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影评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霸王别姬影评及介绍”。
婊子无情,戏子无义。
婊子合该在床上有情,戏子,只能在台上有义。
许是一切都太匆匆,台上,霸王还未来得及让虞姬逃走,虞姬就挥剑别了霸王。台下,蝶衣还未来得及守着小楼,小楼就寻到了菊仙。多么无奈的剧情,活脱脱一出折子戏,演了蝶衣这短暂又冗长的一生。三段悲欢交织的人生缩影了整个文化时代。
实际上把他们的命运拆开来看,并没有什么大是大非可以过分指摘。段小楼从小便遭遗弃,生活于他的恶意让他过早洞察世情,练就了无谓又畏惧的品性,实际上小楼也代表了芸芸众生,在生计里苦苦挣扎熬煎,底子扎实却少了几分如蝶衣的灵气。他自始至终明白,才子佳人不过是一时欺哄,生在凡人堆儿里唯有且歌且行。从入了科班到成了角儿,小楼都是且自开怀又战战兢兢,虽不能够自在,却也活的比旁人洒脱。儿时他是师兄,自然处处为胆怯的师弟撑腰,成名后他是霸王,更要互得虞姬周全。但他不过是个庸常之人,有着凡人的需求,台下寂寞不安的身躯必定要清酒与女人来填补。
而菊仙则是这样一个注定为他所累无怨无悔的女子。小楼爱护她,是她所表现出一个女人所需要的关怀使然。男人对于渴求自己保护的女人总是难以抵挡的,何况是这样一味其他男人求而不得的尤物。菊仙也是个聪明女子,她求什么,要什么?“我要的是你要我”。小楼去过几回,而有些人,是一遇上就知道往后的结局。但那是外边的世界,常人的福分。她一个婊子,浪荡子在身畔打转,随随便便地感动了,到头反倒来坑害了自己。婊子无情,只为自保。只是有时爱情徒有虚名,不是太我,便是太他,不是赔尽,便是全赢。菊仙就在台下,看着这个肯为她砸场子的段小楼,此刻正扮着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她顿时下了决心,这个男人她要定了。她的确赢了,当小楼一口唾沫吐在蝶衣脸上时,她就已经赢了,稍稍动了恻隐之心,手帕轻轻替他拭去抹不掉的耻辱,转身随了小楼而去,头也不回。她怎知日后的世态,怎知小楼的背叛,其实她迷恋的,或许也不过是台上那个待虞姬柔情似水的霸王。情只一字,何以百年?
是个异种,就连当个凡俗的福分也不能有。打小看着母亲离自己而去,留给自己唯一一件衣服还被说成窑子里的东西,小豆子还未成型的自尊却膨胀起来筑成高墙深锁。师兄给他的关怀让他在冰天雪地里察觉一丝暖意。当师兄为替他偷工减料被罚跪在雪地里,他透过昏暗的纱窗瞥见雪地里冻僵的他,他童稚的心温柔起来。造诣高的大多偏执,蝶衣拥有常人莫能企及的艺术境界,却同样执着于对小楼难言又难抑的情愫。其实他在一次次被伤害被“插足”之后也想过逃离,这情愫犹如他对鸦片的依赖,总是戒不掉。影片中他戒烟时一边嘶吼一边砸碎满墙的他与小楼的照片,便在象征着他想挣脱对小楼的爱于他的束缚。眼为情苗,心为欲种。他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却被另一个人看在眼里。台上,“她”在涮剑,人在剑花中,剑花在他眼底。
实际上要说起懂得蝶衣的,当只有袁四爷一人堪称他的知己。可蝶衣明明知道小楼的心不在这里,却撇不开这千丝万缕。看似畸形复杂的关系随着楼台易主,京戏的兴衰而渐渐颓败进而浮出水面。两人从小豆子与小石头,走到程蝶衣和段小楼,分分合合,反复,痴缠。蝶衣求而不得的绝望转化成放纵颓废。颓废源于享乐与放荡,成于对精致的过分追求,充满细微变化和研究探索,是现代社会的激情表白。而蝶衣的美丽与怨毒恰好让这种颓废变成一种沉潜销魂的美学,不得不提的是张国荣本人赋予蝶衣这一角色的颓废的灵魂。魏尔伦曾说,颓废这个词闪耀着姹紫澄金的微光,表达最高文明的种种精细思想,是高超的文学化,是可以感受深刻欢乐的灵魂,它摆脱了喷吐的烈焰和熠熠生辉的宝石,使人联想起妓女的胭脂红,想起马戏团的杂耍,想起气喘吁吁的古代斗士,想起野兽的窜跳,想起赛马会上人们消耗的热情,这种热情渴求自身的迸发,把热情消耗殆尽,正如入侵之敌吹响的号角。蝶衣的一生真真是人戏不分,讲求四个字,从一而终。而事实上两人迟迟垂暮又再度聚首,真正上演了姬别霸王之时,蝶衣才确是不疯魔不成活。亦如张国荣在后来的纵身一跃,他说,他比较喜
欢那样的收梢。
影片后半部分不可避免地转向政治,那是个骇人听闻的年代,经历过的人多半不愿回首。那又是个背叛的年代,一切深情都在牛鬼蛇神中分崩离析。结果可想而知,小楼背叛了蝶衣,背叛了菊仙,而这两个为他出生入死的爱他的人儿绝望无力地挣扎,蝶衣也不舍得负他。歇斯底里之下,他揭发姹紫嫣红,断壁颓垣。蝶衣尚能苟延残喘,他还心心念念着小楼,他还有他的贵妃醉酒,他的牡丹亭,这些从不曾离他而去。只是菊仙呢,她还剩什么?她曾经青春,妍丽,自主,风姿绰约地,自己赎了身,到头来自己了断。溺水的人,连仅有的一块木板也滑失了。一段情缘镜花水月,她只是个一生求安宁而不可得的女人。洗净了铅华,到头来,还是婊子。
陈凯歌的这部作品堪称经典,毋庸置疑,甚至称得上是他最好的作品,比起同样有情怀的电影《风月》,《霸王别姬》仿佛已经无人超越,更不用说后来颇受微词的《无极》。张国荣为角色注入的灵魂巧妙地缓解了陈凯歌拍摄《霸王别姬》时的恐同焦虑,将年代感与时代感结合。有人说这是一个政治强暴了文化的残忍故事,我更愿意将它定义为关于自我实现的凄美旧事。李碧华在原著中,将程蝶衣和段小楼写得更世故,更顺了世情,结尾两人在澡堂偶遇,已芳华暗换,两人相互瞥见对方的裸体,往事涌上心头,又各自别过,走出了澡堂。我并不喜欢这个结尾,太让人不甘,太伤痛。电影可能出于影视效果等因素改换了结局,真正应了题,从一而终,霸王别姬。
生命为愁苦所消耗,年月为叹息所旷废。我们对此无能为力,唯有记得老班主那个苍凉的手势,人啊,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霸王别姬《霸王别姬》---这是中国电影之中一部雅俗共赏的典范作品,也是两岸三地电影人合作拍片最为成功的代表作,1994年曾获得嘎纳电影艺术节金棕榈奖。改编自香港女作家李碧......
霸王别姬和活着是我最喜欢的两部大陆电影,活着的书更好看,霸王别姬书也不错,风格很鲜明,可是我更喜欢电影。高中毕业那个暑假,在同学家里第一次看霸王别姬,当时看完后,就有点呆住了......
程蝶衣的虞姬,张国荣的蝶衣“漫漫岁月,茫茫人海,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泥足深陷的爱情。”《霸王别姬》原小说作者李碧华对其的题记。说到《霸王别姬》,楚霸王项羽与虞美人虞姬,生......
《霸王别姬》影评刚强也好软弱也好,其实在艺术与生活,爱情与现实之间,很多时候没有对错。这出戏里,被毁灭的是最纯最深的爱情。作品的重点实际上是放在蝶衣对小楼的感情上,致......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霸王别姬》影评一个人若是活的太过纯粹,就注定被纷扰的世俗所埋葬。就如霸王别姬里面的程蝶衣,终其一生,只唱一段京剧,只爱一个段小楼。而出于对生的本能的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