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新实践_免费现代中国经济发展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2:08:3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现代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新实践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免费现代中国经济发展”。

现代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新实践

——子斌机构新疆塔城地区农牧业投资发展

一、塔城地区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现状

塔城地区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我国第二大草原库鲁斯台大草原腹地,是农牧业为主的地区,现有耕地面积32万公顷,实际播种面积28万公顷,可利用草场面积600万公顷,林地面积23.5万公顷。塔城、额敏、托里、和布克赛尔、裕民五县(市)农业生产以粮食、油料作物为主,乌苏市、沙湾县农业生产以棉花等经济作物为主。畜牧业是我区的传统产业,也是我区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拥有56个畜禽品种,其中新疆褐牛、绒山羊、巴什拜羊、新疆细毛羊、塔城飞鹅是我区的优势和特色品种,也是我区畜牧业的主体。随着我区畜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养牛业在畜牧业发展中的比重不断加大。尤其是近年来,我区进一步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出了“大力发展畜牧业,使其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畜牧业发展中,把养牛业摆在重中之重”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总体发展战略,有力推动了我区养牛业发展。全区已逐步形成以新疆褐牛、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三大品种区域布局为主的发展方向。

(二)存在问题分析

虽然近年塔城养牛业发展步伐加快,但总体来看,仍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小规模大群体式的粗放经营发展的状况。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发展现代农牧业的理念有待加强。当地农牧民对现代农牧业知识学习不够,有抓传统农牧业的思维定势,用现代农牧业谋划发展的理念还未形成,面对新时期新的发展机遇,思想转变不够;部分农牧民思想观念陈旧,还存在着“小富即安”和“等靠要”的思想,勤劳致富、科技致富和市场意识不强,发展现代农牧业的主体意识有待提高。

2.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低。虽然在乌苏、沙湾等县市出现了以土地置换、反租倒包、专业合作社经营等形式的土地规模经营,但全区大部分农户的土地还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总体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低,直接制约和影响了标准化生产和高产高效技术的推广应用,根本上制约了现代农牧业的发展。

3.养牛专业化、规模化程度低。与现代养牛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缺乏市场竞争力,缺乏持续技术和资金扶持,抵御市场风险力差。

4.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区内牛肉、乳等畜产品初级加工落后,现有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小,产品无明显品牌优势,难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与先进地州相比也还有一定的差距,需努力推动养牛业良种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进程。

5.农牧业经济产业化层次低,没有出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现有的农牧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层次低,产业链短,大部分农产品只能以原料或初级加工品输出,没有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虽然发展较快,但大多仍处于“小弱单散”的起步阶段,带动能力弱;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企农利益联结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面积小,农产品品牌建设严重滞后,在全疆的农产品名牌产品中占比少,绿色、特色农业资源优势难以转换为经济优势。

6.农牧科技应用水平低。现有技术人员少,培训不够,服务技能低;基层服务设施不健全,技术服务激励机制不够,农技人员队伍不稳定,积极性不高,农作物单产品质与先进地州和周边团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现代农牧业科技整体应用水平相对较低。

二、塔城地区现代农牧业发展的优势和历史机遇

(一)发展的优势

1.农业资源量大。塔城地区共有可耕地1236万亩,人均近20亩,人均占有耕地量位列自治区第一。

2.畜牧业资源丰富。全区拥有天然草场1.05亿亩,可利用草场8580万亩,牧民人均草场千亩以上。

3.无污染的绿色环境。塔城地处边境,没有大型工业企业,自然环境优美,是全国首批核定、面积最大的绿色农业示范区。

4.小麦、番茄、棉花等传统优势农产品质优,红花、黑加仑、酸梅、巴什拜羊、塔城飞鹅等特色农产品全疆闻名,具备发展有机、绿色和特色农业的优势。

5.地缘、区位优势突出。拥有国家一类陆路口岸和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是新疆离城市最近、四季通畅的陆路口岸,开拓中亚和俄罗斯农产品市场潜力巨大,区内与克拉玛依、奎屯、独山子等城市和兵团4个师交融,发展外向型农业市场前景广阔。

(二)历史机遇

1.国家“十二五规划”继续推进国家西部大开发。

2.国家政策稳定持续,塔城地处西北边陲政治稳定,民风朴实,人民勤劳,自然条件优越,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强烈,改革发展有强劲的动力。

3.2013年中央一号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的顺利实施,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为农企发展提供了发展方向。

三、子斌机构在塔城对农牧业的投资及发展

为了响应国家重点发展边疆畜牧业的号召,支援边疆发展,促进民族融合,让社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回馈塔城人民,在塔城市委市政府的引导下,经过论证和调研,子斌机构于2012年6月份已在塔城注册公司-瑞塔畜牧开发有限公司实施现代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伟大实践。

瑞塔畜牧以新疆褐牛培育,繁殖,育肥为龙头,以绿色饲草料加工、畜牧产品研制开发以及生物工程、草原生态建设为主要产业。

瑞塔畜牧公司利用现有的资源和引进外来技术和管理经验,生态循环项目将饲草饲料、畜禽养殖、沼气工程等项目结合在一起,实现园区内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将废弃物综合利用、变废为宝,构建一条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种、养结合、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循环经济产业链。示范推广“草(秸秆)/种植业(秸秆)→牛→粪便→沼气池(沼气、沼液、沼渣)→牛/种植业,牛/种植业→蔬菜/粮食/牛肉→用户→粪便餐厨垃圾→沼气池→牛/种植业”循环养殖模式。

(一)发展模式

土地集中经营、集约经营是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的前提,也是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基础。公司为持续健康有力的发展,在经营模式上也积极探索出了新的发展之路,即以公司为依托,因地制宜,按照依法自愿的原则,积极推进以土地互换、反租倒包等多种形势的“土地流转”,对当地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流转,促使种植户将分散的土地、草场集中整合,不断提高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程度。促进形成“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企农利益联结新机制,有力支撑当地现代农牧业产业化发展。

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围绕国家、自治区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建设,不断建立和完善农牧业标准化体系,加快建设农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引领推进农牧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肉牛传统养殖和现代科学养殖的交流,为养牛专业户提供优良品种、科学饲养、疫病防治、产品销售等项服务,形成新型的农牧民经营合作社,充分利用塔城地缘优势打好“绿色”牌,统一包装对外宣传,打出品牌,形成规模,推动地区养牛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让当地农牧民得到可以流动的资金和现代的养殖技术,极大地引领养殖业的经营技术革命,为当地经济发展插上了快速发展的翅膀。

(二)重点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 1.肉牛养殖项目

公司响应国家养殖扶持政策,以塔城地区养殖115工程为契机,拟在硬件上借助塔城市的资源优势搭建高标准的产业平台,在软件上引用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模式。与西北民族大学畜牧研究所、新疆畜牧科学院、新疆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联合在塔城设立产学研基地,致力于新疆褐牛的繁育和品种改良。公司现有标准化育肥牛舍12栋,总面积为4686.16平方米,砖混结构,每个牛舍面积平均390.5平方米,可养殖70-80头牛,12个牛舍可养殖800-1000头牛。按新疆养殖育肥的基本期限4个月计算,年可出栏三批,计2400-3000头牛,年产值达2000万元,利润约为300万元。另拟建十个养殖小区,设计生产能力为年出栏育肥牛1.2万头,届时利润将相当可观。引进先进的管理思路和管理经验,对本地员工严格培训学习,技术过关方可操作,强化科学繁育、科学饲养和护理环节,尊重新疆褐牛的生长规律,严格操作规范。着力实施“肉牛繁育、疫病防疫、饲料营养、人才培养、标准化服务和市场服务”六大体系。公司将实行电子标签追溯制度,通过实行统一供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育肥、统一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模式,实现从养殖到餐桌上的全程信息化

管理,利用国家新农村建设政策优势,通过规模化养殖合作社连锁管理模式打造新疆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

“品质决定市场,市场决定销路,销路决定出路”。由于新疆褐牛适应性强、肉质细、品质优等特点,附加值高,利润比较可观,销路宽广,是当今市场紧缺和首选肉质产品,便于打开品牌市场,推进企业做大做强。第一销路为山东市场。山东是我国经济强省,但就青岛市每天消费约80-120吨牛肉,大约为19.89万头左右,每头牛单价交易额在万元以上,市场广阔,公司将育肥后的牛以分割、精包装的方式可进入高端市场,年可销售20万头牛以上,利润可观,前景广阔。第二销路为本地市场。塔城市位于祖国的西北边锤,是塔城地委、行署所在地。全市总人口17万,有汉、哈、回、维吾尔、达斡尔、俄罗斯等25个民族组成。全市辖5乡1镇4场,146个行政村,3个街道办事处,1个边境经济合作区,1个牧民社区,辖区总面积4356.6平方公里,年活畜市场的需求量约为25万头左右。另外如走出塔城市近可销往额敏县、裕民县、托里县,中可销往边邻阿尔泰市、克拉玛伊市、奎屯市、乌苏等市场,远到乌市以及周边城市,市场需求量大,销路广阔。凭借其地缘优势和人力管理优势,瑞塔畜牧完全有能力引领当地当地肉牛养殖业的发展,为瑞塔现代牧业循环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一环。

2.饲草种植及深加工项目

塔城地区地区6个农场现有耕地面积29.63万亩,22个牧场现有耕地面积56.23万亩,草场2834万亩,塔城市自然条件十分优势,农牧业资源比较丰富,全市耕地面积125万亩,其中种植小麦51万亩,玉米32万亩;共有草地358.5万亩,其中苜蓿种植12.6万亩。

为着力解决当地饲草种植、加工、存储、运输的一列问题,公司实施饲草种植及对动物饲养极富有影响的苜蓿草(植物蛋白含量高达20%)深加工项目。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种植、养殖业的结构调整,增加苜蓿种植户的生产效益;有利于解决当地畜禽养殖的饲料供应和生产布局的进一步优化;有利于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有力地促进当地养殖业的发展;为冬季饲草的储存和运输提供了有力保障。

该项目生产和建设总占地400亩,配套苜蓿草地6万亩,有两条每小时总加工能力10吨饲草料加工生产线,日加工能力达160吨,年生产苜蓿压块5万吨,建设及设备总投资

331500万元。由40*60*30cm的大草困压缩成3*3.2*8 cm的草块产品,极大地减少的饲草占地空间,为冬季存贮和运输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为养牛业发展提供充足的饲草料来源。

该项目两条饲草料加工生产线(该生产线是采用拥有600年历史国际一流的瑞士布勒生产线),总投资1500万元,设备用地1500平方米,建设用地14000平方米,项目建设施工期1年,年生产全价饲料27000吨,年生产苜蓿压块5万吨,饲草加工厂建设完毕投产可以解决60人就业,年产值达5400万,利税达1080万。

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种植、养殖业的结构调整,增加苜蓿种植户的生产效益;有利于解决当地畜禽养殖的饲料供应和生产布局的进一步优化;有利于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同时可以促进塔城当地养殖业的发展,为瑞塔现代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的草料的保障。3.沼气生产项目

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清洁生产促进循环经济的要求,瑞塔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引进先进的沼气生产工艺(预处理+CSTR高温发酵+沼气净化+沼气压缩),由丹麦NIRAS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指导,由国内拥有甲级设计资质的知名沼气设计公司——青岛天人环境有限公司负责全程设计;由国内沼气设备最大供应商(山东明硕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提供设备技术支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变废为宝,创造清洁生产新模式,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在考察国内外先进经营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论证,于2012年6月份决定瑞塔日产2万立方沼气项目进行立项。

瑞塔日产2万立方沼气项目位于塔额盆地腹地塔额公路二十一公里处,占地35亩,统一规划,分两期建设,一期是日产5000立方米,二期是日产1.5万立方米。一期投资1500万元,二期投资4500万元,总投资6000万元。一期项目主要用来对当地902户居民家庭使用(取暖、发电、照明、做饭等),二期项目主要是压缩提纯后供车载燃气使用。计划2013年一期建设投产使用,2015年完成二期建设。该项目的实施将完成了资源能源利用的转化和循环,为瑞塔现代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转化器,实现了废物资源化,资源清洁化,能量循环化,经济效益放大化。

随着天然气、石油等石化资源日趋枯竭,作为生物质能的沼气属于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前景广阔的能源。瑞塔瞄准形式,把握市场,合理开发使用清洁能源,引领新疆的能源生产、消费模式的变革,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必将为社会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城市矿山”——循环经济发展新重点

“城市矿产”——循环经济发展新重点近日,财政部与发改委联合制定了《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这项暂行办法中指出,循环经济专项资金会重点支持七大领域:国家“城市......

农牧业经济发展调研分析

近日,对我镇农牧业工作进行了调研,现结合我镇实际,对全镇农牧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阐述如下:一、我镇基本情况**镇位于**政府所在地以北约92.5公里处,南与**镇相邻,西与**、**......

循环经济发展报告

循环经济发展报告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增长方式,它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为主线,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能够实现经济增长、......

循环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循环经济发展情况汇报一、基本区情****区地处****西部,是五城区之一,辖区总面积162平方公里,总人口12万人,下辖10个办事处,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新兴城区。为充分发挥区......

循环经济发展建议

循环经济发展建议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市场调整,社会参与,达成一致行动,形成规模效应。为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和企业的主导作用,形成循环经济和谐高效......

下载现代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新实践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代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新实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