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复习学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二政治文化生活复习”。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复习学案
一、考点整合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
(一)文化市场与大众传媒的影响
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斑斓色彩,多种选择
2、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喜:4点 忧:3点)
3、文化市场越活跃,越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例
1、目前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原因是市场经济的弱点和缺陷②有的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 ③有些文化产品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俗趣味 ④有些媒体热衷于捕风捉影的“新闻”炒作,不负责任的传播“绊闻轶事”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例
2、对待大众传媒的发展我们应该()
A.因为一些落后、腐朽文化借助大众传媒肆意扩散,所以应限制其发展
B.人们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可看看电视、玩玩电脑游戏,满足了精神上的需求,应任其发展 C.国家应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D.黄色报刊、影碟、不健康的网站影响了学生的学业,因此应取缔
(二)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1、什么是大众文化: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2.为什么要发展大众文化?
拓展(人们文化需求的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一方面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对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引导和促进作用)3.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1)针对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特点,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先进的、健康有益的)。
(2)大力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例
4、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① 面向广大人民的社会主义文化 ②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的社会主义文化 ③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④面向世界各国的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判断:
1、流行文化代表着主流文化,就是经典文化。
2、我国坚决抵制,依法取缔“法轮功”,体现了我们严厉打击落后文化的决心。
(三)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P911、落后文化: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态度与对策:通过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注意:传统习俗不等于落后文化)
2、腐朽文化: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发论工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态度与对策:应该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3、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比较:不同点:含义与态度;相同点:产生原因与危害
例
5、淫秽色情文化属于()A.落后文化 B.腐朽文化 C.本土文化 D.外来文化 例
6、在经济转型时期,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传播的根源是()
A.法律制度不健全 B.执法打击力度不大 C.市场经济的自发性 D.社会缺乏舆论监督
(四)怎样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1)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
(2)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主旋律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点、作用、地位)(3)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支持„„努力改造„„坚决抵制„„
例7.人民网曾载文指出: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文化生活匮乏、内容不丰富、形式单一,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生活需求。为此,我们应该()
A.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努力改造腐朽文化 B.以发展时尚的流行的文化产品为主,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C.尊重文化产品 D.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大力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
第9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当代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以„„为指导,以培育„„为目标,发展„„的社会主义文化。重要性: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地位、重要性: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基本内容:4点;(3)要求:4点
3、当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必须坚持„„,用„„引领社会思潮,既„„,又„„,不断增强„„
4、在当代中国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是„„
5、在新世纪新阶段最根本的是要用 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它包括„„(3点)
例
1、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引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其根本原因是()A、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保证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列主义的继承发展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例
2、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①有利于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②能够为我国经济基础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③是发展先进文化生产力,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物质基础 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例3.电影《生死抉择》公映后,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它使广大党员干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对反腐倡廉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说明()A.先进文化在大众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 B.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充满生机和活力 C.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D.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
(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在当代中国,发展 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即培育„„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以适应„„的需要。这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1)发展教育事业的地位、要求;(2)发展科学技术原因、要求
(3)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原因、要求;(4)建设和谐文化的原因、要求
4、当代青年,要积极投身于„„的伟大实践,为„„作贡献,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的必然选择。
例3:报考普通高校不再受年龄和婚否的限制。关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②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加大教育投入 ③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④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深化教育改革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例
4、党的十七大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文化意义是()①提高人民素质,抵御文化侵略 ②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③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需要 ④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十课 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
①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作用:它规定着文化建设的 和。是文化建设的。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③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3点)
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主要内容:“八荣八耻”;(2)意义(作用):是„„的集中体现,是„„的基础(3)要求:3点(全面表达了„„,„„提供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充分反映了„„;是„„必然要求)
例1.属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的有()A.健全法制,依法治国 B.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C.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D.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1、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不用背)
2、两种修养的关系: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2、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参加„„自觉接受„„使自己„„不断升华„„不断提高,成为„„的人。
3、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要求:(1)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2)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形成正确的“三观”,坚定共同理想,树立远大理想;(3)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例
2、道德冲突()①是经济生活日益发展的反映 ②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③是一个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 ④是社会生活急剧变化的产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二、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文化现象属于腐朽文化的是()①电脑算命②有殖民色彩的“洋店名” ③宣传暴力色情的文化 ④婚事大操大办 ⑤讲排场、挥霍性消费 ⑥“法轮功”邪教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娱乐、音像、演出、艺术品市场和从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①优化消费结构,提高生活质量 ②弘扬传统文化,提倡超前消费③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需要 ④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互联网是影响力极大的新媒体,它的存在和发展利弊同在,我们不应因看到网上有许多负面内容而“关闭网络”。要从根本上解决互联网的不利影响,除了要从改变内容传播人手外,最主要的还应该()A.排除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 B.引导未成年人正确利用网络,自觉趋利避害 C.为未成年人寻找心灵寄托的替代场所 D.举报违法信息,拦截和抵御“黑信息”
2006年1越26日,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在北京召集网络春节联欢会主承办单位座谈,了解网络春晚的筹备情况和节目内容,并就如何引导网络春晚活动的健康康发展进行了讨论。据此完成4---5题。
4、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已成为文化产业中极富发展潜力的新兴领域,这是因为()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网络文化产品的大批量、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与流通成为可能 ②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生产设备、多样的文化载体、快捷的传播工具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④以政府为主导是推动中国网络文化产业全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要发展网络文化,必须()①毫不限制地全面发展 ②使先进文化在网络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 ③使先进文化发挥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④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今天,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我们倡导通过“海纳百川、博采众长”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这样做,是因为()
A.不得已而为之 B.我们要尊重文明的多样性
C.外来文化的生命力强 D.这是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7、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我国人民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造,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下列属于这一活动的选项有()① 创建文明社区 ②开设道德银行 ③“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 ④“心连心”艺术团下乡演出 ⑤“光明列车”行动⑥实施村务公开制度⑦发展扶贫开发为主题的光彩事业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②③④⑤⑥
8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郑重地把马列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七大、十五大和十六大又分别郑重地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永不褪色的伟大旗帜 B.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C.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不变真理
D.必须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不断发展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在实践中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
2006年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请回答第9~10题。
9.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叶笃正、吴孟超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500万元。胡锦涛主席出席大会,亲自为获奖科学家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上述事实充分说明()A.经济、政治是文化的基础 B.自然科学是真正的科学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我国高度重视发展科学事业,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0、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技术,是因为()①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④我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⑤科学技术是一切工作的中心⑥国家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A.①②⑥ B.①④⑤⑥ C.①②④⑥ D.②③④⑤
11.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大力发展文化 4
事业和文化产业有利于繁荣文化市场 ②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可以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人民群众是先进文化建设的主体 B.发展先进文化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而不断进行文化创造
C.发展先进文化要排除一切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
D.离开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文化创造就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13.2006年4月21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生活的变化,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必然随之发生变化。这说明()
A.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B.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具有相对独立性 C.道德总要随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涵 D.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变化发展无规律可循 14.2006年5月25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书有高下优劣之分。多读那些向你传递爱和真善美,传递博大精神、高尚道德和科学文化的书,你的生命一定会浸透了书香,一定会成为熠熠生辉的发光体,能够创造文明和书写历史,能够引导、照耀、温暖别人和后人。这突出表明()A.人们常常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 B.自省、自律是提高思想道德的重要途径 C.要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D.凡是书籍都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15.2006年4月10日《黑龙江日报》载文强调,要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吾日三省吾身”,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这充分说明()A.加强自身修养要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B.加强道德修养主要在于观念的更新
C.思想道德的差异,反映了人们世界观的不同 D.加强道德修养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二)非选择题
1.胡锦涛总书记曾经说过:青年素有开风气之先的光荣传统,在道德修养上应该有更高的追求。道德修养重在自觉,贵在坚持。只要注意从自身做起,从一时一事做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就能逐步达到一个高尚的精神境界。
结合《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青少年在加强自身修养过程中,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2.(徐州三模)探究题:本题18分。要求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目前,手机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消费和生活的必需,而这一影响也到达了中学校园。在中学校园里,经常见到中学生们打手机谈笑风生,“有事打我手机”几乎成了部分中学生的口头禅。某校探究性学习小组对本校学生的手机拥有和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手机广泛使用对中学生的影响。例题:DCABC DBBCA ACC 巩固练习:BCBAB DACDA DCCCA 1(1)在遵循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1分)(2)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2分)
(3)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3分)(4)树立崇高的理想,加入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行列中来。(3分)
2.手机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可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中学生的文化生活;另一方面,落后、腐朽文化的肆意扩散,也会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消极影响。(“喜”:与“忧”:4分。)中学生必须增强文化辨别能力,学会选择,拒绝污染。(选择,2分。)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HOW正确认识和解决文化低俗问题(1)国家 :1.加强管理,正确引导2.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3.奏响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高考题真题再现(2015-2017)一、选择题1.(2015•全国I卷)20、“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实事求是”……大学校训引导莘莘学子成长成才。......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复习教案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考纲考纲解读1.走进文化生活了解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对人们文化生活的影响;理解我们所倡......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喜原因 现代科学技术、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文化现状表现 满足人们的多样需求、充实精神生活、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引导正确价值体系、推动......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在文化生活中选择:(一)发展大众文化1、为什么要发展大众文化:(1)文化生活有喜有忧: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