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策略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策略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经过多年的来教改之后,我们的课堂教学现状已有所改观。课堂上,空泛的教材,机械的作业,几乎成为学生唯一的信息源,它们远离生活情境,缺乏情感,单调枯燥,在老师的强迫下单向地传输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往往很少沟通,缺乏合作,很少有理解与帮助。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是空泛的,缺乏策略的。表现为:多灌输式,少启发探讨;学习中所体现的或能训练的思维过程大多是低质的,最终获得的知识往往死记硬背,常常因不能有效迁移而无法灵活应用„„
长期以来,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最突出的问题。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提出了“问题设计的策略研究”的设想。我们想通过关注课堂教学问题设计与解决,课堂教学中,研究相关的策略与方法,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二、课题的分析
“问题设计”指的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问题设计,问题既是教学的内容,也是教学的手段,它包括教师的问题和学生的质疑。
1)教师的问题指的是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为启发促进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交流与合作而设计的问题。
2)教师的问题设计贯穿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既有主问题的设计,也有解决问题时的追问,提问要有层次和梯度;既有预设的问题,也有课堂临时生成的问题。
3)问题的设计也可以是学生主动学习产生的疑问。
4)问题的设计还包括语言的表述和问题提出的时机。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启发性,要准确、简练,有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问题设计的策略”指的是教师教学设计中为提高“问题设计”的有效性而采取的相关的办法与措施。它包括:
(1)“问题设计”的依据与出发点;(2)问题设计的原则与方法;(3)问题解决的方式与方法;(4)问题解决的反馈与评价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根据已有的经验和体验,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的动机、闪趣、情绪等非智力因素都不再是与教学无关的东西,而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及思路
本课题研究目标:研究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策略,以及问题解决的方法,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本课题研究思路:
1、以问题设计的策略研究为主线带动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和课堂教学实施研究
2、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研究意识的形成研究水平的提升。
五、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研究的重点:利用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有效的问题设计策略,解决课改中遇到的难题,提高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能力,积极推进我校各学科的课程改革。
研究的难点:以课堂为主阵地和切入口,研究新理念下的问题设计新策略,把课程标准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把实践与研究融为一体,使教师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积累经验,及时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修正,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六、研究的方法、措施及原则。
(一)、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研究前,要对学校目前各学科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弄清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的策略;在研究过程中,要及时发现研究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进行改进,发现有效而又典型的经验及时总结推广。
2、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有关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有效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组织课题组成员讨论,更新教育观念,借助理论经验,指导课题研究。
3、实践研究法:在理论指导下,强调实践和探索,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及时提炼经验、摸索规律。实施过程中碰到实际问题,可以修改方案,调整目标。
4、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及时推广研究成果。
(二)、研究措施:
1、作为研究者把课堂实践、教学实录、课堂反思作为课题的主要研究方式,做到课题研究常规化,制度化。每次课题研讨,提前确定研究主题,理论先行,实践尝试,交流提高,增强参与研究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争取教育专家理论指导与现场点评,研究过程中及时向教研室汇报情况,及时得到指导。
2、注重学习、培训与交流。结合课题研究坚持组织专题学习,培训与交流。定期发放学习资料,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3、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思考,在实践中研究,在实践中改进,在实践中提高。
1)人人讲课堂教学比武。每期一次课堂大比武活动,以课例研究带动课题研究,为教师提供学习、实践、交流、锻炼、展示的舞台。
2)认真开展典型课例研究。领导随即推门听课、教研组内研究课、骨干教师示范课、诊断式课例研究等。
3)积极组织专题研讨。召开定期专题研讨会。4)论文、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评比活动。
(三)研究原则:
1、目标性原则:课题研究要围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目标来开展研究。
2、方向性原则:课题研究要落实教育方针,着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师素质,把研究与落实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3、针对性原则:问题设计研究要有针对性,要针对学科教学的特点,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特点,要针对课堂实际的需要。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起动阶段(撰写课题方案)
2、实施研究阶段(定期交流研讨,做好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完成中期成果报告,积累课题研究过程资料)
3、提高推广阶段(总结推广研究成果)
八、预期成果:
1、收集、整理各阶段的实践研究资料,撰写相关教学科研论文,送各级学会参评并获奖。
2、择优编辑教师个人在课题研究过程形成的各种成果,并制订成册,在校内推广。
3、提练问题设计及解决的各种实施策略,形成可推广的科研成果。
4、教师研究意识增强,骨干教师研究水平提升,课堂教学成熟起来,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
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之一——“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研究岚山区高兴镇工农小学语文教研组形式:教学案例—问题提出—学术沙龙—策略交流—微格教学—评价反思—总结提升—关注生成......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存在的问题1.学生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差,不愿坚持;2.学生听课兴趣与专业兴趣并不等同,表现为只听然不主动学习; 3本专业.学生少(9名,还是在我“传......
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1.个别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的动力,厌学情绪严重,学生间相互影响,学习风气不正,不配合教师授课内容,对老师的授课启而不发。 2.学生到课率低......
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设计问题的策略摘要: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设计问题的研究很重要,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
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研究——定边县县级课题阶段汇报课题负责人:王彦平2011年9月28日,我校课题《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研究》被县教研室审批通过并立项,承担此次课题人员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