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通论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古代汉语通论词汇篇”。
语言的三要素包括(语音)、(词汇)、(语法)、。2.《汉语拼音方案》制定以前,我国出现过多种记录语音的方法,其中很重要的两种是(反切)和(注音字母)。3.从文字体制上看,可将人类的文字分为三类:(1).(音素)文字;(2)(音节)文字;(3)(语素)文字。4.按其构造方式的不同,可将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大类。
1.成语的主要特点及其主要来源。成语的特点主要体现为:(1)结构定型(2)形式整齐(3)含义丰富.成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来源:(1)古代寓言和神话传说(2)历史事件(3)诗文名句(4)民间俗语(5)外语文献两种。
49、现代汉语的谓词包括(动词)和(形容词)两类。
50、形容词可以分为表示(性质)的形容词和表示(状态)的形容词两类。
51、根据代词的替代功能的不同,可以把代词分为三类:(人称)、(指示)、(疑问)代词。
52、(连词)和(介词)都是用于表达结构关系义的,可以统称为(关系词)。
常见的实词和实词组合而成的短语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谓)、述宾)、(述补)、(偏正)、(联合)、(同位)、(连动)、(兼语)、(量词)、(方位)短语。
54、按照补语所表示的意义的不同,可将补语分为以下几类:(结果)、(趋向)、(程度)、(情态)、(数量)补语。55句子的特殊成分主要是指(提示)和(独立)成分 56句型的划分是有层次的,第一层次的句型是(单句)和(复句)。
按分句间的逻辑语义关系的不同,可将联合复句分为并列)、(连贯)、(递进)、(选择)复句等四类
58按偏正复句中偏句和正句逻辑语义关系的不同,可将偏正复句分为(因果)、(转折)、(条件)、(让步)复句等四类。
59、根据句子的语气类别对句子进行分类,分出的是(句类)。
60、按其语气类别的不同,可将句子分为四类:(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句。61、按其结构形式的不同,可将疑问句分为(是非)、(特指)、(选择)、(正反)句。按句法结构类型,可将倒装分为以下几类(主谓)(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倒装。
63、句式的选择主要是指以下几种句式的选择:(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松句)和(紧句)(肯定句)和(否定句)(口语)和(书面语)句式。
64、语体有两大类:(口头)(书面)语体。65、书面语体包括:(文艺)(公文)(科技)(政论)语体。
66常见的修辞有以下几类(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对偶(排比)(拈连(回环)(顶针)(仿词(反语)。
比喻有三种:(明)(暗)(借)。68、比喻里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将二者联系起来的词语叫(喻词)。
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 70、夸张可以分为(扩大)(缩小)(超前)夸张。
71、双关可以分为(谐音)(语义)双关两种。72、按上联和下联在意义上的联系,可将对偶分为(正对)(反对)(串对)。73、排比可分为(句子)(句子成分)排比两种。
拈连可分为(全式)、(略式)拈连两种。75、语言的规范化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是规范不(明确)的问题,二是规范不(普及)的问题。
76、汉字的标准化,就是在对现代汉语用字进行全面、系统、科学整理的基础上,使现代通用汉字做到(四定)。77、现代通用汉字的“四定”是指(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78、调查方言词汇的方法主要有四种:(翻译)(解释)(提示)(举例)法。79、根据内容、体例和作用的不同,可将工具书分为以下几类:(辞书)、(类书)和(政书)(图录)(百科全书)(目录)(索引)(年鉴)(手册)(文摘)(表谱)
80、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产生了具有检字作用的(史籀篇)。81、东汉许慎所编《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完备的字典,在编排方式上,它采用了(部首)法,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82、(尔雅)是我国第一部分类词典。83、扬雄的(方言)是我国第一部以当时的通言解释方言词的方言词典。84、刘向、刘歆父子首撰我国最早的综合性分类解题目录——(别录)和(七略),班固在此基础上编撰我国第一部史
志目录(汉书—艺文志)。
85、我国第一部类书是魏刘勋、王象等人奉敕编写的(皇览)。86、隋朝陆法言的(切韵)是一部重要的韵书。
87唐代和宋代,出现了许多专门性的工具书。(文艺类聚)(初学记)等是唐代著名类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玉海)等是宋代著名类书。唐杜佑的(通典)是我国第一部较完备的政书,宋郑樵的(通志)是继此而作的又一部政书。
88、明代的(永乐大典)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类书。89、梅膺祚的(字汇)大力精简部首,并按笔画进一步排列部首和单字,为后代字典创立了新体例。90、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康熙字典)、(佩文韵府)是辞书的集大成著作。
91、1915年在《康熙字典》的基础上编成的《中华大字典》,增加了很多近代方言用字和当时科学上的新用字。92、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各种综合性、专科性和统计性年鉴大量出现,其中以上海申报馆的《申报年鉴》较为著名。93、“字典”之名始于《康熙字典》,有“字书典范”之意。94、《新华字典》是建国后编撰的一部质量较高的小型字典。95、《汉语大词典》是当今世界上收录汉字最多,单字注音释义最为全面的一部巨型汉语语文工具书。
96、汉末刘熙所著《释名》,共收录先秦两汉词语1500多条。97、《广雅》最著名的注本是清代王念孙的《广雅疏证》
98、清朝阮元编著的《经籍 诂》是一部大规模的汇集古书训诂资料的字书。
99、清朱起凤编撰的《辞通》,收双音词40000多条,专门解释古汉语中双音词的通假现象。100、《辞源》是我国现代印行最早,规模最大的一部新的综合性词典。
101、《辞源》和《辞海》(旧版)的出版,标志着我国现代大型词典编撰的开始。102、《中华大词典》是台湾省近年来编撰的最重要的一部大辞典。
103、一般的中文工具书,特别是字典和词典,最常用的排检方法有两种:(音序)、(形序)法。
104、音序法包括(汉语拼音字母)、(注音字母)音序法、(声部)编排法和(韵部)编排法四种;形序法包括(部首)、(四角号码)、(笔画)、(笔顺)法。
105、从汉字历史来看,形体不同的字主要有三大类:(古今)、(异体)、(繁简)字。106、古代诗歌从形式上看,可以分为两大类:(古体诗)和(近体诗)。
107、古体诗又称古诗,主要包括(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108、近体诗从形式上主要分为(律诗)、(绝句),另有超过八句的排律或长律。
109、古人有很多行文习惯比较重要的几项是:(委婉)和(用典);变文避复)、(减字断取)(避讳改字)
1、语音:是指人的发音器官所发出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
2、音高:声音的高低。
3、音强:声音的强弱,又称音量。
4、音长:声音的长短。
5、音色:声音的品质、色彩的意思,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6、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组成的7、元音:气流通过声门,振动声带后,在口腔中只受调节而不是阻碍所发出的响亮的音。元音又叫 “母音”。
8、辅音:气流在口腔里要受到阻碍,气流必须克服阻碍而发出的音,辅音又叫“子音”
9、声调:贯穿整个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而具有辨义功能的一种语音现象。
10、调值:是各种声调的实际读法,是语音高低升降、曲直、长短变化的具体形式。
11、调类:指的是声调的类别,是通过归纳一种语言或方言的全部调值而得出的类别。
12、变调:在语流中,音节和音节连在一起,声调之间由于相互影响而引起的变化。
13、音素文字:以字母为书写单位来记录语言中的语素或音位的文字,其中字母按照一定的拼写规则合成词,本身不 表示词的意思。
14、音节文字:以音节为最小的书写单位,一个书写符号表示一个音节,不同的音节用不同的符号代表。
15、语素文字:汉字的字形不仅记录语言中的一个音节,而且还可有字义,一般说来,汉字记录的是汉语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单位——语素,从文字跟语言的关系来看,汉字是语素文字。
16、甲骨文:它是3000多年前殷商时代通行的文字,这种文字因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所以叫甲骨文。
17、金文:把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
18、篆书:大篆指先秦时期的所有文字,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体。
19、隶书:是下级人员用于日常书写的辅助字体,这种字体起初接近小篆。20、楷书:又称“真书、正书”楷书就是端端正正可做楷模的字体。
21、行书:是大约东汉末年以后今草和楷书盛行时出现的一种字体,它介于今草和楷书之间。
22、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前四种是造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
23、象形字:是用模拟事物形状来表示意义的一种造字方式。
24、指事字:用抽象的符号或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上提示性的符号来表示某个语素的造字方式。
25、会意字:汇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事物或一个字的造字方式。
26、形声字:一个表意成分跟一个表音成分合起来组成的一个新字的造字方式。
27、笔画: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
28、笔顺:就是书写汉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
29、部件:构成汉字的各个部分,是构成汉字字形的基本单位,具有组配汉字的功能。30、独体字:指只有一个部件构成的字。
31、合体字: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构成的字。
32、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专门为汉字分类检索而设立的部目。
六、指明下列语句所用的修辞格(每小题 11.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为;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比喻(暗喻)排比 12.那黄河和汶河又恰似两条飘舞的彩绸,正有两只看不见的大手在耍着;那连绵不断的大山小岭却又像许多条灯笼,一齐滚舞——整个山河都在欢腾啊!比喻 比拟
13.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圊,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晦,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答:13.积蓄贮存是国家的命脉。如果粮食充足而财力有余,什么事情会作不成?以此攻(城)就能拿下来,以此防守就能守得坚固,以此作战就能胜利。使敌对的人降顺,使远方的人归附,(只要)招附他们,还有不来的吗?现在驱使百姓,让他们回到农田里,都从事农业生产,使天下人都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工商业都和游民都转而从事农业,那么积蓄就充足,人民就乐于在自己的地方居住了。本来可以使天下富足安定,却竟然造成这种(积贮不足的)令人危惧的情形!我私下替陛下痛惜啊!
1.语言的三要素是指(语音).(词汇)和(语法)2.现代汉字有三种基本结构模式,即:(1)(上下)关系;(2)(左右)关系(3)(包围)关系。3.语言中最小的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是(语素)。
4.词义的历时变化主要有三种情况:(1)词义的(扩大);(2)词义的(缩小);(3)词义的(转移)1.南京话属于(北方方言区)2.汉字所记录的语音单位一般是(音节)。
3.汉字字体演变的顺序是甲骨文一金文一篆书一隶书一楷书)。4.占现代汉语总数90%左右的是(形声字)5.均为单纯词的一组词是(A彷徨 巴士蝴蝶人)6.“上网”、“下岗”、“手机”属于(新造词)7.不能形成同义关系的一组词是(C黑夜——黑暗)8.“我一直在学校”、“我在图书馆学习”、“我在学习”中的“在”分别是(动词介词 副词)。1.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制定公布的记音符号,用来记录各民族语言的语音,后来经过多次增补、修改,成为最通用的记音工具。
2.基本词是词汇的基础或称核心部分,是指生命力较强、适用面较广、使用频率较高的那部分词。基本词所代表的概念通常同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反映人对自然、社会的基本认识。
3.缩略语又称简缩语、简称,是把一个字数较多的短语紧缩成一个字数较少的词语,是一种特殊的词语形式。现代汉语语汇的丰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数目庞大,成分多样。现代汉语语汇究竟包括多少词语,很难给出一个非常准确的数字。不同来源、不同性质、不同特点的词语构成了现代汉语的语汇系统,除了基本词之外,古语词、外来词、方言词及各类固定词语也常为人们所用,而数量众多的同义词的存在更是非常便于人们精密、细致地表情达意。第二,构成形式灵活。语汇的主体——词的构成方式有很多种,而且有的构造方式是非常能产的,这就为新词的创造提供了便利条件。第三,语义容量较大。现代汉语语汇中有大量的多义词存在,而且越是常用的词语,其语义含量往往就越大。同一语音形式表示多个 意义,既能增强语汇系统的表义功能,又能使语汇系统得到简化。
科学与技术 1.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2.我国863计划中,被评选列入该纲要的8个技术群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
3.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
4.当今新材料发展有以下特点:结构与功能相结合、智能型材料的开发、-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能再生长寿命等 5.自然界中一切物体的相互作用,都可以归结为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即引力、弱力、电磁力和(C)相互作用。A.地磁力 B.分子力 C.强力 I).结合力
6.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D)的最小功能单位。A.细胞 B.蛋白质 C.氨基酸 I).遗传物质 7.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面世,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A)技术而 培养出的克隆动物。A.细胞核移植 B.细胞融合 C.细胞培养 D.细胞膜嫁接
8.由无数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巨大集合体称为(A)。A.星系 B.星空 C.星云 D.星际
9.光纤通信利用光纤来传送(C)信号,它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 通信方式 A.电 B声 C.光 D.机械 10.核能:核能是在原子核变化过程中,从变化前后原子核质量亏损的质量差转化来的能量。
11.纳米材料: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颗粒加工到纳米级(10-9米),再用这种超细微粒子制造的材料。12.地球外部圈层结构:地球外部圈层结构指地球外部离地表平均800千米以内的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13.物质生产力与高科技的关系式 :物质生产力一(劳动者十劳动资料十劳动对象十管理+„„)高科技
14.简述科学认识发展的动因。科学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动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存在于科学外部的;二是存在于科 学内部的。(1)科学认识发展的外部动因 恩格斯曾经指出:“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越来越是对自然界的队识 展的主要动力”。一般地说,在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是落后于生产和技术的,它的发展是在生产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而从19世纪下半叶以后,科学理论研究不仅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还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各种可能的途径。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现代科学产生了空前的先行作用,科学变成了超越一般技术进步的因素。(2)科学认识发展的内部动因科学作为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体系,有其自身的矛盾运动和继承积累关系。科学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是它的内部动力。它表现为:①新事实和旧理论的矛盾②各种不同观点、假说和理论的矛盾 15.筒述新材料发展的方向。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总是不断地对材料提出新的要求。当今新材料的发展有以下几点:(1)结构与功能相结合。即新材料应是结构和功能上较为完美的结合。(2)智能型材料的开发。所谓智能型是要求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模仿生命体系的作用,既具有敏感又有驱动的双重的功能。(3)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新材料在开发和使用过程,甚至废弃后,应尽可能少地对环境产生污染。(4)能再生。为了保护和充分利用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开发可再生材料是首选。(5)节约能源。对制作过程能耗较少的,或者新材料本身能帮助节能的,或者有利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新材料优先开发。(6)长寿命。新材料应有较长的寿命,在使用的过程中少维修或尽可能不维修。16.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19世纪的下半叶,马克思在考察了近代欧洲科学技术发展和产业革命的历史以
后,提出了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的著名论断。邓小平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邓小平同志的论断强调了在现阶段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当今,高科技及其产业不仅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而高科技领域的每一个突破都会带动一大批新产业的建立,深刻地改变着传统产业的技术面貌。因此,两者的关系应该是指数规律,即:物质生产力一(劳动者十劳动资料十劳动对象十管理十„„)高科技。显然,这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最直观描述。(2)科学技术进步改变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18世纪中叶产生的蒸汽技术革命,导致了 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以电能的开发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电力技术革命,在世界范围展开了新的工业革命的浪潮。20世纪下半叶,以微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已经拉开帷幕,科技进步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n向比过去显得更加强烈。科学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的另一方面,也改变着人的生活方式。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改变着人的知识能力,创造了现代文明。导致了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刻的改变。
1.自然界中一切物体的相互作用,都可能归结为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即引力、弹力、电磁力和(C)相互作用。A.地磁力 B.分子力C强力 D.结合力 2.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D)的最小功能单位。A.细胞 B.蛋白质 C.氨基酸 D.遗传物质 3.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面世,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D)技术而培养出的克隆动物。A.细胞核移植 B.细胞融合 C.细胞培养 D.细胞膜嫁接。
4.由无数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巨大集合体称为(A)。A.星系 B.星空 C.星云 D.星际
5.光纤通信利用光纤来传送(C),它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A.电 B.声 C.光 D.机械 6.科学是技术发展的__理论__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他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7.我国863计划中,被评选列入该纲要的8个技术群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生物技术 8.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是以_信息技术 为先导的。
9.板块构造说的理论是在__大陆漂移__ 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的。
10.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首次提出了的概念。可持续发展 11.核能 :核能是在原子核变化过程中,从变化前后原子核质量亏损的质量差转化来的能量。
12.纳米材料: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颗粒加工到纳米级(lo-g米),再用这种超细微粒子制造的材料。
读《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有感一、通论——颠覆古典理论思想旅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了解了凯恩斯其人,读完其《通论》之后,这句话一直徘徊在脑海中。凯恩斯出生于......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班别:经济1123班姓名:苏成炽学号:201211511317一.作者简介:《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作者是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
第二编物质文化第一章纺织技术的发展1.简述中国古代纺织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P91-92 2.以服饰变迁为例,说明民族文化的交汇是一种双向互动?P94 3.以唐代服饰的创新求变为例,说明......
我国园艺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蔬菜、水果在食物构成中的比例愈来愈大,在补充人体营养、增进人体健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他园艺产......
中国文学通论(1)单元辅导二(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汉赋在五言诗兴起之前,赋几乎是汉代文人创作的唯一文学形式,赋体文学的创作也在汉代达到了最高峰。赋被后世誉为汉代“一代之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