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家庭微型污水处理装置的相关支撑文献资料_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2:30:3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构建家庭微型污水处理装置的相关支撑文献资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相关文献资料)

项 目 名 称:

微型家庭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型:□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

申 请 人 电 话:

***

填 表 日 期:

2012年10月3日

实验创新小组制

二〇一二年十月

构建家庭微型污水处理装置的相关支撑文献资料

第一部分:非实验装置的支撑材料

一、构建该装置的必要性

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占有量仅2200m3,为全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并被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到203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从现在的2200m3降到1700~1800m3,需水量接近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缺水问题将更加突出。如何有效的利用现有水资源,将污水资源化,不仅可有效的解决农村污水乱排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农村人口分散,人口数量多,没有任何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理设施,这使农村生活污水污染成为影响水环境的重要因素。据测算,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80多亿吨,严重污染了农村地区居住环境,农村大部分地区河、湖等水体普遍受到污染,饮用水水质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直接危害农民的身体健康,严重影响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极易导致一些流行性疾病的发生与传播。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的废(污)水排放总量已经达到了620亿吨,农村地区生活污水排放近100亿吨,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湖泊,有近1/4的湖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有近60%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基本上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农村河网、沟渠、鱼塘等地表水体均已受到不同

程度的污染,农村地区环境卫生和区域生态环境有逐步下降的趋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不仅已影响到现代新农村的建设,也阻碍了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农村房屋分散、经济条件等原因,农村地区污水管网系统不完善,绝大部分地区无污水管网,生活污水一般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就是有建制乡镇的乡镇建成区,除少数部分区(县)乡的城关镇的镇建成区能够将污水接入区县污水处理厂之外,绝大多数乡镇建城区生活污水得不到有效的处理。

另外,城镇建成区内平方区的污水收集问题是乡镇建成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即便对那些建有污水处理厂或者能够将污水接入县城污水处理厂的乡镇,平房区的污水处理由于管道铺设难度、资金等原因,生活污水处理资金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即使建有污水处理厂,能否保证乡镇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也是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据调查,部分乡镇污水处理厂由于设计工艺、运行费用、管理人员水平等原因,并不一定能够实现污水达标排放。有的乡镇为了应付创建或评优建了污水处理厂,但由于污水处理厂运营资金短缺,没有相应的技术人员,污水处理厂成了摆设,常年不运行,其结果是导致污水处理厂设施闲置,设备老化生锈,成了乡镇的一个包袱。在对北京乡镇污水水处理厂运营情况和农村水源污染的调查中发现,个别镇虽然建有污水处理厂,但该污水处理厂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运行,致使污染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放,实际就将众多分散的小污染源汇集成一个较大的污染源,根本就没有

起到污水处理厂应有的作用。因此有必有构建面向农村家庭的分散污水处理微型装置。[1]

二、农村生活污水的污染物组成农村生活污水主要包括厨房炊事用水、沐浴、洗涤用水和冲洗厕所用水。这些用水分散,农村没有任何收集的设施,随着雨水的冲刷,随着地表流入河流、湖沼、沟渠、水库等地表水体、土壤水和地下水体,其中有机物含量大是主要的特点。

1、农村生活污水水质特点

由于农村村镇人口较少,分布广泛且分散,使农村生活污水与城市生活污水从水质、水量及成分等都有明显不同。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是:农村生活污水浓度低、变化大,成分复杂,难以评估其污染负荷;悬浮物浓度高,有机物浓度较低,水质呈弱碱性;大部分农村生活污水的性质相差不大,水中基本上不含有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生活污水中可能含有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含一定的氮、磷,水质波动大,可生化性强;污水的排放丰水期比枯水期大,早晚比白天大,不同时段的水质不同;大部分没有污水排放管网,污水难以收集;因此,农村地区生活污水的特点影响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办法的正确选择及处理工艺与污染物去除方案的合理设计,也影响到出水水质的准确估计以及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转污水处理的工艺与技术路线受到农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当地自然环境与生态条件的制约。

2、生活污水水量特征

①一般农村的生活污水水量都比较小,除小城镇外,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水量相对较少,相应地产生的生活污水量也较小。②变化系数大,居民生活规律相近,导致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早晚比白天大,夜间排水量小,甚至可能断流,水量变化明显,即污水排放成不连续状态,具有变化幅度大的特点。③在上午、中午、下午都有一个高峰时段。

3、生活污水排放体质特征

农村生活污水一般呈粗放型排放。很多农村尚无完善的污水排放系统,污水沿道路边或路面排放就近的水体。少部分地区具有完善的污水排放系统。农村生活污水中有机物含量高,N、P含量增多。人们随意地排放和雨水的冲刷,使大量的有机质和N、P等物质流入湖等水体,如果不加以处理应用,常常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给人们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1]

三、国内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及技术选择

1、美国

1972年,美国国会颁布了全国第一个完整的清洁水法(The Clean Water Act CWA, USEPA, 1972),并在1987年通过了清洁水法修正案,并增补了非点源污染的控制大纲。该修正案促使人们重视小区的生活污水问题。该修正案颁布后,联邦政府专门拨款以寻找除传统集中处理系统以外的可行性的污水处理办法,根据地方具体条件和地貌状况的新建社区在使用分散污水处理系统,这种系统主要用于就地或聚集处理和处置来自独立或相对集中的一片住宅及商业区的少量生活污水。它常被用在人口密集较小的社区或乡村,因为输送这些地方的生活污水到一个较远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将需要格外高的费用。在今天的美国,约有1/4的人口和1/3使用各类不同的分散处理设施。实践证明在恰当的操作和管理下,分散处理系统在环境和经济上是可接受的且技术上是可行的。从此,分散处理系统对贯彻清洁法所起到的作用也受到了重视。分散处理系统不再是暂时地安装而后逐步被集中系统所代替,而是作为其中一种永久性的选择处理和再生利用生活污水,从而保护环境。尤其是就地处理系统,如果计划、设计、安装、操作和维护得当,更被视为极其重要的污水处理手段(USEPA, 2003a)。为此,美国环保局分别于2000年和2003年发布了分散处理系统管理指南。

2、韩国

韩国农村的居民分散居住,认为兴建集中处理的污水系统造价太高,小型和简易的污水处理系统适合在农村应用。因此,研究出了一种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使污水中的污染物质经湿地过滤后或被土壤吸收,或被微生物转变成无害物。这种方法需要的能源少,维护的成本低。该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欧美、北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

3、日本

日本农村污水处理协会主要负责日本乡镇污水处理的技术发展工作,研究了一系列适合农村城镇应用的污水处理设备。设计了15种不同型号污水处理装置,主要采用物理、化学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处理过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15种不同型号的处理装置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采用生物膜法,另一类是采用浮游生物法。日本从1977年实行农村污水处理计划以来,至1996年底已建成越2000座小型污水处理厂。日本农村污水处理协会设计、推广的污水处理装置体积小、成本低、操作运行简单,十分适用于农村。

4、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专家最近几年提出一种“过滤、土地处理与暗管排水相结合的污水再利用系统”,称之为“非尔脱”(Filter)高效、持续性无水灌溉新技术,其目的主要是利用污水进行作物灌溉,通过灌溉土地处理后,再利用地下暗管将其汇集和排出。该系统可以满足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要求,同时降低污水中的氮、磷等元素的含量,使之达到污水排放标准。但这种处理方法受农作物生长季节的限制,非生长季节作物不灌溉,污水处理系统就不能工作。

5、国内

随着中国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农村生活污水污染和治理问题越来越突出。鉴于农村生活污水规模小、成分复杂、悬浮物浓度高、有机物浓度较低、水质呈弱碱性、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丰水期比枯水期大,早晚比白天大、大部分没有排水管网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与技术路线受到农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当地自然环境与生态条件的制约。因此,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不能延用和照搬大中型规模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及设计参数,避免造成工程投

资和运行费用过高。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必须遵循经济、高效、节能和简便易行的原则,要求处理工艺简单,净化效果有保证,运行维护简便。目前国内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常规工艺及技术有:沼气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土壤渗滤厂、复合式生物处理系统、氧化沟系统等。[1] 第二部分:有关实验装置的支撑资料

一、沉淀池

1、沉淀原理

沉淀是水中的固体物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从而与水分离的一种过程。根据水中可沉物质的性质、凝聚性能的强弱及其浓度的高低,沉淀可分为四种类型。

⑴自由沉淀

自由沉淀也称离散沉降,其特点是废水中的悬浮固体浓度不高,而且颗粒之间不发生凝集。在沉淀过程中,固体颗粒的形状、粒径和密度都保持不变,各自独立地完成匀速沉降过程。

⑵絮凝沉淀

这是一种絮凝性固体颗粒在稀悬浮液中的沉降过程。其特点是颗粒在沉降过程中相互粘合,结合成较大的絮体,因而颗粒粒径和沉降速度随沉降时间的延续而增大。

⑶成层沉降

也称集团沉降、区域沉降或拥挤沉降。其特点是当废水中悬浮颗粒的浓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后,每个颗粒的沉降将受到其周围颗粒存在的干扰,沉速有所降低。如浓度进一步提高,颗粒间的干涉影响加剧,沉速大的颗粒也不能超过沉速小的颗

粒,在聚合力的作用下,颗粒群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各自保持相对不变的位置,共同下沉。液体与颗粒群之间,形成清晰的界面。沉淀过程,实质上就是这个界面下降的过程。

⑷压缩沉降

当悬浮物中的悬浮固体浓度很高时,颗粒之间便相护接触,彼此上下支撑。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下,下层颗粒间隙中的水被挤出,颗粒相对位置不断靠近,颗粒群体被压缩,这就是压缩沉降。[4]

2、沉淀池的构造与分类

在污水处理工程中,沉淀法最常采用的设备是沉淀池。按照水在沉淀池的流动方向,沉淀池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三种形式。[4]综合本装置的结构特点与实际需要,采用平流式与竖流式相结合的沉砂池,集装置本身结构是平流式沉砂池的结构,水流的方向采用竖流式沉砂池的设计理念。⑴平流式沉砂池

平流式沉砂池是最常用的一种沉淀池,它的截流效果好,工作稳定,构造简单,而且易于排除沉沙,如图①所示。平流式沉砂池的主体部分,实际是一个加宽、加深了的明渠,由入流渠、沉沙区、出流渠、沉沙斗等部分组成。在池底部设置1~2个贮砂斗,下接带闸的排沙管,用以排除沉沙。[5] ⑵竖流式沉砂池

竖流式沉淀池的横截面多呈圆形或正多边形。如图②所示为圆形竖流式沉淀池。其上部圆筒形部分为沉降区,下部倒圆台部

分为污泥区,二者之间有0.3~0.5m的缓冲层。沉淀池运行时,废水经进水管进入中心导流筒,由筒口流出,借助反射般的阻挡向四周分布,并沿沉降区断面缓慢竖直上升。[4]

图①

图②

二、过滤室

1、采用颗粒介质过滤的介绍

颗粒状介质过滤适用于去除废水中的微粒物质和胶状物质,常用作离子交换和活性炭处理前的预处理。

颗粒介质过滤器可以是圆形池或方形池。过滤器无盖的称为敞开式过滤器,一般废水自上流入,清水由下流出。

过滤介质的粒度及材料,取决于所需滤出的微粒物粒子的大小、废水性质、过滤速度等因素。在废水处理中常用的滤料有石英砂、无烟煤粒、石榴石粒、磁铁矿粒、白云石粒、花岗岩粒以及聚苯乙烯发泡塑料球等。其中以石英砂使用最广。沙的机械强度大,相对密度在2.65左右,在pH值2.1~6.5的酸性废水中化学稳定性好。但当废水呈碱性时,有溶出现象,此时一般常用大理石和石灰石。无烟煤的化学稳定性叫石英砂好,在酸性、中性及碱性环境中都不溶出,但机械强度稍差,其密度因产地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为1.4~1.9。大密度滤料常用于多层滤料滤池,其中石榴石和磁铁矿的密度大于4.2,莫氏硬度大于6。对含胶状物质废水则可用粗粒骨炭、焦炭、木炭、无烟煤等,在此情况下,过滤介质兼有吸附作用。

在废水的处理中,往往采用综合滤料过滤器,一般是以格栅或筛网及滤布等作为底层的介质,然后在其上再堆积颗粒介质。典型综合铝料的组成是:无烟煤(相对密度1.55)占55%~60%,硅砂(相对密度2.6)占25%~30%,钛铁矿石榴石(相对密度4

以上)占10%~15%以上。虑床上层是相对密度较小的无烟煤颗粒,一般粒径为2mm;底层是相对密度较大的细粒材料,粒径为0.25mm;最下面是砾石承托层。三种滤料之间适当的粒径和相对密度的比例是决定因素,而两种较重的滤料中应包括严格控制的各种细粒径滤料,这样,在反冲洗后,屡创的每一水平断面都有各种滤料,形成混合滤料而无明显的交界面。综合滤料池接近理想过滤池,沿水流方向由粗至细的级配滤料组成,空隙逐渐均匀减小,以提供最大截污能力,从而延长过滤周期,增加率速,接受较大的进水负荷。[2]

2、一级过滤池的工作原理

在正常的运行过程中,水从阀门1流进,从阀门2流出。而阀门3和阀门4是关闭的。当水流过一层厚度为L的砂子时,颗粒物被砂子俘获,(其机理将在下面讨论)。

当过滤池运转时,孔道容易被俘获的颗粒物堵住,因此过滤池必须周期性地利用一个称为“反冲洗”的过程进行清洗。在这个清洗过程当中,阀门1和阀门2被关闭,而阀门3和阀门4被打开。水已足够高的速率被强制向上流过过滤池,以使沙砾悬浮起来。较高的水流舒适的沙子里的空隙扩大并且使沙砾间相互碰撞,从而释放出被过滤下来的颗粒物,然后经过冲洗水槽和阀门4被排放[3]。如图③。

3、颗粒介质过滤净化机理

控制粒料过滤池的设计和运行的两个关键元素是水力学和颗

粒物俘获机制。当粒料的粒径变小时,粒料之间的空隙也会变小,颗粒物的俘获效率就会提高。然而,粒料粒径变小也会增加过滤床队水流的阻力。粒状材料和过滤床深度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必须折中考虑过滤池的效率和水利处理量。

颗粒物在沙滤池中的俘获依赖于由颗粒物与滤料之间的接触导致的迁移过程,以及之后的颗粒物在滤料表面的附着过程。虽然关于颗粒物在多空介质中的过滤的细节问题已经可以从定性上理解,但是还不足以进行定量来为设计服务。导致颗粒物俘获的五个过程如图④所示。当一个颗粒无太大而不能通过孔道时就会发生沥率机制,因此它就会机械的阻挡。沥率对相对较大的颗粒物是最有效的俘获机制。当一个颗粒物的流线撞击到一个粒料时就会发生截留机制。第三种机制是沉降,当一个颗粒物在重力的影响下沉降到了一个粒料的上表面时就会发生沉降机制。第四种机制是碰撞机制,当颗粒物的惯性足够大,使得当流体留过一个粒料而其路径偏移了流线并与颗粒发生碰撞。如果将混凝剂加入到过滤池的上游来水中,与滤料接触之后颗粒物的粘附力就会加强[3],所以在沉淀池中安排了加絮凝剂的工艺,专门增加颗粒物的粘附力,之后在沉淀池沉淀,以达到除去单纯的沉淀池未俘获的颗粒的作用。

图③

图④

三、絮凝池(絮凝池并入沉淀池)

1、絮凝池设计的必要性

无论什么样的水均罕有多种杂质,而这些杂质由于尺寸大小不同在液相中基本以三种状态存在,粒径小于1nm的属溶解态;

粒径在1~100nm之间的属胶体态;粒径大于1µm的为悬浮态。这种划分是相对的界限,絮凝对象主要是胶体等细小的颗粒物。大的悬浮物颗粒在水中可自然沉淀除去。[6]由于胶体微粒极细微悬浮颗粒具有“稳定性”,能在水中长期保持分散悬浮状态,即使静置数十小时以上,也不会自然沉降。因此,必须首先投加化学絮凝剂来破坏胶体和悬浮颗粒在水中形成的稳定分散系,使其聚集为具有明显沉降性能的絮凝体,然后用重力沉降予以去除。[7]

2、化学絮凝的机理

絮凝就是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高分子物质或高价金属盐类(能水解生成高聚物)时,由于悬浮微粒的吸附作用和高分子物质的架桥作用,破坏了胶体的稳定性,使其逐渐形成棉絮状物质的沉淀物(矾花),该过程称为“絮凝”。

3、絮凝剂与助凝剂的选择

絮凝剂是指使水溶液中的溶质、胶体或者悬浮物颗粒产生絮凝状物沉淀的物质。其中种类繁多,具有独特性质的新产品也不断涌现。按照理化性质,混凝剂可分为无机类和有机类混凝剂;按照分子大小及结构的复杂程度,可分为无机化学混凝剂和有机高分子混凝剂;按照来源又可分为人工合成混凝剂和天然混凝剂等。

目前应用最广的无机型混凝剂是铝盐和铁盐。铝盐主要有硫酸铝、明矾等。[7]根据本装置的实际性及廉价简易的理念,采

用明矾絮凝。

当单用混凝剂不能取得良好效果时,可投加其某些辅助药剂以提高混凝效果,这种辅助药剂成为助凝剂。助凝剂可以调解或者改善混凝的条件,例如当原水的碱度不足时可投加石灰或重碳酸钠等。

4、絮凝条件的选择

①pH在混凝剂类型及搅拌条件的前提下,pH能影响混凝集团的类型,富里酸和腐植酸的离解度。每一种混凝剂都有自己的最佳适应pH范围。原水pH对混凝剂效果的影响程度视混凝剂品种不同而不同。如:硫酸铝是给水和污水处理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混凝剂,其混凝作用受水pH的影响较大。用于去除浊度时,最佳pH宜在6.5~7.5之间。但用于去除水中色度胶体时,pH则宜在4.5~5.0范围内。

②混凝剂的投加量

混凝剂种类与投加量对混凝效果都会产生影响。同一种废水选择不同的混凝剂将会取得不同的混凝效果。不同种类的混凝剂添加量也大有不同,如普通铁盐、铝盐为10~30mg/L;天然水中含粘土类杂质较多,需要投加的混凝剂的量较少;而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时,需要投加较多的混凝剂才有混凝效果,其投量可达10~1000mg/L。但由于影响的因素比较复杂,理论上只限于做些定性推断和估计。在生产和应用上,主要靠混凝实验来选择适合的混凝剂品种最佳投量。[7]

四、消毒与漂白池

水消毒处理的目的是解决水中的造物污染问题。城市污水经过二级处理后,水质改善,细菌含量大幅度减少,但细菌的绝对值仍很可观,并存在病原体的可能,为防止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和对生态造成污染,在污水排出前应进行消毒。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最常用的消毒剂仍是液氯。[8]综合本装置的特点及考虑到其实用性,拟利用含氯的消毒漂白剂如:次氯酸钙(漂粉精)、漂白粉、84消毒液。

3、次氯酸钙(漂粉精)[9] ①基本介绍:

别称:次氯酸钙;高效漂白粉;三次氯酸钙合二氢氧化钙[1] 化学式:3Ca(ClO)2·2Ca(OH)2

分子量:577.0。

②性状:又名高效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根据生产工艺的不同,还含有氯化钙或氯化钠及氢氧化钙等成分,其有效氯含量大于60%。漂粉精具有很强的杀菌、消毒、净化和漂白作用,在洗毛、纺织、地毯、造纸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是由次氯酸钙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由次氯酸消除污渍。

③应用领域:主要用于棉织物、麻织物、纸浆等的漂白。利用其消毒杀菌作用广泛用于饮水、游泳池水净化、养蚕等方面。

还用于制造化学毒气和放射性的消毒剂。此外,也用于医药工业等。

2、漂白粉[10] ①基本介绍:漂白粉是由氯气与氢氧化钙(消石灰)反应而制得。因为绝对干燥的氢氧化钙与氯气并不发生反应,氯只能被氢氧化钙所吸附。为此,在工业上系采用含有1%以下游离水分的消石灰来进行氯化,所用的氯气也含有0.06%以下水分。利用这些原料中的游离水分,使氯气水解生成酸(HClO、HCl),生成的酸为消石灰所中和。随后,依靠氯化反应时由氢氧化钙析出的水分,使氯继续进行水解,使更多的氢氧化钙参与反应过程,生成一系列化合物。漂白粉就是这些化合物所组成的复合体。

②消毒漂白原理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和氯化钙,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漂白粉的漂白原理是次氯酸钙与酸反应产生有漂白性的物质次氯酸:

Ca(ClO)2+CO2+H2O=CaCO3↓+2HClO

次氯酸是弱酸,可以氧化色素,从而达到漂白目的。

③应用领域:我国食品行业广泛使用漂白粉作为杀菌消毒剂,价格低廉、杀菌力强、消毒效果好。如用于饮用水和果蔬的杀菌消毒,还常用于游泳池、浴室、家具等设施及物品的消毒,此

外也常用于油脂、淀粉、果皮等食物的漂白。还可用于废水脱臭、脱色处理上。在食品生产上一般用于无油垢和设备的消毒。如操作台、墙壁、地面、冷却池、运输车辆、工作胶鞋等。

3、84消毒液[11] ①基本介绍: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的高效消毒剂,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有效氯含量5.5~6.5%。

②消毒漂白原理:NaCIO的漂白性不是NaCIO具有的,而是HCIO.HCIO是一种极弱的酸,但其具有极强的氧化性,能够将大多数物质氧化,使其变性,因而能够起到消毒的作用。比碳酸都弱。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O2)都可以置换出它。方程如下:

2NaCIO +CO2+H2O ==Na2CO3 +2HCIO

③应用领域:被广泛用于宾馆、旅游、医院、食品加工行业、家庭等的卫生消毒。第三部分:参考文献

[1] 宋秀杰等著.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及环境保护.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4

[2] 杨岳平,徐新华,刘传富 编.废水处理工程及实例分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 [3] [美]威廉W.纳扎洛夫 莉萨.阿尔瓦雷斯-科恩 著.漆新华 刘春光 译.撞源益 审校.环境工程原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9 [4] 张振家 主编.张虹 副主编.环境工程学基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2 [5] 田禹 王树涛 主编.孙兴滨 孟宪林 副主编.水污染控制工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8 [6] 李道荣 主编.水处理剂概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6 [7] 周集体 曲媛媛 著.环境工程原理.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8 [8] 何圣冰 主编.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指导.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0 [9]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39389.htm 2012.10 [10]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39256.htm 2012.10

[11]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39275.htm 2012.10

实验装置设计图

原位污水处理装置人工水草综述

人工水草人工水草是用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仿水草枝叶,能在水中自由飘动,形成上中下立体结构层,具有多孔结构、高比表面积;微生物富集于人工水草表面,形成“好氧-兼氧-厌氧”复合结......

农村污水处理体系构建方案

为进一步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根据市政府《市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政办函[ ]147号)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2012]......

1高速公路服务区集装箱化污水处理装置

一、项目的背景和必要性近几年来,我国西部高建公路建设飞速发展,沿线的收费站和服务区数以千计。这些收费站大都设置在大中城市和重要集镇的城乡结合部,距市中心都有相当距离,而......

构建和睦家庭

5.《构建和睦家庭》(1课时)〔省颁政治选修I(B)课程〕授课教师:谢梅莲 指导教师:何 菁 林晓枫授课班级:省颁选修I(B)高二《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班授课时间:2012年3月21日上午第3节 授课......

构建三大支撑 实现跨越发展

构建三大支撑实现跨越发展演讲人:严国平2009年12月30日夜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晚上好!今天,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迎来了润州建区历史上首次秘书班子演讲比......

下载构建家庭微型污水处理装置的相关支撑文献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构建家庭微型污水处理装置的相关支撑文献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