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小学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幼儿教育去小学化”。
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内涵的初步理解
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是指幼儿园将小学的课程资源、管理模式、评价标准、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等引入渗透于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进而普遍化和趋势化的一种功利性的教育现象和错误的教育倾向。
李健轩在《幼儿园教育小学倾向化的思考》中指出:“所谓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为适应家长的错误需要,幼儿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幼儿当作小学生来要求,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的不良倾向,主要表现:在行为规范方面,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少动少玩,勤奋好学;在学习知识方面,几乎按小学生的学习要求进行上课、训练、作业,一味向幼儿灌输文化知识,甚至还布置家庭作业,教育活动过于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生动的教具要求,缺少图案色彩,缺少游戏化的教学过程。幼儿园一日生活管理小学化,内容也是以教学活动为主”。
幼儿教育小学化指幼儿教育脱离了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向小学阶段的教育标准看齐,其具体表现集中在以下方面: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德、体、美、劳教育;在教育方法上重视知识讲授,轻视幼儿自主学习;在教育评价上重视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
幼儿教育小学化概念辨析
幼儿教育小学化,字面上很好理解,就是把幼儿当小学生来进行教育,但实践中有不同层面的表现。
有的小学化侧重于课程内容的小学化,如开设各种各样的技能特色班、兴趣班,要求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学习读写算。人们对这种小学化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知识是可以提前学的,只要用幼儿可以理解的语言和喜欢接受的方式就可以了;有人则持反对态度,认为小学的知识还是超过了幼儿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幼儿也容易忘记,没有多少效果,即使有效果,也会导致幼儿进入小学后对知识没有新奇感,不认真听讲而导致学习习惯不好,不利于幼小衔接。
有的小学化侧重于对幼儿的行为要求及幼儿教育形式的小学化。如把小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搬来,往幼儿身上套,比如对老师要绝对服从,要听话,不许插嘴,要坐得端端正正,手脚有一定的放法,不许离开座位,不经允许不能上厕所,不能随意喝水;教学的形式则完全是满堂灌,缺少教具,缺少图案、色彩,没有幼儿喜欢的游戏,课后还有一堆作业等等,这种小学化在农村学前班较为常见。
大多数小学化现象则兼而有之,只是程度各异。
幼儿教育小学化,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管理条例》的精神相违背。《纲要》和《条例》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幼儿教育是养成教育,旨在培养幼儿......
幼儿教育小学化,影响的是幼儿身心健康,也因此屡遭社会诟病。月初召开的省教育工作会议上,再次提出要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并发了配套文件,要求各幼儿园不能教授拼音、书写汉字......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幼儿教育小学化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金小霞:(凉州区第一幼儿园中三班学生家长):我认为要控制幼儿教育小学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幼儿教育“小学化”已经不是某一个幼儿园、某一个地区幼儿园的现象,它已经在较广大的区......
幼儿教育小学化辨析【摘要】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由来已久。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该问题不但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要从根本上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