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优势_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整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思路”。
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优势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王延觉
2008年第4期 ——经济建设
湖北突出的优势在科教,崛起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关键在机制和人才。深入实施“科教兴鄂”战略,必须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工程,落实一批重大科研项目,攻克一批重大技术难题,将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技术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
近年来,湖北作为我国重要的科研基地,科技资源优势明显。其主要特征如下:
——科技人力资源在全国保持较强优势。我省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5人,承担“973”计划的首席科学家1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48人(位居全国第4),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青年专家20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234人。2006年,我省科技活动人员和科研开发人员分别达19.6万人和6.26万人,居全国第9位和第8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走在中西部各省区的前列。
——科研基地建设和科研基础条件位于全国前列。截至2007年底,我省建有国家实验室1个(全国目前仅建立了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5个,居全国第3位;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个,居全国第5位;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3个,居全国第8位,中南六省第2位;各类国家级产业化基地29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4个;还有一大批部委专业和开放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工程技术中心。
——科技产出在科技论文、获奖成果、申请专利和承担国家世界前列科研计划等方面优势突出。“十五”以来,我省承担“973”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经费8.8亿元。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了16个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参加了 “973”计划40个项目中62个子课题的研究。在农业领域,我省参与一半以上的农业基础研究项目,在能源、人口与健康领域,我省参与的项目也在三成以上。近五年来,全省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3799项,申请专利57300多件,获省级科技奖励1560项,获国家科技奖励113项,连续多年保持全国获奖大省地位。
——部分领域产业技术开发优势明显。农业方面:我省在农业生物技术、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农业动植物养种技术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研究实力,特别是在油菜、优质猪、淡水鱼、水稻等领域,科技创新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工业方面:我省在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业有着较强研发能力和比较优势。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邮科院等为代表的一批科研机构和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在光电子器件设计与制造、光纤制造、光通信设备等领域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创造了光纤通信领域一系列的“中国第一”,使我国光纤通信发展成为高技术中与发达国家差距最小的领域之一。武汉光谷新光电公司与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等国内一流的光电子研发机构合作,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红光高清视盘机(NVD),拥有49项核心专利。武钢在冷轧硅钢研究开发方面已获得80余项专利,成为我国冷轧硅钢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生产技术最先进的生产基地。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控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此外,我省在电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研究开发方面也走在全国前列。
——高新技术产业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增长。2007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2623.97亿元,较2006年增长25.5%;实现增加值861亿元,较2006年增长26.3%;实现利税269.15亿元,较2006年增长31.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达到30.45%,有力地拉动了全省工业增长,明显改善了全省产业结构。虽然我省科技优势明显,但从全省经济发展的需求来看,从“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来看,我省这方面的不足也十分明显。其主要表现是:
——科技人员总量优势明显,但分布严重失衡。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的62.18%在教育战线,22.76%在卫生战线,只有11.05%是工程技术人员。我省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大部份集中在大专院校和中央在鄂科研单位,企业创新人才严重缺乏。
——科学研究基地数量众多,但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建立。众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尚未和地方企业实现有效对接,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科研内容产业化导向不强,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实际脱节。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企业吸纳技术、联合创新的欲望不强。我省大中型企业中只有31.95%设有科研开发机构,36.8%有科技活动。2004年到2006年,全省企业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中,由企业独立完成的占71.9%和65.2%;只有28.1%的产品创新和34.8%的工艺创新是通过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完成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还需艰苦努力。
——科技产出在科技论文、获奖成果、申请专利和承担国家科研计划等方面优势明显,但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低。我省科研力量总体上以基础研究见长,但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系统地引导,以工业、农业和社会发展的技术需求为目标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不足。全省理工科部属高校和中央在鄂科研院所近三年承担科研课题年均科研经费约为21.67亿元,其中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各占56.48%和43.52%。纵向课题中,我省各政府部门投入的经费约为1.49亿元;横向课题中,我省企业投入的经费约为1.34亿元。从经费来源来看,直接服务于我省的科研力量投入仅占上述单位全部科研力量投入的13%,而直接服务于我省企业的的科研力量投入则不到10%。——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但具有带动作用的大型骨干龙头企业不多,代表创新活力的小型企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偏重。从产业结构来看,2007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131.45亿元,占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27%;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实现增加值78.98亿元,占9.17%;新材料产业实现增加值231.17亿元,占26.85%;先进制造产业实现增加值280.33亿元,占32.56%;新能源与高效节能产业实现增加值19.76亿元,占2.2%。先进制造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实现的增加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的比重近60%,而这两块又以汽车工业、造船工业和冶金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偏重。
形成这些不足的深层次原因是: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导致科研与生产脱节、科技与经济脱节、可供本地转化的科技成果不多。思想不够解放、观念更新较慢导致巨大的科技潜力未能释放到经济建设主战场。科技投入总量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资本市场利用不够等,导致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不快。创新创业氛围不浓、风险投资体系缺失导致高新技术企业生长不够。科教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发展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先进省份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当前,我省科技工作的重点应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搞活机制,调动广大科研人员到经济建设的一线创新创业;加大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力度,充分激发高新技术企业管理骨干、技术骨干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创新思想方法和工作方式,有效引导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形成,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科技投入,集成有限资源,引导风险投资,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营造更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环境。——解放思想,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一是通过制定政策、营造环境,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引导科技人员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释放科技潜力。二是推进改革、创新机制,以解决经营管理骨干和技术骨干持股,实现高新技术企业股权多元化为目标,推进国有控股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有条件的科研院所改制改革。我厅准备以厅下属的化学研究院为试点,改制改革一步到位,并争取尽快上市。三是转变科技项目组织形式,动员全省科技系统,以“面向需求、找准关键、设计目标、整合资源、建立体系”为基本要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引导工程”;以实施科技项目为牵引,以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培育创新型企业为抓手,更有效地引导科技资源向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线聚集。省级财政科技投入,将重点支持以企业牵头、产学研结合方式组织的项目。
——以终为始,加快建立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一是积极组织实施“技术发展路线图计划”,通过深入调研,进一步明确制定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及发展方向,以利组织队伍、凝聚力量,提高科技项目计划的针对性和资金使用效率。二是积极探索有湖北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模式,引导支持企业与高校合作共建研发机构,着力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三是推动形成行业技术创新产学研战略联盟,围绕我省若干优势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的创新与产业化,加大产学研合作的组织力度。
——集成资源,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一是大力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设立科技企业孵化器专项资金,支持建立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训网络,提升孵化器的培训能力和融资能力。优先组织孵化器推荐的企业申报国家科技企业创新基金,省级科技企业创新基金优先支持孵化器推荐的企业,其投入方式采取一部分直接投入给孵化器推荐的企业,一部分投入给孵化器,由孵化器以股本金的形式注入企业的方法,通过所孵化企业的发展带动孵化器的发展。二是大力引导创业投资发展。设立创业投资引导专项,以阶段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助等方式,支持省内外风险投资机构及各类投资主体在鄂创办风险投资机构。适当调整财政科技投入的投入方式,优先支持创业投资机构推荐并投资的项目。对该类项目的财政科技投入,一部分投入到企业,一部分补贴给创业投资机构。三是大力促进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相结合,进一步加强省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联合设立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平台建设。依托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平台,按照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筹资设立湖北省高新技术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用于扶持一批创新企业,支持一批具有上市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引导一批创业投资企业发展,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和企业孵化器。四是制定和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积极推进科技企业上市。联合证券、会计、法律等中介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组织风险投资和高新技术企业对接,积极培育上市公司后备资源。设立专项资金,分担企业上市成本,对企业改制和上市培育期所发生的上市辅导、保荐及审计、中介机构服务等费用分阶段给予补贴。按照“培育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做强一批”的要求,支持我省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五是深入推进高新区“二次创业”,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营造创新环境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为主线,以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集群为重点,把高新区建设成产学研结合的示范区和转化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
(作者系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厅长)
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武穴市科协戴智义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科技人才是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实现我市“两争一......
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优势努力构建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临潼区聋哑学校 崔贞媛内容提要: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优势,努力构建有活力的聋校语文课堂,教师要善于营造自主、有活力的学习情境,使......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今年我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紧紧抓住黄河三角洲......
发挥生态资源优势 加快旅游产业发展 开创龙湾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新局面——吉林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汇报材料 吉林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我省东南......
湖北省关于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若干意见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优化产业结构,把湖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