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中级职称流行病学试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公卫医师流行病学真题”。
公卫中级职称流行病学试题
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流行病学是从群体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
B、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
C、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
D、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
E、流行病学已深入临床医学的研究中
2、队列研究属于哪一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B
A、描述流行病学
B、分析流行病学
C、实验流行病学
D、理论流行病学
E、临床试验
3、流行病学研究范围为
E
A、传染病
B、非传染病
C、健康问题
D、原因不明的疾病
E、一切疾病和健康
4、流行病学研究应树立的观点有
E
A、群体的观点
B、预防为主的观点
C、分析比较的观点
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观点
E、以上都是
5、下列哪一种指标常用来说明疾病对人的生命危协程度
E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罹患率
E、病死率
6、表示急性传染病的流行强度宜用下列哪种指标
A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罹患率
E、病死率
7、某县历年流脑发病率均在12/10万~20/10万之间,去年该县流脑发病率为16/10万,试判断其流行强度
A
A、散发
B、暴发
C、流行
D、大流行
E、以上均不对
8、下列哪一种传染病一般呈严格的季节性
A
A、虫媒传染病
B、寄生虫病
C、呼吸道传染病
D、肠道传染病
E、血液传染病
9、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E
A、年龄、性别、季节分布
B、年龄、季节、职业分布
C、年龄、季节、地区分布
D、地区、季节、职业分布
E、时间、地区、人群分布
(10~12题请参照下列资料)
某社区年均人口为9万,年内共死亡150人,其中60岁以上死亡100人;在全部死亡者中,因肿瘤死亡人数为50人,该社区年内共出生100人。
A、0.56‰ B、1.66‰
C、0.33‰
D、1.11‰
E、33.33%
10、该社区年度总死亡率为
B
11、该社区人口出生率为
D
12、该社区肿瘤死亡率为
A
13、病因对疾病的作用在时间上必须在疾病发病
C
A、之后
B、同时
C、之前
D、以上都可能
E、以上均不对
(14~15题请参照下列资料)
在病因研究中,倘若发现某病的发病率随某因素的数量变动而上升或下降,则该因素可能为该病的病因。
14、此逻辑推理法则是
C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类推法
E、排除法
15、在判断因果联系标准中属于
B
A、联系强度
B、剂量反应关系
C、联系的一致性
D、联系的时间顺序
E、生物学上的可解释性
16、现况调查的结果常用下列哪种指标
C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病死率
E、罹患率
17、拟调查某地人群高血压的现患率,可采用何种研究方法
D
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C、实验研究
D、现况研究
E、理论研究
18、欲调查某地HBsAg携带情况,可采用
B
A.筛选
B.抽样调查
C.病例对照研究
D.队列研究
E.个案调查
19.在抽样调查中,下列哪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最小
C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E.先分层再抽样
20、某地高血压的患病率约为20%,抽样调查时至少需调查人数为(设α=0.05 d=0.1P)
A
A.1600
B.2000
C.3600
D.4000
E.5000
21、某乡5000户约2万人口,欲抽其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1户开始后,即每隔5户抽取1户,抽到的户,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为
B
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简单抽样
E.多级抽样
22、下列哪一条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
C
A、可同时研究一种可疑因素与多种疾病的联系
B、适用于常见病的病因研究
C、样本小,省人力、物力,获得结果快
D、偏倚少,结果可靠
E、可计算发病率
23、下列哪一种偏倚病例对照研究中不会出现
E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回忆偏倚
D、混杂偏倚
E、失访偏倚
24、欲进行吸烟与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下列不能作为对照的是
A
A、支气管炎病人
B、胃病病人
C、意外损伤病人
D、肠道传染病人
E、眼病病人
25、病例对照研究中,能较好地回忆和确定病因因素的病例应首选
B
A、现患病例
B、新发病例
C、死亡病例
D、重病例
E、轻病例
26、队列研究中,如果随访时间较长,观察人数变动较大时,多采用下列哪种指标表示发病水平
B
A、年发病率
B、发病密度
C、累积发病率
D、罹患率
E、以上均不对
27、在群组研究中
D
A、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
B、不能计算特异危险度
C、只能计算比值比来估计相对危险度
D、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可计算特异危险度 E、以上都不是
28、临床试验中采用双盲法是为了控制
B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
D、入院偏倚
E、回忆偏倚
29、临床试验应遵循的原则中下列哪项不是
E
A、均衡
B、对照
C、重复
D、随机
E、处理因素
30、临床试验中对照采用临床上公认的、效果肯定的标准疗法,此种对照属于
C
A、空白对照
B、安慰剂对照
C、标准对照
D、自身对照
E、历史对照
31、用某种诊断方法判断为阳性人中,实际有病的所占比例称 A
A、灵敏度
B、特异度
C、阳性预测值
D、阴性预测值
E、符合率
32、试验结果的真阳性和真阴性人数占受试总人数的比例称
E
A、灵敏度
B、特异度
C、阳性预测值
D、阴性预测值
E、符合率
(33~35题请参照下列资料)
一种筛检乳腺癌的实验应用于已经病理检查证实的乳腺癌患者400人和未患乳腺癌400人。结果患癌组有100例阳性,未患癌组有50例阳性。
33、则该试验的特异度为
B
A、100/400
B、350/400
C、100/150
D、100/300
E、350/650
34、该试验的灵敏度为
A
A、100/400
B、350/400
C、100/150
D、100/300
E、350/650
35、该试验的阳性预测值为
C
A、100/400
B、350/400
C、100/150
D、100/300
E、350/650
36、下列哪种传染病患者必须实行强制性隔离和治疗
C
A、皮肤炭疽病
B、淋病
C、AIDS
D、病毒性肝炎
E、菌痢
37、不属于预防性消毒的方法是
E
A.饮水加氯消毒
B.食具煮沸消毒
C.剧场空气消毒
D.生活用水消毒
E.对痢疾病人每次所排粪便进行消毒
38、不属于经蚊虫传播的疾病是
D
A.丝虫病
B.疟疾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肾综合征出血热 E.登革热
39、在我国蝇类的主要传播疾病方式是
A
A、机械性传播
B、生物性传播
C、吸血性传播
D、直接接触传播
E、间接接触传播
40、合成拟除虫菊酯类与有机磷杀虫剂相比,最大的优点是
C
A.杀虫谱广
B.高效速效
C.安全无毒
D.抗药性小
E.性能稳定,残效长
41、计划免疫规定儿童应接种的“四苗”指得是
B
A、卡介苗、甲肝疫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疫苗
B、卡介苗、麻疹疫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疫苗
C、卡介苗、百白破、乙脑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D、卡介苗、乙肝疫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E、乙肝疫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流脑疫苗
42、属于人工被动免疫的制品是
E
A、卡介苗
B、脊髓灰质炎疫苗
C、麻疹疫苗
D、白喉类毒素
E、白喉抗毒素
43、婴儿期计划免疫,下列哪项措施不正确
B
A、8个月注射麻疹疫苗
B.2~3个月接种卡介苗
C.6个月结合季节,注射乙脑疫苗
D.3个月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
E.2个月开始服脊灰减毒活疫苗糖丸
44、新生儿期应接种的疫苗是
D
A.乙脑疫苗
B.破伤风抗毒素
C.麻疹减毒活疫苗 D.卡介苗、乙肝疫苗
白、破三联疫苗
45、哪项不属于预防接种后的异常反应
A
A.接种部位的红肿24小时后消失
B.癔病发作
C.血清病
D.过敏性休克
E.晕厥
46、下列哪种因素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
E
A、新生儿增加
B、获得性免疫力自然减退
C、易感人口迁入
D、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E、预防接种
47、孕妇患风疹后,可能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此种传播方式称为
E
A、空气传播
B、医源性传播
C、“Z”型传播
D、水平传播
E、垂直传播
48、被肠道病原体污染的水是
B
传染来源
B、传播因素
C、传播途径
D、传播方式
E、传染源
49、下列除哪项外,都是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
A
A、灭鼠措施
B、消毒措施
C、环境卫生措施
D、饮食卫生措施
E杀虫措施
E.百、50.周期性的正确解释是
A
A.疾病依规律性的时间间隔发生流行
B.疾病突然升高的现象
C.疾病发病率超过一般水平
D.疾病发病率保持在一般水平
E.以上都不是
51.流行病学三角包含的三大因素是
C
A.宿主、环境和病原体
B.机体、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
C.宿主、环境和病因
D.遗传、环境和社会
E.遗传、环境和人群
52.确定暴露于某因素与某病发生因果关系时,下列哪一条不加考虑
D
A.联系的强度和联系的特异性
B.剂量反应关系与生物学的可解释性
C.时间顺序,即暴露于疾病发生之前
D.对联系进行统计学检验所得P值大小
E.不同研究条件(地点、时间、人群)下所得联系的一致性
53.在进行爆发调查时,首先应该
E
A.采取防制措施
B.构成初步假设
C. 确认爆发是否发生
D.调查爆发三间分布
E.核实诊断
54.一项病例对照研究,500名病例中有暴露史者400例,而500名对照中有暴露史者100例,其OR值为
C
A.1.25
B.1.6
C.16
D.160 E.无法计算
55.一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
χ²=12.36, p
E
A、例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大于对照组
B.病例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对照组
C.对照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病例组
D.对照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小于病例组
E.不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小于吸烟者
56.队列研究中调查对象应选择
D
A.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B.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
C.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
D.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
E.任选有无暴露的两个组
57.对一种疫苗效果进行双盲研究是指
B
A.设计者和观察者都不知道哪些受试者接受疫苗,哪些受试者接受安慰剂
B.受试者和观察者都不知道哪些受试者接受疫苗,哪些受试者接受安慰剂
C.受试者和设计者都不知道哪些受试者接受疫苗,哪些受试者接受安慰剂
D.观察者和受试者都不知道什么疫苗
E.观察者和受试者都不知道安慰剂的性质
58.对一种疾病的病因的某种可疑因素进行病因学研究时,可采用观察性方法或实验性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区别是,在实验性调查研究中
D
A.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样本大小相等
B.这种研究是前瞻性的
C.实验组与对照组总是一致的
D.由研究者决定哪一组暴露于可疑因素,哪一组作为对照组
E.使用对照的方法
C
59.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
A.传染源的活动范围,排除病原体数量及毒力
B.传染源的数量,活动范围及周围人口数多少
C.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易感人群的免疫状态等
D.传染源的活动范围、数量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
E.传播途径的特点和病原体所能涉及的范围
60.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大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
E A.排出病原体数量的多少
B.携带时间的久暂
C.携带者的家庭人口数
D.接触携带者的易感人数
E.携带者的职业、社会活动范围、个人卫生习惯及卫生防疫措施
61、出生队列分析在死亡统计中,可正确地显示
C
A、暴露对疾病的影响
B、环境对疾病的影响
C、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
D家庭对疾病的影响
E、种族对疾病的影响
62、为了探讨某一疾病在不同国家人群中的发病率差异是环境因素或遗传因素所致,常用
C
A、遗传流行病学
B、血清流行病学
C、移民流行病学
D、描述流行病学
E、理论流行病学
63、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
E
A、暴发常由于许多人接触同一致病因子而引起
B、疾病在同一集体中短时间内发病数突然增多称为暴发
C、一次共源性暴发过程中,大部分病例的发病日期往往在该病的最短和最长潜伏期之间
D、一次共源性疾病暴发的流行高峰与中位潜伏期基本一致
E、疾病暴发时病例发生日期之不同,是由于该病的传染期不同所致
64、并联试验可以提高诊断方法的B
A、特异度 B、灵敏度 C、约登指数 D、一致性 E、诊断准确性
65、串联试验可以提高诊断方法的A
A、特异度 B、灵敏度 C、约登指数 D、一致性 E、诊断准确性
66、配比时,病例和对照比例是下列哪项时统计效率最高
D
A、1:1
B、1:2 C、1:3 D、1:4 E、1:5
67、病例与对照配比的因素,必须是
E
A、未知的混淆因子
B、可疑的混淆因子
C、未知的暴露因子
D、可疑的暴露因子
E、已知的混淆因子或至少有充分理由怀疑的混淆因子
68、免疫接种的流行病学效果评价指标是
D
A、患病率
B、发病率
C、死亡率
D、保护率
E特异危险性
69、决定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是
A、临床症状的轻重
B、能否排出大量病源体
C、活动范围的大小
D、疾病的传染期疾病的潜伏期
70、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单位是
A、疫点
B、疫区
C、疫源地
D、家庭
E、团体
卷二
E、1996年共发生200例某病病人,在1996年年初已知有800例病人,年内因该病死亡40例,年中人口数1000万,如果该病的发生和因该病死亡的事件均匀分布在全年中,则:(下面1-4题)1、1996年该病的发病率(1/10万)是:E
A.0.4
B.8.0
C.10.0
D.1.6 E.2.0 2、1996年1月1日该病的患病率(1/10万)是:B
A.0.4
B8.0
C.10.0
D.1.6
E.2.0 3、1996年期间,该病的患病率(1/10万):C
A.0.4
B8.0
C.10.0
D.1.6
E.2.0 4、1996年期间,该病的死亡率(1/10万)是:A
A.0.4
B8.0
C.10.0
D.1.6
E.2.0
5、分层分析可减少:C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
D.失访偏倚
E.测量偏倚
6、队列研究中,研究对象的选择最主要应该考虑:C
A、这些对象没有发生某疾病
B、这些对象已经发生某疾病
C、这些对象有某项因素
D、这些对象无某项因素
7、对孕妇进行访视、询问并记录她怀孕期间的吸烟情况,而后分析吸烟暴露与婴儿低出生体重的关系,这种研究的类型是:D
A、现况调查 B、临床研究
C、现场试验
D、队列研究
8、关于病例对照研究的下列论述,那项是正确的:C
A、可直接研究疾病的发病率
B、可直接计算相对危险度
C、特别适用于罕见病的病因探索
D、主要是失访偏倚
E、可观察到一因多果
9、综合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最经典的流行病学方法是:C
A、出生队列研究
B、横断面研究
C、移民流行病学研究
D、血清流行病学
E、遗传流行病学
10、一个地区通过首次高血压普查,可计算当地的:B
A、高血压发病率
B、高血压患病率
C、高血压死亡率
D、高血压续发率
11、在流行病学研究中,使用较多的一类方法是:A
A、观察法
B、临床试验法
C、病例询问法
D、流行病数学模型
E、干预实验法
12、在分析某人群中死亡发生频率时,首先需要考虑的个体因素是:B
A.死因
B.年龄
C.性别
D.职业
E.民族
13、测量某地某病程短的疾病频率时,最能反映有价值信息的指标是:A
A.发病率
B.患病率
C.死亡率
D.调整死亡率
E.病死率
14、造成传染病年龄分布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B
A.体质差异
B.免疫水平差异
C.暴露机会不同
D.疾病潜伏期的长短
E.疾病表现的差异
15、造成患病率升高的因素不包括:D
A.新病人增加
B.生存率提高
C.治疗水平提高
D.预防水平提高
E.诊断水平提高。
16、关于病死率的描述哪一种是不正确的:D
A.用于说明疾病的危害程度
B.医护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病死率
C.不可以直接比较不同医院的病死率
D.预防水平提高可以降低病死率
E.诊断水平提高可以降低病死率
17、下列因素中哪一种不是造成疾病季节性流行的因素:C
A.接触机会增加
B.病原体繁殖高峰
C.传播途径易于实现
D.宿主动物繁殖高峰
E.虫媒繁殖高峰
18、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中的筛检,其目的是:D
A.筛选可疑危险因素
B.探索病因
C.描述疾病三间分布
D.早期发现可疑患者
E.确诊病人
19、在病例对照研究中,下列哪种对照人群最佳:A
A.与病例来自同一人群
B.医院内的其他患者人群 C.病例的亲属人群
D.病例的邻居或同事人群
E.产生病例的一般普通人群
20、致病因子的流行病学研究有两类方法,即观察法与实验法,二者主要区别在于实
验法中E
A.研究中设立对照
B.研究组与对照组样本相同
C.研究是前瞻性的D.研究组与对照组同时存在E.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设立是随机的
21、最适合于在铀矿工人中研究暴露于氡气与患肺癌危险的研究设计是 B
A.现场干预试验
B.病例对照研究
C.横断面研究
D.历史性队列研究
E.前瞻性队列研究
22、在糖尿病筛检方案中,甲试验血糖筛检标准定为160mg/ml,乙试验定为130mg/ml,比较甲乙试验时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D
A.甲试验的灵敏度低于乙试验
B.乙试验的特异度低于甲试验
C.甲试验的假阴性率比乙试验高
D.甲试验的阳性预测值比乙试验低
E.乙试验的误诊率比甲试验高
23、已婚妇女发生宫颈癌的机率比尼姑多,但比妓女少,因此怀疑性生活紊乱可能与宫颈癌
有关。这种假说形成的法则属于 B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类推法
E.排除法 24、1970年至1974年,英国医生中每年的肺癌死亡率如下:重度吸烟者为160/10万,非吸烟者为8/10万,所有英国医生平均为80/10万,假设肺癌死亡率可反映肺癌发病率,该人群中由吸烟所致肺癌的人群归因危险度为 C
A.152
B.80
C.72
D.20
E.2
25、在临床试验中,采用盲法的主要目的是 D
A.使试验组与对照组更具可比性
B.增加受试对象的依从性
C.减少选择性偏倚
D.减少主观因素引起的信息偏倚
E.使研究更合乎道德
26、下列哪种疫苗不属于目前我国儿童基础免疫程序 B
A.卡介苗
B.甲型肝炎疫苗
C.脊髓灰质炎活疫苗
D.百白破混合制剂
E.乙型肝炎疫苗
27、预防接种的流行病学效果评价指标是 D
A.患病率
B.发病率
C.抗体阳转率
D.保护率
E.死亡率
28、世界各地大部分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下列哪种因素不是造
成该趋势的原因 A
A.世界人口增加
B.人口老龄化
C.生活方式的改变
D.生态环境的改变
E.关注自身健康增加
29、病例对照中,下列哪组病例最佳:C
A、死亡病例
B、现患病例
C、新发病例
D、死亡病例和现患病例
E、死亡病例和新发病例
30、某地人口为300万,过去几年每年发生伤害患者30例,而某年的发病率为10/10万,这种情况称为:C
A.爆发
B.散发
C.流行
D.大流行
E.世界大流行
31、衡量病因危害程度的主要指标是:E
A.相关系数
B.卡方值
C.平均值
D.患病率
E.相对危险度
32、以下哪一个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E
A、群体特征
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C、预防为主的特征
D、对比的特征
E、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
33、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C
A、病人
B、非病人
C、人群
D、个体
E、病院携带者
30、流行病学最常用的指标为:B
A、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
B、发病率、死亡率、患病率
C、发病率、死亡率、流行率
D、发病率、死亡率、续发率
E、发病率、死亡率、伤残率
34、在一项750名病例和750名对照的冠心病危险因素研究中,分别在500名病例和150名对照中发现可疑病因因素,具有该因素者的冠心病发生率是:E
A、66.7% B、36.7% C、20% D、10% E、以上资料不能计算
35、为了提高诊断或筛检试验的灵敏度,对几个独立试验可:B
A、串联使用
B、并联使用
C、先串联后并联使用
D、要求每个试验的假阳性率低
E、要求每个试验的特异度低
36、疾病的流行强度包括:A
A、散发、爆发、流行
B、流行、续发、爆发
C、续发、继发、散发
D、散发、大流行、续发
37、时点患病率在理论上是无长度的,但实际上以不超过多长时间为度:C
A.1天
B.1个星期
C.1个月
D.6个月
E.1年
38、判断病因的标准不包括:E
A、关联的时间顺序
B、关联的强度
C、关联的可重复性
D、关联的合理性
E、关联的复杂性
39、描述疾病时间分布的特征不包括:C
A、短期波动
B、季节性
C、间断性
D、周期性
E、长期变异
40、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E
A、年龄、性别、种族
B、职业、家庭、环境
C、国家、地区、城乡
D、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
E、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
41、在队列研究中,失访率一般不应超过:B
A、5% B、10% C、15% D、20% E、25%
42、以下研究方法中不属于描述性研究的是:E
A、爆发调查
B、横断面研究
C、前瞻性研究
D、生态性研究
E、实验性研究
43、普查的优点是 C
A、适合于患病率低的疾病调查
B、最不容易出现漏查
C、确定调查对象简单
D、能较快得到发病率
E、统一的调查技术和检查方法保证调查质量
44、混杂因素是指 C
A、影响研究结果判断的因素
B、影响统计处理的因素
C、与研究的疾病和研究因素都有联系的因素
D、仅与研究因素有联系的因素
E、仅与研究的疾病有联系的因素
45、为了提高诊断实验的阳性预测值,最有效的办法是:A
A、提高该试验的特异度
B、提高该试验的灵敏度
C、正确选择病例
D、正确选择对照
E采用双盲法
46、队列研究中最重要的偏倚是:E
A、住院偏倚
B、转诊偏倚
C、回忆偏倚
D、混杂偏倚
E、失访偏倚
47、在队列研究中,对关联强度进行统计学检验的无效假设是:B
A、RR=0 B、RR=1 C、RR>1 D、RR0
48、相对危险度是:C
A、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该因素的比例之比
B、病例组有该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该因素的比例之差
C、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率之比
D、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率之差
E、以上都不是
49、在以医院为基础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时,最易出现偏倚的是:A
A、选择偏倚
B观察偏倚
C、混杂偏倚
D、信息偏倚
E上述都不是
50、特异危险度是:D
A.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该因素的比例之比
B、病例组有该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该因素的比例之差
C、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率之比
D、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率之差
E、以上都不是
51、在某项关于饮酒和喉癌的定群研究中,某医师认为饮酒和喉癌两个变量的变化程度存在相关关系,那么可以认为两个变量有:B
A、病因联系
B、联系
C、相互排斥
D、与结果有联系
E、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52、某医师要寻找一个指标来反映疾病与病因联系强度,下列指标中最好的是:C
A、潜伏期
B、特异危险性
C、相对危险性
D、致病因子的流行率
E、总人口的疾病发病率
53、由果到因的研究方法是:C
A、现况调查
B、队列调查
C、病例对照调查
D、临床实验
E、社区实验
54、前瞻性调查是指:B
A、现况调查
B、队列调查
C、病例对照调查
D、临床实验
E社区实验
54、有关普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普查是现况调查的一种
B、普查可针对一种疾病进行,也可以同时调查几种疾病
C、普查的疾病最好是患病率比较低
D、普查的疾病应有简单而准确的检测手段和方法
E、普查出的病粒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55、评价筛检真实性的指标是:C
A、治愈率
B、生存率
C、约登指数
D、死亡率
E、阳性预测值
卷三
1.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
A、有典型症状的病人 B、无症状的健康人 C、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 D、传染病患者 E、病源携带者
C
2.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
A、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 B、研究疾病的病因学 C、提供诊断依据 D、不涉及药物治疗 E、不研究疾病的预后
A
3.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使用最多的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理论法
D、方法学研究 E、以上都不是
A
4.关于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人群现场是流行病学主要的实验室 B、理论流行病学研究又称数理流行病学研究 C、分析性研究可人为控制研究条件 D、流行病学研究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价 E、病例对照研究可提供病因线索
C
5.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
A、普查 B、抽查 C、队列研究 D、现患调查 E、生态学研究
C
6.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
A、临床试验 B、干预试验 C、人群现场试验 D、病例对照研究 E、防治试验研究
D
7.当某一新疗法可防止死亡但不影响疾病恢复时,那么将会发生:
A、该病发病率增加 B、患病减少 C、该病患病率增加 D、该病发病率降低 E、发病和患病均减少
C
8.P和Q两个社区年龄调整死亡率相等,P社区粗死亡率较Q社区低,则可能得出的结论:
A、两个社区有相同的年龄分布 B、诊断在P社区较Q社区更不正确 C、诊断在P社区较Q社区更正确 D、P社区较Q社区有更多的年轻人 E、P社区较Q社区有更多的老年人
D
9.一种疾病的病死率为:
A、每100000人的粗死亡率 B、该病的死亡专率
C、某疾病的死亡结果 D、该病死亡在各种死亡中的比例 E、该病患者的死亡百分比
E
10、在前瞻性调查中,确定人群分组方法是:
A.按发病者与未发病者分
B.按年龄,性别,职业,生活条件相同而发病情况不同分组
C.按不同家族史分组
D.按暴露于某因素和未暴露于某因素分组
E.按随机方法
D
11、某医师研究新生儿黄疸病;其条件是选择100名确诊的新生儿黄疸病例同期同医院同等数量没有黄疸病的新生儿;然后询问产妇及查阅分娩卡片,了解产前及产后的各种暴露情况,这种调查研究属于:
A定群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实验性研究
D.现况调查研究
E.临床随访研究
B
12、确定某病与某因素联系的强度时应用:
A.某病的发病率
B.某病的死亡率
C.某病的患病率 D。相对危险度
E.某人群与某因素接触频率
D
13、衡量一个因素与疾病相关的程度常用的指标是:
A.相对危险度
B.特异危险度
C.以上两个指标为可
D.X2检验
E.U检验
C
14、能够描述疾病流行情况的指标是:
A.发病率
B.死亡率
C.病死率
D、标准死亡率
E.标准死亡比
A
15、流行病学研究范围为下列哪一项:
A,慢性病
B、传染病 c.非传染病
D、所有疾病
E、所有疾病及生理状况
E
16、在卫生防疫中研究疾病流行时,应用流行病学方法,首先要:
A.确定流行是否存在B.分析可能病因
C、描述三间分布
D,控制疾病流行
E、选择病例和对照组比较
A
17、某医师调查了1000人的HBSAg,100人阳性,该调查合适的描述指数为:
A、发病率 B.患病率 C、罹息率
D.感染率
E.生存率
D
18、年末,某区防疫站通过对该区全年“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整理分析,可计算出各种传染病的:
A、患病率 B、实际发病率 C、报告发病率D.罹患率 E.续发率
C
19、其防疫站调查某市中学生吸烟情况,应采用哪种抽样方法: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分层抽样
E.以上均否
D
21、以人年为分母所计算的率为:
A.发病率
B、发病密度
C.病死率 D、现患率
E.死亡率
B
22、其研究为了确定放射性物质与肺癌的关系,调查了两个工厂1945—1975年曾使用放射性物质的情况,A厂使用过,B厂未使用过,现肺癌的死亡率前者高于后者,此研究属于:
A、定群研究
B、历史定群研究
C. 病例对照研究
D.现况研究
E.个案研究
B
23、某筛选试验用被病例诊断为乳癌患者和非乳癌患者各400名妇女,试验结果乳癌组阳性者100人,非乳癌组阳性者50人,问该试验的灵敏度为:
A.87、5%
B、67、6%
C、25、0%
D.
33、3% E.
12、55%
C
24、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
B、传染来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传染来源、传播途径、免疫人群
E.传染来源、传播途径、易感者
C
25、传染源向其周围传播病原体所能涉及范围称:
A、疫区
B、疫点
C、传染地
D、疫源地
E.污染区
D
26、疾病的“三间”分布是:
A、年龄、性别、职业分布
B、年龄、性别、地区分布
C、时间、地区、人群分布
D、地区、季节、职业分布
E.地区、季节、职业
C
27、下列()与时间分布无关
A短期波动
B、周期性
C、长期变异
D、年龄分布
E.季节性
D
28、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
A、传染病人
B、非传染病人
C、人群
D、疾病的分布
E.病因和流行因素、C
29、从感染后至症状出现前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属于:
A、非典型病人
B、潜伏期病原携带着
C、恢复期病原携带者
D、健康病原携带者
E.所有带菌者
B
30、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繁殖,而且能排出病原体的:
A、病人,不包括带菌者
B、受污染物品
C、带菌者,不包括病人
D、人或动物
E.患病物,不包括携带病原体的动物
D
31、人群作为一个群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称为: C
A、人群免疫性 B、人群传染性C、人群易感性 D、人群感染性
E.以上都不是
32、在传染过程中隐性感染者增加时.其流行病学的重要意义在于:
A、轻型病人增加
B、带菌者增加
C、发病率升高
D、免疫人群扩大
E.潜在性感染增加
D
33、母亲通过胎盘把疾病传给胎儿,此种主要传播形式应为:
A、水平传播
B、垂直传播
C、连续性传播
D、接触传播
E.无传播
B
34、下列那项是病因的最确切含义:
A.病原微生物
B.物理因子
C.化学因子
D.心理因素
E、凡能使人们发病概率增加的因子
E
35、消毒是指消除或杀灭停留在外界环境中的:
A.细菌
B.细菌芽孢
C.病原体
D.病毒E、微生物
C36、在病因研究的轮状模型中,强调宿主与下列那种因素的关系:
A.生物因素
B.环境因素
C.物理因素
D.精神因素E、化学因素
B
37、下列除哪种外都是预防性消毒:
A、饮水加氯毒
B、食物煮沸消毒
C、剧院空气消毒
D、疾病患者每次排所粪便消毒
E.以上都是
D
38、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
A、进行统计学检验 B、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 C、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 D、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
E.研究疾病的死亡情况
B
39、漂白粉主要缺点是:
A、有腐蚀和漂白作用
B、作用慢
C、穿透力差 D、性质不稳
E.有刺激性
A
40、人工自动免疫制品是:
A、白喉类毒素 B、白喉抗毒素C、丙种球蛋白D、破伤风抗毒素
E.胎盘球蛋白
A
41、疫源地消毒可分为随时消毒和: B
A、即刻消毒
B、终末消毒
C、彻底消毒
D、最后消毒
E.再次消毒
42、下列哪个不需终末消毒:
A、流感
B、甲肝
C、菌痢
D、霍乱、副霍乱
E.已肝
A
43、下列疾病在传染过程中,多表现为显性感染的是:
A、乙脑
B、麻疹
C、白喉
D、流脑
E.脊髓灰质炎
B
44、研究疾病流行期同与非流行期间的频率指标为:
A、流行率、发病率
B、发病率、感染率
C、发病率、患病率
D、感染率、患病率
E.罹患率
C
45、临床医生进行社区诊断时最常使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是:
A.个案调查
B.典型调查C.现况调查
D.问卷调查
E.爆发调查
C
46、欲了解某病在某地区的危害情况,进行现况调查时宜选用:
A.普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病例调查
D.住院病例调查
E.个案调查
B
47、患病率指标来自:
A.现况调查资料
B.门诊病例资料
C.住院病例资料
D.专科医院病例资料
E.对专科医院病人的调查
A
48、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
A、设立对照组 B、不设立对照组 C、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 D、盲法 E、统计学检验
C
49、流行病学的定义可概括为:
A、研究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科学 B、研究非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科学 C、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及其分布的原因,以及制定预防、控制和消灭这些疾病和促进健康的对策与措施的科学
D、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的科学 E、以上都不是
C
50、为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对几个独立实验可:
A.串联使用
B.并联使用
C.先串联后并联使用
D.要求每个实验假阳性率低
E、要求每个实验特异度低
B
51、为提高诊断试验的特异度,对几个独立实验可:
A.串联使用
B.并联使用
C.先串联后并联使用
D.要求每个实验假阳性率低
E、要求每个实验特异度低
A
52、关于调查表设计的原则,下列那项是错误的:
A、措辞要准确,通俗易懂B、措辞尽可能使用专业语C、有关的项目一项不能少,无关的项目一项不能多D、尽量使用客观和定量的指标E、项目排列先易后难
B
53、个例调查的内容不包括:
A、核实诊断B、追查传染来源和可能的传播途径C、采取可行的、有效的防治措施D、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E、查明密切接触者,确定疫源地的范围
D
54、研究某种药物对某病的治疗效果时,试验对象应该是:
A.严重型病人
B.男女人数必须相等
C.患病人群中有代表性的样本
D.非典型症状的病人
E、非典型症状的病人典型症状的病人
C55、发病率、患病率与病程三者的正确关系是:B
A、发病率=患病率×病程
B、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C、发病率=患病率+病程
D、发病率=患病率-病程
E、病程=发病率×患病率
56、一位伤寒患者住在传染病房治疗,此时应采取:
A.预防性消毒
B.终末消毒
C.随时消毒
D.化学消毒
E、物理消毒
C
57、预防接种的流行病学评价指标是:
A.患病率 B.死亡率 C.病死率
D.保护率
E、病死率
D
58、对病毒和真菌污染的物品消毒,最好采用:
A.过氧乙酸
B.漂白粉
C.酒精
D.来苏儿
E、紫外光
A
59、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易出现的偏倚是:
A.信息偏倚
B.选择偏倚
C.观察偏倚
D.混杂偏倚E、以上都不是
B
60、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是:
A.发热
B.腹泻
C.晕厥
D.接种部位炎症反应E、接种部位淋巴结肿大
C
山东省公卫执业助理医师《流行病学》模拟试题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
第81题:下列哪项特征不是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c )。A.比较经济B.可从所得结果估计相对危险性C.可直接计算特异危险性D.选无本病者作为对照E.回顾性地评价过去的暴露史时,可能产生偏......
公卫试题 档案管理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 )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6岁儿童、( )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人为重点。2、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
一单选题 1.老年人生活能力自理评估表轻度依赖为()。 A、3-4分 B、4-8分 C、9-18分 D、≥19分 2.对首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
2017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培训考试试题(二)单位: 姓名: 成绩: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包括 项免费体格检查和 项免费辅助检查项目。 2.孕产妇在孕 周前需由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