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情绪与资产异常估值研究(材料)_投资者情绪的研究综述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1:43:1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投资者情绪与资产异常估值研究(材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投资者情绪的研究综述”。

投资者情绪与资产异常估值研究

投资者情绪在证券投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它是行为金融理论的基石之一。

第1章引言

2.1投资者情绪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整体上而言,对于投资者情绪的研究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直接从实验或调查

中寻找投资者情绪存在的证据及性质,这一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理学与实验经 济学;二是创立理论模型,引入投资者情绪变量,并研究投资者情绪对资产价格 的影响,然后进一步利用结论解释市场中的一些异常现象。但是这一类的研究往 往从某一具体的心理偏差出发,尽管方便了数学上的处理但是却失去了现实中投 资者情绪的多样性,从而也被一些学者批评;三是不以理论模型为基础,直接根 据经济学直觉构建投资者情绪测度,并考察情绪对资产收益以及资产价格波动的 影响和作用。本文的研究则是试图对第二类和第三类研究进行结合,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考察投资者情绪在资产定价中的影响。

2.2心理学关于投资者情绪的研究

存在套利的市场上情绪能够影响股价的三个条件:一是投资者情绪波动是系统性的;二是 投资者的风险评价(如风险厌恶和贴现因子等参数)随情绪波动而波动;三是投 资者并未意识到其决策是由情绪波动引起的。

2.3投资者情绪与预期资产收益关系研究

2.4投资者情绪测度的研究

第一章是简要介绍了行为金融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第二章对投资者情绪研究的动因,投资者情绪指数构建,投资者情绪定义和

分类,研究中使用的主要数学和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系统的分析。

第三章实证分析了显性投资者情绪间,及其与市场主要特征的关系。

第四章实证分析了各类显性投资者情绪的市场收益预测能力。

第五章对投资者情绪模式、决定因素,以及投资者情绪与市场收益的相互作

用机理进行了实证检验。

第六章对显性、隐性投资者情绪的关系,隐性投资者情绪的市场收益预测能

力进行了检验。

第七章对中国证券市场封闭式基金折价的机理,显性投资者情绪与封闭式基

金折价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第八章对情绪代理变量对市场收益的影响,中国证券市场是否存在天气效

应、SAD效应和月运周期效应等进行了实证检验。

第九章论文的简要总结和下一步研究方向。

经济史实和理论逻辑都已经证明,资本市场上投资者高涨或低迷的情绪会导致股票价格系统性地偏离其基本价值,并且有可能对企业实体

投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承袭行为公司财务一般的分析逻辑,投资者情绪与企业投资行为的现有研究着重强调投资者情绪,将投资决策视为企业管理者对于资本市场错误定价的理性反应。然而,事实上,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的有限理性经常是共存的,政府控制的制度环境与机构持股的股权特征也可能干预和影响非理性的心理因素介入决策。为了接近更加真实的资本市场,延续Shleifer(2003)、Baker et al.(2004)和Montier(2007)等文献的分析逻辑及研究展望,文章更为彻底地抛弃“完全理性假说”,将投资者与企业管理者的有限理性纳入同一框架,借鉴社会影响理论、认知失调理论、情绪泛化假说以及情绪认知理论等社会心理学理论,结合中国资本市场政府控制的制度背景和机构持股的股权特征,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方法,深入探讨投资者情绪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作用机理和经济后果。文章共分七章。第一章导论,提出了文章所要研究的问题和意义,并对所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介绍了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文献述评,从决策心理学、经济学和财务学三个研究领域,勾勒情绪介入决策研究的演化路径;梳理了投资者情绪、管理者乐观主义与企业投资行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背景和现有研究的潜在假设,阐述了文章的研究视角。第三章结合中国资本市场政府控制的制度因素以及机构持股的股权特征,基于社会情绪影响个体心理和决策的理论视角,从作用机理和经济后果两个方面提出文章的研究假说。第四、第五和第六章对第三章所提出的研究假说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最后,在第七章,总结了文章的主要研究成果,并提出文章的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通过上述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文章得到如下主要研究发现: 第一,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具有正向影响,确实是驱使企业投资行为的动力。在考虑和控制了“股权融资”和“理性迎合”等作用渠道之后,投资者情绪还可能通过塑造企业管理者的乐观或悲观情绪,间接影响企业投资行为。上述发现表明,在现实的资本市场中,存在投资者情绪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第三条道路”,即“管理者乐观主义的中介效应渠道”。第二,相对于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在终极控制人性质为政府的企业中,投资者情绪对管理者乐观主义的影响较弱,并导致了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也相应降低。这说明,在投资者情绪与管理者乐观主义等心理因素介入投资决策的过程中,政府控制的制度环境确实具有干预和调节作用。然而,文章没有找到稳健的证据支持机构持股的上述调节作用。第三,投资者情绪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经济后果具有两面性。投资者情绪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具有显著的“恶化效应”,而对投资不足则具有显著的“校正效应”。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相对于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而言,在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投资者情绪与投资过度的正相关关系更弱,与投资不足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亦更弱。而投资者情绪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则表现为“正向影响-负向影响--逐渐消退”的过程。这意味着投资者情绪对企业资本配置行为的影响往往引起短期积极反应,但企业可能由此面临长期价值被破坏的不利局面。文章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为了更加接近真实的资本市场,文章将投资者与企业管理者的有限理性纳入同一分析

框架,创造性地提出并证实了投资者情绪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管理者乐观主义的中介渠道”。这拓展了行为公司财务理论的研究路径,丰富了投资者情绪影响企业投资行为作用机理的相关文献。第二,将制度因素与心理因素相结合,在投资者情绪与管理者乐观主义介入企业投资决策的过程中,文章证实了政府控制的制度因素具有调节和干预作用。这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的理解制度因素如何干预和影响非理性心理因素介入决策的基本理论问题,更对拓展和整合现代金融理论的研究路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三,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对企业资源配置非效率具有“恶化效应”和“校正效应”的两面性,而其“总体效应”则表现为“正向影响--负向影响--逐渐消退”的过程。这率先在中国资本市场中证实了Baker et al.(2003)在其文末的警示:投资者情绪影响企业投资行为,未必一定带来资源配置的非效率。

就实体资产价值的估值而言,传统上都采取历史成本法,即按照资产当时的购建价格估值。这种方法是以实体资产交易当时的市场价格和建造价格作为资产价值的计算基础,它有如下特征:(1)是以单项资产作为估值对象,不考虑某一单项资产和其他资产的功能协调所产生的价值;(2)是以供货双方进行该项资产交易时确定的价格,或建造时所实际支付的成本作为估价的基础,不考虑资产使用后资产价格的变动;(3)是把单项实体资产作为一个市场上交易的商品予以估值的。对于购进的资产,供货商是以出售其存货的方式将单项实体资产卖给企业,而对买入企业无非是购进一个商品。对于建造的资产,供货商

是以存货的方式将建筑资产所需的原材料卖给企业,而对于买入企业仍然是购进建筑资产所用的各种原材料商品。在这些存货的交易中,交易双方只是把交易物作为实体资产,而不是功能性资产来看待。

事实上,在单项实体资产的使用过程中,其价值必然会发生变化,变化之一是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作为商品的单项实体资产的价值也会发生变化,这意味着单项实体资产的估值基础不再是历史成本价格,而是现实市价(可变现净值)或现实成本价,对于购进的单项实体资产应该以现实市价作为估值的基础,对于建造的单项实体资产应该采取现实成本或重置成本作为估值的基础。变化之二是当购建的单项实体资产作为商品完成交易或建造并开始使用之后,单项实体资产就转换为功能性资产,其价值就在于该实体资产所具有的功能价值,即实体资产的特定用途被使用后所带来收益的能力。显然,资产的实体价值与功能价值估值基础有所不同,前者将资产作为商品来估值,后者以资产的特定功能作用效果作为估值基础。基于这种差异,单个资产的估值就从以实体资产为基础向以功能价值为基础转变,最为典型的单项功能资产的估值方法是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变化之三是购进的单项实体资产进入企业被使用后,就不再仅仅是孤立的单项实体资产,而是和其他资产有效地组合,这种组合不是以资产的实体性而是以资产的功能性为基础的,单项资产的功能与其他资产的功能进行组合,其功能效应将会发生质与量的变化,导致单个资产功能的作用效果与整体资产功能的作用效果的不同。这样,在进行资产估值时,不

能简单地将以单个资产的功能价值为基础所估算的资产总值等同于以整体资产的功能价值为基础所估算的资产总值。区分以两种不同的功能价值为基础所估算的资产总值十分必要。理论上,资产的使用过程中不同资产的功能匹配有三种情形,一是互斥功能,意味着不同资产功能的互相排斥使得资产的总体功能下降甚至不能发挥功能;二是独立功能,意味着不同资产的功能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这时资产的整体功能就是单项资产的功能总和,这只发生在每个单项资产生产一种独立产品的场合;三是互补功能,意味着要将若干种资产的功能有效地组合在一起才能提供一种完整的产品。通常的情形属于第三种,这表明在对单项资产估值时,必须将有功能关联关系的资产组合在一起作为估值的基础。在实践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矛盾:在资产买卖、资本规模和资本结构调整以及企业并购的许多场合之中,可能常常出现的是单项资产的估值问题,而单项资产的估值不与其他关联资产联系起来估值就难以准确。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在进行单项资产估值时,常使用的是以资产的实体价值为基础的现实市价法、可变现净值法、重置成本法;有时也采用以资产的功能价值为基础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法,但它使用的前提是能够单独地确定单项资产未来现金流入和流出量。在企业中更多的情形是各单项资产的功能只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时,才能使单项资产的功能发挥作用,进而形成整体的功能价值,这时对单项资产的估值就转化为对一组具有关联关系的整体资产的估值,以致成为对企业的估值。这两种估值显然只能采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法等以资产功能的作用效果为基础的估值方法。

中小投资者的估值与决策

中小投资者的估值与决策第一章绪论2010年5-9月,国美电器(00493.HK)上演了中国资本市场本年度最佳表演、最佳演员、最佳剧情大制作。时间表梳理如下:1、由暗战到明战。5月11日下......

投资者情绪研究论文

投资者情绪研究论文(集锦16篇)由网友“艳便艳红”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投资者情绪研究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篇1:投资者情绪研究论文 1 引言 年中国A股市场两次熔断应......

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情绪研究

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情绪研究摘要: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带有系统偏差,带有偏差的预期被称为投资者情绪, 它是反映投资者心理的重要因素, 也是有关投资者投资意愿或预期的市场人......

情绪异常

情绪异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长期以来,各个领域的学者从自己的学科出发,对此现象纷纷做出各自的解释,但是始终未获解决。现在生物学家也开始涉足这个问题,并从生物学的角度加以......

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估值方法指引

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估值方法指引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的估值,可参考本指引。第一章 投资股票的估值方法第一条 上市流通股票按估值日其所在证券交易所的收盘价估值......

下载投资者情绪与资产异常估值研究(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投资者情绪与资产异常估值研究(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