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实施方案_查漏补种工作方案

实施方案 时间:2020-02-28 01:35:2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实施方案】

义乌市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实施方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查漏补种工作方案”。

义乌市2007-2008年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预防控制工作的力度,消除乙肝疫苗免疫空白儿童,有效降低我市人群乙肝病毒携带率和发病率,实现卫生部《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要求的工作目标,省政府决定,2007-2008年在全省开展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为保证此项工作顺利开展,扎实做好此项工作,根据省卫生厅、财政厅、教育厅联合下发的浙卫发〔2007〕153号《关于开展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及《2007-2008年浙江省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乡(镇、街道)为单位,15岁以下儿童(1992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乙肝疫苗全程免疫接种率达到95%以上。

二、对象

1992年1月1日以后出生经调查未接种或未完成3针次乙肝疫苗接种的儿童。

既往有乙肝病史或乙肝两对半检查中有一项阳性者,不予补种。

三、疫苗规格、补种针次和免疫程序

1、疫苗规格:2002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使用5μg酵母苗,1992年1月1日-2001年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使用10μg酵母苗。

2、补种针次:既往未接种乙肝疫苗(包括免疫史不清)者,应补种3针次;既往接种少于3针者,应补足3针。

3、免疫程序:按照0、1、6月程序接种。第二针与第一针的间隔时间应≥28天,第三针与第二针间隔时间应≥60天。

四、时间安排:

查漏补种工作分两年完成:2007年完成小学及小学以下儿童及相应年龄散居儿童(1995年1月1日至现场接种期间出生儿童)的查漏补种工作;2008年完成1992年1月1日-1994年12月31日出生儿童的查漏补种工作。

(一)2007年 8月底前全面完成方案制定、培训、宣传等前期准备工作部署落实。

1、2007年8月10日前制订下发《2007-2008年义乌市面上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2、2007年8月20日前完成查漏补种工作的逐级业务培训;联系落实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阵地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完成告家长书、调查登记表格资料的准备并下发至各接种点。

(二)2007年8月底前完成乙肝疫苗及注射器的逐级下发工作。

(三)2007年8月-9月上旬,结合新生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工作,开展接种对象的摸底调查和宣传发动工作。

(四)2007年9月-2008年3月,全面组织实施2007年度应种对象乙肝疫苗接种。

(五)2007年12月底前,逐级上报2007年度查漏补种工作进度资料。各免疫接种单位自8月始每月汇总上报查漏补种工作开展情况进度。2008年5月底前逐级完成资料收集、统计和活动总结并上报。

(六)2008年度查漏补种工作启动时间将根据疫苗及注射器到位时间另行通知。查漏补种工作结束后,按要求逐级上报接种资料和工作总结。

五、技术措施

(一)人员培训

认真开展查漏补种业务工作的培训是做好查漏补种工作的重要条件。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分级分批做好参加查漏补种工作人员的培训,以保证全市按统一方案完成查漏补种工作。接种人员必须是经培训合格并取得预防接种上岗证的卫生人员。培训内容包括:查漏补种的目的、意义;查漏补种对象、时间、工作目标;应种对象的判定方法;疫苗及注射器使用、管理的要求;接种现场禁忌症和接种技术的掌握、副反应的报告与处理;各种表格的填写、上报与保存;督导、评估与总结。

(二)摸底调查

以村(社区)为单位开展摸底调查,调查对象为辖区内常住人口及流动人口中所有适龄儿童。各地要加强重点地区的查漏补种工作,特别是做好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聚集地适龄儿童的排查工作。调查内容为乙肝疫苗免疫史、乙肝病史、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对排查后需要接种乙肝疫苗的适龄儿童按要求进行登记,认真填写《义乌市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摸底调查及补种情况登记表》(见附件1)。各预防接种门诊(点)要保存好本次查漏补种儿童名册的原始记录,以便检查、校对。

(三)免疫史判断

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史应结合接种证、接种卡和家长回忆综合判断。有接种证者以接种证为准;无接种证者以接种卡为准;无证无卡者,以家长回忆为准;无证无卡且家长回忆不清(即免疫史不详)者视为未接种。

(四)接种预约

对补种对象接种前,接种人员要履行告知义务,并要有书面告知书(见附件6)进行预约,尤其是要落实好乙肝疫苗第二、三针接种的衔接工作,由于乙肝疫苗需接种3针,且第二、三针间隔时间较长,各地应通过各种方式,在接种第一针和接种第二、三针前,及时通知每一个接种对象,落实好相关衔接工作。

(五)疫苗和注射器的管理

本次查漏补种所需乙肝疫苗及配套注射器材经费由省财政支出,由省疾控中心统一按照集中采购程序采购后,免费逐级下发至各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分配计划(调查摸底掌握应种对象数)分批下发到各免疫接种单位。疫苗和注射器要实行专帐专管,不得挪用或与常规免疫疫苗混用。

市疾控中心、各免疫接种单位必须做好各种物资的详细分配计划,保证疫苗、注射器的合理分发。为保证疫苗冷藏运输、储存,各单位对冷链设备进行合理安排,保证疫苗贮藏温度在2-8℃。

(六)现场接种准备与实施

各免疫接种单位按目前承担的免疫规划辖区地段分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科学设置接种点,每个接种点都应设置明显的标识和禁忌症告示。为保证接种质量,本次采用定点接种的方式。

接种时要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本《实施方案》进行,有疫苗接种禁忌症的儿童,一律不予接种,并做好副反应处理的准备工作;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进行安全接种,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范处理;接种后接种人员要按规范做好接种记录,要将补种日期填写在附表1相应栏中作为现场登记,同时及时登记录入接种证(卡)。

整个查漏补种工作期间对新发现的或新到达的未接种或未完成3针次乙肝疫苗接种的儿童都必须开展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并作常规报告。

(七)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理

在查漏补种过程中,各接种点要指定专人进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发生反应时,要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同时遵循逐级上报原则,及时上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局。市卫生局根据分级处理原则,组织有关单位统一按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调查表》进行调查、处理、诊断、上报;对发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纠纷,应采取积极措施,避免事态扩大;发现严重疑似异常反应时,在调查处理的同时,及时上报省卫生厅。

(八)督导与快速评估

1、督导:市卫生局建立由卫生行政和技术人员参加的督导组,在接种准备阶段就开展对基层的查漏补种工作情况进行督导,即对查漏补种工作实施全程督导检查。各镇、街道至少保证有一名市级督导人员进行全程督导,督导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以确保查漏补种的质量。

2、快速评估:各年度查漏补种工作完成后,督导组要按《实施方案》要求在学校、企业和流动人口聚集地等场所对查漏补种工作进行接种率快速评估。快速评估的重点是容易被漏种的人群和地区,如流动人口聚集地、大型工地、市场、边远山区、常规免疫薄弱区域。并根据评估结果再进行补种。

3、快速评估方法与要求:

(1)市级评估:在查漏补种工作结束后的两天之内,由市卫生局组成的督导组按快速评估要求随机调查90名儿童,对接种率进行评估。调查儿童的确定:全市随机抽查2个镇(街道),每个镇(街道)以中心卫生院所在地为中心在近、中、远距离抽查3个村(社区),每村(社区)入户调查10名儿童,每个镇(街道)累计调查30名儿童;城区范围集贸市场、车站等共调查30名儿童。(实施乙肝疫苗查漏补种期间不在本地的儿童也要调查,注明来源,但不计入90名儿童之内)。结果的判定以接种登记记录或儿童家长回忆为准。评估中发现未按要求接种的儿童,应进行登记并通知到指定的地点进行补种。

2、镇(街道)评估:由市疾控中心组织快速评估小组对各镇街查漏补种接种率进行评估验收,调查儿童数与调查儿童确定同市级评估,快速评估结果列入免疫规划项目年终考核。

评估现场应填写《查漏补种接种率快速评估表》(见附件4)。完成快速评估后,要及时汇总到《查漏补种接种率快速评估汇总表》(见附件5),并计算本次乙肝疫苗查漏补种接种率。

(九)资料汇总与报告

查漏补种活动结束后,各地按要求汇总数据并逐级上报各种报表及工作总结。总结应包括组织发动、宣传培训、摸底调查、接种情况、督导评估、补助经费发放及疫苗、接种器材使用和存在的问题、工作建议等。

各镇(街道)2008年5月5日前将《义乌市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情况汇总表》(见附件2)上报至市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将附件2汇总至《义乌市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情况汇总表》(见附件3),并于5月15日前上报省疾控中心。

六、职责分工

(一)本次查漏补种活动所需乙肝疫苗、注射器经费由省财政支出,其他工作经费由同级财政解决。

(二)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和领导,确保达到高水平接种率。本次查漏补种工作涉及的年龄范围较广,工作难度比较大,为做好此项工作,市卫生局积极做好组织和协调,争取各相关部门,特别是教育部门、外来人口管理机构的支持和配合。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镇(街道)公共卫生管理员和村(社区)公共卫生联络员的作用,开展目标儿童的调查摸底、宣传发动工作,以保证本项活动的顺利实施。要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目标责任制,确保实现95%的接种率目标。

(三)市教育局负责对托幼机构、学校实施查漏补种工作的管理,指导和督促托幼机构、学校落实查漏补种责任制;落实各托幼机构、学校对在校在园儿童查漏补种工作的宣传发动、应种对象的调查摸底登记工作;组织托幼机构、学校查漏补种责任人参加培训;将该项工作纳入对托幼机构和学校卫生工作的考评内容,并加强督导检查。

(四)市卫生局负责查漏补种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做好人、财、物的调配工作,组织协调辖区内医疗卫生单位的工作人员参与查漏补种活动,加强落实督导检查与评估验收。

(五)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负责查漏补种工作的实施,负责业务指导、技术培训、疫苗、注射器材等物资管理和现场技术指导等项工作。承担对免疫接种点参与查漏补种的工作师资人员的培训,加强与教育部、托幼机构的协调,积极做好查漏补种活动的宣传策划与落实等工作。在疫苗补种工作完成阶段做好资料汇总和分析工作。

(六)各医疗卫生单位要积极参与查漏补种工作,主动承担责任区域范围内适龄儿童的查漏补种工作的具体实施。每个村(社区)保证有一名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参加摸底动员工作,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确保能登记掌握所有目标儿童。

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总结

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总结为了贯彻落实政府关于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和服务中心做好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有关文件精神的要求,为了提高辖区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保护易感人群,我中心......

乙肝疫苗查漏补种知识试题

**医院乙肝疫苗查漏补种知识试题单位姓名得分1、2010年在全区范围内对1996年至1999年出生人群实施乙肝疫苗查漏补种。2、根据既往接种史,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0、1、6月的......

卫生院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总结

卫生院2009-2010年乙肝疫苗补种工作总结 为了贯彻落实政府关于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和服务院做好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有关文件精神的要求,为了提高辖区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保护......

乙肝疫苗查漏补种第二轮接种工作总结

白院报[ 2011 ]29号白玉中心卫生院关于乙肝疫苗第三轮接种工作总结 商南县卫生局:乙肝疫苗补种工作在经过七次宣传、积极组织、认真培训、严格摸底的前期工作推动下,我镇第三......

麻疹查漏补种实施方案

马河乡卫生院2012年 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为本年能够顺利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根据县卫生局,疾控中心流病科统一安排,要求我院在2012年2月25日-2012年3月5日完成对全乡......

下载义乌市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义乌市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