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 温度环境及其调控措施_农业设施环境调控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2:19:1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设施农业 温度环境及其调控措施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农业设施环境调控”。

学习情境二 温度环境及其调控措施

一、园艺作物对温度环境的要求

(一)温度三基点

不同作物都有各自温度要求的“三基点”,即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园艺作物对三基点的要求一般与其原产地关系密切,原产于温带的,生长基点温度较低,一般在10℃左右开始生长;起源于亚热带的在15~16℃时开始生长;起源于热带的要求温度更高。因此,根据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园艺作物可分为耐寒性、半耐寒性和不耐寒性3类。1.耐寒性作物

抗寒力强,生育适温15~20℃。这类植物的二年生种类一般不耐高温,炎夏到来时生长不良或提前完成生殖生长阶段而枯死。多年生种类或地上部枯死,宿根越冬,或以植物体越冬。这类园艺作物一般利用比较简易的保护设施如风障、阳畦、小拱棚等即可越冬栽培。如三色堇、金鱼草、蜀葵、韭菜、菠菜、大葱、葡萄、桃、李等。2.半耐寒性作物

这类作物其耐寒力介于耐寒性与不耐寒性作物之间,可以抗霜,但不耐长期0℃以下的低温。一般在长江以南可露地越冬或露地生长,在北方需进行设施栽培。如紫罗兰、金盏菊、萝卜、芹菜、白菜类、甘蓝类、莴苣、豌豆和蚕豆等。这类植物其同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为18~25℃;超过25℃则生长不良,同化机能减弱;超过30℃时,几乎不能积累同化产物。3.不耐寒作物

在生长期间要求较高的温度,不能忍受0℃以下的温度,一般在无霜期内生长,多为一年生植物或多年生温室植物。其中喜温植物如报春花、瓜叶菊、茶花、黄瓜、番茄、茄子和菜豆等,它们的生长适温为20~30℃,当温度超过40℃时几乎停止生长,而当温度<15℃时,生长不良或授粉、受精不好。所以,这类植物在北方以春播或秋播为主,避开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耐热植物最低温度到10℃时就会生长不良,如冬瓜、丝瓜、甜瓜、豇豆和刀豆等。它们在30℃时生长最好,40℃高温下仍能正常生长。喜温不耐寒的园艺作物,冬季生产只能在温室内进行,在高寒地区,还需进行补充加温,以保证其对温度的要求。

设施栽培应根据不同园艺作物对温度三基点的要求,尽可能使温度环境处在其生育适温内,即适温持续时间越长,生长发育越好,有利优质、高产。露地栽培适温持续时间受季节和天气状况的影响,设施栽培则可以人为调控。

(二)花芽分化与温度

各种园艺作物花芽分化的最适温度不同(表4-3),但总的来说,花芽分化的最适温度比茎叶生长的最适温度高。许多越冬性植物和多年生木本植物,冬季低温是必需的,满足必需的低温才能完成花芽分化和开花。这在果树设施栽培中很重要,在以提早成熟为目的时,如何打破休眠,是果树设施栽培的首要问题,这就需要掌握不同果树解除休眠的低温需求量(表4-4)。

二、园艺设施内的温度环境特点

(一)气温

1.室内气温高于外温

园艺设施内的气温远远高于外界温度,但是与外界温度有一定相关性。光照充足的白天,外界温度较高时,室内气温升高快,温度也高;外界温度低时,室内温度也低。但室内外温度并不呈正相关,因为设施内的温度完全取决于光照强度,严寒的冬季只要晴天光照充足,即使外界温度很低,室内气温也能很快升高,并且保持较高的温度。遇到阴天,虽然室外温度并不低,室内温度上升量也很少。2.气温的日变化

太阳辐射的日变化对设施的气温有着极大的影响,晴天时气温变化显著,阴天不明显。塑料大棚在日出之后气温上升,最高气温出现在13时,14时以后气温开始下降,日落前下降最快,昼夜温差较大。温室内最低气温往往出现在揭开草苫前的短时间内,揭苫后随着太阳辐射增强,气温很快上升,一般情况下11时前上升最快,在密闭条件下每小时最多上升6~10℃,12时以后上升趋于缓慢,13时气温达到最高。以后开始下降,15时以后下降速度加快,直到覆盖草苫时为止。盖草苫后气温回升1~3℃,以后气温平缓下降,直到第二天早晨。气温下降的速度与保温措施有关。刚盖完草苫气温回升,原因是日光温室的贯流放热是不断进行的,只是晴天白天太阳辐射能不断透入温室内,透入的太阳辐射能升温比贯流放热损失的热量大,室温不会下降。到了午后光照强度减弱,温度开始下降,降到一定程度要盖草苫保温,即阻止贯流放热。刚盖完草苫贯流放热量突然减少,而墙体、温室构件、土壤蓄热向空气中释放,所以短时间内出现气温回升(图4-2)。

3.气温在空间上变化

(1)垂直方向

白天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是日射型,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夜间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是辐射型,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上午8时至10时和下午14时至16时是以下两种分布类型的过渡型。

(2)水平方向

南北延长的大棚里,上午东部气温高于西部,午后则相反,温差为1~3℃。夜间,棚四周气温比中部低,一旦出现冻害,边沿一带最先发生。日光温室内气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存在着明显的不均匀性。在南北方向上,中柱前1~2m处气温最高,向北、向南递减。在高温区水平梯度不大,在前沿和后屋面下变化梯度较大。晴天的白天南部高于北部,夜间北部高于南部。温室前部昼夜温差大,对作物生长有利。东西方向上气温差异较小,只是靠东西山墙2m左右温度较低,靠近出口一侧最低。4.逆温现象

园艺设施内还会产生“逆温”现象,一般出现在阴天后、有微风、晴朗夜间。在有风的晴天夜间,温室大棚表面辐射散热很强,有时棚室内气温反而比外界气温还低,这种现象叫做“逆温”。其原因是白天被加热了的地表面和作物体,在夜间通过覆盖物向外辐射放热,而晴朗无云有微风的夜晚放热更剧烈。另外,在微风的作用下,室外空气可以从大气反辐射补充热量,而温室大棚由于覆盖物的阻挡,室内空气却得不到这部分补充热量,造成室温比外温还低。10月份至翌年3月易发生逆温,逆温一般出现在凌晨,日出后棚室迅速升温,逆温消除。有试验研究表明,逆温出现时,设施内的地温仍比外界高,所以作物不会立即发生冻害,但逆温时间长了,或温度过低就会出问题。

(二)地温

设施的地温不但是蔬菜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也是温室夜间保持一定温度的热量来源。夜间日光温室内的热量,有近90%来自土壤的蓄热。1.热岛效应

我国北方广大地区,进入冬季土壤温度下降很快,地表出现冻土层,纬度越高封冻越早,冻土层越深。日光温室采光、保温设计合理,室外冻土层深达1m,室内土壤温度也能保持12℃以上,设施内从地表到50cm深的地温都有明显的增温效应,但以10cm以上的浅层增温显著,这种增温效应称之为“热岛效应”。但温室内的土壤并未与外界隔绝,室内外土壤温差很大,土壤的热交换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土壤热交换,使大棚温室四周与室外交界处地温不断下降。2.地温的变化

(1)水平方向

日光温室地温的水平分布具有以下特点:5cm土层温度在南北方向上变化比较明显,晴天的白天,中部温度最高,向南向北递减,后屋面下低于中部,但比前沿地带高。夜间后屋面下最高,向南递减。阴天和夜间地温的变化梯度较小。东西方向上差异不大,靠门的一侧变化较大,东西山墙内侧温度最低。塑料大棚内地温,无论白天还是夜间,中部都高于四周。

(2)垂直方向

园艺设施内的地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与外界明显不同。外界条件下,0~50cm的地温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即越深温度越高,不论晴天或阴天都是一致的。设施内的情况则完全不同,晴天白天上层土壤温度高,下层土壤温度低,地表0cm温度最高,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夜间以10cm深处最高,向上向下均递减,20cm深处的地温白天与夜间相差不大;阴天,特别是连阴天,下层土壤温度比上层土壤温度高,越是靠地表温度越低,20cm深处地温最高。这是因为阴天太阳辐射能少,气温下降,温室里的热量主要靠土壤贮存的热量来补充,因此,连阴天时间越长,地温消耗也越多,连续7~10天阴天,地温只能比气温高1~2℃,对某些作物就要造成危害。

二、园艺设施内的温度调节

(一)增温保温措施

1)采用优型结构

设计合理的采光角,增加进入室内的光量,使温度升高。

2)增大透光率

选用透光率高,耐老化的无滴膜;保持棚膜清洁;尽量减少建材的遮荫。

3)减少缝隙放热

密闭门窗;及时修补棚膜破洞;设作业间、缓冲带。

4)多层覆盖 利用小拱棚、二层幕、纸被、草苫等进行多层覆盖。

5)防寒沟

前底脚设防寒沟。

6)改善土壤结构

中耕松土,增加土壤的吸热、蓄热能力。

7)地膜覆盖

进行膜下暗灌,减少地面的蒸发和作物蒸腾。

8)地热线加温

9)临时加温

冬季寒流来临前用热风炉、煤气罐、炭火盆等进行临时辅助加温。

(二)降温措施 1.自然通风

(1)通风方法(动画4-2-2-1)

① 带状通风

也称扒缝放风。通常在扣膜时就预留一条东西走向可以开闭的通风带,开闭处各粘合一条尼龙绳或撕裂膜,东西拉紧,下边一块固定在拱架上,上边一块压在下边的绳上,上下相互重叠30~40cm。通风时,扒开两膜绳,形成通风带。通风量可根据扒缝的大小随意掌握。

② 筒状通风

又称烟囱式放风。在前屋面的高处开一排直径为30~40cm的圆形孔,然后粘合一些直径比开口稍大,长50~60cm的塑料筒,筒顶用直径8~10mm的铁线固定,需大通风时将筒口用竹杆支起,形成一个个烟囱状通风口;小通风时,筒口下垂;不通风时,筒口扭起。这种方法在温室冬季生产中排湿降温效果较好(图4-3)。

③ 底脚通风

多用于高温季节,将底脚围裙揭开,昼夜通风。

(2)通风原则

① 逐渐加大通风量

每次通风时,不能一次开启全部通风口,而是先开1/3或1/2,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开启全部风口。可将温度计挂在温室内几个不同的位置,以决定不同位置风口大小。进入春季,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逐渐加大通风面积和通风时间,当外界夜温稳定在15℃以上时,就要昼夜通风。

② 反复多次进行 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冬季晴天12:00~14:00之间室内最高温度可以达到32℃以上,此时打开通风口,由于外界气温低,温室内外温差过大,常常是放风不足半小时,气温已下降至25℃以下,这时关闭通风口,使温室贮热增温,当室内温度再次升到30℃左右时,重新放风排湿。这种放风管理应重复几次,使午后室内气温维持在23~25℃。由于反复多次的升温、放风、排湿,可有效地排除温室内的水汽量,二氧化碳气体得到多次补充,使室内温度维持在适宜温度的下限,并能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展和蔓延。遇多云天气,更要注意随时观察温度计,温度上来就放风,温度下降就闭风。否则,棚内作物极易受高温高湿危害。

③ 早晨揭苫后不宜立即放风排湿 冬季外界气温低时,早晨揭苫后常看到温室内有大量水雾,若此时立即打开天窗排湿,外界冷空气就会直接进入棚内,加速水汽的凝聚,使水雾更重。因此冬季日光温室应在外界最低气温达到0℃以上时通风排湿。一般开15~20cm宽的小缝半小时,即可将室内的水雾排除。中午再进行多次放风排湿,尽量将日光温室内的水汽排出,以减少叶面结露。

④ 低温季节不放底风 喜温蔬菜对底风(扫地风)非常敏感,低温季节生产原则上不放底风,以防各种真菌随风传入温室,病害发生蔓延。

2.强制通风 大型连栋温室因其容积大,需强制通风降温。

3.遮光降温 采用遮阳网、无纺布等不透明覆盖,或向棚膜上甩泥浆。4.地面灌溉 采用浇水、喷雾等方式,增加潜热消耗。

设施农业发展措施

设施农业发展措施今年以来,xxx乡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和部署,把设施农业建设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优化农业结构,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多措并举助推设施农业又好又快......

标准化鸡舍的温度调控措施

标准化鸡舍的温度调控措施时间:2011-05-29来源:本网采编[底色:淡蓝 浅绿] [字号:大 中 小] 大量供应优质科宝500、AA+、罗斯308 | 龙头企业10-20万聘营销总监 在规模化养殖兴......

农业科技园设施规划措施论文

农业科技园设施规划措施论文1现代农业科技园概述1.1现代农业科技园的内涵现代农业科技园的定义论述有很多,通过前人对园区定义的整理分析,在对农业科技园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认......

农业科技园设施规划措施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农业科技园设施规划措施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设施农业发展现状调研措施

我市是《**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与发展规划》确定的蔬菜主产区之一,设施农业又是市委、市政府所确定的发展十大特色产业之一。近期,我带领调研组深入部分乡镇,就设施农业发展......

下载设施农业 温度环境及其调控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设施农业 温度环境及其调控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