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与科学的关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浅述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工业工程系 物流工程专业 胡宏杰 2013210507
摘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当中,宗教与科学表面上一直处于完全的对立状态,同时人们普遍认为这种对立植根于宗教与科学在本质上的对立。但宗教与科学都是人类社会自然发展的结果,它们具有让人类获得幸福的共同目标取向,在表面的对立状态下,两者具有错综复杂的促进或者阻碍关系。本文首先阐述宗教与科学的表面对立,然后分析二者的隐性内在推动关系,为更好地处理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提供依据。
关键词:宗教 科学 本质对立关系 互相推动关系
一、宗教与科学的本质对立关系
宗教与科学在本质上是对立的,二者的对立可以从以下方面说明:
1、宗教与科学的世界观不同:宗教是对超自然对象的信仰与崇拜, 科学不承认任何超自然的对象。
2、宗教与科学具有不同的认识方法:科学的认识方法是经验与理性的结合, 宗教的认识方法则是反经验、反理性的信仰主义;宗教要求忠诚而科学要求怀疑。
3、宗教给人带来内心宁静的同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科学带来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却经常给人带来烦躁、抑郁等情绪。
从人类社会进程来看,宗教似乎一直在禁锢科学的发展,而科学则一直试图挣脱宗教的束缚,并不断给宗教领域带来冲击。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人类认知能力的限制,对于众多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人来采用了想象等方法,同时在人类解释宇宙起源以及人类起源的思考过程中构思出众多神话,而所构造出的这些超自然现象最终慢慢发展成了宗教。从各大的宗教对人类起源的解释来看,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人类”,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超自然现象;伊斯兰教同样把《圣经旧约》作为其宗教经典之一,在人类起源方面与基督教有类似的看法;而佛教对起源的解释并不局限于人类甚至扩展到了对大千世界起源的解释:佛教认为“缘起性空”,这更是一种超自然现象,同时佛教中的“涅槃”“六道轮回”均为超自然现象。同时,重要的是在各大宗教中,对于这些超自然现象的信仰与崇拜是宗教信仰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正因为于此,“日心说”以及“生物进化论”才会对宗教世界造成如此剧烈的冲击。
而科学具有与宗教完全相反的看法。科学不认同任何超自然的对象,同时,科学把对超自然现象的信仰与崇拜当做是迷信。科学研究的是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际,同时,科学家们努力探求的是自然界所遵循的客观规律,而对于超自然现象的崇拜,他们多数持反对态度。但是由于人类历史上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以及宗教对于科学的禁锢,科学很难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是科学依然在努力发展,主要表现在天文学领域。
科学与宗教的这种关系, 普遍存在于东方和西方的历史中, 而在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西欧, 表现得尤为明显, 也更加尖锐。以哥伯尼太阳中心说为开端的近代实验科学,是科学的本质的真正体现, 是近代科学与宗教世界观彻底决裂的第一次宣告。唯其如此, 传统的宗教神学对之作出了激烈的反应。宗教与科学本质上的对立被历史所掩盖的那种朦胧状态从此结束, 它们的本质从此都越来越充分地展现于历史进程之中, 走上了公开冲突的道路。[1]
宗教相信超自然的力量,并相信上帝或者神灵等创造并主宰了自然界,当然佛教支持缘
起性空的观点也是对于超自然现象的崇拜。在基督教中,人们认为上帝是全知全善全美的,上帝创造了如此精细的自然界与人类,同时,由于对上帝完美的崇拜,托勒密也认为星体的运行轨迹都是圆形的,因为上帝是完美的,而圆形也被认为是完美的形状。但是,科学却秉承与宗教相反的观点,科学反对以超自然的力量来解释自然界,科学强调科学实证,强调客观,而并不一定追求客观世界的完美。正因为这些原因,当哥白尼的“日心说”对基督教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基督教也不惜采用各种手段来阻碍天文学的发展,这是双方本质矛盾的第一次突出表现。而“生物进化论”无疑对基督教的发展产生了更大的冲击,如果说日心说只是从侧面冲击了基督教的教义、侵犯了上帝的权威性,那么生物进化论则是从根本上动摇了基督教的根基——直接向“上帝造人”的宗教教义提出挑战,为此伦敦主教曾与赫胥黎进行过激烈辩论。
对超自然力量的肯定与否定, 决定了宗教与科学二者在本质上的对立。宗教对超自然力量的肯定与科学对它的否定, 都是不可改变的, 因为这种改变意味着自身的本质规定性的丧失。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 宗教与科学的对立是不可调和的。[2]
宗教与科学的另一个对立反映在认识方法上。宗教的认识方法是反对经验与理性的信仰主义,而科学的认识方法是经验与理性的结合,强调怀疑与逻辑而反对信仰。
科学如要认识自然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就必须在经验与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推理与分析,通过逻辑思考分析得到事物的本质或者规律。通过对事物本质与自然规律的认识,我们可以完全令自然现象重现。科学的认识方法是经验与理性,科学实验与逻辑推理的结合。与之相反,宗教会用一些超自然现象解释客观世界。宗教的认识方法不强调实验、理性与逻辑推理,它主要依靠的是信仰、履行宗教形式、反复参悟宗教教义来认识客观世界,最终实现心灵满足。对于宗教中的超自然现象,人类无法去证明是与伪,更无法通过感官与知觉去感受,也无法通过科学实验来使这类超自然现场重现。二者在认识方法上的不同导致,宗教与科学将在本质对立的起点上分道扬镳,越去越远。
宗教与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不同。宗教可以给人带来心灵上的宁静,同时也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科学带来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却经常给人带来烦躁、抑郁等情绪。
宗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表现在人们在参加宗教活动、履行宗教仪式时要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另一方面表现在宗教思维与科学思维的不一致。由于宗教对超自然神秘力量的信仰与崇拜, 妨碍人们对自然力的原因和规律进行探索。而且由于宗教的权威性,宗教在历史上曾迫害了大量的科学家,并阻碍科学发现的推广与应用。
科学的发展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迅速的科学进步以及激烈的社会竞争往往容易使人心情抑郁失落。科学一方面在改善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另一方面,科技进步也从心理角度降低了人类幸福感提升。
二、宗教与科学的相互推动关系
从本质上看,宗教扣科学在世界观与方法论方面存在本质矛盾:宗教神学奉质上是以信仰超自然力量为核心的信仰主义体系,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归结于神的意志或者某种难以捉摸的规律;而科学则反对宗教神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主张去探寻事物的本质与宇宙的客观规律,相信最终一定可以用科学来解释宇宙的现象以及其诞生、发展。上文已经论证,如果科学沿着这一道路走下去,那么,宗教与科学之间就会存在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鸿沟,并
且这个鸿沟将会越来越深。但是,宗教与科学的本质对立,只是就学科之间的关系而作的形式逻辑判断,并非对人所作的价值判断。世界上有很多科学家都具有坚定的宗教信仰,他们既皈依与上帝有具有坚定的科学精神。我们意识到:人是决定宗教价值和科学价值的主体和关键,形式上的冲突并不影响人们同时接受两种世界观与方法论,这是因为一方面宗教与科学存在隐性的内在推动关系,另一方面宗教与哲学分别满足了人类不同的诉求。无话是宗教还是科学,都是人类的“自我设计”,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发现宗教和科学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人的客观需要的两种相互补充的文化力量。[3]
1、宗教与科学的起源与目的一致性
宗教与科学的本质对立,只是就学科之间的关系而作的形式逻辑判断,并非对人所作的价值判断。要知道在人类社会之初,宗教与科学具有相同的作用——共同解释自然界。宗教与科学的互补使人类在形式上实现了对自然界的完整解释。决定宗教价值与科学价值的主题是人。费尔巴哈曾说过,是人类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同理我们也可认知到是人类发明了科学而不是科学发明了人。我们赞同科学的本质是对自然界本质以及客观规律的解释,但是我们无可否认科学同样属于人类的意识范畴,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所以从这样的角度,我们难以将二者中的之一孤立起来,当我们试图单用一种手段来解释自然界时,我们就会发现它的无力,并会要求另外一种手段的解释。
科学的发展,是以探寻自然界的本质与规律为基本目的,其最终目的是为人类谋利。但我们也应意识到,宗教的发展也并不是为了损害人类的利益,它同样具有为人类谋利的最终目标,基督教试图拯救人类的苦难,佛教则教导人们无我的思想,让人们放下执着,放下生活的枷锁;而伊斯兰教也教导人们心地干净、相互帮助并富有同情心。宗教与科学的共同目的正是协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并为人类谋利。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自然科学发展缓慢,人类饱受自然界灾害以及恶劣生存环境的带来的痛苦,自然科学的发展毫无疑问给人类提供了驾驭自然界的武器。自然科学的发展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自然科学快速发展的时期,人类征服了自然界,却也面临着自然界的惩罚。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伦敦大雾以及我国最近的雾霾毫无疑是这个问题的典型体现。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让人类产生了征服大自然的想法,但是人类征服的最终结果却带来了环境恶化、道德问题、伦理问题等一系列问题。这些结果看似是科学带来的,但是科学本身并无善恶,科学本身也并无力量。是人在滥用科学,并造成了如上的后果。科学的发展带来了人类的心里失衡,而宗教则教导人类对自然界心存畏惧,这种源自信仰的强大力量使人类取得了人与自然界的平衡,同时也抹平了人类心灵的空虚,让人类的心理取得了平衡。人类不能没有科学,但是就目前来看,科学并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尼采在19世纪曾经借疯子之口发出“上帝死了”的惊呼,可是,才不到一个世纪,人们又不得不将上帝找回来,人们需要上帝的“复活”。[4] 在社会功能方面,宗教与科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宗教与科学的隐性相互推动关系
通过以上的论证,我们可以清晰意识到宗教与科学在起源上的一致性以及最终目的上的趋同性。但是宗教与科学的相互联系并不止步于此。在二者的发展过程中,宗教与科学共同培养了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并推动了彼此的发展。
人类对于上帝以及宇宙的印象不可能仅仅停留在文字上,宗教的发展极大地激发了人类的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文艺复兴运动中,众多才思敏捷的艺术家的出现以及卓越的宗教主题的艺术创作是最好的例证。科学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从个别到一般,从局部到整体的抽象与分析能力,宗教的发展毫无疑问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科研能力。而反过来,科学的发展一方面增强了这种抽象能力与艺术表现力,另一方面则为人类了解、信仰宗教提供了更好的手段。例如,达芬奇通过对解剖学的研究才培养了扎实的绘画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更多人以更轻松的方式接触并信仰宗教。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无处不在。比如说人们看到了彩虹,有的人会想:上帝创造了颜色斑斓的阳光,并将它洒向大地。这当然是一种艺术性以及宗教性的想法,但是这种想法却可能会促进科学家的思考,并最终得到真理;而有的人会想:彩虹是空气中的小水滴折射阳光后的结果。这是科学性的想法,但是这种想法却可能令文学家写出更美丽的诗篇。
3、宗教与科学的相互推进作用
爱因斯坦在晚年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科学没有宗教,是跛足的;宗教没有科学,是盲目的。”
人所共知,在科技发达的国家并不缺乏宗教,根据1977年的民意调查报告,美国92%的民众具有宗教信仰,而前苏联也具有数千万人信仰宗教。[4] 在这些国家,宗教的发展似乎并没有阻碍科技进步,相反,他们对科技进步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宗教信仰使科学家对人生充满自信与希望,这推动科学家能够安心将精力奉献于科研工作;同时宗教能够消除人内心的焦虑,并且教人以真诚、善良、尊重自然的美好品德,这一方面有助于推动科研工作,另一方面保证了人类将科研成果用于正当的事业,避免科学的进步带来自然界以及人类的灾难。另外,如上文所述,宗教的发展有助于培养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想象能力,这种能力对于科研工作至关重要。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很多的科学成果,尤其是心理学方面的成果,都是受到宗教思想的启发取得的。
在爱因斯坦的科学研究过程中,爱因斯坦一直拒绝量子力学的不确定原则,因为他坚信宇宙是上帝创造的,人的理性不可能超越上帝所设置的秩序。哥白尼的日心说曾给基督教带来巨大的冲击,但是哥白尼本来却是一个基督教教徒,他能够发现日心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宗教信仰。哥白尼在研究行星运动时,一直沿用托勒密的学说,但是后来他发现托勒密的理论存在问题——星体的运行轨迹是椭圆而并不是圆。但是上帝是全知全善全美的,怎么可能会创造出椭圆这样不完美的运行轨迹呢?正是这样的怀疑推动哥白尼继续研究,最终得出日心说的结论。
近代科学曾给宗教带来很大的冲击,但是我们看到在当代宗教的发展依然如火如荼。为什么呢?一方面,科学的发展让人类愈加认识到宗教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科学的发展也带来了宗教的发展,也就是说科学也推动宗教发展。例如,进化论曾给基督教带来巨大冲击,但是其最终结局并不是其中一方战胜了另外一方,在双方的争论与对抗当中,基督教采取了温和改革的态度。他们接受了进化论、转而或进行圣经史迹的考证工作, 或重新讨论基督教
思想的前提, 或重新考察宗教经验。这又促进了神学发展和宗教研究。进化论对神学和宗教研究的实质性影响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强调神的内在性;强调宗教经验的重要性;基督教显示出抛弃自然神学的强烈倾向;对宗教的自然主义解释蓬勃兴起。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科学发展可以推动宗教改革,使宗教更符合当代人的需求,并给人类更大的心灵慰藉。[5]
三、总结
自近代以来,科学使人类具备了巨大的智慧和力量,这种智慧和力量使人类成为地球上几乎可以为所欲为的生物,但是,人类即使步入了科学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宗教也没有因此而消失,反而有了“复苏”和“升温”的迹象,这种情况说明了宗教与科学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关系。[6]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同时,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这要求我们必须尊重科学与技术,用科学与技术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复兴。同时,我国也是一个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我们能够发现很多科学家甚至院士在取得重要科研成果的同时,也具有坚定的宗教信仰,这种信仰能够让他们内心平静地把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我们尊重科学,但是我们绝不能搞“唯科学主义”,尊重科学而完全排斥宗教。历史已经证明,近代实证主义那种取消宗教的企图是行不通的。马克思主义相信宗教的消亡,但更重视宗教的自身消亡,因为宗教消亡的条件是人类的彻底解放和宗教反映的最终消失。[3]
同时,在结合当前中国的现实情况,儒学也发挥了类似宗教的作用。要完全处理好当前情况下宗教与科学的关系,除了把握好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平衡关系,我们也要注意发挥儒学在教育人民,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作用。
References:
[1].宗教与科学.[2].本世纪科学与宗教关系的几个特点.[3].宗教与科学的本质对立及其功能关系.[4].论迷信_宗教和科学.[5].科学与宗教.[6].宗教与自然科学的相互对立和相互渗透_试论自然科学对宗教的批判与继承(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科09-6邹晓梅科学与宗教在《宗教与科学》的第一章罗素界定了他将要讨论的两个论题:科学与宗教。 在界定科学时,罗素说:“科学是一种探索未知的行为,它所......
宗教与科学-----牛顿与自然神论对于这个课题的理解,我们首先要明白的是什么是自然神论。自然神论(Deism)是17到18世纪的英国和18世纪的法国出现的一个哲学观点,主要是回应牛顿力......
科学哲学宗教的关系罗素在《西方哲学史》说:“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人类对于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确定的事物的思......
宗教文化比较演讲——上帝是个程序员1.大家好,我是李XX,国际软件学院10级,软件工程专业,下面由我给大家介绍宗教与科学的知识。我的主题是基因与编程2.先给大家看张图片:他叫上帝......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宗教与科学》1200字读后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