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108中国企业若要做大做强只能造成悲剧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企业家悲剧”。
中国企业若要做大做强只能造成悲剧
2004.1.8郎咸平
中国企业不是不能做大做强,而是中国企业只要做大做强,成本就很可能失控,而造成企业后续经营困境。企业做大的原则是在做大的过程中必须“精益求精,控制成本”否则很难做强。
我最近在广东省各地包括广州,深圳,中山等地巡回演讲,每次几乎都有一两千位民营企业家急切地想聆听我最新的观点。我本人理解民营企业家的惶恐与紧张,想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心理;但是我认为“中国企业如要做大做强,只会造成悲剧!”
为了强调我的观点,我准备向读者提出几个相关案例。这几个案例分别为北京控股,华润,上海实业控股和青岛啤酒。以青岛啤酒为例,由1993年到2001年在当时总经理彭作义做大做强的思维下展开了一连串的收购,因此带给青啤的结局是股价和盈利不断的下跌。净资产收益率由1993年的12%跌到2001年的3%,而H股的股价也由93年刚上市的8元跌到2001年的1元左右。
但是类似于青啤的做大做强思维也存在于北京控股和华润。北控由1998年开始到2002年大事扩张的结果,其总资产由120亿元提升到了180亿元左右,但总资产回报率却由4%跌到2.3%。
另外以华润而言,该公司最近三年三家上市公司的总资产由340亿元暴涨至400亿元左右,但是总资产收益率也由7%不到跌倒了5%左右。
我认为企业做大做强的理念所带来的虽然是表面资产的增加,但代价却是资产素质和股价的不断下跌。我不认同这种经营手法。我在北控和华润的案例中将详细地介绍这两家公司做大做强的经营理念与实际操作手法。我认为这两家公司的最大问题是在大幅扩张的同时,成本控制失控。举例而言,我把北控和华润的啤酒和零售行业的会计数据图列出来,我发现两者的营业总收入直线上升,而净利润却是非常平稳的下滑。那么,营业额的上升和净利润的下滑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就是成本的提高。
到底什么经营策略是我心目中所认同的策略呢?我想以青岛啤酒2001年到2003年的重组为例做说明。彭作义在2001年过世以后,由金志国接任。金志国立刻改变了青啤的经营策略而由“做大做强”改为“做强做大”。我认为它的成功在于他的“精益求精”的思维,而由最简单的减低成本开始做起。我在该案例中仔细地提出了他的重组手法包括引入ERP系统,缩减营运,仓储和运输成本等等。股市对于青啤的做法给于了高度的肯定,因此青啤H股的股价由最低的一元左右上升到了十元而首次超过了国内A股股价。当然我不排除青啤目前的股价可能过于高估。
最后我想向读者介绍上海实业控股。这家公司虽然也是国营企业,但是他的营运思维就是我所赞同的“精益求精”的思维。上实控股仔细的挑选投资项目。对于股民所不认同的项目上实控股立刻放弃例如南洋酒店的收购案。因此非常难得的是每当该公司公告投资计划时,股价立刻上扬。这种现象在香港是相当难见到的。以我所研究的案例来看,香港上市公司宣布投资计划时70%以上的机会股价会下跌,而上实控股却是个例外。
如何做大做强企业房地产企业是竞争比较激烈的一种行业,从我们现在的实际角度出发。首先我们是国有房地产企业,我们有着强而有利的社会地位和条件。其次国有房地产企业,是一个让......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打造西山产业强镇——在建委产业建园流动现场会上的发言xx镇党委、政府(2009年10月13日)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开展栽果建园和道路绿化工作,既是贯彻落实二轮......
试论学习型企业文化是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载体[论文关键词] 学习型企业文化 中国企业 做强载体[论文摘 要] 在国际经济形势动荡不定的环境下,中国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危机和......
代理商做大做强方法2010-03-23 15:36:06|分类: 日化行业资料商海风云多变幻,2003年以后广州上海,为代表的化妆品企业开始渠道下沉,直抵终端,直接和终端零售店合作,在外地市场设分......
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人民日报记者在广东与专家学者的交流探讨记者 彭国华 杨学博 李林宝2013-4-28 6:00:38来源:《 人民日报 》( 2013年04月28日 05 版)对话人:人民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