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和比拟_比拟和比喻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0:24:3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比喻和比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比拟和比喻”。

比喻和比拟

教学目标:

1、了解比喻,比拟的特点。学会辨析比喻,比拟句。

2、学习运用比喻构造句子。

3、能辨析拟人句;感受把物比作人的比喻句与拟人句的不同。

教学重点:感受拟人句的特点;感受把物比作人的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教学难点:感受把物比作人的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白胖子”(花生)。

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是什么呢?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2、有一条狗叫小白,它很乖,深得小义爷爷奶奶的宠爱。奶奶夸奖它:“小白呀,像我的一件小棉袄一样贴心!“爷爷附和道:“小白这小子还真粘人!”同学们,仔细读一下这两句话,同样是夸奖小狗,但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吗?(比喻,拟人)

3、初中阶段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八种?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顶真等。

4、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

二、新课 比喻

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是为了使事物或道理说得形象或具体而采取的修辞手法。一般是把不常见的事物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表达出来,或者把抽象的道理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道理表达出来。被比喻的事物或道理叫做本体,用来比喻的事物或道理叫做喻体,连接本体和喻体的叫做比喻词,常见的有“如”、“像”、“好像”、“仿佛”“成”“变成”等。

(一)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例如:

1、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2、例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3、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儿。

4、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二)比喻的种类

1、明喻

例: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朱自清《春》)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朱自清《春》)概念:有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和喻体(用来做比喻的事物)之间;用“像”“好像”“仿佛步”“如同”似的”等比喻词连接,是明喻。

特点:有本体,由喻体,有比喻词(“像”“好像”“仿佛步”“如同”似的”)。典型形式:甲像乙。2.暗喻

例:(1)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流沙河《理想》)(2)在此刻,长街静穆,万民伫立/一颗心—一一片翻腾的大海/一双眼道冲决的大堤。(李瑛《一月的哀思》)概念:本体和喻体之间用“是”“就是”“变成”“成为”“等于”等词语,或者用破折号来连接。

特点:有本体有喻体,中间用“是”“就是”“变成”“成为”“等于”或破折号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

典型形式:甲是(是、成了、变成……)乙。

3.借喻 例: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叶圣陶《三棵银杏树》)概念: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是借喻。特点:没有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他摇曳着一头的蓬草,冲出门外去上学去了。

注意:运用比喻,不管是明喻、暗喻还是借喻,喻体必须出现,不能省略。本体不一定出现,如借喻。

(三)作用

1、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2、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四)小练习

辨别下列比喻句的类型

1、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明喻)

2、小姑娘的脸笑成了一朵花。(暗喻)

3、祖国的花朵在党的阳光雨露哺育下茁壮成长。(借喻)

4、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5、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比拟

(一)概念

比拟就是通过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比拟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即拟人和拟物。

(二)种类 1.拟人

在一些作品中,小鸟会说话,鱼儿会跳舞,小溪也能唱起欢乐的歌„„,这种把物当作人来写,赋孔物以人的动作行边思想感情的修辞手法,称之为拟人。

例:(1)湖水愈发温柔,愈发安详了--它静静地平躺着,安然地享受着晨雾徐徐的、轻柔的爱抚,那神态,真好像母亲怀中含乳憨睡的婴儿呢。(斯妤<<北海的早晨>>)

(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老舍《济南的冬天》)

2、拟物

概念:拟物就是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或者翅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表达某种强烈的爱憎感情。

例:

(1)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故乡》)

(2)还有一问,是:“公理”几块钱一斤?(鲁迅《“公理”之所在》)

(三)作用:

运用比拟,不仅能让读者对所描绘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四)小练习

辨别下列拟人句的类型

1、春天到了,园里的小草探出头来,嫩绿嫩绿的。(拟人)

2、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拟物)

3、黄山的迎客松伸出热情的手,迎送中外游客。(拟人)

4、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拟物)

三、比喻和比拟的不同点

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摸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四、实战:

辨别一下下列句子使用了比喻还是比拟,并分别选择一句运用这种修辞的作用。

1、晕月爬过墙来。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3、真理它却不会弯腰。

4、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5、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海燕》高尔基)

6、惊涛拍浪,卷起千堆雪。

7、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静。

8、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

9、舞幽壑之潜蛟。

10、渺沧海之一粟。

11、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

12、我的思想感情潮水,在放纵地奔流着。

13、我的思想感情,在放纵奔流着。

比喻和比拟

语言的十八般武艺—比喻和比拟修辞手法户县六中 路艳【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了解比喻和比拟的特点及分类。2、能力目标:学会区别比喻和比拟。3、情感目标:能够准确、灵活......

·比喻和比拟的区别

·比喻和比拟的区别比喻和比拟,都是加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段,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式。初中教材中说:“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晚乙事物,甲乙两物有主有从;比拟重在"......

比喻和比拟的区别

比喻和比拟的区别比拟比拟就是通过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比拟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即拟人和拟物。一、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或者用表......

比喻和比拟的区别例句

比拟和比喻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式。比拟与比喻有相似点,即都是两事物相比,不同点在于:比喻重点在“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大基本类。扩展资料明喻的构成方式是“本体+比喻词+喻体......

比喻与比拟的区别

比喻与比拟的区别比拟 比拟就是通过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比拟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即拟人和拟物。 一、拟人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或者......

下载比喻和比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比喻和比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