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和比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比拟和比喻”。
语言的十八般武艺
—比喻和比拟修辞手法
户县六中 路艳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了解比喻和比拟的特点及分类。
2、能力目标:学会区别比喻和比拟。
3、情感目标:能够准确、灵活的运用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
1、了解比喻和比拟的特点并会区别两种修辞手法。(重点)
2、会灵活运用两种修辞手法。(难点)【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驾轻就熟,导入新课:
1、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比喻)
2、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比喻)
3、头发约 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还有:顶针、互文、双关、通感、反复 二.例句判断,有的放矢:
1、猫在稿纸上踩了几朵小梅花。
2、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3、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4、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5、我们这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像丛飞、白芳礼等。三.分析讲解,应用规范:
板块一:比喻
(一)什么叫比喻?
——就是打比方。
即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用大家熟知的事物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比深奥的道理。(修辞效果:或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
(二)比喻的四个构成要素: A、本体:表达对象 B、喻体:用来作比的事物 C、喻词:表示“相似”的词语 D、喻解:即“相似点”
(三)根据构成方式,比喻分为三类:
1、明喻 : “甲像乙” 本体(甲)、喻体(乙)、喻词都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如、如同、仿佛、宛然、宛如、……似的、…… 一样、…… 一般 ①叶子(荷叶)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②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③那声音(指浪涛声)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
2、暗喻 :“甲是乙” 喻词用“是、成为、成了、变成”等。①草原的天气是孩子的脸,说变就变。②慢慢地,月亮成了小船一般。
③那排冬青越长越高,变成一堵绿色的墙。▲暗喻的其它形式:(1)否定的比喻:
④ 但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鲁迅《忆韦素园》)(2)程度不等的比喻——差喻:
⑤ 可是在中国,那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差喻往往带有夸张的色彩,在修辞上常认为是比喻与夸张兼用。(3)不出现比喻词:
⑥弯弯的月儿 小小的船。(AB同位式)
⑦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搬掉落后和贫穷这两座大山。(AB同位式)
⑧希望的肥皂泡已经破灭。(本体和喻体演化成 定中关系)
⑨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 延安就在这里。(本体和喻体倒置—倒喻)
3、借喻 :“乙代甲”(不出现本体和喻词)
①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明喻:我们之间的隔阂 像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②小猫跳上桌来,在稿子上踩出了几朵小梅花。(明喻:小猫踩在稿纸上的脚印像小梅花一样。)
▲三类比喻中,本体、喻体之间的关系:
明喻 暗喻 借喻 ↓ ↓ ↓
相似 → 相等 → 替代
(本体、喻体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四)运用比喻应注意三个问题:
其一,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又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其二,比喻要合乎 事理。如“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像蚂蚁一样挤在一起” 从情感上看感觉别扭。
其三,不是所有的“像”字句都是比喻句。如“街上仿佛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只是说 明情况,并非比喻。
(五)品味比喻的妙处
“那一年的春风呵,由少女变成了泼妇。” “人民英雄纪念碑,大地母亲伸出的大拇指!”
“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一方纸以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
■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去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孙太太眼睛红肿,眼眶似乎饱和着眼泪,像夏天早晨花瓣的露水,手指那么轻一碰就会掉下来。
(六)小试身手:阳光下,小孩灿烂的笑脸会像什么呢?(附学生课堂学习成果)
板块二:比拟
1、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再别康桥)徐志摩)
2、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 迎了出来,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故乡》鲁迅)
(一)什么叫比拟?
——就是运用联想,故意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修辞效果:赋予感情。)
(二)比拟的三个构成要素: A、本体:表达对象
B、拟体:拟想的其他事物(通常总是隐去)C、拟语:述说其他事物的词语
(三)1、拟人:把物当人写。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②这时,春风送来沁鼻的花香,满天的星星都在眨眼欢笑,仿佛对张老师那美好的想法给予肯定与鼓励。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①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祥林嫂)是一个活物。②我们每到一人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四)品味拟人的妙处
1、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性的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这时候,野草与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心田上的百合花》林清玄
2、袁枚
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孕:包含、发育、酝酿 梅花:含苞待放(外形)冬天:刚刚来到(神韵)
3、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
4、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五)小试身手:
请以黑板或粉笔为中心写一句带有拟人手法的句子。(附 学生课堂学习成果)
(六)区别:比喻与比拟
1、比喻的重点在“喻”,突出的是两事物的相似点;比拟的重点则在“拟”,它直接把甲当作乙来描述。
2、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可以不出现但喻体必须出现;比拟的本体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
四、你来辨别一下
1、晕月爬过墙来。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3、真理它却不会弯腰。
4、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5、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海燕》高尔基)
五、请你续写:
露珠(散文诗)
孩子:妈妈,小草哭了。妈妈:孩子,那不是眼泪。
那是()那是()
那是()
那是仙女遗落的夜明珠 ;
那是晨雾馈赠的头饰;
那是太阳撒下的七彩球。
六、布置作业:
请以“青春”为中心写一个片段。要求:①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②力求生动形象。
③字数100字左右
附:
学生课堂成果展示
一、阳光下,孩子灿烂的笑脸像什么?(训练学生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学生成果展示:
1、阳光下,孩子灿烂的笑脸像夏日里清醇的小风,清爽自然。
2、阳光下,孩子灿烂的笑脸像春天的花朵,富有朝气,富有生命力。
3、阳光下,孩子灿烂的笑脸像寒冬里的火炉,温暖人心。
4、阳光下,孩子灿烂的笑脸像一首优美的歌曲,让人陶醉。
5、阳光下,孩子灿烂的笑脸像一杯热茶,为人驱除寒意。
6、阳光下,孩子灿烂的笑脸像春风拂在脸上,给人亲切感。
7、阳光下,孩子灿烂的笑脸像东方升起的太阳,给人以希望。
8、阳光下,孩子灿烂的笑脸像春天里初绽的花朵。
9、阳光下,孩子灿烂的笑脸像一支棉花糖,绵绵的、软软的、甜甜的。
10、阳光下,孩子灿烂的笑脸像初春时盛开的桃花,美丽迷人。
11、阳光下,孩子灿烂的笑脸像一朵花,因为她绽放;像一道彩虹,因为她美丽;像一轮太阳,因为她初升。
二、请以“粉笔”或“黑板”为中心词写一拟人句。(训练学生运用拟人修辞手法)
学生成果展示:
(一)以“粉笔”为中心词的拟人句:
1、你一生只为别人着想,用自己的身体为祖国的花朵们谱出未来的梦。
2、即使粉身碎骨,也要树起人生的丰碑。
3、你的容颜布满皱纹时,正是你人生最美的时刻。
4、你和黑板相亲相爱,彼此谁都离不开谁,一旦离开,你们的生命会变得毫无意义。
5、她与黑板亲密接触,向人们撒下了智慧的种子,让人们收获到了理性的光辉。
6、挥洒你如雪的汗水,不辞辛劳地哺育着祖国未来的花朵;看着你渐渐地香消玉殒,心中不忍,可你却倔强地谱写着一篇篇绚丽的章幅。
7、你在一天之内把黑板亲吻了成千上百次,但是你却没有一点害羞的意思。
(二)以“黑板”为中心的拟人句:
1、你时而与粉笔亲吻,时而又与板擦拥抱,为人们留下无限美好的回忆。
2、你板着一张黝黑黝黑的脸,表面看起来冷漠无情,但每当淘气的粉笔到来时,你总是热情招待,不惜在自己的脸上留下一道道的划痕。
3、无论粉笔怎样在我面前炫耀,无论板擦怎样在我头上“动土”,我也从不感到自卑,因为我坚信自己存在的价值。
4、你忍着别人的笑骂,硬是往自己脸上涂上与肤色相反的颜色,为的是让人们感受到文字的魅力。
5、她有着黝黑的皮肤,她和粉笔之间有着浓浓的爱意,经常和粉笔相吻在一起,却又常被板刷无情地抹杀。
比喻和比拟教学目标:1、了解比喻,比拟的特点。学会辨析比喻,比拟句。2、学习运用比喻构造句子。3、能辨析拟人句;感受把物比作人的比喻句与拟人句的不同。教学重点:感受拟人句的......
·比喻和比拟的区别比喻和比拟,都是加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段,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式。初中教材中说:“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晚乙事物,甲乙两物有主有从;比拟重在"......
比喻和比拟的区别比拟比拟就是通过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比拟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即拟人和拟物。一、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或者用表......
比拟和比喻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式。比拟与比喻有相似点,即都是两事物相比,不同点在于:比喻重点在“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大基本类。扩展资料明喻的构成方式是“本体+比喻词+喻体......
比喻与比拟的区别比拟 比拟就是通过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比拟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即拟人和拟物。 一、拟人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