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国防预备役人员在国防建设的作用2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论文题目:
新时期国防后备役人员在国防建设中的作用
摘要:为了加强高等学校军事课程的建设,针对问题我国国防建设,进行深一步挖掘的论文题目新时期国防后备役人员在国防建设中的作用是具有新时期的意义的,本文中我就国防的现状与国防后备役人员的组成进行论述,逐步讨论预备役人员的建设以及在国防预备役的未来建设中要注意的问题,并且强调了国防预备役人员的重要性以及其作用。
我将文章划分为四个大问题:
1.什么是国防预备役人员,他们的建设情况以及作用。2.我国早期的国防预备役是如何建设的? 3.国外的预备役力量的建设?
4..新时期的国防预备役的建设重大意义以及发展方向。
文章就多方面综合并且对比古今中外,将国防预备役的建设以及其重要作用加以论述。希望能够对于新时期国防建设或者高校国防建设起到启示与帮助。
关键字:国防预备役、建设方向、高校国防、作用、重要性
1.国防预备役人员及其作用
2.1何为国防预备役人员
预备役是区别于现役的一种兵役义务,是兵役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储备后备兵员的基本形式。是战时实施兵员动员的主要基础。实行预备役的目的是,在平时储备数量充足,训练有素,能实施快速动员的后备兵员,为战时迅速扩充军队服务。预备役军人简单说是受过系统的军事训练和培训过的人,培训过后不一定要从事军事工作,可以从事其他行业。不过如有战时需要,要优先让这些预备役的人员穿上军装上战场的。2.2我国预备役人员组成军官预备役包括退出现役转入预备役的军官,授予预备役军官军衔的退伍士兵、专职人民武装干部、民兵干部和经过军事训练考试合格的高等院校毕业学生,以及确定服军官预备役的非军事部门的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2.3预备役人员的意义
预备役部队是加强军队后备力量建设、保障战时迅速扩编军队的重要组织形式。预备役人员按地区编组,配有武器装备,对训练时间、训练内容、战时任务及其隶属关系等都有明确的规定。预备役是一支训练有素,战斗力较强,战时能够迅速成建制地转化为现役部队,参加作战。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组建预备役部队视为增强军队后备力量的重要手段。预备役部队在现代化国防和战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引起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预备役部队的数量也开始逐渐增多,武器装备不断改进,军事训练进一步加强,与现役部队的差距也越来越小,并且开始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我国早期国防预备役的建设
2.1我国古代
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王与将相都十分重视军队包括后备力量建设。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在贤相管仲的辅佐下改革内政。建立国鄙制,“作内政而寄军令”,在国的行政单位基础上建立起三军编制,推行军政合一。寓兵于民。行政官员平时处理政事;战时则带领精兵作战。由于士卒平时居住在一起.彼此熟悉.且福祸相依,因而战时配合默契,生死与共。具有极强的战斗力.为齐建立霸业奠定了基础。2.2我国近代
我国的预备役军官队伍始建于建国初期,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得到不断加强,其发展历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起步形成阶段(1955年至1965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实现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建设的转变,军队建设从应战状态向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方向发展,从而为我国兵役制度的调整和规范创造了条件。
(二)恢复建设阶段(1983年至1994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拨乱反正,各项建设事业进入恢复发展时期。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军队也开始进行“消肿”,调整精简部队的体制编制。在常备军减少的情况下,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任务变得更加繁重和紧迫。
(三)完善提高阶段(1995年至今)。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军实施干部工作 “三个条例”时,总部机关在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的同时,开始着手预备役军官工作的立法事宜。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和实施,依法治军作为题中应有之义,得到深入贯彻,预备役军官的立法工作再次摆到了重要议事日程。
3.国外的国防预备役建设 各国预备役建设的新举措
适当压缩规模。当前,各国都按照适度、够用的原则,对预备役进行结构性调整。
加强军兵种预备役建设。随着信息化程度较高的海、空军和一些技术兵种在战争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国都着力于改变以陆军为主的预备役结构。美国减少了陆军预备役步兵部队,增加战时需要量大的专业技术部队和具有专门技术的预备役人员,以适应一体化联合作战的需要。
提高预备役战备程度。高技术战争节奏加快,进程缩短,对预备役部队提出了与现役部队同步动员、同步参战的要求。为适应这一趋势,各国预备役部队呈现常备化的发展趋势。如日本为满足部队快速扩充的需要,在每个预备役陆军师都编组一个“架子团”,现役军人占编制的20%,其余80%的员额由应急预备役提供。美国则把预备役部队纳入所有的战争计划和行动计划,以提高预备役部队的作战能力。
4.我国的后备役建设的重大意义以及发展方向
4.1重大意义 后备力量是构建强大国防体系的重要环节。和平时期,保持与国家经济实力相适应的适度规模的常备军,是国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前提。做到这一点,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建立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的国防体制是一条重要途径,这样才能在常备军保持适度规模的情况下,不至于削弱国家的国防实力。
后备力量是国防战略威慑力量的组成部分。和平时期,常备军数量是有限的,而能够在战争中动员起来的后备力量则是巨大的。一个国家后备力量的强弱是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强大的后备力量可以有效慑服敌人,遏制战争爆发或避免战争升级。
后备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国家安全既包括军事安全,也包括关系社会稳定的治安安全,如维护社会治安、抗击自然灾害等等。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稳定,进而促进国家的发展是后备力量的重要职能。
后备力量是常备军兵员扩充的重要来源。常备军的一方面是需要征兵补充,另一个方面则是民兵预备役人员直接转服现役扩充。现代战争爆发突然,破坏性强,且战场前后方分界线相对模糊,仅仅依靠常备军是不足以应付任何一场战争的,因此,未来战争对战时兵员动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4.2我国预备役的发展方向
把预备役部队作为基本作战力量来建设。未来战争中,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将很少有“先用”和“后用”的区别,我们也要更新观念,更多地从武装力量整体结构与功能而不是简单地以投入战场的先后顺序来划分战场力量。要把预备役部队作为与现役部队同等的基本力量,按照同样重视、同等建设、同时使用的原则建设。
推进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协调发展。要采取有效措施,使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紧密衔接、协调发展。在继续加强现有陆军预备役师、旅、团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军兵种预备役部队建设,提高作战支援、后勤保障部队在预备役力量中的比重,对预备役部队的编制、装备、训练等各方面要给予足够重视,确保预备役与现役部队在质量上平衡,在功能上互补。
依法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依法建设预备役部队是各国的普遍做法。俄罗斯有《联邦兵役义务与服役法》、《俄罗斯联邦动员准备与动员法》;德国有《义务兵役法》、《国防军预备役计划》;美国有《国防法》、《陆军后备队法》、《海军民兵法》、《海军后备队法》、《预备役部队法》等。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有关预备役部队的法律法规,但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内容也不是很完备。必须进一步加强有关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立法和执法,注重运用法律手段调整预备役部队建设中的各种关系。
注重运用经济手段推动预备役部队建设。在充分发挥政治优势,激发公民爱国热情的同时,重视运用经济手段解决好预备役人员的福利待遇问题,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促进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教程》,王法定主编,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2 “坚持和发展人民战争思想”,贺宏礼 李彦路,《中国民兵》,2001.9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也要与时俱进”,曹煜阳,《中国民兵》,2003.2
以胡锦涛“七一”讲话精神为指导切实解决 民兵预备役及全民国防教育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城关镇人武部部长 孙太祥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洋溢着鲜明的创新精神,贯......
《国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1、国防的含义及其基本类型?含义: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
论文题目:国防建设在中国和平崛起中的作用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所在学院:任课教师:手机号码:本人签名: 论国防建设在中国和平崛起中的作用摘要:通过对国防建设的剖析和了解,分析国防......
延安精神在新时期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国资办:鱼洁摘要: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中央、毛主席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伟大胜利,并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锤......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建设”的要求。国防动员体制是国防动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组织制度,是国家关于国防动员的组织系统、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