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税收结课论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财政与税收课程论文”。
《财政与税收》结课论文
----------谈谈我国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支出
111150118 戴雨悠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从古至今,教育都上演着特别重要的角色。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更是与日俱增。
中国政府去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在2012年首次达到预期标准。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中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在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五年累计7.79万亿元,年均增长21.58%,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
早在1993年,中国就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在20世纪末达到4%。由于种种原因,这一目标一直没有实现。
温家宝在报告中指出,通过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增加财政投入,教育公平取得明显进步。如今,中国已全面实现城乡九年免费义务教育,惠及1.6亿学生;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扩大到所有农村学生;国家助学体系不断完善,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与直接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教育事业健康稳步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了贡献。教育事业发展成就显著,跨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办学效益稳步提高,各项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投入明显增加,有力推动了教育发展,积极扩大教育开放,教育国际竞争力得到提高。
尽管成绩明显,但中国教育还有许多难题待解。比如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教育财政投入还比较低,这一点不仅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而且也已引起理论界的关注与反响。这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
1、我国财政教育资金在投入总量与结构上存在的问题:
首先,财政教育投入虽然有了明显增加,但投入总量仍然不足;
其次,我国目前的财政教育投资在结构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表现
在基础义务教育方面,政府财政投入比重过低,影响了基础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二是表现在高等教育方面,企业和社会团体投资比例过低,来自个人的家庭投资比例过高,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三是表现在对教育领域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投入比例方面,我国对教育领域的公用经费投入的比例偏低,不利于提高我国教育质量;
最后,现行的财政教育投入分配机制不尽合理。
从国际上看,中央和地方对教育的财政投资分担比例一般为60:40;而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资分担比例平均为37:63。特别是在社会受益最明显的小学义务教育投入方面,80%以上的财政投入是由地方财政,中央对小学义务教育投入的比例不足20%。这种政府间的财力与教育支出责任的非对称性,必然会由于县乡财政困难而影响政府对基础义务教育的财政收入。
2、我国财政教育资金在投入总量与结构上也不尽合理
就预算内教育财政支出数量而言,东部地区分别是中部地区的2.1 倍、是西部地区的2.29 倍。东部教育财政预算内支出总数远远大于中部和西部。另一方面,东中西地区之间的差距在不断加大,与2004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结果相比(东部48.5%中部28.1%西部占23.4%)东部的预算支出与中西部地区的预算支出差距逐渐加大,西部的财政性教育投入在增加,中部地区的财政性预算支出明显减少。导致了东中西部地区教育财政费用的不均衡,使得我国学生教育经费的差距逐渐拉大,严重制约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本的合理流动。东部的教育经费较多,使得东部地区教育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居民受教育的层级与年限,中高等教育的普及范围较广,逐渐提高了东部地区居民的整体素质,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的人力资本,最终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中西部地区的预算内财政性教育支出就少,教育基础薄弱,受教育人数与受教育年限相对较少,极大的制约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3、对于出现的问题,我们应当采取一些措施进行完善
继续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资倾斜,加大对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要解决教育资源总量的短缺,首先要从量上加大投入。教育是准公共物品,由国家来承担主要投资责任是理所当然的。长期以来,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太少,该承诺增加的教育投入一直没有完全兑现,历史欠债太多,造成转型期教育资源的短缺。不管是从战略高度来考虑,还是参照国外发达和不发达国家对教育的支持程度。
其次,要加大对基础教育投资的倾斜力度。一方面,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一直较多,而且高等教育比基础教育更容易融资;另一方面,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基石,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是我国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证,基础教育更需要国家和政府强有力的全方位的支持。
再次,要加大对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财政转移力度。地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造成教育巨大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缩小教育的不均衡,从中央政府来看,加大财政转移力度是见效最快的举措。特别是对义务教育,不仅要彻底改造好学校办学条件,确保教师的工资福利,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培训、进修,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而且,还要减轻、减免学生的杂费,让他们能享受国民最基本的教育权利。
另外,对教育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监管,人民代表大会应该成为经费预算编制的主体,由人大代表和财政官员共同决定下达给教育部门的预算控制数,避免财政部门在控制数环节就挤压教育经费的比例;同时,应将教育预算草案向社会公开,向公众说明教育预算的依据,解释资金的分配方式和用途。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院:商学院班级:工商管理2班 姓名:王汝重学号:201040204213 课程论文题目:论社会主义公共财政课程名称:财政与税收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年......
浅谈税务文化建设摘要文化建设是组织建设的核心内容,“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坚持文化兴税,构建开放、有序的税务文化体系,充分发挥税务文化的引导、激励、凝聚、约束功能,实现税务......
我国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母军(明德学院工商管理08***0473)1 目前我国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教育支出指国家和各级政府及社会力量与个人直接用于教育的支出,是发......
摘要: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财富和治党治国的传家宝,在新的形势下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尤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此,当前应着重从树立忧患意识、破除享乐主义、贯彻......
财政税收论文(集锦11篇)由网友“乖绿蒂”投稿提供,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过的财政税收论文,供大家阅读参考。篇1:财政税收自我鉴定 乐观向上,大方开朗,热情务实;善与人交流,人际关系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