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陈村村志_人物志全译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0:27:1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越陈村村志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人物志全译”。

越陈村村志 大源镇越陈村离县城约42公里,距镇政府7.5公里,海拔630米。据说越王曾将此地作为战争时的一个阵地,顾因此得名。越陈原名为“越阵”,后改名为越陈。

村貌崇山峻岭,属落后村庄,同时是缙云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诞生地,为一个革命老区。越陈村四面环山海拔650米,山地资源较为丰富,自然生态条件优越。全村共有1000多户,2010年俩个自然村(东畈和麻田)合并,现有人口2759人,50℅左右村民在家务农。

越陈村为中心村,人口2200余人,总户数826户。上个世纪,村里比较繁荣。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交通一直不是很方便。现如今,村里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建立的专门的自来水机制。经济方面,村里主要种植茭白和茶叶等高山植物。文娱方面,村里建立的专门的活动室,篮球场,方便广大民众。村里还配有专门的医疗卫生室。

东畈自然村,位于越陈村东南边,人口300余,总户口户数140多户。上世纪以来,村民种植番薯和稻米,产量仅够温饱。由于地势在偏远山区,经济一直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大多数的人都是外出务工,只有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在家,村里的娱乐活动也无法开展。村里的道路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路上积满水,对一些腿脚不便的人,出行也是一个比较麻烦的事情。经济方面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在政府的财力和村委的大力努力及物力、财力的投入下,村里通上了水泥路,大大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问题。在种

植方面,也由稻米、番薯转向为经济型农作物,茶叶,给村民的经济带来了不错的收益。每年,村委会都会对村里的经济作物的种植进行专门的指导,真正让村民做到足不出户就能了解最好、最新的资讯。到一些重要的节假日,村民会自发组织各式的表演节目,为平常的劳作生活增添的新的乐趣。

村里的王明钟曾为缙云县委书记。

麻田自然村,位于越陈村东边,毗邻仙居,人口300多人,总户口100多户。同东畈一样,地理位置出去高山地区,没有很好的条件发展经济,只能靠种植稻米等一些温饱型植被。村间公路为石头小路,有些路面还比较陡峭。大多数的村民外出务工,少部分留在家中务农。21世纪以来,在村委及政府的领导下,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首先是种植作物的转变,粮食型农作物转变为经济型作物,桑叶。大多数留守在家的村民找到了新型的经济形式,养蚕。充分发挥到村里高山田地多的优势,在山上都种植了蚕的食物-----桑叶。很好的解决了村民的经济发展问题。

随着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经济有效途径,我村因地制宜,发展出较有特色的两大产业:大力发展高山无公害茶叶种植、加工;山高气候凉的优势将水田农作物全部转种经济作物茭白等蔬菜。

越陈村种茶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当时,本村在明堂岙等山地栽植松、衫用材林,但由于地势高、生长缓慢,收益低微。村中有无其他经济作物出产,因而始终摆脱不了贫困局面。1968年,县供销部门根据县领导“若要缙云富,金针、茶叶、长毛兔”的号召,了解到该村部分荒山系酸性黄泥土,适合种植茶叶,就将该村列为重点村之一,发展茶叶生产。县土产公司派出茶叶专业技术人员到该村宣传种茶的经济前景,指导种茶技术。至1971年,已先后在大院、各坑、鸡笼山、里大坟山、麻树岗等地种植茶叶近300亩,为该村振兴经济迈出了有益的一步,为村民脱贫致富带来了希望。

越陈人发展茶叶,不仅重视量的扩张,而更重视质的提高。为了提高茶叶品质,在品种更新上,近年来先后引种浙农、龙井

45、乌牛早、安吉大白茶等名优新品种。在栽培管理上,一方面组织技术骨干及茶农参与县农业局和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专家的技术培训。另一方面在驻镇特派员和茶叶龙头企业笋峰茶叶公司技术人员知道下,按名茶要求,进行科学管理。在茶叶加工上,全村购置大量炒茶机,并请进杭州梅家坞师傅指导炒制龙井名茶。越陈茶叶,由于大多地处700米以上高山,常有云雾缭绕,且土地肥沃,重施有机肥,无环境污染,所产茶叶以牙茁壮、叶厚、味醇、香郁、色绿、纯天然而著称。被县农业龙头企业笋峰茶叶公司确定为主要基地,所产茶叶被冠以“笋峰牌”茶叶荣获农业部颁发的“无公害放心茶”证书。先后被评为“国际名茶博览会银奖”、“浙江省农博会金奖”及“丽水市名牌产品”、“浙江省著名商标”等荣誉称号。产品畅销于杭州、上海、天津、北京、西安等中大城市,并跨出国门,打入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

茭白,原名菰,为多年生草木,肥厚的嫩茎,味甘、冷滑,含脂肪、蛋白质,可溶性无氮物质。茭白在日常生活中作为药用不多,随着茭白生产的广泛发展,不仅已普遍成为千家万户及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而且已成为农民致富门路。

越陈村种植茭白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1997年已发展到158亩。由于当时栽培与管理技术不成熟,加上夏季高温时间过长,使该地的高山气候优势无法发挥,又因产出旺季销路不畅,致使收益不佳。

勤劳而致富心切的越陈人种植茭白遇上的一点挫折并不气馁,坚信别人能成功,自己也必定能成功,况且越陈拥有得天独厚的高山气候和水田肥沃等自然条件及良好的生态环境。于是,他们仍然提出向规模要效益,以科学管理增产量求品质,以创品牌拓市场新的发展思路。近年来,本村在一直积极扩大茭白生产基地的同时,在县镇农技人员指导下,认真总结茭白种植的经验教训,总结出禾苗发得起、退得掉,肥料攻得准等科学管理的关键性经验。本村茭白投入市场后,人见人爱,各地客商纷纷前往收购。

水田重视茭白客观的经济效益,让农民动了心,纷纷拿出水田中茭白。茭白的经济效益成为本村仅次于茶叶的收入,为农业经济的第二支柱产业。

在村双委的领导下,越陈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这直接关系到能否给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带来实际利益,关系到村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是村级班子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也是农村基层组织执政的物质基础。因此,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问题,不断拓宽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探索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形式,开创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在这点上,我村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和体现。

我村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首要目标,积极巩固农村基层组织,确保农村社会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公益林补助费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费。近年来,我村集体经济和村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经济收入持续增长,资产总量不断扩大,运行质量明显提高。2011年,全村农民经济总收入为2000余万元,村集体净收入10余万元。建设方面

若要富,先修路。改善道路交通条件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和村民生活改善的重要性,越陈村的干部与群众是有深刻认识的,也是祖祖辈辈的迫切愿望。因为从庙下至越陈如天的石阶,莫说是搞运输,就是徒手步行也会让人爬得气喘吁吁。为了解决交通对越陈农业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让越陈的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大都市,走出国门,让各地客商与车辆进得来。村双委先后筹资240万元,在县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筑成从庙下到越陈的水泥路面的公路,从而改变了祖祖辈辈搞运输靠人工肩挑背驼的历史。为越陈村民筑起致富、幸福道。为越陈村发展农业、旅游业及村民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村集体去年向政府争取了明堂岙水库加固工程和新农村建设项目,明堂岙水库加固能促进农业生产,保证了村民的生活用水,给村民提供了及大方

便。该工程于2011年8月份招投标。主体工程246.6万元,由本村舒紫奇中标组织施工。工程项目包括:越陈至水库公路,大坝内外加固,溢洪道拓建,涵洞改建等。坝底基础灌浆工程于2012年8月招投标。到目前还尚未完工,估计年底全部完工验收。村集体负责设计费工程款的5%及国家出资40%,省补助40%,县补助10%其余部分由村承担。饮用自来水工程自09年招投标,共119万元,其中村集体筹资40万元,2010年完工。越陈畈水田整理项目于2006年招投标,90万元中标。修建越陈至坑口、塘下、西山前、龟坟山至大车门,村至白马坑口,至黄泥路,村至西山,机耕路三条,全长三公里。明堂岙水东线水长1800米,西线水渠长1400米,全部水泥浇灌。村集体政策处理16万余元。05年,06年由于炒茶机增多,用电超负,连续两年变压器增容。05年由原来的100KV,80KV两变压器增至两台160KV,村集体出资4万元。06年又增加300KV,250KV变压器两台,集体出资5万元。解决了炒茶用电问题。08年投入电网整改,总投资160万元,村集体负担政策处理。旅游资源 越陈村既具有得天独厚的高山气候和优美而神奇的自然风光,还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底蕴,开发与发展旅游业的前景也是十分宽广的。

越陈村西的大山,土名大岗,俗称越王山,峰顶西麓上古就有一座越王殿。村附近有“钱库大殿”、“借兵堂”及“白岩影”等古迹,相传钱库是越王储藏物资兵器之所。在村西南山坡上的小坑边,石壁

上有一个白色人影如坐马上举手扬鞭,神态威武,俗称“白岩影”。《缙云县地名志》载:“据传五代时越王麾军进浙东南中,曾在此间布阵练兵。建村后遂‘越阵’”。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以谐音演作“越陈”村。钱镠在位时,做了不少兴修水利的工作。根据以上古迹及传说,在越陈具有源远流长越王文化底蕴,值得去探究和弘扬。

越陈村是个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36年4月6日中午,粟裕将军率挺进师到越陈后山明堂岙像群众宣传革命,点燃革命之火。1938年,本村妇女褚怡在红军革命思想影响下,奔赴延安投身革命。1940年2月某日,雅亭村陈觉等15名共产党员在本村外天马庙秘密举行入党宣誓仪式,产生了中共雅亭村党支部,成为缙云党组织重建后的第一个农村党支部。1940年5月,在缙云的党员樊康平、陈绍瑞等在栖真寺秘密开会,建立中共缙云县工作委员会。离越陈村南1.5公里的普化小学为工委机关驻地,在舒洪区,缙云与仙居边境山区及缙云县城范围开展革命工作。1940年11月,建立普化小学党支部,1942年冬越陈村建立党支部。村民在当组织领导下,积极参加革命斗争,为中国解放事业做了贡献。综观越陈村独特的高山气候,优美的山水景色,神奇的历史文化,重要的革命史迹及光荣的革命传统,及蓬勃发展的生态特色农业,为发展观光旅游,历史文化探究旅游,红色旅游,避暑休闲旅游及农家乐旅游,具备了极为丰富的资源。越陈村双委审时度势,在继续发展生态效益的同时,已将目光瞄向旅游业上,即充分利用本村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规划和广泛集资,逐步修复一些重要史迹,进一步改

善交通条件,将越陈、雅亭、普化寺、天马庙、越王庙等村和景点连成旅游网络,将山水观光,历史文化探究,休闲避暑,红色旅游,农家乐旅游融为一体。可让游客在此观光赏景,享受高山气候凉爽,品尝生态农产品的原滋原味,体味历史文化底蕴,了解前辈的革命实践活动,激励后人,与时俱进。

越陈村生态效益农业各业同步蓬勃发展,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客观,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越陈将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缙云南乡山区。

某某村村志(推荐)

某某村某某村,属保德县某某乡,地处保德县东部,东与本乡王家寨村一河之隔,南与本乡五楼沟村毗邻,西与本县义门镇三庄头村接壤,北与本乡红花塔村相连。现有人口345人,面积约1.5平方公......

白鱼河村村志

白鱼河革命老区村村志序一、美丽的传说 白鱼河的来历相传古时侯,一天,众八仙应西海龙王之邀,前去赴会。他们各显神通,一路行来,看到雄伟绵延的群山下,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在阳光......

六班 陈志

读《复兴中华,从我做起》有感惠水县高镇镇中心小学六(1)班陈 志本学期,我阅读了一本教育性的书-------《复兴中华,从我做起》。书中介绍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个个有理想、伟大、热......

心理专家陈志林

关于新派心理专家陈志林陈志林(1987年9月17日-),英文名Brandon Chen,意大利语名Claudio Chen,又名志林哥哥。中国致公党党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重庆市心理学学会会员,西南地区知......

陈志亮工作计划

2006-2007第一学期工作计划忙碌而充实、疲惫却喜悦„„是啊,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在这忙碌、疲惫中充实、喜悦、收获着。我将吸取05-06学年遗憾的教训、收获的经验,脚踏实地,追求......

下载越陈村村志word格式文档
下载越陈村村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人物志全译 陈村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