肝疫苗”。

关 于 乙 肝 疫 苗

定义:

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浆中分离乙肝表面抗原(HbsAg),经处理后而制成的疫苗。

疫苗接种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概述

人类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唯一宿主,目前使用的乙肝疫苗是基因工程疫苗--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重组CHO乙肝疫苗,其主要成分是乙肝病毒的表面 乙肝病毒抗原,即一种乙肝病毒外衣壳蛋白,并非完整病毒。这种表面抗原不含有病毒遗传物质,不具备感染性和致病性,但保留了免疫原性,即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的能力。乙肝表面抗原曾经是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液,经纯化灭活等严格工序制备而来,即血源性疫苗,该疫苗由于安全、来源和成本等原因已被淘汰。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是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即构建含有乙肝表面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然后转染相应的宿主细胞,如酵母、CHO细胞,生产乙肝表面抗原蛋白。利用重组酵母生产的叫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利用CHO细胞生产的叫重组CHO乙肝疫苗,接种疫苗后不产生抗体该怎么办

(1)有些人抗体产生较晚,被称为应答迟缓。对此可加注1~2针,或者重新接种疫苗,并且适当增加剂量。(2)可采用0、1、2、12个月的免疫程序。(3)在接种乙肝疫苗同时,合用小剂量的白细胞介素-2。

意外接触乙肝病毒者如何打乙肝疫苗

(1)对未接种过疫苗的接触者,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4小时内),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肝疫苗。

(2)如果接触者已接种过疫苗,但未经全程免疫,应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后按乙肝疫苗免疫程序补上全程免疫。

(3)接种过疫苗,并已产生乙肝表面抗体的接触者,应根据其抗体水平而定。如果乙肝表面抗体水平足够可不必处理;水平不够应加强注射1针疫苗;如果初次免疫无应答者应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各1针。

乙肝疫苗的有效期是多久?接种后多久能产生抗体?

一般乙肝疫苗接种成功,抗体可以维持12年左右,但是这个年限因人而异,有少数人1~2年抗体就消失了,有人则可以维持十几年之久。

如果一个人注射了乙肝疫苗后长时间没有接触到乙肝病毒,那么注射乙肝疫苗形成的免疫就会慢慢消失(过3~5年再注射一次就是为了让免疫细胞再次接触到这种灭活病毒并再产生抗体)。

由于婴幼儿和成人的免疫应答敏感性不同,所以有的人打疫苗容易产生抗体,而部分人不会产生抗体。乙肝疫苗第一针后大概有30%左右的人产生抗体,而第二种后有50%~70%左右,第三针后90%左右产生抗体。而有的人注射后没有抗体,需要加大剂量注射,但是仍有部分人由于遗传的原因,在多次大剂量注射后仍是无法产生抗体,这类人群要避免和传染源密切接触,以防发生感染。一般要通过注射疫苗来产生抗体,至少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哪些人群必须注射乙型肝炎病毒疫苗

处于HBV感染高度危险状态的易感者(未感染过HBV的人)应接种乙肝疫苗。主要包括:

①全部新生儿及幼儿园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孩子;

②传染科、口腔科、血液室、透析室和经常接触血液的工作人员;

③新加入某一群体的人员,如新入伍的战士、新入学的大学生;

④从事食品服务行业者及保育工作人员; ⑤发育障碍者,收容所中的患者和工作人员;

⑥血液透析患者; ⑦使用血液制品者;

⑧器官移植前的患者;需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者;

⑨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庭接触者; ⑩注射毒品成瘾者;长期教养机构中的犯人。

乙肝疫苗抗体产生

由于婴幼儿和成人的免疫应答敏感性不同,所以有的人打疫苗容易产生抗体,而部分人不会产生抗体。乙肝疫苗第一针后大概有30%左右的人产生抗体,而第二针后有50%~70%左右,第三针后90%左右产生抗体。

而有的人注射后没有抗体,需要加大剂量注射,但是仍有部分人由于遗传的原因,在多次大剂量注射后仍是无法产生抗体,这类人群要避免和传染源密切接触,以防发生感染。

乙肝疫苗加强针

所谓乙肝疫苗加强针就是当注射乙肝疫苗后,体内就会产生抗体(一种免疫球蛋白),抗体有一定的半衰期,当下降到一定水平时,不足以起保护作用,可通过再次注射疫苗,刺激机体,产生和提高抗体水平。这时注射的乙肝疫苗就称之为乙肝疫苗加强针。

乙肝疫苗不是万能的,接种乙肝疫苗后不会产生永久性乙肝抗体,让你一辈子不再感染乙肝。接种乙肝疫苗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内的乙肝抗体滴度会慢慢下降,如果乙肝抗体滴度小于10MIU/ML,就不能确保我们不会感染乙肝,也就是说我们失去了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统计资料表明,接种乙肝疫苗后人体乙肝表面抗体(抗一H)转阳率在95%以上,有效保护期在5年以上,乙肝抗体滴度越高,免疫力越强,免疫保护持续时间也越长。但也有极少数人在接种乙肝疫苗后,体内产生的乙肝抗体滴度很低,达不到保护值,这样就不能有效地阻止乙肝病毒的感染和复制。

因此,为保证预防效果,接种乙肝疫苗后,应抽血化验乙肝二对半,若乙肝抗体呈阳性,说明接种成功,同时还应查乙肝抗体滴度。若乙肝抗体滴度最高值仅为10~100mIU/m1,最好在6个月后复种1次;乙肝抗体滴度最高值为101~1000mIU/ml时,应于首次接种后1~2年内复测乙肝抗体滴度;若乙肝抗体滴度在1001~10000mIU/ml时,应在2~4年内复测;当乙肝抗体滴度大于10000mIU/ml时,可在4~6年内复测;当发现乙肝抗体滴度低于10mIU/ml时应复种,复种仍按初种的剂量和时间方案进行。

还有少数人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了高滴度的乙肝抗体,但仍患了乙肝,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乙肝病毒是一种高度变异的病毒,它发生变异后,可变成新结构、新属性的病毒变异体,原来体内的抗体对新的变异株没有免疫力,就失去了预防作用。

接种乙肝疫苗后不产生抗体怎么办

大量研究表明,受种者的抗体阳转率在90%以上,接种乙肝疫苗后三年,保护率在80%以上;但是有一部分人接种乙肝疫苗后不产生抗体应该怎么办呢?肝病专家指出,注射乙肝疫苗后又没有产生抗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更换疫苗。对接种血源性乙肝疫苗无应答者,可改用基因工程重组乙肝疫苗接种,使之成为低应答者;对接种无前S蛋白乙肝疫苗后无应答者,可改用有前S蛋白的乙肝疫苗。

(2)增加接种次数。有些人抗体产生较晚,称为应答迟缓。对此可加注1~2针,或者重新接种疫苗,并且适当增加剂量。可采用0、1、2、12个月的免疫程序。

(3)在接种乙肝疫苗同时,合用小剂量的白细胞介素-2。

(4)卡介苗或牛痘苗能增加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可配合使用。

(5)改变接种途径。有人对肌肉注射疫苗后无应答者可改为皮内注射,每两周一次,直到迟发型变态反应呈阳性为止。

乙肝疫苗接种是预防乙肝的可靠方法,但也不是绝对的和一劳永逸的。接种后一定要检验接种效果和乙肝抗体滴度,并根据乙肝抗体滴度情况适时复测,当滴度小于保护值时,要及时补种,使体内经常保持有效的乙肝抗体滴度,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真正达到预防乙肝的目的。

乙肝疫苗接种禁忌

一、患者有皮炎、化浓性皮肤病者,不宜接种乙肝疫苗[10],等待病愈后可进行接种乙肝疫苗。

二、发烧感冒者,暂时性的不可接种乙肝疫苗。

三、刚出生的新生儿患有先天性疾病,正在治疗期间者,不宜接种乙肝疫苗。如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等。

四、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婴幼儿不宜接种乙肝疫苗。推荐阅读;

五、乙肝疫苗不可与其它类疫苗同时注射如: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麻疹疫苗等。

六、不可空腹接种乙肝疫苗,另外,对于过敏性体质和孕妇也不宜接种乙肝疫苗。

七、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的患者,接种乙肝疫苗并不能产生任何的作用,不宜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多久打一次

乙肝疫苗的注射,其中基础免疫为打3次每次一针,第二针距第一针一个月,第三针距第一针六个月。如果阳性滴度指数较低,可以打一针加强针,以后假如再打加强针则一针就可。

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预防的疾病】用于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种类】1、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此疫苗是由酿酒酵母细胞表达的HBsAg,经纯化、加佐剂吸附后制成。 2、重组乙型肝炎疫......

乙肝疫苗操作规程

乙肝疫苗接种操作规程一、接种人员要持证上岗,工作衣帽穿戴整洁。二、接种前要进一步核实接种对象。同时根据儿童身体状况及家长近期的健康状况、既往疾病史及接种疫苗的反应......

乙肝疫苗怎么打

乙肝疫苗怎么打2007年04月07日 星期六 05:14 P.M.乙肝疫苗的注射方式:基础免疫为打3次每次一针,以后假如再打加强针则一针就可。重点应用人群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新生儿,一部分是......

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制度

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制度一、设施配备:产房(婴儿室)配备空调、乙肝疫苗专用小冰箱、紫外线消毒灯、温度计、安全盒和必要的抢救药品。二、疫苗、冷链管理:实行专人管理,建立健全疫苗......

乙肝疫苗项目工作小结

2011年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工作总结根据肥城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山东省2010年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精神要求,工作要求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精神要求......

下载关于乙肝疫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乙肝疫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