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研究考试试题与答案_鲁迅研究试题及答案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5 18:38:3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鲁迅研究考试试题与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鲁迅研究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

1、作为笔名的“鲁迅”最初用于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小说《狂人日记_》。

2、鲁迅曾以“宴之敖者”作为自己的笔名,其中的特别含义是“被家中一个日本女人所驱逐”。

3、鲁迅的长孙名字叫_周令飞_,内含鲁迅曾用过的一个笔名。

4、鲁迅是现代中国乡土小说的奠基人,不少乡土小说作家深受他的影响。_沈从文_就是其中的一位,鲁迅曾戏称他是“吾家阿弟”。

5、最先明确指出《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的人是__鲁迅_。

6、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最早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

7、鲁迅曾评论他自己一篇小说的结尾“分明留着安特莱夫(L.Andreev)式的阴冷”,这篇小说是《_药》。

8、“只见四铭就在她面前耸肩曲背的狠命掏着布马褂底下的袍子的大襟后面的口袋”这一细节描写出自小说《肥皂》。

9、“这一定不是的。”女乙说,“有人说老爷还是一个战士。”“有时看去简直好像艺术家。”女辛说。上面这段描写出自鲁迅的作品《奔月》

10、著名学者钱理群认为,鲁迅为现代散文的创作提供了两种体式,即“_闲话_”的散文与“_独语_”的散文。

11、鲁迅在为自己的杂文集起名时,很讲究对仗艺术,《伪自由书》与《准风月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12、散文诗集《野草》不但语言充满奇峻的变异,而且表现手法也极具创新意识,其中《过客》一篇就体现了明显的戏剧化倾向。

13、有一灯谜,谜面是“全国戏曲汇演”,打鲁迅的一个作品集名,这部作品集是《_杜戏》。(请注意,以下14至23题为完成句子。)

14、“_绝望之为虚妄,正与_希望_相同!”

15、“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_难见真的人!”

16、“孔乙己是_站着喝酒而穿长衫__的唯一的人。”

17、“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_。”

18、“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 _,我欢喜谁就是谁。”

19、“大家仍然叫她_祥林嫂_。” 20、“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

21、“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与悲哀,为子君,为自己。”

22、“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_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23、“_横眉冷对 千夫指,_俯首甘为孺子牛。”

二、单项[4]

1、谁译述的《天演论》影响了鲁迅早期思想的形成?①林纾 ②蔡元培 ③梁启超 ④严复 [2]

2、鲁迅曾戏称他的一段学习生活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这具体指的是下列哪一期间? ①三味书屋期间 ②南京求学期间 ③东京求学期间 ④仙台求学期间

[4]

3、鲁迅在其思想发展过程中,曾经深受下述哪种学说的影响?

①泛神论 ②安那其主义 ③自然主义 ④进化论

[3]

4、《鲁迅全集》里收录有鲁迅亲笔所画的一幅画,此画见于下列哪部作品中?

①《且介亭杂文》 ②《故事新编》 ③《朝花夕拾》 ④《集外集》

[1]

5、鲁迅的长篇论文《摩罗诗力说》写于留学日本时期,后收入哪部作品中?

①《坟》 ②《集外集》 ③《而已集》 ④《且介亭杂文》

[4]

6、鲁迅的《呐喊·自序》里曾提到过一位“金心异先生”,这实际上指的是五四时期的哪位著名人士? ①胡适 ②陈独秀 ③刘半农 ④钱玄同

[1]

7、《伤逝》这篇手记体小说在具体行文中通过空一行以作为手记体的标识,因此,它实际上是由多少节手记组成的? ① 18节 ② 19节 ③ 20节 ④ 21节

[2]

8、鲁迅小说《肥皂》中,针对那块肥皂的“葵绿色”特征,总共描述了几次?

①9次 ② 10次 ③ 11次 ④ 12次

[4]

9、下列鲁迅小说中,运用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原理的是哪一篇?

①《药》 ②《祝福》 ③《肥皂》 ④《伤逝》

[3]

10、下列鲁迅小说中,未涉及到人物偷窃品行的是哪一篇?

①《故乡》 ②《孔乙已》 ③《明天》 ④《阿Q正传》 [1]

11、高老夫子是《高老夫子》中的一个人物,该作品的体裁是什么? ①小说 ②散文 ③杂文 ④散文诗 [1]

12、在《故事新编》中,所谓“油滑”写法首先出现于下列哪一篇?

①《补天》 ②《奔月》 ③《理水》 ④《出关》

[4]

13、小说《明天》的女主人公是哪一个?① 长妈妈 ② 祥林嫂 ③ 爱姑 ④ 单四嫂子 [1]

14、《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刘和珍”是哪次惨案中的遇害者?

① “三一八” ② “四一二” ③ “一二九” ④ “五卅”

[2]

15、下列作品中,不属于《野草》的是哪一篇?

①《腊叶》 ②《夜颂》 ③《好的故事》 ④《影的告别》

[4]

16、鲁迅离开北京定居上海前执教的是哪所大学?

① 厦门大学 ② 南京大学 ③ 广州大学 ④ 中山大学

[2]

17、“满心‘婆理’而满口‘公理’的绅士们”这一形象概括出自下列哪篇作品?

①《“碰壁”之后》 ②《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③《“公理”的把戏》 ④《并非闲话》 [3]

18、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边城》、《李有才板话》等作品的写作都与槐树有关,不妨称之为“槐树效应”,鲁迅有一篇小说亦属于这种“槐树效应”,这篇小说是哪一篇? ①《狂人日记》

②《在酒楼上》

③《理水》

④《社戏》

[2]

19、下列有关鲁迅生平的事件中,近年来引起学术界质疑的是哪一项?

①幻灯画片事件 ②兄弟失和 ③恋爱生子 ④曾在厦门大学任教

[4]20、从“民族寓言”的角度解读鲁迅作品的国外学者是哪一位?

①夏志清 ②李欧梵 ③普实克 ④弗·詹姆森

[1]

21、在鲁迅杂文中,用“细腰蜂”来比喻封建专制统治术的是哪一篇?

①《春末闲谈》 ②《灯下漫笔》 ③《爬和撞》 ④《沙》

[2]

22、《中国新文学大系》中,鲁迅编选并作序的是哪一集?

①《小说一集》 ②《小说二集》 ③《散文一集》 ④《散文二集》

[4]

23、“在现在这‘可怜’的时代,能杀才能生,能憎才能爱,能生与爱,才能文。”上述鲁迅这段话出自下列哪篇作品?①《马上日记之二》 ②《无花的蔷薇之三》 ③《“题未定”草

(五)》

④《七论“文人相轻”――两伤》

[4]

24、纵观国外的鲁迅研究,在鲁迅生平事迹考证方面成绩显著的是哪国学者?

①前苏联学者 ②法国学者 ③美国学者 ④日本学者

[1]

25、《怀旧》是鲁迅早年所作的一篇作品,其体裁属于下列哪一种? ①文言小说 ②叙事散文

③散文诗 ④律诗

三、判断 [×]

1、鲁迅因祖父的“科场案”而终于决定弃医从文。[×]

2、《两地书》是鲁迅与母亲、许广平的书信合集。

[√]

3、“苟奴隶立其前,必衷悲而疾视,衷悲所以哀其不幸,疾视所以怒其不争”。上述这段话出自鲁迅的文章《摩罗诗力说》。

[√]

4、“他们是羊,同时也是凶兽;但遇见比他更凶的凶兽时便现羊样,遇见比他更弱的羊时便现凶兽样”,上述这段话出自鲁迅的杂文《华盖集·忽然想到

(七)》

[×]

5、“路人们于是乎无聊;觉得有无聊钻进他们的毛孔,觉得有无聊从他们自己的心中由毛孔钻出,爬满旷野,又钻进别人的毛孔中。”上述这段描写出自鲁迅的作品《复仇(其二)》。

[√]

6、鲁迅晚年生活在半是租界半是华界的上海“四马路”的奇特环境里,为了表达对这种畸形社会的愤慨,他不无幽默地给自己的杂文作品集命名为《三闲集》。

[×]

7、鲁迅的小说《伤逝》、《孤独者》在收入《彷徨》集前均未在报刊上公开发表过。

[×]

8、“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上述鲁迅的这段话评论的是长篇小说《金瓶梅》。

[×]

9、鲁迅去世时未完成的绝笔之作是《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

10、英文版鲁迅研究专著Voices from the Iron House,A Study of Lu Xun的作者是李欧梵。

鲁迅研究试题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鲁迅研究试题,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浙江省7月自学考试鲁迅研究试题

www.daodoc.com 自考及各类其他考试历年试题免费免注册下载 超过2万套word文档试题和答案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浙江省2005年7月自学考试鲁迅研究......

鲁迅研究试题2

填空题1.鲁迅是中国新文学的伟大(开拓者和先驱者)。2.阿Q是鲁迅小说(阿Q)中所塑造的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形象。3.前苏联著名的作家(法捷耶夫)(论鲁迅)一文中,高度赞扬鲁迅是“属......

鲁迅研究试题一

鲁迅研究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鲁迅的第一篇小说《________》是用文言写作的。2.伯夷是鲁迅小说《________》中的人物形象。3.鲁迅在《药》的结尾中添上一个___......

鲁迅研究试题汇总

鲁迅研究试题汇总导语:鲁迅研究是专门研究鲁迅的,查考的知识点也是与鲁迅有关的,下面小编分享鲁迅研究试题汇总,欢迎参考!【鲁迅研究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

下载鲁迅研究考试试题与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鲁迅研究考试试题与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