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季度及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展望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汽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2013年4季度及2014年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展望
国研网行业研究部
发布时间:2013-11-2
2013年4季度及2014年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展望
3.1 宏观经济形势预测
全球经济有望保持微弱复苏。世界经济目前仍处于复苏轨道之上,但基础不稳、速度不均,且存在较多不确定性。2014年,世界经济仍将处于危机后的恢复期,总体态势趋于稳定。欧洲经济走出衰退将增强全球经济的增长动力,但需要高度关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QE)退出对美国经济复苏的影响和对新兴经济体的冲击。我们预计2014年全球经济增速将略高于2013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3年10月8日发布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下调了2013、2014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报告指出,全球经济增长模式正在发生转变,发达经济体的增长逐渐增强,新兴经济体却面临增长放缓和全球金融市场收紧的双重挑战。该报告认为全球经济仍处于低速增长状态,经济下行风险持续存在,预计2013、2014两年全球经济分别增长2.9%和3.6%,较7月的预测分别下调0.3和0.2个百分点。
美国复苏的情况较为乐观,但债务上限和QE退出会增加美国经济的不确定性。根据IMF的最新预测,2013年美国经济增长将达到1.6%,2014年将提升至2.6%。欧盟经济总体来看正逐步走出债务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2014年或将实现正增长,并推动全球市场信心改善,但由于高企的失业率和结构调整缓慢,欧盟经济增速超过1%的可能性仍较小。IMF最新预测的2013、2014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分别为-0.4%和1.0%。日本经济短期有望保持复苏态势,但“安倍经济学”的短期效应将逐步缩减。受非常规宽松货币政策、刺激性财政政策的支撑,以及汇率大幅贬值效应的影响,2013年日本经济逐步走出通缩,IMF预计其全年增长2.0%。但三大支柱中的结构性改革难以短期见效,加上2014年4月消费税率由5%提高到8%,对消费增长形成抑制,“安倍经济学”的短期效应缩减。根据IMF预测,2014年日本经济增速可能会下降到1.2%左右。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相对减速的增长格局将维持不变。IMF预计2013和2014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4.5%和5.1%。图24 2013、2014年世界经济增长趋势预测
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3年10月《世界经济展望》,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理 我国经济将保持整体稳定,内需增长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宏观政策效果显现、市场预期改善,是当前经济回升的主要原因。但受需求回升不稳固和结构性矛盾制约,经济运行中风险因素较多,可持续性仍面临挑战。在三季度GDP增速小幅回升后,预计四季度有所回调,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全年增长将达到7.6%左右;物价上涨整体温和,全年涨幅在2.8%左右。总体上看,我国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预期目标能够如期实现。
2014年,我国内需增长仍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首先,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略有下降。房地产投资增长将呈回落态势,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也将有所下降,而受终端需求不振、产能过剩及利润偏低等因素影响,制造业投资增长将继续分化。相对于基建、房地产和传统制造业,成长性行业支撑作用尚不足,预计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左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略有下降。第二,消费增长保持基本稳定。2013年以来,消费增长降中趋稳,既反映了“三公”消费泡沫被挤出、大众网络消费蓬勃兴起的积极一面,也体现了居民收入增幅下降、企业效益不佳、结构性就业困难等对消费增长的直接影响。预计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左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略有上升。第三,物价温和上涨,农产品、服务与工业品价格分化。当前,我国物价总体处于温和上涨周期,加上存量货币偏多、劳动力成本
上升和房价上涨、实施水资源和土壤保护计划等,食品、服务和居住类价格总体仍看涨。有关要素价格改革在三中全会后若能顺利启动,也会对物价上涨形成一定压力。PPI涨幅有望缓慢变正,但产能过剩会继续抑制工业品价格上涨,CPI和PPI仍存在一定幅度背离。2014年整体物价上涨压力比今年略高,但仍处相对温和状态。
3.2 产业政策环境预测
2013年4季度及后期,预计汽车行业政策主要方向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2014年起,车辆购置税将实行最低计税价征税;第二,已经运行了八年之久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正在加快修订,最快将于2013年4季度获批;第三,我国分别于1994年和2004年出台过两版汽车产业政策,2014年前后,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有可能被推出;最后,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给环境、交通和资源都带来了巨大问题,已经实施限行限购的城市,未来限制措施将更加严格,而限行限购城市的数量也有可能大幅增加。
车辆购置税2014年起将实行最低计税价。为了方便纳税人,加快核定车辆购置税最低计税价格,提高征收效率,税务总局近日发布公告,决定将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有关数据导入机动车合格证电子信息系统,并上传税务总局。税务总局自动采集机动车出厂价格信息,并按规定审核下发车辆购置税最低计税价格。公告规定,自2014年1月1日起,机动车生产企业销售本企业生产(改装)或进口的机动车,使用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开具增值税发票后应导出发票信息,通过“合格证信息管理系统-车辆票据关联子系统”将发票信息与所售机动车的合格证电子信息或进口机动车车辆电子信息(以下简称合格证电子信息)进行关联。已关联发票信息的合格证电子信息,将通过“合格证信息管理系统”自动上传至税务总局,税务总局实时采集每台应税车辆价格(增值税含税价格)信息。机动车生产企业未关联发票信息的合格证电子信息,自2014年1月1日起,将不能上传至税务总局。自2014年1月1日起,税务总局根据应税车辆价格(增值税含税价格)信息,按照车辆购置税最低计税价格核定的规定,实时核定每台应税车辆最低计税价格并下发各地执行。
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即将调整。自2005年开始实施以来,《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已经运行了8年,对规范市场和发展汽车行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新的问题、新的矛盾也不断出现,因此政策本身也要不断地完善。在2013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年会上,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规划处处长陈跃红透露,《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在加快修订。新《办法》将对供应商的一些强势做法进行必要的限定。据介绍,针对汽车流通行业的现状,商务部等主管部门对《品牌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于近日全面启动,最快有望于2013年4季度获批,并择机对外公布。
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或将出台。为了推动我国汽车工业在2010年前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曾先后出台过两部汽车产业政策。1994年,我国出台《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旨在尽快解决汽车工业散乱问题,实现规模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进一步增强企业开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技术装备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到2004年,为适应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推进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全面提高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满足消费者对汽车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发展,我国再次制定并出台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推动汽车工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按照前两个产业政策出台的时间推算,2014年前后,我国可能将推出第三个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而在新的政策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等内容可能将有进一步的体现。
汽车限行、限购政策措施将更加严格,范围将继续扩大。汽车业的飞速发展,使得大气污染、交通拥堵和能源问题越来越严重。机动车作为大型城市主要污染源之一,未来其数量的增长将进一步被遏制。而已有车辆在使用方面,也将因为交通拥堵问题而受到更多限制。目前,我国已有上海、北京、广州、贵阳和西安五个城市采取了针对汽车的限购、限行政策,未来,这些城市的限行、限购措施或将更加严格,而新的一批城市也将加入到限行限购的行列中来。2013年6月14日,在上海市政协重点督办“改善本市空气环境,建设健康生态城市”提案专题协商座谈会上,上海市环保局透露,上海市外环线黄标车限行方案拟从2014年3月1日起实施,并将进一步考虑黄标车在全市范围实施限行的可行性,而在机动车登记注册环节中,将会同公安部门实施环保预审,对达不到上海市准入要求的外省市机动车一律不予转入,从源头上防控黄标车增量的产生。
9月2日,《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解》正式公布,文件从机动车、工业、建筑施工等多方面开展大气环境治理。其中在机动车治理方面,文件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具体措施。一是研究制定征收拥堵费政策,研究制定提高用车成本、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的相关办法。二是加快完善北京市车辆和外埠车辆分区域、分时段限行政策,力争2014年实施。三是积极推进新的排放标准,2014年底前,新增重型柴油车全部实施机动车第五阶段排放标准,力争2016年实施第六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四是黄标车违反禁行要扣分,2015年淘汰全部黄标车。六是补贴混动车和小排量车,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文件要求2017年底前,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将被控制在600万辆以内。2013年底前研究出台鼓励更换混合动力汽车和1.6升及以下小排量客车的相关补贴政策和措施,2014年实施。第六是,北京市力争到2017年全市机动车用燃油总量比2012年降低5%以上,减少机动车污染排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此后的10月16日,北京市委常委会还通过了《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其中规定,当北京市发布空气污染红色预警时,即预测未来持续三天出现严重污染时,机动车将实施单双号限行措施。10月29日公布的《北京市2013-2017年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工作方案》任务分解表中也提到,从2014年起至2017年,配置机动车指标每年都是15万辆,和现在的24万辆配额相比减少9万个,缩水近4成。并且非新能源车的配比数量也逐年减少。
河北省会石家庄市于2013年上半年召开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动员大会,并制定下发了《石家庄市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13-2017年)》。对今年及今后五年省会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进行专题部署。针对省会机动车保有量猛增的现状,石市提出自2013年起限制家庭购买第三辆个人用小客车,借鉴外地经验,研究制定《石家庄市小客车数量调控规定》,自2015年起实行小客车指标摇号配置,此外,自2014年市区内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到2015年底,全部淘汰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到2017年底,淘汰全部黄标车。
此外,在北京、上海、广州等限购城市的示范左右下,西安、兰州、大连、南京、唐山等城市逐步出台大气污染防止工作方案,对于机动车总量的控制、以及限行方案分列其中,限制机动车的购买和使用,成为全国治理污染的重要手段。从以上几个城市的政策导向不难看出,未来几年,汽车在购买和使用上,都将受到更多的限制,而这也将对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3.3 主要运行指标趋势预测
3.3.1 景气指数或将稳中小幅走弱
2013年3季度,汽车行业景气指数较上季度略有下降,预警指数保持在“绿灯区”内运行,总体来看行业运行状况基本良好,稳中略有下调。预计4季度,我国汽车行业运行将延续这种趋势,稳中小幅走弱。从中长期来看,我国汽车刚性需求持续存在,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建设带来更多的用车需求,汽车行业稳定较快增长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基调,这决定了景气指数将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但目前我国汽车出口表现不佳,宏观经济仍存在不确定性,汽车行业增长存在前高后低的可能。因此,4季度行业景气指数存在继续小幅回落的可能。
3.3.2 产销保持平稳增长 全年增速将在10%左右
从保有量来看,尽管我国已跃居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并且民用汽车总保有量也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水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一些相同发展阶段的国家,说明我国汽车市场从中长期来看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增长仍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趋势。
2013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基本稳定,保障了汽车市场的平稳增长。我国正在着力扩大内需、推进新型城镇化,经济将持续增长,居民收入水平也将不断提升,这些都为汽车市场提供了稳定发展的基础。前3季度汽车产销均保持了超过12%的增长率,呈现出相对较快的增长趋势。但未来国内宏观经济仍存在不确定性,受需求回升不稳固和结构性矛盾制约,经济运行中风险因素较多,可能会对汽车行业增长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而汽车限购等消费抑制政策也有继续出台的可能,这些政策同样将会影响汽车行业复苏进程。
因此,综合以上分析,结合前3季度的产销情况,我们认为,2013年全年我国汽车产销增速将在10%左右,全年产销量或将超过2100万辆。其中,乘用车增长率将略高于汽车行业整体,而商用车由于目前需求增长依旧较为缓慢,增速水平将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速增长的可能性较大。
3.3.3 汽车价格将稳中小幅下降
2013年4季度,库存压力与激烈的竞争,将使稳中下降成为汽车价格走势的总基调。
从库存方面来看,进入10月份,随着市场的好转、三包政策的实施以及年末季度性冲量,预计厂家也将逐渐加大经销商的销量任务目标,经销商库存压力将有所升高。库存压力的增加,迫使经销商通过降价来释放库存,规避风险。而通过往年的季节性特征也不难看出,随着年底的临近,厂商有资金回笼的压力,汽车促销力度往往会加大,降价促销将导致汽车价格走低。此外,通常年底新车上市以及车展因素,会使得消费者持币观望、预期降价的心理增强,也会对汽车价格造成短期影响。
除了上述因素外,原材料价格的低位运行也为汽车价格的走低奠定了基础。目前钢材价格偏低,年内偏弱的可能性仍比较大,较低的原材料价格也将给汽车降价提供了空间。
3.3.4 汽车出口恐将延续下滑趋势
2013年前3季度,我国汽车出口表现不佳,整车出口量、出口金额均出现下滑。4季度,预计这种下滑趋势仍将继续。
一方面,从我国总体出口形势来看,情况并不十分乐观。目前外需复苏仍不确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8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连续第6次下调2013年全球增长预期;世界银行10月7日也将东亚发展中国家今年与明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下调;世贸组织更下调今明两年全球贸易量的增速预期。而国内综合成本也不断攀升。人民币的快速升值对出口企业利润形成较大影响,劳动力等成本的上升也给出口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从我国汽车出口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看,我国汽车出口面临的贸易环境和贸易条件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全球汽车贸易的环保和技术壁垒不断增强,中国汽车产品进入发达经济体的难度加大,主要市场仅能集中在拉美、西亚及非洲的发展中国家。此外,受到消费市场低迷、制造成本高企和销售壁垒等因素的制约,也使得汽车出口更多以海外设厂和零部件出口(特别是成套散件出口)等方式实现。这些都对汽车出口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外需低迷可能会成为常态,因此我国汽车出口在短时间内或将延续下滑趋势,4季度恐怕仍难实现增长。
国研网《汽车行业季度分析报告》
[国研专稿]2013年4季度及2014年钢铁行业发展趋势展望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发布时间:2013-11-2542013年4季度及2014年钢铁行业发展趋势展望4.1宏观经济形势预测美国经济预期进一......
社会学0701班 邢达奇 U200716896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十一五”期间国家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要求是要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实现这个目标已......
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展望发布时间:2012-02-162011年,世界经济呈现新兴经济体复苏较快、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但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分化走势,国内经济出现经济......
中国社会发展趋势展望21世纪的阳光已照耀世界近十年,世界正处在一个动荡转型的时段,各国都在为自己下一步的发展打算。作为一个中国人,在此我仅谈谈国家将来的发展,因为国家该怎......
一、当前经济形势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持续影响,欧债危机震荡,全球经济复苏的乏力,对中国的投资、消费和外贸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深入,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