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老年人赡养问题调查”。
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
调查目的: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最多的国家。联合国将一个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定义为“老龄化社会”,依此标准,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中国已经基本进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老龄化比例为7.0%,2005年达到7.69%(老龄人口为10055万)。在国家经济实力还不够强、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如何赡养老龄人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而老龄人口增加,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的成果,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但是,也给经济社会带来许多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导致家庭、社会矛盾,对改革、发展、稳定产生不良作用。我们知道,在2005年3月的两会上,中央把建立和谐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确立为未来中国共产党执政中国的施政纲领之一。而解决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所以,希望通过此次调查,给予大多数人一种警醒,让我们更多的人了解到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所存在的严重问题,因而在以后的生活当中,也尽公民之责之义务来关注这些问题,并且以身作则。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农村老年人。
调查方式:走访了老年人的家庭和参观老年人的活动
走访了老年人的家庭,通过与老年人的沟通交流以及对部分老人子女的委婉询问,发现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不容乐观。大约42%的老人独自居住,在这之中,有17%的老人失去了妻子或丈夫,沦为孤寡。他们独自生活,求生方式多种多样。通过调查发现,近19%的老人年近古稀仍然靠着自己大量不辞劳苦的务农,集市上卖农产品来维持生计。56%的老人是在子女定期给予的物质金钱的基础上,做一些少量,轻便的农活作为经济来源之一。其余部分老人则是全凭子女的定期给予的金钱来支配生活。这样的一个数据让人为之一惊,奋斗了大半辈子的老人晚年安享并不那么如意。而在对独居老人心态的调查中,60%的老人是感到孤独寂寞的,他们认为或多或少的金钱物质是填补不了他们内心的情感空白的。
我家隔壁的张奶奶,子女都离开了家,一年四季也很少回家。张奶奶讲到:“我现在一个孤寡老人,也用不了多少钱,也不知道还能活多久,只希望多看看这些后人啊。”奶奶眼角的泪光泛在成线的眼角。而这样的例子在农村不在少数。他们对家庭温暖与热闹的向往和对在外子女惦记随着年龄的增长,越积越深,表现出来的是那让人心疼的空洞的眼神,佝偻而寂寞的身影,甚至纵横的老泪。可见老年人精神的赡养也不容忽视。
与之情况不同的是,与子女同住的老人占了58%。根据调查发现,与子孙同住亦是有喜有悲。有的老人微笑,有的叹息,有的沉默。在这之中问题最多做不容忽视的现象是这种老少同居的生活引起的各种纷争。
1:子女经济来源少,供养压力大。61%的农村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为外出打工。社会经济形势起伏不定。扣除日常生活开支,孩子教育经费,所剩不多。对于老人的赡养,他们会因此心生埋怨,除力不从心外,还会不自觉的认为老人是负担。导致日常生活之中对待老人态度也不好。80%老人只能隐忍,这样的情况着实让人心疼。
2:子女与老人生活差异导致的矛盾。几代人同堂,总会遇到由于性格,观念,生活习性等发面的差异而引起的一些直接的冲突。导致争执,不愉快的现象时常发生。
3:部分子女道德伦丧,只知向老人索取,却不愿回报老人。有的儿媳视娘家人为自己人,公公、婆婆为外人,“内外”差别大,不赡养甚至虐待公婆,有的儿子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使父母饱受委屈。而很多老人即使受到虐待也往往采取迁就忍让的态度,造成隐性虐待较多。
在农村中,仍然有一部分人的思想停留在过去,没有和日新月异的时代精魂接轨,建立和谐家庭关系,关爱老人的精神并未真正意识上的进入农村家庭深处,老人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也淡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律义务,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改变,也不得附加任何条件进行限制。然而在受访家庭中很大部分老人对这样的法律也知道的模棱两可,更不用提用此来保护自己了。但近40%的老人依然宁可自己承受痛苦,也不愿意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对待子女,除了抱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态,更多的顾惜亲情。
不仅家庭,从社会大的角度来讲,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以及精神文明,传统美德,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也必不可少。
如今,国家对于农村很多大龄,贫困的老人已经推出了“低保”政策,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低保的保障标准也在增加。在受访者中近50%的老人享受到了这样的阳光政策。另外,医疗卡的普及办理,使得生病老人
更愿意去正规医院就诊,取代了以前节约而不看或者多磨的习惯。医疗费上报50%—70%,无疑对经济来源少的老人解决了一个看不起病的问题。就我的家庭而言,我爷爷奶奶亦受到这样政策的福利,几次患病住院治疗,医疗费用报了70%极大地为我们家庭减轻了经济上的负担。
农村是中国社会的一部分,但它反映出来的现象可以彰显出很多大方面的问题。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始终以“百行孝为先,百善孝文本”闻名遐迩。老人是上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创造者,也是滋生子女成长的爱的奉献者。无论怎样,赡养老人是子女义不容辞并应乐于去做的责任,是享受时下生活的年轻人感恩那双双生出老茧的老人的手的最有效的行动。在国家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下,在政府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崇依法养老的氛围中,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本着一颗善良诚挚感恩的心,去关爱老人,赡养老人,建立美好和谐的大家庭。
关于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的调查报告姓名:邱国霞 专业:服装设计 班级:10服装班 学号:2010081622内容摘要:众所周知中国不仅仅是个人口大国,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人口老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摘要:进入21世纪,我国老年人逐年增加。如何让老年人更好的实现老有所养,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赡养老人是中华民......
宁国市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与研究化学化工学院10级化学(1)班刘丹内容摘要: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成为一个必须面对且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在宁国市内,那些老年......
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及对策调研(XXX大学XX学院XXX(1)班姓名:XXX)摘要:进入21世纪,我国老年人逐年增加。如何让老年人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养,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本文就当前我国老年人赡......
关于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的调查问卷1.家庭中有几位60岁以上的老人?A.0位B.1位C.2位D.更多2.家中老人目前的居住方式?A.独居B.养老院 C.护理中心 D.同子女住一起3.家中老人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