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分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论述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分析
金融1101A
1011052096
刘玥琛
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货币政策的局限性,通过举例分析的方法,阐述了货币政策的定义及作用,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局限性.论证了货币政策虽能稳定经济,减少经济波动,但其却有一定的局限性的观点,得出了因时因地制宜的选用货币政策、积极同其他政策工具相配合,才能更好的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的结论。关键词: 存款准备金率 货币政策 再贴现率 货币政策工具 法定准备金率
1.货币政策的定义及作用
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虽能直接影响货币供给。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而央行主要通过三大政策工具来变动货币供给量:再贴现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积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反之,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消极的货币政策较合适。
2.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货币政策虽能稳定经济,减少经济波动,但其却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效果比较显著,而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却不那么明显。因为,那时候,厂商心理已经发生变化,对经济前景比较悲观,即使央行降低利率,投资者也不肯增加贷款从事投资活动,而银行为了安全起见,也不肯轻易贷款。这时,货币政策作为反衰退的政策,其效果相当微弱。进一步讲,即使从反通货膨胀来看,货币政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反对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的效果小些。原因是物价的上升若是由工资上涨超过劳动生产率上升幅度引起或由垄断厂商等为取得高额利润引起,那么央行想通过货币控制通货膨胀就比较困难。
其次,货币政策时滞也影响政策效果。央行变动货币供给量,要通过变动存款准备金率,影响投资,然后再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然而,货币政策作用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发挥作用。随着CPI上升,央行一般会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试图通过货币政策使物价下跌到正常水平,可是CPI一般会变化缓慢,例如农民养猪,当猪肉价格偏高时多数农民开始养猪,而当他们将成品猪送到市场上去时,猪肉的价格又降下来了,于是农民开始抱怨时运不济。其实,这是有一定原因的,当猪肉引起的CPI偏高时,央行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可是猪生长有一定的周期,于是央行发现短时间内物价并没有降低,这时往往会再次调低存款准备金率,直到一定时间后CPI降低到合理的水平。而往往农民毕竟认知有限,从猪肉涨价到开始养猪到最后猪肉流入市场,需要一个周期变化过程其实,在这个过程中猪肉的价格逐渐降低,而CPI变化往往不会产生预想的效果。
总之,货币政策即使在开始采用时不会花很长时间,但在执行后到产生效果却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经济情况有可能与人们原来预料的情况相反变化,再举例说明,经济衰退时,央行会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扩大货币供给,但这一政策效果还未完全发挥时经济就已经稳定并转向繁荣,物价已经开始稳定并较快的上升,那么原来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就不会起到反衰退作用,而是加剧了通货膨胀,进而引发经济危机。
再次,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效果还要因为资金在国际上的流动而受到影响。例如,一国实行紧的货币政策时,利率上升,国外资金会流入,若汇率浮动,本币升值,出口会抑制,而会刺激进口,从而使本国总需求比在封闭经济情况下有更大的下降。若实行固定汇率,央行行为使本币不升值,必会抛出本币,按固定汇率收购外币,于是本国货币市场上本国货币增加,使原来实行的紧的货币政策大打折扣。
最后,从货币市场均衡情况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必须以货币的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经济繁荣时,央行为了抑制通货膨胀通常紧缩货币供给,可是,那时公众一般会增加支出,而且物价上升快时,公众不愿把货币持在手上,他们从心理上担心物价会在未来时间里上升更快,而且那时通货膨胀率要高于银行利率,所以他们希望尽快花出去,从而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如在一定时期内原来的1美元可以完成两美元的交易任务,这无异是在流通领域增加了1倍的货币供给量。这时候,即使央行把货币供给减少一倍,也无法使通货
膨胀降下来。反过来说,经济衰退时,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这时央行增加货币供给对经济的影响也可能被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而抵消。
货币作用的局限性远远不止以上几点,但仅仅由此就可以看出,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经济运行的手段,其作用是有限的。
3.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局限性
我国货币政策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调整法定准备金率,会使其效果比较强烈,致使它有了固定化的倾向。除此之外,存款准备金对各种类别的金融机构和不同种类的存款的影响不一致,因而货币政策的效果可能因这些复杂情况的存在而不易把握。
再贴现率政策的主动权并非只在中央银行,甚至市场的变化可能违背其政策意愿。另外再贴现率的调节作用是有限度的。再贴现率易于调整,但随时调整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使商业银行无所适从。
公开市场操作要求中央银行必须具有强大的、足以干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的金融实力。而且要有一个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且市场必须是全国性的,市场上证券种类齐全并达到一定规模。除此之外必须有其它政策工具的配合。
综上所述,货币政策作为经济调控手段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但在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障碍因素,这导致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因此,因时因地制宜的选用货币政策、积极同其他政策工具相配合,才能更好的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
我国当前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及原因分析2003年以来,针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部分行业发展过热,投资需求过旺,信贷投放过快,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等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及时转变了货......
财务分析局限性财务分析是评价企业经营状况的一条重要途径。本目录从企业常用的财务分析指标入手,分别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三个方面对常用的财务分析指标存在的局......
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分析[日期:2011-08-03] 来源:会计论文网 作者:会计论文网发布整理(一)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1)财务报告未披露企业的全部信息(2)已披露的会计信息存在会......
企业并购、并购整合的概述文章来源:中顾网作者:佚名点击数:1658 评论:0条更新时间:2009-7-21 17:09:06企业并购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并购来实现资源的优......
分析2014年央行货币政策 “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以及金融创新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常备借贷便利、短期流动性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