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解读及实施建议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
一、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思想
1、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2、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3、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
4、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
5、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
(一)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1、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
2、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形成和发展人的德性
3、品德培养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
4、品德课与生活课、社会课的综合为学生开辟了通向生活的渠道,有助于品德培养的加强
(二)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1、尊重儿童生活的教育意义:儿童只有在他自己的生活中才能接受教育的引导
2、课程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而是它的锤炼和引导
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生活具有它自身的价值,它不只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课程必须充分重视这种价值。
本课程所呈现的是一个儿童的生活世界
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都力图从儿童的生活情景出发,课程营造的世界是用他们自己的眼睛所观察到的世界,是用他们的心灵感受到的世界。
课程文化力求成为一种儿童文化,富有童心、童趣。课程的实施不仅要促进儿童发展,而且要使它成为对儿童有乐趣的生活。
(三)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
1、积极引导是儿童发展的需要。
2、尊重儿童与积极引导相结合,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品德培养之路。
3、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及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以此作为基本价值导向。
积极引导的必要
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人,具有接受教育引导的需要。
在多元价值的社会里,需要有正确的价值引导。
中国特色的品德培养之路
既不是传统教育的强行灌输、机械训练,也不是西方道德教育中的价值中立、道德相对主义,是在两者结合上下功夫。
(四)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统一
1、儿童是具有完整生命
表现的人:在生活中他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总是作为一个整体投入的。
2、课程标准力求使学习过程成为儿童整体生命投入的过程:
(1)重视儿童的经验与体验
(2)既学做人,又学知识学做事;在学知识、学做事中学做人;在学做人的关照下,学知识学做事。
(五)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
1、教学过程是儿童参与的过程:
(1)课程标准所设计的主题与活动大多
是需要儿童动手动脑去做、去探索的。
(2)教学的过程是引导儿童自己去感受、领悟、表达的过程。
2、自主探索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效性。
3、并不排斥接受性学习和传授性教学。
二、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基本思路
(一)品德与生活课的基本理念
1、培养儿童热爱生活应当成为学校课程的重要追求
2、学校教育应当有效地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
3、学校教育应当保护和培养儿童自身的学习活力
4、参与是儿童的权利
5、探究是儿童的天性
6、低年级教育应与学前阶段相互衔接,构筑儿童后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7、学校教育应当尊重并适应儿童能力的多样性
8、儿童的生活本身是学校宝贵的教育资源
(二)品德与生活课程设计思路
三条轴线是:
儿童自身、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
四个方面是:
健康、安全地生活
愉快、积极地生活
有爱心、有责任感地生活
智慧地、有创意地生活
(三)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基本理念
1.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具有参与和创造生活的积极态度和愿望;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奠定基础。
2.品德与社会课以社会生活为对象,通过学生与其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和他人的联系,从态度、能力、知识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3.品德与社会课立足于学生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依据多元线索以综合主题形式构建、组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
4.品德与社会课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习活动的实践性,通过体验、探究、解决问题等多种学习方式实施课程。
5.品德与社会课负有促进儿童人格形成的重要使命,是培养自信的、有抱负的社会主义新公民的重要途径,是义务教育课程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四)品德与社会设计思路
一条主线:儿童社会生活
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
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国家、世界
社会生活的主要因素(主题):
§ 社会环境
§ 社会活动
§ 社会关系
三、“课程标准”与教材建设
1、“一个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
2、“两个支柱”,终身教育、全人经验。
3、“一个杠杆”,现代信息技术。
4、新教材的追求
整合学生需求、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均衡性;淡化学科体系;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借助对生活世界的理解发挥作用;在强调基础的同时,强调方法比知识本身重要,能力比概念本身重要;强调实践性(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综合性和弹性(选择性和教材的非专业化);强调对课程的自主开发;强调时代性。
四、教学建议
1、重视学生生活经验
2、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3、丰富拓展教学过程
4、灵活充实教学内容
五、在不断追问中提升教学的境界
追问一:教学回归怎样的生活世界?
1、回归现实生活世界。
回归与教学内容和任务相对应的现实世界(航标与旋涡。生活的简单罗列。忘记了教学目标而盲目回归,最终失去生活跑题 找朋友)
生活的锤炼与提升(如何看待城乡教育差异 交通事故)
2、回归精神层面的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现实的、具体的;二是理想的、精神文化层面的生活。教学应当同时关注这两个层面。教学要帮助学生思考和认识生活的意义、目的、价值以及什么样的生活值得去过。回归可能的生活。
(社会提倡的层面与社会允许的层面)
追问
二、课堂教学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氛围?
学生需要安全、和谐、愉快、健康的教学氛围
教学氛围应当有利于师生的共同成长
(教学是一个生命的过程,既是学生的也是教师的生命过程)
以为快节奏,高密度,大信息量就是教学的高效益(是否真的高效率?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知识点的计量标准 可比广度 知识点除以课时单位时间,一节课不要太多。教学要有等待。学生生理、心理的能量守恒。)
教学的表演化问题
教学中评价表扬的异化
此类问题的产生与评课导向有关。
追问三: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面对全体学生?
关怀而非冷漠
理解而非说教
尊重而非霸道
教师需要处理课堂小麻烦小纠纷突法危机的技巧
追问四:如何实现教学形式的教育价值?
适宜、适当的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
在教学中必须反复追问教学形式的教育价值。
重视仅仅追求教学形式的负面影响。
追问五:学生作业形式、功能如何拓展?
作业是学生延伸性的学习活动
对本课程作业的功能的认识(学科特点体验性、实践性)
本课程的“高水平作业”:调查采访性作业、自主性作业、应用性作业、分析性作业、综合作业、养成性作业。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神头高级小学 杨金华一、教学建议(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解读——课程评价建议课程评价建议第二节 课程评价建议一、关于发展性评价观评价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教师业务水平提......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在新的世纪大潮流涌动下,经济全球化也伴随着经济政治文化在国际范围内飞速蓬勃发展。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既能强国,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强大与否的关键因......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小学语文(滕春友)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是在新世纪课程改革历经十年实践的基础上展开的,从课程标准的基本面貌上看,有较大调整变化......
(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小学数学与2001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具体变化如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