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复习课教学案例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中化学教学案例”。
初中化学复习课教学案例设计作者: 冯海军(初中化学云南昆明初中化学一班)评论数/浏览数: 4 / 762发表日期:
2010-12-20 21:21:24
编者按:洋思中学的教学方法,为我校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注入了蓬勃生机。洋思的“先学后教、当
堂训练”的基本结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我们转变了观念,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目标,它限
制了教师单项讲授,实现了从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注入教学模式到以学生为主本,教师为主导,训练
为主线的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大幅度减少了教师的无效劳动。
洋思课堂教学模式注重指导学生主动学生,把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有机结合起来,使所有学生都能做到
“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为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篇教案是结合洋思教学模式
撰写,也是参加昆明初三复习课赛荣获一等奖的一篇教案,仅供参考。化学复习课教学案例
专题复习: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
[复习目标]
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从宏观和微观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3、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知道其表示的意义。
[复习重点]
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从宏观和微观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课前准备]
1、课件制作“复习目标”、“复习指导”、“当堂训练”。
2、收集相关中考题。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复习目标
导入:议一议目前,全世界都在关注能源问题。有人曾经宣布可以直接把水变成油,一时间引起广泛的关注和争
论,你认为水可能变成油吗?为什么?(学生回答)
信息交流:在前面,我们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尽情
地、大胆地说出来。(2分钟)
大屏幕投影出复习目标(1分钟)
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从宏观和微观上,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3、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知道其表示的意义。
二、复习指导
出示复习指导:(大屏幕投影出2分钟)
内容:教材P89—99。
时间:8分钟。
方法:小组合作,完成复习提纲中的思考题(前4分钟独立完成,后4分钟在小组内交流)。
复习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大家认真、细致的复习,请同学们根据复习提纲认真复习、归纳。
三、学生复习、教师巡视
1、教师行间巡视,随时检查学生复习活动,重点注意顽皮学生及易开小差学生。
2、教师随时回答学生的疑问,了解学生复习进度。
3、对复习快、脑子灵活的学生提高要求,对困难生适当降低要求。
4、对倾向性问题进行点拨,个别问题个别辅导。
复习提纲: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2、怎样用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3、什么是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原则是什么?怎样书写?
4、化学方程式能够给你提供的哪些信息?
四、检查学生复习的效果
教师检查学生复习情况,根据复习提纲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更正。引导学生对所复习内容进行小结。
回答问题必须做到:
1、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自然大方;
2、饱满、抑扬顿挫;
3、课堂要投入,对其他回答问题的同学要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
五、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
1、学生自由更正,让他们各抒己见。
2、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和更正的道理。
3、引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以后的运用。
对所有学生在自学后都已懂的问题,原则上不教,只有部分学生能解答的问题,先让学生讨论交流,再由教师补
充、更正、点评,对于学生不能够解答的问题,可在典型启发的前提下进行精当讲解。
考点归纳:
质量守恒定律:
二变:物质种类;分子种类
五不变:
1、物质总质量
2、元素种类、质量
3、原子种类
4、原子数目
5、原子质量
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步骤:写、配、等、注
表示意义: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粒子个数比
六、链接中考
出示云南2006和昆明2007中考试题:
(2006.云南)观察、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于以下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2H2O + O2 ==2H2O2 Mg + O2 ==2MgO2CO + O2== 2 CO21、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请你写出其中两点:①;②。
2、以上化学反应方程式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说写出其中一个与另外两个的一点不同之处:。
3、镁条燃烧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昆明.2007)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英武与生成物的质量关
系“的实验探究。下图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均为教材图示,现分别以A、B、C、D表示如下:
A、B、C、D四个实验分别由甲、乙、丙、丁四个组的同学来完成,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
致的观察。
1、A实验: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质量不守恒。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是: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填“前一种”或“后一种”),而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丙组同学认为C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为什么?;乙、丁两组同学得到的错误
结论是“实验B、D均说明质量不守恒”。老师引导同学们分析了B、D两个实验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你
认为B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D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3、如果A装置中只是将药品改为少量的锌和稀硫酸,反应前后天平仍不平衡,原因是,结论是:参加反应的锌和硫酸的质量总和一定(填“等于”或“不等于”)生成的硫酸锌和氢气的质量总和。
针对上述两题解决方法:
措施:分组分任务完成。
反馈形式:学生自由发言,班内补充完整,学生总结。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总体点评。
七、当堂训练(10分钟)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质量守恒”,煤燃烧后产生的煤渣的质量一定和所用煤的质量相等。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
C、100g酒精和100 g水混合在一起后,质量等于200g,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6g的硫与10g的氧气反应后能生成16g二氧化硫。
2、反应A+B=C+D中,已知2 g A和5 gB参加了反应,生成了4 g C,则有____g D生成。
3、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CO===2CO +2H2O,则X的化学式为。
4、加热10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反应后称得残留物的质量总和为9.52 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5、已知石蜡是蜡烛的主要成分,蜡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和H2O,判断石蜡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
素,可能含有___元素。
6、在化学反应2XY2+Y2=2Z中Z的化学式为()
A、X2Y3B、XY3C、X2Y6D、X2Y
4★
7、将A、B、C三物质各5克混合加热进行化合反应,其中B为催化剂。当A完全反应后,生成D的质量为8克,则
反应后混合物中B与C的质量比为()。
(当堂训练原则在课内独立完成,小组进行互批互阅。如有存在问题的同学,采用“兵教兵”的辅导方式,让优生给
差生进行讲解,达到全面提高的效果。)
八、教学反思:
评论区
发表评论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库复习课 目 录1.《厨房中的化学》教学设计 …………………………………鲁向阳 2.《化学方程式》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朱立赟、汪嵘 3.《......
42化学教学2009年.第11期初中化学“溶液"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方敏(南洋模范初级中 际问题的能力。关键词:溶液;复习;情境 学,上海。200031) 摘要:本文针对“溶液”复习,以无土栽培的......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 南丰县第二中学李爱珍第七单元 第一节燃烧与灭火设计理念1、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学习本来就是学生的事,如果老师一味地越俎代庖只......
复习课教学设计教者:******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学习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2.在组织总复习时,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采......
复习课教学设计陈文霞内容 : 宾语从句目标:再现该部分知识的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梳理要点,构建知识网络,实现思维整合。 准备: ppt.. 过程:呈现复习的内容在ppt.上。一、什么叫宾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