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利弊分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我国货币政策现状分析”。
我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利弊分析
今年以来,“定量宽松”(或称“量化宽松”)一词频频见于报端。这是美、欧等西方经济体中央银行在经济衰退形势难以逆转和常规利率调控手段用尽的情况下被迫采取的一种非常规货币政策。从目前情况看,“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对西方经济体尽快摆脱衰退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孕育着较大的风险。利率调控功能基本丧失
长期以来,利率政策始终是中央银行用以调控经济的最主要手段。由于次贷危机的爆发,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美联储率先开始降低利率力图保持金融市场和经济稳定。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去年年初,英国英格兰银行也开始持续降息。接着,金融危机导致西方经济相继陷入衰退。去年10月份欧洲央行也开始连续降息。到去年底,美国的利率已经降至接近零的历史最低水平。到今年3月份,英国的利率也降至0.5%的历史最低点。到5月上旬,欧元区的利率也降至1%的最低水平。而日本的短期利率早已降至0.5%以下。
如果将通胀因素计算在内,目前西方主要经济体的实际利率均为负数,因此,利率作为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调控的功能已经基本完全丧失。正是在这种无奈的形势下,西方央行被迫寻求其他手段来对经济实行调控――在当前经济危机条件下主要是对经济进行刺激。“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就是在这个困难的经济形势下“应运而生”的。
迅速增加货币供应量
“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主要目的就是加大市场货币供应量,直接向市场增加一定数量的货币供应以应对由于信贷紧缩造成的流动性不足问题。与通过调整利率对经济实施调控相比,大量增加货币供应量对经济所能起到的刺激作用应该更迅速,也更直接。因为利率调整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对经济运行发生作用,而要对通胀产生作用则大约需要两年时间。
至今,美联储决定通过“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增加高达6400亿美元的货币供应量,英格兰银行决定增加1250亿英镑的货币供应量,欧洲央行最近也决定实施该政策,向市场提供600亿欧元货币供应。而由于近年基本处于零利率水平,日本央行早就在实施这种非常规货币政策。
有人说,“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就是开启印钞机大印钞票从而扩大市场流动的货币总量。实则不然。“定量宽松”政策的实际名称应该是“资产购买机制”。据英格兰银行介绍,其基本运作方法是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借贷”它们储备在央行的资产,然后以购买信用可靠的中长期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等优质证券的方式向市场投放这些资金。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降低长期债券的收益率、抬高资产价格、刺激资金流动、增加个人和公司借贷,更重要的是提高公众对经济前景的信心。
从今年3月到6月上旬,英格兰银行已经购买了835亿英镑的政府债券,而公司债券等企业证券的购买量则为30亿英镑左右。大约再有两个月时间即可完成总额为1250亿英镑的资产购买也即货币供应投放计划。据英格兰银行最新公布的本月6日-7日举行的货币决策会议记录显示,英国10年期长期债券的收益率已开始下降,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也有所下降。因此,英格兰银行行长默文金表示,“定量宽松”政策已经对经济恢复起到了一定的有益作用。
可能埋下隐患
与此同时,也必须看到,“定量宽松”货币政策长期来看也将对经济带来风险,如果处理不当后果甚至会很严重。最主要的潜在风险是:当前为刺激信贷和防止通货紧缩为政策目标的货币政策,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过快上升,从而危及央行货币政策的主要长期目标之一――物价稳定。如果中央银行在经济复苏时不能及时回收巨额流动性,可能再次埋下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的隐患。同时,鉴于近年来通货膨胀带有明显的全球性,某个主要中央银行出现政策失误就可能给全球带来通货膨胀的风险。
对于“定量宽松”这一非常规货币政策可能造成的各种潜在风险,西方央行也已充分认识到并正在就此进行评估。其中,英格兰银行已经表示,将密切跟踪这一政策的效果和影响,尤其关注它对央行的中期通胀目标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 monetary policy)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分析目 录1) 2) 3) 4) 5) 6) 7) 8) 9) 量化宽松名词解释 .............................................1 QE1 ..............................................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分析金融数学10本黄小听17摘要:货币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货币政策已成为调控宏观经济的主要政策。在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分......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 w.5Yk J.Com 7 [内容摘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息息相关,在中央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微观经济主体等层面上存在的障碍是我国货......
2010年第4期双月刊总第 181 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JOU RNAL OF ZHONGNAN U NIVERS IT Y OF ECONOMICS AND LAWNO.4.2010 Bimonthly Serial No.181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