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安徽省农业产业化企业”。
六安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赴山东省潍坊市农业产业化培训考察调研与思考
由市委组织部组织的08年秋季党校主体班,于2008年10月10日至10月17日赴山东潍坊市委党校实地培训考察农业产业化。市委十分重视,市委副书记李乔亲自选择培训科目并落实考察现场。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作了精心安排,市委党校和市农委负责同志带队,各县(区)分管农业的副县(区)长一同参加培训考察。笔者随乡镇党政正职领导干部进修班参加培训。虽然这次赴潍坊培训考察的时间不长,但是通过理论培训和现场考察学习后,还是感受很深,颇有收获。
(一)潍坊市辖4区、6市、2县,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人口850万,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世界风筝都、全国农业产业化的楷模。潍坊历史悠久,自夏以来,历朝历代均在此设州置府。历史上手工业和商业就较发达,曾有“南苏州、北潍县”之称。改革开放以来,潍坊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2007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205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6300元,农业产业化水平一直在全国的领先,其特点具有发展规模宏大;农业现代化、市场化、标准化、国际化程度高;靠“农字号”企业的带动明显,闯出了一条规模种植、标准化生产、现代化经营加工、市场化运作的成功之路。在考察中我们发现,潍坊产业化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除了党和国家的政策越来越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之外,他们的主要做法有:
一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大业。观念决定思想,思路决定出路。潍坊产业化之所以走在全国前列,关键是在于他们思想的不断解放和观念的不断更新,从发展的视角出发,敢做大“蛋糕”和精品“蛋糕”,通过努力在全国首创商品大合唱、贸工农一体的经营体系。寿光通过发展蔬菜产业,成就了中国蔬菜之乡,并闻名世界。该市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70多万亩,其中冬暖式蔬菜大棚65万个,70多万亩,年蔬菜总产70亿公斤,总收入达70多亿元,其产品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并出口日本、韩国、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拥有“中华之最”的全国“十大”农贸市场之一的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常年上市品种有300多个,该市场由产地输出型拓展为中转集散型,并开通了对全国各地的绿色通道,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交易市场。据统计,北京市民的菜蓝子五分之一来自寿光。蔬菜产业的迅猛发展带动和促进了经济的全面发展,连续三届进入中国农业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是全国唯一被国家命名的中国蔬菜之乡。每年都举办颇有影响的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在青州考察,我们发现该市黄楼镇按照“花卉立镇、三产强镇、开放兴镇、点上现代化、面上产业化”的工作创新思路,走“龙头闯天下,龙尾连万家”的路子做大做强花卉产业,形成了以山东万红花卉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花卉产业。全镇花卉种植面积12000亩,从业户数达2000多家,花卉年收入占全镇农业收入的30%以上,形成了十里花街、百亩市场、千户经营、万亩基地的壮观场面。成为全国南、北花卉集散地和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观光景区。
二是突出特色,农业结构区域化。潍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气候适宜,农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潍坊各地坚持产业结构调整不动摇,各走各的特色路,各打各的优势牌,已开发出一批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农业产业结构向板块经济、规模经济发展。在潍坊农村到处都是一望无际、数以万计的蔬菜大棚和规模宏大的产业基地,无不令人震憾!已形成以诸城、安丘、高密为主的禽肉、花生生产区;以安丘、寿光为主的蔬菜生产区;以青州、临朐为主的干鲜果品生产区; 以潍城、寿光、青州为主的花卉生产区;以昌邑为主的绿化苗生产区等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全市农副产品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品种达100多个,年出口额达5亿美元。主业突出,特色鲜明,全市基本实呈现了“一县一品”格局,创造了“一业富全县”的特色。
三是重点扶持,产业龙头集团化。潍坊把培育壮大龙头“农字号”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有力支撑点,采取招商引资、兼并合并、改造转化、扶持发展等多种途径,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在资金、土地、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最大的倾斜支持,促其快速发展。经过多年滚动发展和扩大规模,使一批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到2007年底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企业2654家,其中:被列为国家级12家、省级44家。诸城市以外贸公司为龙头,每年出口上千万只分割鸡,带动了鸡业的兴旺发达。投资1.6亿元建成的寿光高科技示范园,规模2万亩,形成“三园、三区、一中心”格局,属别具特色的高科技示观光农业区,在科技园,我们一饱眼福,各式各样奇形怪状的农产品精彩纷呈、花果飘香,吸引数百万人次来这里观光、洽谈。龙头“龙字号”企业的规模兴起,对潍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构成了有力支撑,呈现出农户联基地、基地联龙头、龙头联市场的产业化模式,从而促进了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其次,潍坊农业产业化发展还注重了标准化和流通领域的建设。针对加入WTO后对农副产品出口严格质量卫生要求,该市将标准化生产摆上了重要环节之一,强化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强化绿色食品认证,强化市场准入,并制定了80多个农产品地方标准,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以此带动农业标准化生产。把流通领域建设作为农业三产的重点来抓,重点扩建和新建了一批设施齐全、功能完善、辐射带动力强的大型农产品专业市场,建立了层次广泛、形式多样的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扩大产品对外营销。同时培养和发挥了一批农产品经纪组织、经纪人和优秀基层党员干部的作用。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诸城外贸董事长王金友、坊子区罗都屯村党支部书记孙云禄等,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带领农民走上富裕之路,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农村党员干部带动农民富裕的巨大力量。
(二)联系皖西、联系裕安虽然我们地理位置和地质条件有差异,但我觉得他们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村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一要求既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又对发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第一,要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产业化发展格局。要通过一种新的形式,把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农民经营有效地组织起来,确定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的农业发展方略。目前粮食主产区的水稻产业已基本形成产业雏形,但是品种结构仍需优化,我们应把重点放在优化品种结构和技术服务上。由于市场品种繁杂,农户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盲目选择,往往会出现品种不对路,造成减产、减收。我们的农业和种子部门应为农民着想,切实负起责任,发挥主导作用,把真正优质、高效的品种推荐给农民种植,促农民增收;湾、畈地区相对选择的种植项目和发展与打造产业化的市场更为广泛,需要的就是如何瞄准市场,确定主导产业的主题;在养殖业方面,它的产业化途径同样广泛,需要的是如何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确定主导项目,在注入技术、扩大规模上做文章,在扶大户、扶龙头、扶基地上下功夫。可以以一个产业和区域组建相应的专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扩大农民之间的生产交流和与市场的连接,有效提高农民发展产业化的组织化程度。
第二,要大力培植产业化支撑点,确保主导产业的生命力。农业产业化不是单一的农业结构调整,它是依据农业的不同产品和产业的特点,通过产业链条的延伸,形成生产加工销售、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体系。要发展产业化就必须把引导发展和培植它的支撑点放到重要位置和关键环节来抓,它主要包括:人才、市场、信息、技术、产品、基地、农业企业等。把这些支撑点培植好,才能构成产业化的发展规模、经营体系和产业的生命力。从而提高其产品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潍坊凌河镇前儒林村先后培植4家农副产品加工龙头“农字号”企业作为支撑点,将当地的农产品加工出口,年销售收入达2.7亿元,实现利税1100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余元;昌邑市通过建绿博园龙头企业,带动并形成了中国北方绿化苗木基地,将市场连接全国20多个省(市)和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龙头“农字”号企业,它对外开拓国内外市场、对内连接生产基地和农户,采用合同、契约、股份制等形式与农户结成互惠互利的经济共同体,对产业化发展构成了有力的支撑。
第三,要倾力发挥资源和项目优势,打造精品产业。近年来,我市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相对而言与潍坊落差较大。因此,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资源优势,真正把优质粮油、茶叶、板栗、畜禽、水产、蔬菜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做出规模,做出成效,让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发展成为县域或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针对地方财力不富余的情况,要利用好中央惠农政策、扶贫开发等项目资金的优势,编报一批有特色和有优势的农业产业项目,在有序规划的前提下组织实施。各地要加大对产业化发展资金使用的监管和监督相关工作部门的产业化运作,使项目、资金、产业、市场和体系配套、协调发展。把项目中的财力,集中使用到一批有特色、有优势的产业上,倾力打造精品农业产业。要克服靠项目“吃饭生计”为靠项目“创业发展”的干事精神,切实把有限的支农项目资金投入到刀刃上,建立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创新机制和发展理念。
第四,要努力发展和壮大龙头企业,拉动农村经济发展。根据潍坊经验,发展产业化必须把发展农业企业作为重中之重。我们一方面要巩固提高现有“农字号”企业,加快技改步伐,扩大产销规模,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大农业领域招商引资力度,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建设龙头企业的重要途径,大力倡导“全民招商”的理念,鼓励社会各界发挥优势,利用一切途径招商引资,多层次、多成分、多元化兴办一批新的龙头企业。农业领域招商引资,关键要打“优势仗”,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和优势项目,有选择、有重点的招商引资,兴办加工和流通领域的项目,增强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延长产业链,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进程,拉动农村经济发展。
第五,要全力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品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离不开科学技术,每一个主导产业,无论是品种、生产、保鲜和加工等环节,都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注入,保障其产品的质量。因此,农业科技人员如何更好的服务于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要激励科技创新和鼓励包括农民技术人员在内的科技人员创办和领办农业加工企业、农业科技园和农业规模经营的科技承包等,充分调动他们服务于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增强责任感。
第六,要有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调动和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生力军作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把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把重点放在加强班子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强思想作风、制度等建设,使基层党组织有精力、有能力、有实力服务于产业化,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与“三级联创”有效结合的新思路,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有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坚实基础。要注重调动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生产积极性,鼓励和扶持农村党员干部成为生产发展大户和龙头,使他们在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办的实践中发挥作用。潍坊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1989年带领全村17名党员干部担着风险,每户建一个冬暖式大棚搞实验并取得成功,后将经验在全村、全市和全省乃至全国推广,2004年以来王乐义又先后创办了中国首家乐义蔬菜产业培训中心,乐义塑膜有限公司和乐义化工资源有限公司。他不仅自己富了,全村的农民也富了,人均年纯收入超过万元。(叶炳如)
关于赴江苏沛县山东寿光考察农业产业化情况的报告发布日期:2009年8月24日来源:阎良区农林局作者:为了促进我区农业产业提档升级,使我区农业产业优势更优,特色更特,打造具有我区特......
坚持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湖北福娃集团有限公司2006年第11期 ——新农村建设湖北福娃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原湖北银欣集团有限公司更名而来,公司成立于1993年6月,是农业部等9部委......
农业产业化,是目前社会各界比较关注的词藻。结合“新丝绸之路功能转型”的提出,中国——中亚地区经济带凹陷的现状,如何高效、科学、现代化的发展农业,是所有人值得深思的问题。......
阳新农业走上产业化之路来源:阳新网 浏览次数:255 时间:2012-08-25 08:28:3817日,阳新县组织近百名乡镇干部赴浮屠、三溪、军垦、木港等镇区参观稻虾混养、菌类培育、高效种养殖......
古蔺县红军杯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企业发展情况】古蔺县红军杯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红军四渡赤水河畔川南名镇二郎镇,与国酒茅台,中国名酒郎酒共享得天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