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屏山村考察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安徽屏山村写生考察”。
安徽屏山考察写生报告
时间:2016年3月20日-2016年4月2日 地点:安徽屏山
一、写生主题
徽派民居速写写生、徽派民居测绘考察。
二、概述
(一)写生目的通过外出写生考察,进一步加强我们对徽派民居及自然风景的感受能力,提高写生的审美能力、加强和拓宽写生对美的修养;同时锻炼我们在实践中的意志力、吃苦精神、协作与友爱精神。培养对自然界、风景、民居等建筑造型、的感受能力和表现力,使我们感受地方特色,锻炼自己的表现技法,学习和借鉴优秀文化,为以后的设计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还能够增强班级集体荣誉感。
(二)写生对象和写生内容,包括写生时间、地点、对象、范围、写生要点及所要解答的问题。
(1)写生对象:徽派民居,徽州地方山水。(2)写生时间:2016年3月20日-2016年4月2日(3)写生地点: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屏山村(4)写生范围:屏山村
(5)写生要点:作画过程中如何选景与确定构图,如何处理好广阔与深远的空间关系以及测绘过程中如何测量民居、整理数据、最终绘图。
(6)解答问题:解决自己在速写以及测绘方面的一些不足,通过写生考察来提高自己的技法。
(三)写生技法研究
民居写生是一个观察—感受—理解—表现的过程。在速写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培养感受。作为基础训练,以研究民居为起点,以客观事物为凭借,通过观察、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表现 经过了一天的颠簸,终于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屏山村。来到这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地方,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激动。坐着大巴我们来到了考察点—屏山。拖着沉重的皮箱,迈着同样沉重的脚步,行走在村间的小路上,我开始被这里独特人文气息所吸引。奇特的房屋造型,灰白斑驳的墙面,村间穿过的小溪,西边青石上的青苔,还有忙碌中的村民,这里给我的第一印象很奇特很独特。我们住在了屏山客栈,躺在床上,感觉自己还在火车上晃晃荡荡,这是我第一次坐这么长时间的火车,有点不适应,不过感觉挺好,心想,古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书没读几本,总算是行了几千里路了。午饭前,由导游带我们参观村子,穿过小巷,来到了屏山村古村落。这里的陈设很有意思,靠墙放着一个几案,案上左放一个花瓶,右放一面镜子,意喻平静,中间放一个钟摆,寓意终生平静。地也很有讲究,据说是用吃的东西调和在一起铺成的,真是煞费苦心。院子里种着几棵竹子,远看是圆的,上前一摸却是方的。这一方小院虽然不大,却给人一种很舒适很亲近的感觉。由于景点很多,我们没有过多停留。出了舒秀文故居,来到下一个景点,村口的绣楼和小溪上的凉亭。这个绣楼很小,不过很精致,楼檐上有不少木刻,楼上开一扇小窗,据导游说这里就是抛绣球的地方。回想那个年代,这里应该是多么的喜庆热闹。小溪上的凉亭据说年代已经很久远了,看上去很破旧,但很结实,亭子上柱子与柱子之间有几幅画,画着菩萨童子等吉祥图案,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导游给我们讲解了一些当地的建筑特色,这一带的民居叫徽州民居,房子上很有特色的墙叫马头墙,这里房子的门都不会向南开,门口也不能正对墙角,如见死角,要把死角磨平,可见古时封建思想的严重。接下来导游又待我们去了敦仁堂和三姑庙。敦仁堂的门很有特色,是一座八角门楼,楼上雕着很多具有浓郁传统气息的纹样,而且都有其寓意,不得不佩服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技艺。三姑庙是村上一处古庙,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对于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在心中总有那么一点点排斥,毕竟从小受的教育就是重科学反封建,但封建庙宇中的艺术成分还是很高的,而且受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历史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也是离不开封建的东西的。封建思想是应该摒弃的,但其影响下所产生的这些文化瑰宝却也给后世留下了一份伟大财富。
休息了一晚上,总算是修整过来了。吃过早饭,拿上相机,我准备在村子好好转转。可能是本能的原因,我还是顺着来时的那条路向前走。路很窄,在溪与屋之间,宽不到两米,看上去有些危险,小溪旁有几个村民正在洗东西,溪上时不时游过几只鸭子。不知是不是因为我们家那边无山无水的原因,我对这里的村民总有种羡慕之情,靠山而做,靠水而居,生活的多么惬意。这里的人们养蚕的很多,应该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对于我这个从小就生长在城市的人来说,这些农活真的是很新奇。北方与南方有很多差异,城市与农村也有很多差异,这些差异自然给人一种巨大冲击力。所以我也就看什么都觉得新奇。村子里的房子大多年代久远,全都是统一的灰白色调,给人一种很纯朴素净的感觉。远望去屋与屋之间林此节比,层次感很强,透露出一种整体美。由于屋与屋之间离得很近,是这里的小巷显得越发的神秘深邃,从小巷头望到小巷尾,就好像回到了那个古老的年的年代,历史感油生。很早就喜欢小巷,他向上向前的趋势给人一种流动感,让时间与空间同时流动,这种感觉很奇妙,能让人久久回味。喜欢站在这小巷上,让他带我回忆过去,展望未来。
过了几天,我们来到第二个考察地——宏村,这里有“中国画里乡村”之称,属于世界文化遗产。跟着导游,我们进入了村子。导游告诉我们这个村子是个牛形村。整个村子像一只卧着的水牛。村子里水渠贯通,据说代表了牛肠,水渠经过每家每户门前供村民使用,设计的十分巧妙也很人性化。村民们现在还保持着八点之前打饮用水,八点之后洗衣服的习惯。不久我们来到牛的胃部——月沼。这是一个半圆形的水塘,塘水波光粼粼,倒影着周围的民居。水中养了不少的大红鲤,在水中游弋。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一栋大型徽商民宅——承志堂。这是一栋很大的宅子,屋内三雕俱全,花卉果木,水井池塘,配之楹联字画,文化底蕴深厚。侧门很有特色,叫商字门,整体像一个商字,是主人为了提高自己商人的地位,特意设计的。古人的这种设计想法着实是让人佩服。设计无处不在,这句话实在是很有道理,经济的富足必然导致文化的发展,而设计就蕴含在文化范畴之内。在这个曾经十分富足村子里,就无处不体现着精妙的设计,作为一个设计专业的学生,在佩服前人高明的智慧同时,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绝对不虚此行。
这次考察给我的收获很大,有些能用文字表达,但大部分难以言喻,但我知道这些潜移默化东西已经容入到自己的思想当中了,希望在以后的设计中把自己的这份阅历加以体现。
关于遗留符号所带来的历史感来源的思考
图形符号能带给我们很多信息,也能触发我们很多感想。这次考察所见到的的符号大多是一些传统纹样,这些纹样和材料结合在一起从三方面把历史感传达给人们。一,通过内容。纹样的内容大多来自于中国古代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这些是中国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人文化底蕴的承载。所以当这些纹样出现的时候,会使人不由自主的在内心中产生一种思想的共鸣。在人与物中间产生了一种微妙的联系,一种亲切的,自豪的,庄严的复杂感情。二,通过形式。纹样的表现形式以概括的形为主,但又不失写实的方面。形式上能给最直观的表达,当人看到这些符号是会和自己的知识结构相碰撞,并反映出其传统感历史感。三,通过材料。这次考察所接触的符号,大多是通过四雕来表现的,而像砖、竹子、木头、石头这些材料在经历了时间的冲刷之后会留下很多斑驳的痕迹,这些是历史的痕迹,是时间走过的烙印,历史感。关于现代符号与历史遗留符号融合与碰撞的思考
在这次考察中有几处细节引起了我的兴趣。一处是我们参观老宅时墙上挂着的禁止吸烟的标志。这个标志整体是一个本地老房子的形状,中间画着禁烟符号。这应该说是一个很现代的标志,但放在这么一个历史感极强的地方却一点也没让人感到不舒服不协调,反而由于恰当的设计而使现代与传统恰当的结合到了一起,让人印象深刻。另一处是在西递时发现的老房上的路灯。灯的造型现代味十足,西式的风格,和传统的中式的房子放在一起感觉很独特,这里面既有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同时也透漏着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让人过目难忘。关于考察地历史遗留符号与其它地区符号的比照
我去过的地方不多,但从一些媒体中也对很多地方有所了解。徽州文化中的这些符号在其他地方也有不少,他们所表现的内容大致相同,都是通过描绘一些理想事物来表达一种美好的愿望。徽州文化有其独特的东西,由于它地理上的隔绝使它有了独特的光芒。但中国是一个文化融合几千年的国家,所以这里所透漏出的首先还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其次才是惠州独特得东西。这里给我的印象中最独特的还是其治家的理念和营商的传统,这些是其文化中体现最多的东西。用一副当地的对联最能体现“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安徽考察报告一个城市只有充分发掘并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和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才能长久地提升城市的文化特色品位,在激烈的城市文化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最具代表性的成熟的皖南地......
安徽考察报告在当下这个社会中,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安徽考察报告,欢迎阅读......
安徽考察报告作为一名历史专业的学生,我很庆幸学校能够安排我们去考察一些历史文化古迹,让我们亲身体验历史底蕴增强自身的历史文化素养。今年四月份老师带领我们一行人浩浩荡......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无赖”为你整理了“安徽考察报告”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安徽考察报告1考察时间:20xx年10月9日——20xx年10月19日考察地点:安徽......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安徽考察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